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1、作品分析:《鱒魚》是舒伯特1817年根據(jù)詩人舒巴爾特的浪漫詩創(chuàng)作的一首藝術歌曲。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虛詐和邪惡所害,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惡,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2、作者介紹: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歐洲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貧困又不愿依附于權貴,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悶和壓抑的情緒,年僅31歲就離開了人世。舒伯特的創(chuàng)作體裁非常廣泛,包括歌劇、交響樂、重奏樂、奏鳴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創(chuàng)作領域,被譽為“歌曲之王”。3、作品結構圖(略)4、重奏樂:又稱之為室內樂,17世紀起源于意大利。近代室內樂指每一聲部都由一件樂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按聲部人數(shù)的多少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等,也可按演奏的樂器分為“銅管重奏”、“木管重奏”等,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是弦樂四重奏,分別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組成。5、變奏曲式:由代表基本樂思的音樂主題及若干變奏所構成的曲式,稱為變奏曲式,變奏中最初的呈現(xiàn)并作為以后變奏所依據(jù)的原型部分,稱為變奏的主題,其后的各次變奏依次稱為變奏一、變奏二、變奏三……結構圖式為A+A¹+A²+A³……6、常見變奏手法:改變演奏、演唱方式:加入各種裝飾音;改變音色、速度、力度、節(jié)奏、調號等。
2、通過尋找生活中的安全標記,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標記和人的生命安全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3、在制作安全標記的過程中,加強對安全標記的認識,培養(yǎng)一定的安全意識?;顒訙蕚洌?、常見的安全標記圖;紅、綠燈;禁止吸煙;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顒舆^程:1、教師出示紅、綠燈的安全標記圖,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這些標記?這個標記告訴我們什么?然后分別出示其它標記,引導幼兒認識具體方法同上。
我園的教師們集思廣益,充分利用了農村的資源,竹竿、稻草、斗笠、竹篾,這些材料雖然我們的孩子們經??匆?,但是在體育活動中它們變成了玩具,孩子們感到十分地驚喜。 我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來組織此活動,活動流程為: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熱身運動——嘗試多種玩法、合作交流——游戲活動——放松活動。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熱身運動:這是在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在的音樂聲中開始做斗笠操。使幼兒的關節(jié)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松。為活動能夠安全的開展提供了生理上的準備。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嘗試斗笠的各種玩法。教師要啟發(fā)鼓勵孩子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玩斗笠的方法,這是活動的重點,通過這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交流、分享斗笠的不同玩法,從中感到成功的樂趣。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四個層次來完成:分散玩、集合分享、合作玩、競賽活動。通過已有經驗探索更多的玩法,接下來的合作環(huán)節(jié)——玩火車鉆山洞的游戲則是教師在這兩次分散玩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完成的。
1、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煟汉⒆觽儯蠋熃o大家布置了任務,請大家記錄這幾天家里產生的垃圾,你們完成了嗎?(完成了)快把記錄結果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1)小組交流。(拿著記錄表,互相說說) (2)個幼介紹。(誰想把記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活動準備] 各種蔬菜 壽光蔬菜博覽會的圖片 蔬菜制品 蔬菜教具 [活動過程]1、談話導入: 師:“剛才小朋友告訴我,濰坊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濰坊是世界風箏之都。我的家鄉(xiāng)是壽光。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xiāng),每年的4月20日國際蔬菜博覽會開幕,菜博會上有許多千奇百怪的蔬菜和蔬菜組成的美麗景色,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菜博會的展廳、超市和生態(tài)餐廳去逛一逛。我們先到展廳來看看。2、引導幼兒欣賞菜博會的精美圖片?! 煟骸斑@是什么?”“我們坐下來慢慢觀賞吧?!?/p>
解:設正比例函數(shù)的表達式為y1=k1x,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為y2=k2x+b.∵點A(4,3)是它們的交點,∴代入上述表達式中,得3=4k1,3=4k2+b.∴k1=34,即正比例函數(shù)的表達式為y=34x.∵OA=32+42=5,且OA=2OB,∴OB=52.∵點B在y軸的負半軸上,∴B點的坐標為(0,-52).又∵點B在一次函數(shù)y2=k2x+b的圖象上,∴-52=b,代入3=4k2+b中,得k2=118.∴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為y2=118x-52.方法總結:根據(jù)圖象確定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的方法:從圖象上選取兩個已知點的坐標,然后運用待定系數(shù)法將兩點的橫、縱坐標代入所設表達式中求出待定系數(shù),從而求出函數(shù)的表達式.【類型三】 根據(jù)實際問題確定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某商店售貨時,在進價的基礎上加一定利潤,其數(shù)量x與售價y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請你根據(jù)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列出售價y(元)與數(shù)量x(千克)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出當數(shù)量是2.5千克時的售價.
解析:(1)把點A(-4,-3)代入y=x2+bx+c得16-4b+c=-3,根據(jù)對稱軸是x=-3,求出b=6,即可得出答案;(2)根據(jù)CD∥x軸,得出點C與點D關于x=-3對稱,根據(jù)點C在對稱軸左側,且CD=8,求出點C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再根據(jù)點B的坐標為(0,5),求出△BCD中CD邊上的高,即可求出△BCD的面積.解:(1)把點A(-4,-3)代入y=x2+bx+c得16-4b+c=-3,∴c-4b=-19.∵對稱軸是x=-3,∴-b2=-3,∴b=6,∴c=5,∴拋物線的解析式是y=x2+6x+5;(2)∵CD∥x軸,∴點C與點D關于x=-3對稱.∵點C在對稱軸左側,且CD=8,∴點C的橫坐標為-7,∴點C的縱坐標為(-7)2+6×(-7)+5=12.∵點B的坐標為(0,5),∴△BCD中CD邊上的高為12-5=7,∴△BCD的面積=12×8×7=28.方法總結:此題考查了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和性質,注意掌握數(shù)形結合思想與方程思想的應用.
解析:此題作為一道開放型題,分類的方法非常多,只要能說明分類的理由即可.但要注意:按某一標準分類時,要做到不重不漏,分類標準不同時,分類的結果也就不盡相同.解:本題答案不唯一,如按柱體、錐體、球體分類:(2)(3)(5)和(6)都是柱體,(4)(7)是錐體,(1)是球體.方法總結:生活中常見幾何體有兩種分類:一種按柱體、錐體、球體分類;一種按平面和曲面分類.探究點二:幾何體的形成筆尖畫線可以理解為點動成線.使用數(shù)學知識解釋下列生活中的現(xiàn)象:(1)流星劃破夜空,留下美麗的弧線;(2)一條拉直的細線切開了一塊豆腐;(3)把一枚硬幣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轉,形成一個球.解析:解釋現(xiàn)象關鍵是看其屬于什么運動.解:(1)點動成線;(2)線動成面;(3)面動成體.方法總結:生活中的很多現(xiàn)象都可以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釋,關鍵是要找到生活實例與數(shù)學知識的連接點,如第(1)題可將流星看作一個點,則“點動成線”.如圖所示,將平面圖形繞軸旋轉一周,得到的幾何體是()
在Rt△ABC中,AC=AB2+BC2=12+12=2(cm),∴FC=AC-AF=2-1(cm),∴BE=2-1(cm).方法總結:正方形被對角線分成4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在正方形中解決問題時常用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直角三角形的性質.【類型三】 利用正方形的性質證明線段相等如圖,已知過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BD上一點P,作PE⊥BC于點E,PF⊥CD于點F,求證:AP=EF.解析:由PE⊥BC,PF⊥CD知四邊形PECF為矩形,故有EF=PC,這時只需說明AP=CP,由正方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可知AP=CP.證明:連接AC,PC,如圖.∵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BD垂直平分AC,∴AP=CP.∵PE⊥BC,PF⊥CD,∠BCD=90°,∴四邊形PECF為矩形,∴PC=EF,∴AP=EF.方法總結:(1)在正方形中,常利用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證明線段相等;(2)無論是正方形還是矩形,經常連接對角線,這樣可以使分散的條件集中.
探究點三:正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已知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經過一、三象限,P1(x1,y1)、P2(x2,y2)、P3(x3,y3)三點在函數(shù)y=(k-2)x的圖象上,且x1>x3>x2,則y1,y2,y3的大小關系為()A.y1>y3>y2 B.y1>y2>y3C.y1y2>y1解析:由y=-kx的圖象經過一、三象限,可知-k>0即kx3>x2得y1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鍟O計1.函數(shù)與圖象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系;2.作一個函數(shù)的圖象的一般步驟:列表,描點,連線;3.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的性質: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經歷函數(shù)圖象的作圖過程,初步了解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步驟:列表、描點、連線.已知函數(shù)的表達式作函數(shù)的圖象,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理解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與圖象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EG⊥FH,∴∠BOE+∠BOH=90°,∴∠COH=∠BOE,∴△CHO≌△BEO,∴OE=OH.同理可證:OE=OF=OG,∴OE=OF=OG=OH.又∵EG⊥FH,∴四邊形EFGH為菱形.∵EO+GO=FO+HO,即EG=HF,∴四邊形EFGH為正方形.方法總結: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探究點二:正方形、菱形、矩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填空:(1)對角線________________的四邊形是矩形;(2)對角線____________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3)對角線__________的平行四邊形是正方形;(4)對角線________________的矩形是正方形;(5)對角線________________的菱形是正方形.解:(1)相等且互相平分(2)相等(3)垂直且相等(4)垂直(5)相等方法總結:從對角線上分析特殊四邊形之間的關系應充分考慮特殊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別,防止混淆.菱形、矩形、正方形都是平行四邊形,且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特殊之處在于:矩形是有一個角為直角的平行四邊形;菱形是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而正方形是兼具兩者特性的更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OE=OF=OG=OH.又∵EG⊥FH,∴四邊形EFGH為菱形.∵EO+GO=FO+HO,即EG=HF,∴四邊形EFGH為正方形.方法總結: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探究點二:正方形、菱形、矩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填空:(1)對角線________________的四邊形是矩形;(2)對角線____________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3)對角線__________的平行四邊形是正方形;(4)對角線________________的矩形是正方形;(5)對角線________________的菱形是正方形.解:(1)相等且互相平分(2)相等(3)垂直且相等(4)垂直(5)相等方法總結:從對角線上分析特殊四邊形之間的關系應充分考慮特殊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別,防止混淆.菱形、矩形、正方形都是平行四邊形,且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特殊之處在于:矩形是有一個角為直角的平行四邊形;菱形是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而正方形是兼具兩者特性的更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出示例6掛圖。教師試問:誰知道0.50元是幾角?2.00元是幾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為單位小數(shù)點左邊是幾就是幾元,右邊第一位是幾就是幾角,右邊第二位是幾就是幾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這部分知識學生知道它表示幾元幾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個什么數(shù),怎么讀、寫不需要學生掌握)3、教學例7。(1) 課件演示例7第一小題。教師:0.5元是幾角?(5角)0.80元是幾角?(8角)學生回答。5角+8角是幾角?(5角+8角=13角教師板書)教師問: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還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師板書:5角+8角=13角=1元3角。(2)例7第二小題(課件演示,提出問題:我買這兩個氣球要多少錢)學生嘗試完成,然后提問:你是怎么想的?教師強調:元、角計算,只有在相同單位的情況下,才能相加。
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是在對人民幣的認識后,是人民幣的再進一步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主要有三個:一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二進行簡單的計算,三是知道商品價格的表示形式。同時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逐漸培養(yǎng)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為了達成以上的一些目標我是這樣設計這節(jié)課。一、從學生經驗入手直接引入商品價格,在學生回憶商品價格的表示方法中,喚醒學生的思緒,使學生覺得在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二、在操作中完成進率的換算。進率的換算在教學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為此我在教學上通過不同的的付錢方法,深刻體會,這樣的教學讓說不清的關系,在操作講解中得以內化。學生學了也不易忘記。
課 程數(shù)學章節(jié)內容5.1角的概念推廣課程類型新課課時安排2課時指導教師 日期12月2 日學習目標理解將角度從0°~360°推廣任意角。學習重點掌握角的度量、任意角學習難點理解象限角、界限角和終邊相同的角回顧(溫故知新)1、角度的概念:什么是角?始邊、終邊、頂點。 問題(順著問題找思路)1、正角.負角.零角.界限角和第幾象限的角概念?按照逆時針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角叫做________,按照_____時針旋轉所形成的角叫負角。當射線沒有作任何旋轉時,形成的角叫________(結合圖形講解) 2、在坐標系中依次表示390°、30°、-330°,觀察圖像,探討終邊相等的角的特點、有什么關系?思考如何用集合表示終邊相等的角度?
【教學目標】1、理解含絕對值不等式或的解法;2、了解或的解法;3、通過數(shù)形結合的研究問題,培養(yǎng)觀察能力;4、通過含絕對值的不等式的學習,學會運用變量替換的方法,從而提升計算技能?!窘虒W重點】(1)不等式或的解法.(2)利用變量替換解不等式或.【教學難點】 利用變量替換解不等式或.【教學過程】 教 學 過 程教師 行為學生 行為教學 意圖 *回顧思考 復習導入 問題 任意實數(shù)的絕對值是如何定義的?其幾何意義是什么? 解決 對任意實數(shù),有 其幾何意義是:數(shù)軸上表示實數(shù)的點到原點的距離. 拓展 不等式和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如何表示? 根據(jù)絕對值的意義可知,方程的解是或,不等式的解集是(如圖(1)所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如圖(2)所示). 介紹 提問 歸納總結 引導 分析 了解 思考 回答 觀察 領會 復習 相關 知識 點為 進一 步學 習做 準備 充分 借助 圖像 進行 分析
集合的基本運算(1)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交集與并集。 (2)能夠使用Venn圖表達兩個集合的運算,體會直觀圖像對抽象概念理解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體會類比的作用 。 (2) 進一步樹立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集合作為一種數(shù)學語言,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符號化表示問題的簡潔美。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并集與交集的含義 。 教學難點:理解并集與交集的概念,符號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課題】1.1 集合的概念【教學目標】1、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及其關系,掌握常用數(shù)集的字母表示;2、掌握集合的列舉法與描述法,會用適當?shù)姆椒ū硎炯希?、通過集合語言的學習與運用,培養(yǎng)分類思維和有序思維,從而提升數(shù)學思維能力.4、接受集合語言,經歷利用集合語言描述元素與集合間關系的過程,養(yǎng)成規(guī)范意識,發(fā)展嚴謹?shù)淖黠L。【教學重點】集合的表示法. 【教學難點】集合表示法的選擇與規(guī)范書寫.【教學設計】(1)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導入集合與元素的概念;(2)引導學生自然地認識集合與元素的關系;(3)針對集合不同情況,認識到可以用列舉和描述兩種方法表示集合,然后再對表示法進行對比分析,完成知識的升華;(4)通過練習,鞏固知識.(5)依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順應學生的學習思路展開,自然地層層推進教學.
學科數(shù)學 課 題 1.2 集合之間的關系班級 人數(shù) 授課時數(shù)2 課 型新課 周次 授課時間 教 學 目 的 知識目標:(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2)掌握兩個集合相等的概念; (3)會判斷集合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討論分析,加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集合與集合間的關系及其相關符號表示. 教學難點真子集概念的理解.
課程:數(shù)學課題: 3.1.1函數(shù)的概念課型:講授課課時:2課時授課班級:2015級南口班授課時間:2016年3月1日授課地點:南口校區(qū)教 學 目 標知識目標1.能用函數(shù)語言描述圖像、解析式中自變量與函數(shù)值的依賴關系; 2.會計算函數(shù)的定義域,理解值域的含義 3.會用語言表述自變量與函數(shù)值間的對應關系能力目標通過對實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概括及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計算函數(shù)的定義域,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素養(yǎng)目標函數(shù)概念的思想蘊含了很多數(shù)學思維,也滲透生活中及其他學科范圍內,通過學習使學生認同函數(shù)的抽象性。教學重 點理解函數(shù)的概念教學難 點判斷兩個函數(shù)是否相同教學方 法引導啟發(fā),講練結合教學資 源演示文稿板 書 設 計3.1函數(shù)的概念 設集合A、B為非空數(shù)集,對于確定的對 應法則f下,在集合A中取定任意一個數(shù)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shù)f(x)與之相 對應,則稱f:A→B為集合A到集合B的一 個函數(shù). 記作:y=f(x),x∈A X叫自變量,y叫函數(shù)值,集合A叫函數(shù)的 定義域,所有函數(shù)值組成的集合叫值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