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準備:(一)知識經(jīng)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都看過爸爸媽媽煎荷包蛋,有的幼兒還嘗試過。基本了解煎荷包蛋的過程。(二)活動材料準備:教學掛圖五張;音樂磁帶、錄音機。一次性碗每人一個?;顒舆^程:1、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興趣。"你們喜歡吃荷包蛋嗎?看過爸爸媽媽煎荷包蛋嗎?是怎樣煎的? 2、請幼兒欣賞音樂第一遍。"有個小朋友可喜歡吃荷包蛋了,我們仔細聽聽小朋友是怎樣煎蛋的?3出示掛圖,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歌曲里唱了什么?是怎樣煎荷包蛋的?
活動準備:搜集幼兒出生時的身高、記錄幼兒現(xiàn)在身高的小卡片、各種用品(A3大小的紙、較大型的積木、樹枝、小棒、牙膏盒、瓶子、繩子……)皮尺、調(diào)查表(師生共同完成)、墻面上用顏色較深的繩子拉出一條離地面50厘米的長線條 活動過程:一、說一說:自己現(xiàn)在的身高和出生時的身高。1、師:前段時間我們量了一下自己的身高,誰愿意來說一說自己有多高?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身高。3、師:你們都想來介紹,那可以和同伴說一說自己的身高,然后把記錄身高的小卡片貼在自己的名字旁邊。4、師幼一起觀看身高記錄表。5、找一找班級里誰最高?你是怎么知道的?(提升一些比較高矮及高矮排序的方法)6、師:這是你們現(xiàn)在的身高,可是你們知道自己剛出生時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嗎?
準備:大螃蟹數(shù)只、各種不同的螃蟹圖片、背景音樂磁帶 繪畫材料(油畫棒、各色彩紙、顏料、橡皮泥等等)重點:尋找螃蟹的主要特征難點:探索螃蟹的表現(xiàn)方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螃蟹) 師帶上螃蟹頭飾:嘿嘿,我是螃蟹爸爸,瞧我長得多神氣。今天我把我的孩子也帶來了,請你們仔細看看我的孩子長得什么樣。
活動目標:1、多通道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進一步了解江南水鄉(xiāng)民居的外形特征、裝飾特點。 2、能用多種材料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水鄉(xiāng)民居的特征。 3、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的愉悅?;顒舆^程:一、欣賞音樂《姑蘇行》 1、欣賞音樂,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好像看到了什么?來到了什么地方? 2、小結(jié):這段音樂叫《姑蘇行》,說的是人們游覽江南水鄉(xiāng)時看到的美麗的景色。 二、觀看電視短片,欣賞江南美景 1、觀看后提問:剛才你看到的江南水鄉(xiāng)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講述,教師略作小結(jié)。
1、能夠選擇與蔬菜相似的顏色。2、學習蠟筆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活動準備:蠟筆、圖畫紙、示范畫、各種蔬菜?;顒舆^程: 1、觀察與演示。(1)請幼兒觀察蔬菜,把它們按顏色分類:哪些是綠色?哪些是白的?還有些什么顏色?指導語:新鮮的蔬菜營養(yǎng)好,人人吃了身體棒!今天我們看看都有哪些菜?(2)看圖片,都有哪些菜?說說這些菜新鮮不新鮮?為什么?師幼總結(jié):新鮮的菜水分多,顏色鮮艷。教師啟發(fā)幼兒,說出涂色應該有一定的力度,著色均勻。
2、增強欣賞音樂的興趣。 3、知道圣誕節(jié)到了,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歌曲的VCD一張;圣誕帽子。 活動過程: 1、師戴圣誕帽,以圣誕老人的口吻引題。 ——向幼兒介紹外國人的新年是12月25日“圣誕節(jié)”。 ——請幼兒說說自己印象當中的圣誕節(jié)。
2.能用常見的水果替換原歌詞,并唱出來?! 』顒訙蕚洌骸 ?.畫一棵結(jié)滿蘋果的樹?! ?.已認識蘋果,知道蘋果的特征?! 』顒舆^程: 1.練習摘蘋果。 教師讓幼兒看結(jié)滿蘋果的樹,并隨著歌曲伴奏做摘蘋果動作?! ?.學新歌?! ?#183;聽教師范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教學實驗材料:有蓋的罐子若干、黃豆報紙米粒碗勺等 2、實驗記錄:記錄單、繪畫方式記錄 3、時間安排:20——30分鐘 活動過程1 、教師出示裝有東西的罐子,搖一搖。 T、咦,怎么回事?猜猜這個罐子怎么會發(fā)出聲音? C、有東西。 T、有什么東西呢?
2.引導幼兒思考、解答活動中提出的問題,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活動準備1.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和比較人和物體的高矮,對比較高矮有初步的經(jīng)驗。2.椅子一張?;顒舆^程1.比較高矮。(1)觀察比較教師和小朋友的高矮。①教師站立?!拔沂歉哌€是矮?”“結(jié)論:因為沒有人和老師比,所以不知道老師是高還是矮?!雹谡堃恍∨笥押屠蠋煵⑴耪玖ⅰ!?#215;××小朋友和老師站在一起比,我們兩誰高誰矮?你從哪看出來的?”(兩人并排比較,誰高出一部分,他的個子就高。)
二、活動目的:1、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2、 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3、 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jié)果。三、活動準備:1、小泡沫板、石頭、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盤放在桌子的中間。2、記錄表、筆、水盆。四、活動過程1、教學活動的導入幼兒進入課室室后,坐在座位上。老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托盤中都放著哪些東西?
2.借助看教具演示、動作表演來理解并記憶歌詞,借助生活經(jīng)驗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相親相愛”?! ?3.自由結(jié)伴時能接納不同的同伴,體驗與不同的朋友身體接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一套:“小鳥”兩只、“大樹”一棵?! ?2.已學過“鳥飛”的動作,看過幼兒用書:《兩只小鳥》?! ?活動過程: 一.復習“鳥飛”的動作?! ?幼兒聽音樂,做鳥飛動作,教師提醒飛優(yōu)美?! ?二.幼兒欣賞教師演唱歌曲《兩只小鳥》,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具,激發(fā)幼兒傾聽教師演唱的欲望?! ?教師:這是什么地方?有誰?聽聽歌里是怎么唱的?! ?2、幼兒傾聽教師示范演唱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逐步引導幼兒用歌詞來回答?! ?教師:歌里唱了誰?兩只小鳥叫什么名字?發(fā)生了什么事? 3、幼兒邊看教師演示教具邊聽教師慢速范唱歌曲。 教師逐句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歌詞。 4、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幼兒做動作感受歌曲。
活動目標: 1、在圖片的幫助下,理解、掌握歌詞; 2、學習用自然、愉快的歌聲演唱歌曲; 3、體驗小貓釣到大魚后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大魚(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故事圖片10張 活動過程: 一、音樂問好導入,游戲引出小貓愛吃魚 (1)小朋友們好,李老師你好?。腿死蠋熀茫 ?(2)游戲《我愛我的小動物》(一次唱出小狗、小鴨、小貓) (3)小貓在在干什么呢?聽,歌表演《咪咪小花貓》
二、音樂教學重點: 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jié)奏 三.音樂教具準備: 1、音樂:《粉刷匠》、《再見歌》 2、樂器:節(jié)奏棒 3、舊報紙做的刷子、畫好的粉刷圖片、彩色貼紙 四:活動過程: 1、音樂聆聽游戲 1.唱名字 老師依次用強弱不同的聲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請小朋友用動作或聲音作出回應 例如:(老師)× × × ×│× × ×(幼兒)做動作:站起來、舉手; 貝 貝 貝 貝 在哪里? 貝貝、貝貝在這兒!
2、熟悉游戲玩法,能根據(jù)游戲規(guī)則,進行游戲,通過變“門”的造型,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的能力。3、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將活動室布置成森林。2、人手一張報紙。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一、音樂能力訓練:跟聲音走1、 發(fā)報紙,幼兒用報紙擋住眼睛,跟著教師拍出的鈴鼓聲走。2、隨芝麻開門的音樂跟老師即興舞蹈。(熟悉音樂)
2、 探索散步動作,并用相應的表情和體態(tài)表現(xiàn)對打雷、下雨等天氣的反應。 3、 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在散步時注意尋找合適的空間,不與同伴相撞。 活動準備: 《小朋友散步》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我們小朋友從開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會了好多好多的歌曲,今天我們就來用好聽的聲音唱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二、談話引出主題。 今天老師又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你們想不想聽呀? 提問:你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么樣?
很多動物不僅生動可愛,也很美妙,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可挖掘。在參與了《動物世界》之《大熊貓》這一活動后,孩子們明顯更愛模仿小動物了,她們妙趣橫生的樣子,讓我靈機一動:何不生成一節(jié)音樂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動物們身上感染更多的藝術氣息呢? 音樂主題活動《誰在叫》由此而創(chuàng)設。 活動目的: 1、初步學會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學習領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體驗愉悅歡快的情緒,初步了解幾種動物的生態(tài)關系。 3、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①學會并表演歌曲《大熊貓》 ②從生活中、影視圖片中收集,了解多種動物資料。 2、物質(zhì)材料準備 ①《大熊貓》音樂磁帶;《誰在叫》音樂磁帶。 ②多種動物頭像圖片、及對應的嘴形圖片 (如小貓、小雞、小鴨、小豬、老鼠、小魚、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簡單背景圖,表現(xiàn)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如圖片的起伏:高區(qū)對應歌曲高音、低壓對應歌曲低音)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1~24小節(jié)) 1、聽《大熊貓》音樂,表演入場; 2、導入新課題:動物世界里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戲。 依次掛示“小貓”“小雞”“小鴨”“小豬”頭像圖片。 3、引導幼兒依次表現(xiàn)以上幾種動物的叫聲,并從圖片筐中找出相對應的動物嘴形貼在預留背景圖中。
2、初步學會看圖譜并根據(jù)圖譜進行節(jié)奏練習。 3、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 活動準備: 1、 節(jié)奏圖譜一張 2、 指揮棒一根 3、 下載音樂《蜜蜂做工》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教師:“春天來了,好多花都開了,你們猜猜看,這么多花,把誰吸引過來了呀?” 教師:“哦,是小蜜蜂來了,它來干什么呀?”
活動準備掛圖三幅、音樂磁帶一盒活動過程1、練聲:我學小動物教師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半句,要求聲音干脆。2、出示圖片,跟著音樂演唱歌曲。"看看這幾幅圖片,我們學過一首'小小雨點'的歌曲,還記得嗎?跟著音樂唱一遍。"3、借助圖片,引導幼兒回憶歌詞。"歌詞里唱了什么,怎樣唱的?"4、引導幼兒體驗歌詞情緒。"下雨了,小花、小魚、小草的心情怎樣?你是它們會怎樣?你們高興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做給做給老師看看,那我們用怎樣的聲音來唱歌呢?"
2、 培養(yǎng)幼兒自主活動的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游戲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重難點: 重點:發(fā)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動作,體驗運動的樂趣。 難點:幼兒能自主地參與,并探索不同的玩法。 設計思路: 1、 本次活動設計依據(jù): 區(qū)域性體育活動它是一種把運動場地區(qū)域化并以區(qū)域為基礎開展的體育活動,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活動方式,變“以集體活動為主”為“以分散活動為主”,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自主活動的機會,體現(xiàn)了開放性、交互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幼兒在與環(huán)境、材料、同伴的互動中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自本班嘗試開設區(qū)域性體育活動以來,小朋友興趣很高,于是在了解本班幼兒興趣、經(jīng)驗、能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了本次活動目標,在整個活動中師為幼兒提供了足夠的自選空間、充分自由的活動氛圍,開設了小兔、小猴、烏龜、小羊四個不同活動區(qū)域,引導幼兒自由地選擇區(qū)域和運動器材、自由結(jié)伴、自主運動,從而發(fā)展攀、爬、跳、平衡的基本運動能力以及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2、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準備:1、課件;2、實物:鞭炮、氣球3、錄音機、圖片、方向盤過程:1、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裉?,大班哥哥姐姐到我們這來玩,看!他們在干什么? (大班幼兒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傷手的事情) 老師問:大班哥哥姐姐這樣做安全嗎?為什么?我們能不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