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課題隨機事件和概率授課教師李丹丹學時數2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 教學地點 背景分析正確使用兩個基本原理的前提是要學生清楚兩個基本原理使用的條件;分類用加法原理,分步用乘法原理,單純這點學生是容易理解的,問題在于怎樣合理地進行分類和分步教學中給出的練習均在課本例題的基礎上稍加改動過的,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學習目標 設 定知識目標能力(技能)目標態(tài)度與情感目標1、理解隨機試驗、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2、理解基本事件空間、基本事件的概念,會用集合表示基本事件空間和事件 1 會用隨機試驗、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2 會用基本事件空間、基本事件的概念,會用集合表示基本事件空間和事件 3、掌握事件的基本關系與運算 了解學習本章的意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學習任務 描 述 任務一,隨機試驗、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任務二,理解基本事件空間、基本事件的概念,會用集合表示基本事件空間和事件
教 學 過 程教師 行為學生 行為教學 意圖時間 *揭示課題 10.3總體、樣本與抽樣方法(一) *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導入 【實驗】 商店進了一批蘋果,小王從中任意選取了10個蘋果,編上號并稱出質量.得到下面的數據(如表10-6所示): 蘋果編號12345678910質量(kg)0.210.170.190.160.200.220.210.180.190.17 利用這些數據,就可以估計出這批蘋果的平均質量及蘋果的大小是否均勻. 介紹 質疑 講解 說明 了解 思考 啟發(fā) 學生思考 0 10*動腦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識】 在統(tǒng)計中,所研究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組成總體的每個對象叫做個體. 上面的實驗中,這批蘋果的質量是研究對象的總體,每個蘋果的質量是研究的個體. 講解 說明 引領 分析 理解 記憶 帶領 學生 分析 20*鞏固知識 典型例題 【知識鞏固】 例1 研究某班學生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成績,指出其中的總體與個體. 解 該班所有學生的數學期末考試成績是總體,每一個學生的數學期末考試成績是個體. 【試一試】 我們經常用燈泡的使用壽命來衡量燈炮的質量.指出在鑒定一批燈泡的質量中的總體與個體. 說明 強調 引領 觀察 思考 主動 求解 通過例題進一步領會 35
教 學 過 程教師 行為學生 行為教學 意圖時間 *揭示課題 10.4 用樣本估計總體 *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導入 【知識回顧】 初中我們曾經學習過頻數分布圖和頻數分布表,利用它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數據分布在各個組內的個數. 【知識鞏固】 例1 某工廠從去年全年生產某種零件的日產記錄(件)中隨機抽取30份,得到以下數據: 346 345 347 357 349 352 341 345 358 350 354 344 346 342 345 358 348 345 346 357 350 345 352 349 346 356 351 355 352 348 列出頻率分布表. 解 分析樣本的數據.其最大值是358,最小值是341,它們的差是358-341=17.取組距為3,確定分點,將數據分為6組. 列出頻數分布表 【小提示】 設定分點數值時需要考慮分點值不要與樣本數據重合. 分 組頻 數 累 計頻 數340.5~343.5┬2343.5~346.5正 正10346.5~349.5正5349.5~352.5正  ̄6352.5~355.5┬2355.5~358.5正5合 計3030 介紹 質疑 引領 分析 講解 說明 了解 觀察 思考 解答 啟發(fā) 學生思考 0 10*動腦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識】 各組內數據的個數,叫做該組的頻數.每組的頻數與全體數據的個數之比叫做該組的頻率. 計算上面頻數分布表中各組的頻率,得到頻率分布表如表10-8所示. 表10-8 分 組頻 數頻 率340.5~343.520.067343.5~346.5100.333346.5~349.550.167349.5~352.560.2352.5~355.520.067355.5~358.550.166合 計301.000 根據頻率分布表,可以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10-4). 圖10-4 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橫軸表示數據分組情況,以組距為單位;縱軸表示頻率與組距之比.因此,某一組距的頻率數值上等于對應矩形的面積. 【想一想】 各小矩形的面積之和應該等于1.為什么呢? 【新知識】 圖10-4顯示,日產量為344~346件的天數最多,其頻率等于該矩形的面積,即 . 根據樣本的數據,可以推測,去年的生產這種零件情況:去年約有的天數日產量為344~346件. 頻率分布直方圖可以直觀地反映樣本數據的分布情況.由此可以推斷和估計總體中某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樣本選擇得恰當,這種估計是比較可信的. 如上所述,用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的步驟為: (1) 選擇恰當的抽樣方法得到樣本數據; (2) 計算數據最大值和最小值、確定組距和組數,確定分點并列出頻率分布表; (3) 繪制頻率分布直方圖; (4) 觀察頻率分布表與頻率分布直方圖,根據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中某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軟件鏈接】 利用與教材配套的軟件(也可以使用其他軟件),可以方便的繪制樣本數據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10-5所示. 圖10?5 講解 說明 引領 分析 仔細 分析 關鍵 語句 觀察 理解 記憶 帶領 學生 分析 25
教師姓名 課程名稱數學班 級 授課日期 授課順序 章節(jié)名稱§2.3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 學 目 標知識目標:1、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數之間的關系 2、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義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與二次函數圖像的對應 技能目標:1、會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會畫二次函數的圖像 3、能結合圖像寫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情感目標:體會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性,體會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性教學 重點 和 難點重點: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義 2、一元二次不等式與二次函數的關系 難點: 1、將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數聯系起來 2、在函數圖像上正確的找到解集對應的部分教 學 資 源《數學》(第一冊) 多媒體課件評 估 反 饋課堂提問 課堂練習作 業(yè)習題2.3課后記本節(jié)課內容是比較重要的,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數、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結合,相關知識點融會貫通,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在這有很好的運用。三種情況只要講清楚一種,另外兩種可由學生自行推出結論。
課 程數學章節(jié)內容 課程類型新課課時安排2課時指導教師 日期12月 7 日學習目標掌握用弧度表示角度的大小學習重點掌握用弧度表示角的方法學習難點弧度制和角度制的互換回顧(溫故知新)1、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任意角度的推廣、終邊相等的角的表示方法; 2、已經學過角度的計量單位:度,度分秒是如何換算的; 3、圓的周長公式和扇形弧長公式。問題(順著問題找思路)1、弧度制:等于半徑長的圓弧所對的圓心角叫做__________,記作____弧度或1________。 2、正角的弧度為_____數,負角的弧度為_____數,零角的弧度為零。 3、由弧度的定義可知,當角α用弧度來表示,其絕對值|α|和圓弧長l與圓的半徑r有:|α|=________。 4、一個圓的周長為_____,所以一周角(360°)的弧度為_______=______(rad) 。 5、360°=_____(rad); 180°=_______(rad); 思考如何將角度制轉化為弧度制?如何將弧度制轉化為角度制?(結合實例講解)練習(通過練習固要點)1、練習5.2.1; 2、例3;展示(通過展示強能力)(25分鐘)(包括學生展示回顧、問題、練習、小組總結等部分)1、引導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在有各小組長指定小組成員展示,結束后,該組組長須總結或指定其他成員進行總結。 2、展示過程中,提醒同學注意老師的板書,或者請老師進行總結,或題目的講解。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能夠借助三角函數的定義及單位圓推導出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 2.能夠運用誘導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化簡、求值問題轉化為銳角的三角函數的化簡、求值問題情感目標:1.通過誘導公式的探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鉆研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2.通過誘導公式探求工程中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3. 通過誘導公式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劃歸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導入:二、自學(閱讀教材第110---112頁,回答下列問題) 在直角坐標系下,角的終邊與圓心在原點的單位圓相交于,則,(一)終邊相同的角:終邊相同的角的 公式一: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二)關于軸的對稱點的特征: 。對于角而言:角關于軸對稱的角為_______公式二: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教 學 過 程教師 行為學生 行為教學 意圖 *揭示課題 1.3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 *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導入 在實際問題中,經常需要計算高度、長度、距離和角的大小,這類問題中有許多與三角形有關,可以歸結為解三角形問題. 介紹 播放 課件 質疑 了解 觀看 課件 思考 學生自然的走向知識點*鞏固知識 典型例題 例6 一艘船以每小時36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如圖1-9).在A處觀察到燈塔C在船的北偏東方向,小時后船行駛到B處,此時燈塔C在船的北偏東方向,求B處和燈塔C的距離(精確到0.1海里). 圖1-9 A 解因為∠NBC=,A=,所以.由題意知 (海里). 由正弦定理得 (海里). 答:B處離燈塔約為海里. 例7 修筑道路需挖掘隧道,在山的兩側是隧道口A和(圖1-10),在平地上選擇適合測量的點C,如果,m,m,試計算隧道AB的長度(精確到m). 圖1-10 解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知 =. 所以 m. 答:隧道AB的長度約為409m. 例8 三個力作用于一點O(如圖1-11)并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的大小分別為100N,120N,的夾角是60°,求F的大小(精確到1N)和方向. 圖1-11 解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知,向量表示F1,F2的合力F合,由力的平衡原理知,F應在的反向延長線上,且大小與F合相等. 在△OAC中,∠OAC=180°60°=120°,OA=100, AC=OB=120,由余弦定理得 OC= = ≈191(N). 在△AOC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AOC=≈0.5441, 所以∠AOC≈33°,F與F1間的夾角是180°–33°=147°. 答:F約為191N,F與F合的方向相反,且與F1的夾角約為147°. 引領 講解 說明 引領 觀察 思考 主動 求解 觀察 通過 例題 進一 步領 會 注意 觀察 學生 是否 理解 知識 點
教 學 過 程教師 行為學生 行為教學 意圖時間 *揭示課題 1.3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 *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導入 我們知道,在直角三角形(如圖)中,,,即 ,, 由于,所以,于是 . 圖1-6 所以 . 介紹 播放 課件 質疑 了解 觀看 課件 思考 學生自然的走向知識點 0 10*動腦思考 探索新知 在任意三角形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數量關系呢? c 圖1-7 當三角形為鈍角三角形時,不妨設角為鈍角,如圖所示,以為原點,以射線的方向為軸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標系,則 兩邊取與單位向量的數量積,得 由于設與角A,B,C相對應的邊長分別為a,b,c,故 即 所以 同理可得 即 當三角形為銳角三角形時,同樣可以得到這個結論.于是得到正弦定理: 在三角形中,各邊與它所對的角的正弦之比相等. 即 (1.7)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求解下列問題: (1)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和任意一邊,求其他兩邊和一角. (2)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和其中一邊所對角,求其他兩角和一邊. 詳細分析講解 總結 歸納 詳細分析講解 思考 理解 記憶 理解 記憶 帶領 學生 總結 20
學科數學 課 題 1.4 充要條件班級 人數 授課時數 2 課 型 新授課 周次 授課時間 教 學 目 的 知識目標:了解“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及“充要條件”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討論分析,加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及“充要條件”.教學難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教 具 教 后 小 結 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有關知識; 是否能利用知識、技能解決問題; 在知識、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哪些問題。
【教學目標】1、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數的圖像之間的聯系;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圖像解法;【教學重點】1、 方程、不等式、函數的圖像之間的聯系;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窘虒W難點】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學設計】 1、從復習一次函數圖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聯系入手;2、類比觀察一元二次函數圖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圖像解法;3、加強知識的鞏固與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菊n時安排】 2課時(90分鐘)【教學過程】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² 復習回顧1、根據初中所學知識,填寫下面表格: △>0 △=0△<0y=ax²+bx+c (a>0)的圖像ax²+bx+c=0 (a>0)的根有 2 個根有 1 個根有 0 個根2、觀察二次函數y=x²-5x+6的圖像,回答下列問題:(1)當y=0時,x取什么值?(2)二次函數y=x²-5x+6的圖像與x軸交點的坐標是什么?(3)當y<0時,x的取值范圍是什么?總結:由此看到,通過對函數y=x²-5x+6的圖像的研究,可以求出不等式x²-5x+6>0與x²-5x+6<0的解集
通過主題圖,草原牧羊圖。讓學生整體感知100有多少,體會數學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接著通過例1,數100以內各數從整體上感知100,認識計數單位“一(個)”和“十”、再通過例2,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從八十八數到一百。這里有兩個層次,一個是讓學生借助小棒具體地數數,別一個是讓學生抽象的數數。例2 的主要目的是突破數數的難點,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數整十數應是多少。然后通過做一做,拿出五十六跟小棒。接著數到六十三,再接著數到七十二。目的是鞏固數數,突破數數難點。最后教學例3,100以內數的組成,目的是讓學生明白一個兩位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通過做一做,數鋼筆和數湯圓。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和掌握數的組成。根據教材的安排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1、 學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2、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估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學重點:正確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及其組成。教學難點:接近整十的數的數法。
一、主題由來及確定: 本次主題的制定主要來自于,我班幼兒由于在同年級年齡較小,且又剛剛進入大班的學習階段,班級中又來了八名新生。且通過家長會和班級的家長問卷中我們也了解到家長們也非常希望在入大班后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的進入小學,在大班中能讓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上了大班能自覺要求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學習常規(guī)和學習習慣。在通過與孩子的交談中我們也發(fā)現孩子們對自己上了大班感到非常自豪,也愿意做小中班弟弟妹妹的榜樣。因此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次主題能培養(yǎng)大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集體意識和學習與新同學交往的正確方法,在各種互助互愛的活動中建立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使八名新生與老生友好相處中盡早了解本班的活動材料和各種規(guī)則,能較快的適應新的班級生活。二、主題網絡: 三、預設教育目標:1、激發(fā)幼兒關心、愛護弟妹和小朋友的情感,初步樹立關心他們的責任感,體驗自己生長的快樂。1、培養(yǎng)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及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2、增強幼兒的班級責任意識和任務意識。
讓孩子自然而然接受刷牙大部分的小孩剛開始都會排斥把牙刷放入口內(尤其是不滿一歲的小嬰兒),較敏感的孩子還可能有嘔吐感。父母開始教導孩子刷牙時,可以先選一支大小適中、軟毛的兒童牙刷,市面上的牙刷顏色非常鮮艷,有些還有卡通圖案,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有分齡(0~2歲,3~5歲,6~9歲),因為剛長出乳牙的小嬰兒正處于口腔期,先讓小孩當作玩具放入口內,讓孩子不會排斥牙刷在口腔中感覺,也不必太嚴肅要寶寶馬上學會自己刷牙。
一、目標1、知道新鮮空氣對人們的重要性,了解抽煙對人體健康,社會環(huán)境的危害。2、增強幼兒關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激發(fā)幼兒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二、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了解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2、材料準備:教師:棉花、香煙、瓶子;幼兒:大型積木,剪刀,紙,食品包裝,記號筆,禁煙標志等。三、過程:
1.了解少數民族人民的民居、服飾、工藝品、民族活動、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培養(yǎng)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2.知道我們的祖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勤勞、智慧、能歌善舞。 3、增進家園合作,密切家園聯系。 活動準備: 1. 選好參觀景點、訂好門票。 2. 請家長于10月28日上午9:00來幼兒園。 3. 食品和水(一人一份)。 4. 講清楚活動要求、規(guī)則以及需要家長協(xié)助的工作。
2、通過宣傳實踐活動,增強環(huán)保意識,提高交往能力。 ?。刍顒訙蕚洌荨 『陀變阂黄鹇裨诘叵碌乃芰洗图埓! ∨臄z的無處不在的塑料袋錄象片。 做紙袋用的材料:掛歷紙、剪刀?! 。刍顒舆^程]
2、通過討論,懂得遇事要善于觀察,會從多方面不同角度地思考并發(fā)現事物的長處和短處。3、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養(yǎng)成愛動腦的習慣。活動準備:1、幼兒用書人手一份。2、白紙人手一張,筆人手一套。>活動過程:一、 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上的高房子和矮房子。1、畫面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2、你喜歡高房子還是矮房子?為什么?
二、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關心老人的情感。 2、體驗與老人同過節(jié)的快樂。 1、增進藝術表現能力,學習運用學過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畫面,畫出爺爺奶奶的形象。 三、活動準備: 1、請爺爺奶奶來園參加活動。 2、幼兒自備自己制作的小禮物。 3、幼兒事先排練表演的節(jié)目。 4、紙筆幼兒人手各一份。
活動準備:樂器、圖譜。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 1、連續(xù)兩遍音樂入場,并做相關動作。 提問:你覺得這首音樂是怎么樣的?好像在干什么? 2、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性質。 介紹:樂曲的作者、名稱及內容?! 《?、熟悉圖譜 1、聽音樂,教師指圖譜?! ?介紹:圖譜中的三種圖形分別代表三種樂曲,老師是根據樂曲聲音的特點來畫的,請小朋友仔細聽:他們像什么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活動設計:一、游戲:瞎子品食 請幼兒閉上眼睛,品嘗各種黑色食品,了解它們的好味道,排除對黑色食品的排斥心理。二、了解黑色食品 1、認識幾種常見的黑色食品2、觀看錄像片段,了解黑色食品的營養(yǎng)價值及功用。
PPT全稱是PowerPoint,LFPPT為你提供免費PPT模板下載資源。讓你10秒輕松搞定幻燈片制作,打造?顏值的豐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