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感知溶解的特性。 難點:知道物體的溶化速度與水的溫度、物體的形狀大小等有關。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一只玻璃杯、鵝卵石。 2、幼兒實驗用具、用品:每個幼兒三只透明杯、一只食用匙;每組三種實驗材料,分別為面糖、砂糖、方糖;每組一盆溫開水、一盆涼開水。 3、袋裝果珍、泡騰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觀察引導,激發(fā)興趣。 ( 1)教師出示一顆鵝卵石,再將其放入裝水的玻璃杯中,讓幼兒觀察有什么變化。 (2)請幼兒思考:鵝卵石在水中沒發(fā)生什么變化,那么其他東西放入水中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活動目標]1、通過剪、折、粘訓練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思維敏捷力。 2、讓幼兒自主探索使紙站立的方法,激發(fā)其對紙?zhí)剿鞯挠? 3、培養(yǎng)同伴間的合作能力。[活動準備] 幻燈片、剪刀每人一把、雙面膠每組兩卷、紙簍五個、展臺一個、城堡模型一個、手工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幻燈片出示) 1、師:來,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 小紙片生來扁扁的,非常孤獨它好想像小雞一樣站起來,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問:小朋友小紙片想干什么呀?。ㄕ酒饋恚? ?。ㄔu析:利用幻燈片中的形象畫面,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
[幼兒分析] 中班幼兒對周圍新奇、有趣的事物和現(xiàn)象有明顯的興趣和好奇心想象力也比較豐富,喜歡探索和提問,教師在活動中從多方面去引導,讓幼兒在情景中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認識到科學的重要性,并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大膽想象,進行創(chuàng)新。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有濃厚的好奇心,首先讓幼兒觀看科幻畫,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接下來設置情景讓幼兒進行大膽的科學幻想,并相互交流,這個過程不僅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還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團結友愛的精神。然后鼓勵幼兒把自己幻想的內(nèi)容畫下來,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畫完后對幼兒的作品給予評價、表揚、獎勵,讓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讓幼兒認識到環(huán)境、資源、生態(tài)的重要性,從小形成環(huán)保意識。
【幼兒分析】 中班的孩子正是對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感興趣的時期,語言表達不是很完整,也沒有什么主見。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他們也能將事情做的很好。因此,在活動時,為他們提供一些蘊涵教育目標的,適合他們的材料,讓孩子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通過活動,發(fā)展孩子的思維,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驹O計思路】 設計這節(jié)活動,意在讓幼兒在相關物品中、生活中找找、想想、說說相反。根據(jù)我班孩子在中班末期對相反的東西表現(xiàn)出比較濃厚的興趣,并能說一些的特點。我在日?;顒又兄笇Ш⒆觽儑L試用反義詞來形容事物,但在實際的運用中幼兒經(jīng)常發(fā)生錯誤,因此便選擇設計了指導活動。【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理解相反的含義。2、體驗游戲的愉悅感,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3、能準確找出意義相反的事物,感知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特征是相反的。
【活動準備】1、各種布條、毛線。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一、感知了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彎1、談話活動:上午,新老師讓小朋友尋找了生活中的彎彎朋友,現(xiàn)在,請你們跟大家介紹一下,說說找到了哪些彎彎朋友。(幼兒自由發(fā)言)2、老師也找到了一些彎彎的朋友,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二、借故事,初步了解各種不同的彎1、(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彎彎樂園里有各種各樣的彎彎朋友,找找看,你找到了哪些彎?這些彎是怎樣的?你覺得哪個彎最有趣(鼓勵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自己找到的各種彎)。
活動準備 教師簡單了解人造地球衛(wèi)星旋轉的情況。自制小坐墊若干個。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初步了解人造地球衛(wèi)星運行的特點,然后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xiàn)衛(wèi)星與地球的運行? 2、在討論的基礎上,幼兒兩人一組,一人扮作“地球”,一人扮作“衛(wèi)星”,進行身體運動的探索與實踐。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與幫助。可參考的活動方式有: ①“地球”端坐不動,“衛(wèi)星”圍繞著“地球”走、跑、跳、轉圈爬等。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就是我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的新主題。在一次區(qū)域游戲中許多幼兒興趣都集中在“吹泡泡”角,幼兒你一言我一句的說“為什么泡泡有的會飛、有的好破、有大有小……”等等,由于幼兒受到無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維等特點的左右,對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你們發(fā)現(xiàn)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于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從而感覺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讓幼兒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讓孩子正確使用吹泡泡的方式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顒訙蕚洌? 1、教師收集的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一次性杯子若干。 2、視頻課件
(2)知道熊貓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愛吃劍竹的動物。 活動準備: 幼兒去動物園看過大熊貓,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玩具或照片,熊貓吃竹子的圖片一張或錄象帶一盤。 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處煟盒∨笥押芟矚g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出示熊貓玩具) ?。?)提問:你們喜歡熊貓嗎?為什么? ?。?)提問:熊貓是什么樣子的? ?。?)提問: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歡吃什么?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yǎng)幼兒簡單的推理能力。 3.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感知、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年一個輪回的規(guī)律?! 』顒訙蕚? 1.教具:自制生肖鐘、山洞大山的圖片?! ?.學具:蛋糕盒制作的鐘面、十二生肖的圖片.膠水等 3.知識準備:幼兒認識時鐘?! 』顒又攸c:幼兒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活動難點:知道十二生肖每12年輪回一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生肖鐘,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展開 1.了解十二生肖的12種動物,簡單的感知其排列順序,理解其含義?! 。?)請幼兒說出鐘面上有多少種動物,為什么?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看看是不是12種。從哪開始數(shù)呢?老鼠第一?誰第二?誰第六?小兔第幾? ?。?)小朋友當中有沒有屬“小老鼠”的?為什么說自己是屬“小老鼠”的?(引出“屬相”一詞,豐富幼兒詞匯)小朋友還知道有什么屬相?
把自然物改造成人造物 1.提問:請小組展示作品,并請別的同學推想這件作品是怎樣被改造出來的?我們改造后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而改造前的樹葉又是什么樣子的?(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并說出自然物變成人造物的過程,采用倒推的方式,結合現(xiàn)實中的人造物,去推想制成它的原材料,以及這些原材料在自然界中本來的樣子。) 2.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由自然物被制造成了人造物。(如:演示經(jīng)過加工變成了石碑或石雕;木頭經(jīng)過加工變成了木槌;獸皮經(jīng)過加工變成了皮衣等等)
二、設計意圖: 依據(jù)《綱要》語言領域的內(nèi)容與要求第4條: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第3條養(yǎng)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達到語言領域的目標第2條: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第三條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并樂意用不同的方式模仿散文中角色的語言。三、活動準備: 1、錄音機、散文欣賞磁帶(背景音樂為“春雨”沙沙)?!。?、春雨雨滴立體球偶一個(淺藍色即時貼內(nèi)裝乒乓球,頭扎少許毛線),沙沙音樂以及小雨滴自我介紹磁帶。?。场⒈尘皥D:土壤(可以移動)、遠山等,插入教具:春雨、種子(擬人化)?。?、表演玩具: 擬人春雨、種子服飾(掛歷紙做); 工具:封口膠、釘書機、剪刀、掛歷紙等。
2、通過比較分析,理解長短粗細都是相對的,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精確性。 重點:了解不同材料的繩子的特性及用途。 難點:理解長短、粗細是相對的。【活動準備】 1 活動室的屋頂吸著用長短粗細不同的繩子拴著的氣球。 2、多種材料的繩子頭若干。 3、字卡“長”、“短”、“粗”、“細”。【活動過程】 1、“夠氣球”,引起幼兒對繩子的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屋頂上漂亮的氣球,鼓勵幼兒跳起來將氣球夠下來。討論:為什么有的氣球能夠著,有的氣球夠不著?(拴氣球的繩子有長有短)拴氣球的繩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什么顏色的?(毛線繩、棉線繩。。。。。。)。
活動要求:l、區(qū)分能滾與不能滾的物體,比較其異同,知道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輪子能向兩面滾動。2、通過嘗試活動,初步培養(yǎng)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詼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l、圓球,瓶子,輪子娃娃各一個;一輛沒有輪子的汽車。2、收集各種大小紙盒、積木、球、飲料瓶,輪子狀的物品及各種玩具車。3、準備三條l—2米左右長的路。 活動過程:一、什么會滾,什么不會滾?1、出示兩輛車(一輛有輪子,一輛沒有輪子)通過比較,知道輪子可以滾動。①教師以小象笨笨的口吻引出課題。師:“我是小象笨笨,城里的朋友給我送來了一輛汽車,可是我不知道怎樣讓車動起來,誰能幫助我?”②出示沒輪子的汽車,讓幼兒說一說為什么不會動?③教師給汽車裝上方形的輪子,讓幼兒觀察,為什么汽車還是不會動。幼:(方的東西不能浪,圓的東西能滾。)④通過比較,讓幼兒知道什么才是滾?(連續(xù)著向前旋轉叫做“滾”)2、自由玩紙盒、積木;輪子等物,引導幼兒將物品分成“會滾”與“不會滾”兩堆。師:我有一堆東西,可是我不知道哪些東西會滾,哪些東西不會滾,你們?nèi)ピ囈辉?,然后把不會滾的放到(滾)這個框里,把會滾的放到(滾)那個框中。(幼兒動手操作)
二、準備:1、毛巾、海綿、布、毛線、目條、石頭、鐵板等。2、塑料盆、水;紅、綠色水;玻璃管(內(nèi)塞紙巾)。 三、過程:1、游戲《幫水搬家》(1)小朋友看這里有什么?(臉盆和水) 今天李老師請你們玩一個游戲,叫做《幫水搬家》,請你們兩個一組合作著把紅臉盆里的水搬到籃臉盆里去,但是不能直接拿起臉盆把水倒過去,請你們?nèi)ミx擇籮筐里的一樣東西幫幫忙,把水搬搬家。注意別把水灑在地上了(2)幼兒選擇材料幫水搬家,教師觀察并指導,提醒幼兒衛(wèi)生。(3)提問:剛才你是怎么幫水搬家的呢?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幫水搬家呢?現(xiàn)在我們再來幫水搬家,這次請你選擇剛才沒有用到的東西去幫水從藍臉盆搬到紅臉盆去,請你想想第一次搬和第二次搬哪次快?為什么?(4)幼兒再次游戲(5)提問:這次幫水搬家和上次幫水搬家你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海綿吸的水多,布吸的少。)小結:原來,海綿毛巾,布這些東西放到另外一個臉盆上擰一下就幫水搬了家。
【活動目標】1、培養(yǎng)幼兒提出問題并且自己尋求問題答案的意識和能力。2、培養(yǎng)幼兒對種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3、讓幼兒了解各類蔬菜和水果及名稱。4、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各類蔬菜和水果的種子,同時了解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 【活動準備】1、各類水果、蔬菜若干 2、盤子若干 3、油菜、芹菜、白菜、蘿卜、韭菜、香菜、蔥等蔬菜的種子 【活動過程】 ?。ㄒ唬┘ぐl(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鼓勵幼兒把自己帶來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稱相互介紹一下,讓幼兒了解各類蔬菜和水果及名稱。 ?。ǘ┮龑в變簩⑹卟?、水果分類 引導幼兒按照豆類、瓜果類、青菜類等進行分類。
種子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幼兒所見到的大部分都是農(nóng)作物的種子,都是靠人類來種植的。在自然界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他們有各種各樣奇特的種子,能借助于外界或自身的力量遍布世界,這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幼兒相對就比較陌生了,然而正是因為幼兒在這方面經(jīng)驗的欠缺,所以能使幼兒產(chǎn)生更濃厚的探索興趣?!斗N子的旅行》這一活動,通過讓幼兒收集種子實物和種子的圖片,通過各種途徑積累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課件和錄像資料,讓幼兒了解種子的神奇、了解種子傳播的秘密。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的特點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情況,確定目標如下:1、初步了解幾種常見種子的傳播方式,知道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及其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2、能根據(jù)種子的傳播方式對種子進行分類。3、知道種子傳播的目的是為了繁衍后代。
本節(jié)課我選用《幼兒多元能力開發(fā)課程》大班上冊科學課。種子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幼兒所見到的大部分都是農(nóng)作物的種子,是靠人類來種植的。在自然界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他們有各種各樣奇特的種子,能借助于外界或自身的力量遍布世界,這對于幼兒來說相對就比較陌生了?!斗N子的傳播》這一活動,通過讓幼兒收集種子實物和關于種子的錄像,通過各種途徑積累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課件資料,讓幼兒了解種子傳播的秘密。并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職務頑強的生命力,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熱情。大班幼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并且對自然現(xiàn)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他們對于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卻不一定有了正確的認識,這次活動,主要讓他們通過親自細致的觀察和動手操作,來加深對種子傳播的認識,因此,這次活動的目標有以下3點:(1)初步了解幾種種子的傳播方式。(2)樂意和同伴一起觀察,討論和認真思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熱情。(3)能根據(jù)種子的傳播方式對種子進行分類。
活動目標:1、在剝一剝、記一記中發(fā)現(xiàn)一顆花生中花生米數(shù)最多的是幾粒。2、初步嘗試用統(tǒng)計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幾?;ㄉ椎幕ㄉ疃?。3、學習在合作中做事?;顒訙蕚洌阂槐P花生,每組三個盤子,記錄紙、筆、四列小火車活動過程:一、 猜一猜,剝一剝,感知花生內(nèi)花生米數(shù)量的不同。1、情景談話,梳理經(jīng)驗?!阆矚g吃花生嗎?……——你吃過的花生里有幾顆花生米?2、猜一猜,剝一剝——教師出示一顆花生:猜猜這顆花生里有幾粒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兒選一顆花生,先猜猜里面的花生米粒數(shù),再剝開驗證。——你在剝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小結:花生里花生米的數(shù)量不相同。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植物園或附近的公園,收集落葉。 2、錄音機、音樂磁帶,線、紙條、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接觸各種植物的葉子: (把幼兒分成三組,每組擺放一籃葉子供幼兒自由選擇) 1、觀察葉子的形狀及顏色。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葉子都一樣嗎?”給幼兒自由談論的時間,相互交流、分享經(jīng)驗。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葉子的形狀像什么?同時讓幼兒在白板上用線條畫出葉子的輪廓,進一步熟悉葉子的外型。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串葉子,做掛飾。每個幼兒拿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固定在紙條或線上,掛在脖子上。
2、紙杯若干,剪刀若干,膠布。 3、各色菊花和菊花圖片 4、各色毛線若干,膠水 5、菊花茶,吸管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在秋天開放,感受菊花的美與香。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習正確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進行美術表現(xiàn)活動 3、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菊花的美,激發(fā)幼兒的審美情感。 4、 增進家長與幼兒間的感情交流。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引入 提供菊花茶,讓幼兒通過聞一聞、嘗一嘗,感受菊花的香味,引入菊花的課題。 (今天,小朋友們的爸爸媽媽來到幼兒園做客。老師給客人們準備了茶,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茶?老師請小朋友聞一聞,聞到什么味道?再請小朋友嘗一嘗,嘗出什么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