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采花》教案

  • 《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教案

    《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教案

    歌?。╫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九c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臺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diào)、宣敘調(diào)、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xiàn);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xù)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chǎn)生的。歌劇被視為西方經(jīng)典音樂傳統(tǒng)的一部分,因此和經(jīng)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xiàn)代版本。

  • 《前門情思——大碗茶》教案

    《前門情思——大碗茶》教案

    教學目標(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在體驗并模仿北京曲藝音樂韻味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遠方游子歸故里時的愛戀之情。2、樂于了解三種北京地區(qū)曲藝的發(fā)展歷史、表現(xiàn)形式和藝術特色,進而關注民間曲藝音樂的發(fā)展。(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體驗通過觀看視頻、聆聽范唱、學唱部分段落、品味韻味兒、對比探究,鑒別地學習曲藝音樂的過程;2、進一步掌握通過模仿和對比來學習歌曲中獨特韻味的方法。(三)“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夠隨著音響演唱《前門情思大碗茶》。2、初步了解幾種曲藝形式的藝術特點及其代表藝術家;3、辨別幾種不同的北京地區(qū)曲藝形式。

  • 《g小調(diào)第四十交響曲》教案

    《g小調(diào)第四十交響曲》教案

    同學們有沒有這種感覺,當你看到某篇文章或某個詩時你如果想理解作者的感受就必須要知道作者所處的意境,還有作者的經(jīng)歷。 為了更好地學習這首樂曲,下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莫扎特。 莫扎特全名(沃爾夫?qū)?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Mozart),1756年出身于薩爾茲堡宮廷樂師家庭,1791年12月5日在維也納去世。他是音樂史上罕見的奇才。莫扎特3歲開始學習鋼琴,4歲時對一般的樂曲只要彈幾遍就能背誦,5歲便開始作曲,6歲和姐姐一起跟隨父親到歐洲各國旅行演出,轟動了歐洲,被譽為“音樂神童”。他的父親奧波德是那座城中宮廷大主教樂團的小提琴手,也是一個作曲家。他的母親也酷愛音樂,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個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維也納,終年35歲。其中最出名的樂劇是《安魂曲》 和《唐璜》和《魔笛》。

  • 《六月——船歌》教案

    《六月——船歌》教案

    一、欣賞《六月——船歌》1、播放視頻《六月——船歌》。(課件:鋼琴演奏版《六月——船歌》的視頻)2、教師:這是一首鋼琴作品,哪位同學可以告訴我聽完這首作品后腦海里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畫面?學生自由回答。3、教師:大家說得很好,這首作品名字叫《六月——船歌》,是我們很熟悉的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大家還記得柴可夫斯基有什么代表作品嗎?學生自由回答。二、作曲家簡介:柴可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國作曲家、指揮家,有“旋律大師”的美譽。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具有濃厚的俄羅斯氣息,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交響曲《悲愴》都是他的代表作品,這首《六月——船歌》也是他的代表作品,是他創(chuàng)作的鋼琴套曲《四季》中的一首。(課件:制作包括柴可夫斯基生平介紹、頭像,《天鵝湖》《悲愴》主題音頻的 PPT。)

  • 《G弦上的詠嘆調(diào)》教案

    《G弦上的詠嘆調(diào)》教案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宣布上課。2、面帶微笑問好:同學們好!二、導入新課。同學們在古典音樂的歷史長河里,美妙的樂章不勝枚舉,有的曲子愈久愈甘醇,雅俗共賞,今天我們介紹一首樂曲。三、欣賞音樂。1、播放音樂(第1次聽),直接從聆聽入手,請同學們在聽的過程中靜靜思考是中國樂曲還是外國樂曲、什么樂器?2、提問樂曲用什么樂器演奏,你對它有哪些了解。3、看幻燈片介紹樂曲作者巴赫的成就和成長故事。四、欣賞分析。1、教師分段欣賞講解該曲,啟發(fā)學生畫出每段的旋律線。2、通過分析力度變化,音色特點,得出樂曲所表達情緒特點。五、總結(jié)下課。

  • 《兒行千里母擔憂》教案

    《兒行千里母擔憂》教案

    教學流程:一、導入。導入: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發(fā)展起來的在全國具有很高的影響力的劇種之一,京劇中的角色叫行當,請欣賞幾句京劇唱腔,結(jié)合以前學過的只是,判斷這幾段唱腔分屬哪些行當。二、體驗交流:學唱京劇《兒行千里母擔憂》。劇情介紹:以人物及人物介紹。兒行千里是京劇三家店中秦瓊的一段唱腔講述的是,秦瓊自二賢莊投宿皂角林被疑為響馬失手殺人發(fā)配登州。路途之中思念親人所唱。三、學唱。學唱京劇《兒行千里母擔憂》前半段。師生共同找出唱段中的“上口字”。將------身來來至大街-----口。老師帶領學生讀標準字。全體完整朗讀歌詞。發(fā)聲練習。四、結(jié)束本課。教師以提問的方式總結(jié)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學生進行欣賞并思考分析,從視覺上和聽覺引導學生盡快熟悉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完成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nèi)容。京劇字正才能腔圓,念準字是基礎,上口字和普通話咬字是不一樣的,這樣為下一段的學習做下鋪墊。為了加深印象回去找關于京劇的有關視頻進行聆聽。

  • 《c小調(diào)練習曲》教案

    《c小調(diào)練習曲》教案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波蘭作曲家和鋼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華沙近郊,肖邦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7歲時就創(chuàng)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肖邦39歲時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創(chuàng)作了大量鋼琴作品,7歲時就創(chuàng)作了《波蘭舞曲》,被譽為“鋼琴詩人”。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chuàng)作幾乎都是鋼琴曲。2010年為肖邦誕辰200周年,被波蘭命名為“肖邦年”。

  •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創(chuàng)設情景 學唱歌曲  1、導入:剛才老師給同學們看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我們都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哪四個?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2、我們大家都知道威尼斯是著名的水上城市。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nèi)タ纯词澜缰乃铣鞘?。看威尼斯水景的課件聽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3、這部音樂作品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情緒、力度、速度、旋律、節(jié)奏等)  4、教師范唱歌曲,請同學們小聲跟唱?! ?、教師慢速彈旋律學生視譜練唱。  6、放錄音學生跟唱歌曲, 讓同學們思考用哪種聲音演唱歌曲最為合適?  7、同學們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這個唱段是這部歌劇中唯一的一首抒情歌曲。選自歌劇的第三場”搜湖”。劇情發(fā)展是這樣的:清晨,迎著冉冉升起的紅日,腳踏洪湖萬頃碧波,韓英與秋菊一起劃船到蘆葦深處去找戰(zhàn)友。情不自禁地唱出“洪湖水,浪打浪……”借以抒發(fā)贊美故鄉(xiāng),憧憬未來的情懷。這首歌先由韓英獨唱,而后是韓英與秋菊的二重唱。這首歌富有濃郁的湖北地方風格。它的原始素材是湖北民歌《襄河謠》,原民歌是四個樂句的樂段結(jié)構,經(jīng)過曲作者精心構思,變化、發(fā)展、引申,譜成了這首變化再現(xiàn)的三段體結(jié)構的歌曲。歌曲的第一段A是起、承、轉(zhuǎn)、合的四句體單樂段。第四樂句(合句)采用戲曲拖腔的手法將樂句擴充為三小節(jié),這樣既突破了樂段的方整性,又增強了樂段的收束感。歌曲的第二段B是對比段,由三個樂句構成,屬于非常規(guī)樂段。B與A的對比是多方面的,包括節(jié)拍、演唱形式、節(jié)奏、句式等。結(jié)尾句中使用了第一段的拖腔,在變化中求得了統(tǒng)一。歌曲的第三段A是第一段的變化再現(xiàn),前兩個樂句的旋律仍是完全再現(xiàn),真正的變化再現(xiàn)是第三、第四個樂句,這里不僅旋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而且還伴有樂句結(jié)構的擴展:由于歌詞的內(nèi)容和句式的變化,以及情感表達的需要,第三樂句擴展為3小節(jié);第四樂句擴展為6小節(jié)。最后結(jié)束句的拖腔仍然回到A段的音調(diào)上,體現(xiàn)出了再現(xiàn)的意義。也表達了歌中主人公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教學目標:1、運用歌聲和豎笛演奏,更深地體會這首世界名曲的委婉情緒,透過優(yōu)美的旋律,感受人們對花開花謝,滄海桑田的人格化寄托,更好地體會歌曲的情感和內(nèi)涵。2、通過學唱歌曲,采用聆聽、體驗、分析、師生互動的形式,更好地引導學生分析旋律的樂句和音樂情緒。設計意圖:本課教學主要運用不同版本的音樂欣賞,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世界人民對這首歌的喜愛。教學重點與難點:難點是吹準第三樂句的切分音節(jié)奏和變化音“#5”。教學過程:學習愛爾蘭民歌《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兩個不同版本的歌曲,它們所表達的音樂情感有何異同?1、欣賞女聲二重唱《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懷念友人)2、欣賞德國電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題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懷念母親)3、導入主題:學習《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學生用“LU”輕聲哼唱旋律,并學唱歌曲和樂譜。4、分析樂句結(jié)構:(A A B A)分成四個樂句。典型的歐洲音樂風格特點。教師彈奏《故鄉(xiāng)的親人》進行對比分析音樂結(jié)構。

  • 《共青團員之歌》教案

    《共青團員之歌》教案

    一、課堂教學目標的導出:1、范唱《共青團員之歌》,介紹作品引出課題。2、簡介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時代人物、鼓勵學生學習其愛國精神。3、范唱歌曲、出示目標。二、導學達標:1、視唱旋律:分句教學法1)句一氣呵成;2)變化重復;3)舒展、大跳、更抒情;4)顯示出調(diào)性;5)細膩深情。分句交替、連接習唱并作輪翻練習。2、歌唱教學:(1)誦讀歌詞;捕捉主題。(2)部分學生分句唱譜;部分學生分句唱詞。(3)曲詞分聲部同時視唱,并作交替聲部練習。矯正、補償,并作發(fā)聲練習。三、藝術化處理:習唱與指導:1、嚴格掌握歌曲的音準、節(jié)奏。2、把握進行曲風格。3、演唱情緒要激昂振奮,聲音要堅定飽滿,以體現(xiàn)當時青年的信心和力量。

  • 《我正在城樓觀風景》教案

    《我正在城樓觀風景》教案

    一、隨京劇武場音樂進教室。二、導入新課。1、師:剛才這段音樂是我國哪一種戲曲的音樂聲?生:京劇。2、師:對了。我們知道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那么你對京劇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請同學們把你所知道的有關京劇的內(nèi)容說給大家聽聽,讓我們一起來走近京劇。3、學生回答京劇的有關知識,當學生回答到相關的主題時教師馬上加以詳細的說明介紹。例如:講到動作時,教師抓住機會介紹京劇動作中的虛擬性,并請學生一起模仿喝酒、開門、關門、騎馬、搖船等。講到票友時,教師說說慈禧太后作為票友,專門為看戲而搭的7米高的戲臺。三、欣賞《我正在城樓上觀山景》。1、同學們應該都看過《三國演義》,這篇戲曲正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講的是諸葛亮駐西城,聞聽司馬懿乘勝攻取西城,萬分危機中,以空城計驚退司馬懿的故事。同學們?nèi)绻X得自己對這個故事特別熟悉的話可以站起來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跟我們分享一下這個故事。2、對比這首曲目,大家可有學的比較好的京劇段子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3、拓展(京劇四大行當?shù)慕榻B)。

  • 《我的未來不是夢》教案

    《我的未來不是夢》教案

    教學過程:一、教師談話導入:1、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夢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你的美好夢想吧。2、教師小結(jié),導入新課,出示課題——《我的未來不是夢》。二、歌曲學唱:1、聆聽范唱,教師課件出示思考題: A、這首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B、這首歌曲運用了什么樣的演唱方法?2、教師播放范唱,指導學生思考。3、學生回答思考題,教師總結(jié)通俗歌曲的演唱特點:通俗唱法也稱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娛性等藝術特色。擅長抒了以個人為主體的內(nèi)心情感。通俗作品通俗易懂,風格輕松愉快,活潑新穎。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寬,吐字清晰,親切隨意。4、出示樂譜,指導學生看譜,強調(diào)歌曲結(jié)尾部分的演唱方法。5、復習弱起節(jié)奏和弱起小節(jié)知識,找出曲譜中弱起小節(jié),劃拍指導學生準確起唱。6、播放現(xiàn)場演唱視頻,觀看中要求學生注意弱起小節(jié)和二分休止符以及多處有休止符地方的演唱方法。7、教師小結(jié)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8、隨伴奏演唱,出現(xiàn)問題教師進行個別糾正。

  • 《我愛你塞北的雪》教案

    《我愛你塞北的雪》教案

    教學過程1、組織教學,調(diào)節(jié)氣氛。2、激情引趣、導入新課。導言:親愛的同學們,請告訴老師,這個季節(jié)在我們這里最常見的一景是什么?學生答:白雪。一提到雪,同學們并不陌生,你們喜歡雪白雪白的雪嗎?為什么?學生答:喜歡,飄渺、飄逸、純凈、純潔。好,同學們,關于雪的音樂作品你們又知道哪些呢?學生答:《踏雪尋梅》、《我愛你,塞北的雪》。好,下面就請欣賞由著名歌唱家彭麗媛演唱的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3、播放歌曲VCD(學生被優(yōu)美的旋律,神奇的雪景所吸引)4、這首歌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談感受,歌曲的鋼琴伴奏對塑造音樂形象起了重要作用,歌曲開始1、2小節(jié)在高音區(qū)出現(xiàn)的音響好似飄灑的雪花,把你帶進一個“北國風光,萬里雪飄”的意境。5、雪是那么樂觀、堅強、不怕寒冷,來到人間裝扮著銀光閃閃的世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六、新歌教學1、聆聽音樂作品2、簡短討論:(1) 歌曲的速度怎樣?(2) 應該用怎樣的情緒演唱?

  • 《西班牙斗牛舞曲》教案

    《西班牙斗牛舞曲》教案

    教學過程一、導入聽辨樂器音色,思考問題:你聽到了哪些聲音?(由合成器演奏的不同音色的聲音,如掌聲、鳥鳴、流水,有旋律的夢幻般的聲音,怪異的聲音等。)生: 掌聲、鳥鳴、流水等。師: 這些都是由一件樂器演奏出來的,什么樣的樂器可以演奏出這么多種不同的聲音?生:電子琴,合成器。師:這些樂器與我們所知道的西洋樂器和中國民族樂器有什么區(qū)別嗎?生:有電。師:用這類樂器演奏的音樂通常被稱為什么?生:電子音樂。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電子音樂的相關知識。 二、電子音樂1. 電子音樂。電子音樂簡稱電音。其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音樂。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件、鼓機等“樂器”所產(chǎn)生的電子聲響,都可合理地稱為電子音樂。2. 電子音樂發(fā)聲原理。是用電子技術獲得各種音源,用正弦波造成無泛音的所謂純音,或用打擊樂器、嘈雜樂器發(fā)出的雜音,也用人聲和具體音樂相結(jié)合,通過聲音濾波器和反響設備,使之變形、變質(zhì)、變量,再經(jīng)其他電子儀器和錄音技術加以剪切處理,使之再生、復合,組成音樂作品。

  •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教案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教案

    教學過程:1、導入(1)播放三段唱段,請學生猜一猜是哪個劇種?京劇《紅燈記》選段──奶奶您聽我說黃梅戲《女駙馬》選段──誰料皇榜中狀元越劇《紅樓夢》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2)哪一個戲種是流行于我們地區(qū)的?(3)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越劇的知識?2、新授部分(1)發(fā)展歷史:流行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帶的地方劇種,距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越劇的前身,是二十世紀初流傳于浙江嵊縣一帶的小型演唱班子,它以山歌小調(diào)為基礎,人稱“小歌班”。在這一階段全由男演員扮演。后來,“小歌班”吸收了余姚灘簧、紹劇等劇種的劇目、曲調(diào)和表演藝術,逐漸得到發(fā)展,并增加了男女合演;至三十年代,它又演變?yōu)槿桥友莩觥?938年后,使用“越劇”這一名稱。(2)行當: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3)欣賞《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設問的問題:這是哪出戲中的唱段?演員扮演的是哪個行當?簡單了解《紅樓夢》的劇情。模唱:感受音樂風格。(4)分析:兩個角色分別是誰?屬于哪個行當?(5)總結(jié)越劇的音樂風格特點:清悠婉麗。

  •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教學理念:本課的音樂教學中主要圍繞愛爾蘭的民族音樂,有目的地選擇最優(yōu)秀的音樂音響作為教學研究的對象,采用“聆聽”、“體驗”、“分析”、“師生互動”的形式,運用歌聲和豎笛演奏,更深地體會這首世界名曲的委婉情緒,透過優(yōu)美的旋律,感受人們對花開花謝,滄海桑田的人格化寄托。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聽音樂《倫敦德里小調(diào)》進課室。導入:這首音樂運用了什么樂器?你們知道哪個國家的國徽是一種樂器的圖案?(師):簡介愛爾蘭的傳統(tǒng)樂器(豎琴)。二、聽《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二、活動與練習:師生共同用歌聲演繹這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三、總結(jié):今天我們通過學唱《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讓我們了解了哪個國家的音樂?(愛爾蘭)它的傳統(tǒng)樂器是什么?(豎琴)“花謝花開,滄海桑田?!蔽覀兊淖髑夷軌虿蹲竭@個共通為之生死的主題,創(chuàng)作出朗朗上口的旋律,給予我們莫大的精神熏陶。

  • 《今夜無人入睡》教案

    《今夜無人入睡》教案

    教學過程一、導入1. 欣賞視頻《卡門序曲》。師:同學們,這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樣的?聽了這音樂你的心情怎么樣呢?這音樂仿佛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場面,可以描述一下嗎?生:情緒開始非常熱烈,讓人士氣高漲,仿佛看到了英勇的斗牛士和來觀看他們斗牛的人群,場面熱鬧壯觀。2. 這音樂讓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節(jié)奏能不能試著拍出來?生:(拍唱第一主題)它出現(xiàn)了三次,(拍打出第一主題的后十六分加四個十六分節(jié)奏)。3. 它是用什么樣的表現(xiàn)方式讓我們感受到熱烈,非常壯觀,又有氣勢的場面的呢?生:它的節(jié)奏鏗鏘有力,還有镲的聲音,速度很快……師:2/4拍,節(jié)奏密集緊湊,樂隊全奏,音色豐滿。二、欣賞欣賞詠嘆調(diào)《今夜無人入睡》。1.教師播放《今夜無人入睡》視頻。師:好聽嗎?來談談自己的感受,你感受到演唱者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情緒?生:好聽,有種很高雅的感覺。感覺到演唱者仿佛有心事,憂慮的情緒。師:這段歌劇詠嘆調(diào)是王子卡拉夫猜出公主的謎語之后,在等待自己命運最后判決的前一夜,從忐忑不安到堅信愛情的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知道這位歌唱家是誰嗎?他用的是什么演唱方法?這種唱法有什么特點?生:是帕瓦羅蒂,用的是美聲唱法,聲音立體,好像能傳很遠很遠。師:為什么歌劇要選用美聲唱法來演唱呢?難道它對情感的表達有什么關系?接下來我們一起體驗一下這種演唱方法,并一起來探究:美聲唱法對情感的表達的關系。2.教師范唱《今夜無人入睡》一兩句。

  •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鄉(xiāng)》教案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鄉(xiāng)》教案

    課題:1、欣賞教學---《北方水草茂盛的家鄉(xiāng)》。2、集體表演《北京的金山上》。重點與難點:本單元的重點是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和認識所選的歌曲和樂曲,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加深對音樂地域文化的印象。難點是音樂材料比較多,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了解藏族民歌的基本常識,認識樂器的音色。2、通過排練、表演《北京的金山上》,培養(yǎng)下野生集體合作意識,以及表現(xiàn)音樂的熱情和能力。教學過程:(一)欣賞1.欣賞《我們的新氈房》(1) 讓學生結(jié)合樂譜,分析這首歌曲的結(jié)構。(2) 根據(jù)學生分析,總結(jié):這首歌曲旋律節(jié)奏自由,音樂情緒活潑、奔放,具有較強的動感。結(jié)構為帶再現(xiàn)的二段體。2.《北方水草茂盛的家鄉(xiāng)》(1) 讓學生邊聽錄音,邊看雪域高原的圖片。(2) 讓學生討論:這首歌曲在演唱風格上有什么特點(高亢、嘹亮、裝飾音多)?這首歌曲的后三局旋律上有什么異同?(3) 讓學生說說以前還聽過哪些藏族歌曲?(《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等)這些歌曲于雪域高原的地理環(huán)境有什么關聯(lián)? (四)小結(jié)

  • 《共青團員之歌》教案

    《共青團員之歌》教案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一、教學導入1. 播放音樂《青春舞曲》,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引入本節(jié)課主題。 營造良好的上課氛圍。2. 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學生齊唱《青春舞曲》。一部分同學仍用打擊樂器伴奏,找2—3名同學伴舞,全體齊唱歌曲。(播放《青春舞曲》伴奏)。二、新課學習欣賞《共青團員之歌》。(1)播放《共青團員之歌》,感受作品的意境。①提問:歌曲所屬的國家?音樂的情緒?分為幾個部分?(學生回答:蘇聯(lián)。情緒充滿了激情、昂揚的斗志和對祖國媽媽的依戀。分為兩個部分。)②繼續(xù)提問:帶有什么樣的音樂風格?(提供多選答案,供學生選擇:進行曲風格、抒情風格?)③學生選擇:進行曲風格。 ④兩個部分的音樂情緒有著怎樣的變化? 第一部分充滿的斗志,如號角般的節(jié)奏,旋律堅定有力。 第二部分充滿柔情,旋律連貫、綿長,表達了對媽媽的不舍,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同時也表達了共青團即將奔赴戰(zhàn)場的堅定信念。(2)再次聆聽《共青團員之歌》,并隨音樂簡單哼唱。(3)如果參加合唱比賽,在演唱的基礎上,可以這首歌曲里加入怎樣的表演形式?師生共同討論,參考答案如下:可以在第一部分跟隨音樂節(jié)奏踏步,讓學生思考第二部分演唱,還適合不適合用踏步的方式為歌曲加進表演形式?如果不適合,學生討論適合歌曲形式的表演形式?第二部分可以加進身體的晃動,如互相之間挽起胳膊,分排交錯晃動等等。可以在某個環(huán)節(jié)加進打擊樂等等。

上一頁123...262728293031323334353637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zhì)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