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法等西方列強先后發(fā)動了一系列侵略戰(zhàn)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材料二:經(jīng)歷了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變法維新的探索,人們發(fā)現(xiàn)溫和的改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舊制度。于是,人們舉起義旗,發(fā)動革命,推翻舊王朝,建立了共和國,接著,高舉民主、科學大旗,吹響了思想解放的號角。(1)材料一中,使中國開始和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兩大不平等條約分別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師夷長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1分)在該歷史事件中“師夷長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材料一:“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于勝廣,割據(jù)雄于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chuàng)為推舉之法,幾于天下為公,骎骎乎三代之遺意。” ——摘自華盛頓紀念塔內的碑文材料二:1862年9月,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guī)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諸州的奴隸制,并允許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 ——摘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38.各國經(jīng)濟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相關問題。材料一:1992年,一位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世紀偉人,針對當時有些人擔心實行改革開放會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困惑,發(fā)表了重要談話。談話中他強調,“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市場經(jīng)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明確提出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川教版八年級下冊材料二:在某種意義上,有人說,他挽救了市場經(jīng)濟。市場經(jīng)濟不是說沒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他引進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場經(jīng)濟又回到一個比較健康發(fā)展的軌道……開創(chuàng)了市場經(jīng)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fā)揮?!洞髧绕稹方庹f詞(1)材料一中,“世紀偉人”發(fā)表的“重要談話”被稱作什么?(1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方面出現(xiàn)了什么創(chuàng)新制度?(1分)哪次會議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1分)(2)材料二中的“他”是誰?(1分)“他”開創(chuàng)的“市場經(jīng)濟新模式”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提供了怎樣的范例?(1分)
材料一 漢代王充説:“商鞅相孝公,內秦升帝業(yè)?!?1)根據(jù)材料一,回答商鞅変法對秦國的作用。(1分)材料二 19世紀50~70年代俄國機器制造業(yè)統(tǒng)計表據(jù)統(tǒng)計,1860~1890年,俄國的生鐵產(chǎn)量增加了2倍,鋼產(chǎn)量和棉紡織業(yè)的產(chǎn)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產(chǎn)量的增加則超過了19倍。在此期間,俄國的整個工業(yè)產(chǎn)量增長了6倍。(2)請概括材料二中的歷史信息。(1分)哪次改革推動了以上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1分)材料三 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yè)生產(chǎn)下降40%……美、德、法、英大量企業(yè)破產(chǎn),資本主義世界失業(yè)工人達到3000多萬,幾百萬小農(nóng)破產(chǎn),無業(yè)人口顛沛流離?!幾? 《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3)材料三反映了資本主義世界哪一重大事件? (1分)針對這一一事件,美國采取了什么應對政策? (1分)(4)通過以上問題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啟示? (1分)
公元前8世紀,羅馬城逐步建立起來。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開始獨攬國家大權,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取代。到了2世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1世紀,基督教產(chǎn)生于巴勒斯坦一帶。在西歐長期動亂的過程中,基督教會乘機擴大勢力和影響,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世紀起,羅馬帝國爆發(fā)了全面危機。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西歐開始進入封建社會。6世紀,東羅馬帝國四處征伐,帝國日益衰落。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軍攻陷,東羅馬帝國滅亡。 ——摘編自人教版《世界歷史?9年級上冊》
材料 當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中國文化歷史,在秦漢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籠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換了一家,成為儒釋道三家,這三家又籠罩著中國文化思想。佛學像百貨店,有錢有閑,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會需要它;道家像藥店,它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yī)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糧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演變、將來怎么辦,就要研究四書。
材料一 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庶民的勝利》材料二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路易(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國并非他熱愛民主起義,而是由于他畏懼且憎恨英國。他幫助美國,支持自由事業(yè),可這卻成為壓倒法國的最后一塊巨石,法國已徹底倒閉了。 ——海斯·穆恩·韋蘭《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的“俄國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1 分)如何理解“俄國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1 分)(2)材料二中,為什么說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是一次“民主起義”?(1 分)(3)結合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指出法國國內存在的壓倒它自身的一塊“巨石”。(1 分)(4)結合所學知識,請從政治和經(jīng)濟兩個角度,分析18 世紀后半期英國被法國“畏懼且憎恨”的原因。(2 分)
從促進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說,啄木鳥發(fā)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啄木鳥屬于初級洞巢鳥,自己開鑿樹洞并在洞內繁殖。同時,還為次級洞巢鳥(指沒有啄洞本領,需要利用啄木鳥的舊洞進行繁殖的鳥類)提供“住所”。例如貓頭鷹和大山雀,它們很多時候就需要利用啄木鳥的舊洞進行繁殖。如果某區(qū)域沒有初級洞巢鳥,那么次級洞巢鳥也很可能消失。不僅如此,啄木鳥的啄洞還能為花鼠、貂等哺乳動物提供繁殖棲息場所??梢哉f,啄木鳥在整個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群落組織方面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基石”物種。
【小國追夢】(1)19世紀中期,日本面臨一場嚴重危機,是一次改革改變了日本的命運,請寫出這次改革的名稱。(1分)這次改革給日本帶來了什么影響?(3分) 【軍國迷夢】(2)改革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它曾經(jīng)兩次獨立侵華,請寫出這兩次侵略戰(zhàn)爭的名稱。(2分)請說出二戰(zhàn)中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時間。(1分)(3)二戰(zhàn)后,日本右翼分子為什么一直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1分)
那天的晚飯、吳老師一直給我夾萊、夸我作丈修改得好,還說我各方面都有進步,下個學期能進班委會、我熟械地吃著飯、飯菜是什么味道卻沒留下一點印象,不知道為為什么,我高興不起來。一個月后,學校在通告欄里用一整張紅紙發(fā)布了喜報,慶祝我校學生第一次在全縣小學文競賽中獲二等獎。全班都拉我去看,我那篇作文竟然真的得了獎。我死活都不肯去,小利說我臉都紅了。害羞嗎?當然不是,謙虛嗎?更不是??墒堑诙斓娜1碚脮⑽揖投悴贿^去了,那次大會本來是表彰上學期的優(yōu)秀學生的,沒想到,最后是隆重給我頒發(fā)作文二等獎,我想找個地縫鉆進去都來及。在全校師生面前,我捧著大紅面的獲獎證書、獎品,卻低著頭,像犯了錯誤。校長親自給我頒獎之后,還宣布本學期每周一的全校升旗儀式由我來領隊。不知怎的,我突然放聲大哭。吳老師帶著在臺下拼命鼓掌。大家都很感動,覺得我是真情流露,是激動??墒钦l也不會相信,我真不激動,而是莫名其妙地羞愧難當。我覺得那篇作文跟我一點關系也沒有,可是每個字又的確是我寫的。那種感覺,我怎么也說不清楚。(選自《小小說選刊》2015年第3期)
村料一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時代。……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亞而居于世界前列?!捎谒未拿鞯拇碳ぃ瑲W洲文明向前發(fā)展了。宋代文明深深地響了世界?!毡臼穼W家官崎市定材料二 18世紀中期,術材匱乏引發(fā)能源危機,使英國人毅然在熱能和機械能領域實現(xiàn)轉軌,通過調整能源結構實現(xiàn)了國家整體性產(chǎn)生變遷,完成了經(jīng)濟史的重大轉型,由此引發(fā)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在始于19世紀末的第二次工業(yè)命中,電能的廣泛應用帶領人類社會步入了電氣時代……一一朱啟貴《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浪潮下的轉型選擇》(1)材料一“宋代文明”中的某項成果為環(huán)球航行和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這項成果具體是指什么?(2分)
材料一“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鄭成功材料二第一條為了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維護臺灣海峽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第三條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zhàn)的遺留問題。解決臺灣問題,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干涉?!谖鍡l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xiàn)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基礎。國家和平統(tǒng)一后,臺灣可以實行不同于大陸的制度,高度自治?!诎藯l“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fā)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tǒng)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分裂國家法》請回答(1)材料一中鄭成功確認“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其歷史依據(jù)是什么?余既來索的結果如何?(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清朝為加強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重大意義?
材料一 1905年,清政府決定修建京張鐵路,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外國報紙宣稱:“中國能開鑿關溝段(京張鐵路的難點)之工程師尚未誕生于世!”詹天佑毅然承擔了這項具有國際影響的筑路工程,他經(jīng)常勉勵工程人員:“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詹天佑不畏艱險,實地考察勘測,設計出“人”字形路軌。確保了行車安全。1909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材料二 詹天佑還先后從事川漢、粵漢等鐵路的修筑。詹天佑說:“莽莽神州,豈長貧弱?日富、日強,首賴工學?!彼l(fā)起組織“中華工程師會”,為培養(yǎng)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而不懈努力。詹天佑親自編撰出版《京張鐵路工程紀略》、《告青年工學蒙》等論著,這些著作在中國工程技術界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1)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詹天佑為中國鐵路工程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哪些貢獻?(4分?;卮?點) (2)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詹天佑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3分?;卮?點)
材料一 “張騫始開西域之跡?!薄稘h書》材料二 “不是張騫通西域,安有佳種自西來?”——《漢書》(1)漢朝時的西域是指哪里?張騫是哪年“始開西域之跡”的? (2分)(2)請列舉一例材料二中“自西來”的“佳種”。(1分)(3)請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說說張騫通西域的意義。(1分)
材料一:李白在《古風》組詩中贊曰:“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薄妒酚?秦始皇本紀》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保?)李白詩中贊頌了秦王的哪一歷史功績?材料表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二:唐太宗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針對當時“民少吏多”的情況,命房玄齡等精簡中央機構,將中央文武官員由2000多人減為643人;把全國劃分為10道,將州、縣合并為358個和1551個。杜甫《憶昔》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2)材料所述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何目的?杜甫詩中描述的是哪一盛世狀況?
【守制?歧路】材料一:地主階級的一部分開明人士很早就意識到了中國的危局,一部分人開始睜眼觀看世界,例如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感想。伴隨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不斷加深,封建統(tǒng)治飄搖不定。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封疆大吏著手開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購買西方先進的武器提高國防能力,但是他們始終沒有觸及封建體制的改變,始終維護著封建階層的利益核心?!咀冎?尋路】材料二:資產(chǎn)階級上層改良運動主要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倡導,(卻)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終由于觸碰了封建統(tǒng)治階層核心利蓋和統(tǒng)治體質而夭折。以孫中山為首的下層資產(chǎn)階級的暴力革命派,奪取了國家政權,卻以袁世凱稱帝斷送了建立共和國的偉大主張?!牧弦?、二均摘編自《淺論近代中國道路選擇的曲折性》【星火·指路】材料三:“走俄國人的路”,是對“社會主義”的追求與認同。由于沒有認識到國情上的差異,中國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與失敗。后來,毛澤東號召要立足中國國情,探索“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厩笫?#183;領路】材料四:鄧小平依據(jù)對二十多年社會主義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應當富裕……·至此,中國人才徹底終結了自近代以來“走他人的路”的歷史,開始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牧先⑺木幾浴督袊鐣l(fā)展道路選擇的歷史考察及啟示》(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魏源的思想體現(xiàn)在其編寫的哪部書中?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為維護“封建階層的利益核心”發(fā)起了哪一運動?(2分)(2)材料二中的“改良運動”“暴力革命”分別指哪一具體事件?作者認為“改良運動”夭折的原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暴力革命”的果實盡管被“斷送”,但仍有哪些積極意義?(4分)
(2)依據(jù)材料二,寫出唐中后期海路成為中外貿(mào)易主通道的原因。(2分)宋朝政府設立專門管理海外貿(mào)易的機構是什么?(1分)(3)比較圖7和圖9,兩個時期的對外交通路線有什么變化?(1分)依據(jù)所學知識概述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1分)
本試題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考試時間60分鐘。共50分第I卷(選擇題題共20分)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20分)1.年代尺有助于我們了解事件的先后順序,“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截!”李白詩中的秦王掃六合該出現(xiàn)在下面年代尺的2.錢穆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說:“至秦漢以后,中國學術大致歸宗于儒家,此非各家盡被排斥之謂,實是后起儒家能薈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義,將之盡行吸收,融會為一。”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漢代儒學取得獨尊地位,異己遭到排斥 B.秦漢以后,儒學得到豐富和更新C.漢初儒學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學在漢代成為官方哲學3.認知和探究歷史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右圖反映的史實是A.玄奘西行B.鑒真東渡C.文成公主入藏D.王昭君出塞4.我國古代的中醫(yī)文化輝煌燦爛,惠及后人,是傳 統(tǒng)文化的瑰寶,下列屬于中醫(yī)學著作的是①《本草綱目》 ②《天工開物》③《傷寒雜病論》 ④《九章算術》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③ D.①③④5.細心研讀材料,有助于我們更加深人地挖掘其內在含義。閱讀右邊材料,從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A.張騫出使西域B.鄭和下西洋C.體現(xiàn)了古代的對外開放和友好交往D.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的對外交往既有反抗外來侵略,也有友好往來
材料三 在 1898 年光緒皇帝與太后分享皇權合法性的情況下,皇帝采取大刀闊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將會使反對變革的保守派與那些由于改革而喪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與充滿權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結合起來,從而形成皇帝難以招架的強大政治阻力,可以說,這是清末變法所面臨的一個十分特殊的問題?!捁η亍段C中的變革》材料四 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1978 年是一個十分微妙和關鍵的年代……中國的發(fā)展主軸已經(jīng)向經(jīng)濟成長轉移,然而圍繞經(jīng)濟領域中出現(xiàn)的種種新現(xiàn)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識形態(tài)的標尺去丈量和批評……此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是對僵硬思潮的致命一擊……鄧小平的南巡講話很快成為中央的決策主軸?!獏菚圆ā都な幦辍罚?)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商鞅在秦”使“新軍國圖謀富強”的措施是什么?(2 分)(2)材料二中,“孝文”為什么要“使其整體的漢化”?(2 分)
【活動二】讀齊魯歷史,曉儒學發(fā)展作為齊魯文化核心的儒學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的魯國,由孔子開創(chuàng),孟子等繼往開來,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儒學崇尚仁義的思想觀點并不被秦始皇所重視,反而制造了“焚書坑儒”的文化劫難。漢武帝在位時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最終莫定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2)依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儒學”的核心思想是什十么?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議“最終奠定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