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中班綜合教案:神奇的號碼

  • 濟南的冬天試講教案

    濟南的冬天試講教案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教學難點: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激發(fā)自身對祖國自然景色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活動教學法、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導語:老舍在《濟南的秋天》里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庇绕涫潜敝袊暮?,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畫面。(多媒體出示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賜給了濟南什么樣絕美的景致,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寫出這樣的評價。

  • 青春的情緒教案 3篇

    青春的情緒教案 3篇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游戲)  游戲規(guī)則:教師出示喜怒哀懼的情緒卡片,并讓學生作出相應的表情。  教師總結:像同學們剛剛表演出的表情,開心、發(fā)怒、悲哀、懼怕都是我們在青春期經常碰到的情緒,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情緒類型,它們又有什么特點和作用呢?引出課題《青春的情緒》。

  • 五年級上冊音樂的教案

    五年級上冊音樂的教案

    (1)聽一遍范唱錄音?! ?2)討論歌曲的歌詞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師生共同討論)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不小。

  • 《乘著歌聲的翅膀》教案

    《乘著歌聲的翅膀》教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放音樂,讓學生輕松走進教室 二、聆聽樂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轉、優(yōu)美動聽?!捶乓魳罚寣W生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1、教師講解 乘著歌聲的翅膀也有譯為歌之翼的,原為一首獨唱歌曲,德國詩人海涅詩作曲家門德爾松曲。乘著歌聲的翅膀是門德爾松作品中流傳最廣的聲樂作品?! ?、介紹作曲家門德爾松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找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簡介詞作者海涅,請學生談談這首歌曲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4、學唱歌曲 1)隨音樂哼唱曲譜及歌詞。 2)請學生把跟唱過程中認為最難唱的地方找出來。 3)根據學生找出的難點進行范唱歌詞, 講解6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強、弱、弱,次強、 弱、弱。

  • 《乘著歌聲的翅膀》教案

    《乘著歌聲的翅膀》教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山谷踏歌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行嗎?你最向往最喜歡的地方是哪兒?生:西藏、桂林、黃山、泰山……師:老師也有一個特別喜歡和向往的地方,看?。ò柋八股絝lash)師:這里是美麗的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位于歐洲南部。呈一弧形,東西延伸。長約1200多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山勢雄偉,風景優(yōu)美,許多高峰終年積雪。晶瑩的雪峰、濃密的樹林和清澈的山間流水共同組成了阿爾卑斯山脈迷人的風光。聽!山中似乎傳來了陣陣歌聲。1.整體感受音樂形象,激發(fā)音樂想象。(播放《回聲》,師生一起安靜地欣賞。)師:誰能口頭描述一下你聽到的音樂形象嗎?音樂采用了什么手法為我們刻畫了美妙的山谷回聲?

  • 《G弦上的詠嘆調》教案

    《G弦上的詠嘆調》教案

    《G弦上的詠嘆調》是創(chuàng)作于1729-1731年的管弦樂作品。后經小提琴家威廉米改編,主旋律完全在小提琴G弦上演奏,因此得名。巴赫是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杰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爾和D.斯卡拉蒂齊名。巴赫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使用了豐富的德國的音樂風格和嫻熟的復調技巧。他的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并被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G弦上的詠嘆調》教案

    《G弦上的詠嘆調》教案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道去領略西洋音樂的發(fā)展歷程。二、講授新課。同學們,你們還認識這些樂器嗎?教師播放錄音,帶上設計好的樂器音色音響片段,逐一提問。(1)《G弦上的詠嘆調》播放錄音,熟悉作品,簡介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以及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始末。(巴赫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教育家,歐洲“巴羅克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歐洲近代音樂之父”。代表作品有聲樂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以及管弦樂《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等)。

  • 《快樂的女戰(zhàn)士》教案

    《快樂的女戰(zhàn)士》教案

    一、導入師:優(yōu)美的旋律把我們又一次帶到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故事情節(jié)中。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被譽為中國的四小天鵝舞曲美稱的《快樂的女戰(zhàn)士》舞蹈音樂。二、欣賞樂曲1、觀看舞蹈視頻《快樂的女戰(zhàn)士》。師:在舞劇的第四場中,有一段《女戰(zhàn)士與炊事班長》的舞蹈音樂——《快樂的女戰(zhàn)士》。請同學們觀看舞蹈視頻。師:請同學們感受一下這段樂曲的旋律,它和《軍民團結一家親》有什么聯(lián)系?生:旋律輕快、活潑。學生聆聽音樂并回答:樂曲開始用的就是《軍民團結一家親》的旋律。師:樂曲的引子用的就是《軍民團結一家親》開始的旋律,也是《五指山歌》的旋律,我們把它叫做“萬泉河”主題。2、欣賞樂曲第一主題。師:讓我們來熟悉樂曲的第一主題,聽聽這段主題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學生聆聽欣賞樂曲一部分。

  • 《G弦上的詠嘆調》教案

    《G弦上的詠嘆調》教案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宣布上課。2、面帶微笑問好:同學們好!二、導入新課。同學們在古典音樂的歷史長河里,美妙的樂章不勝枚舉,有的曲子愈久愈甘醇,雅俗共賞,今天我們介紹一首樂曲。三、欣賞音樂。1、播放音樂(第1次聽),直接從聆聽入手,請同學們在聽的過程中靜靜思考是中國樂曲還是外國樂曲、什么樂器?2、提問樂曲用什么樂器演奏,你對它有哪些了解。3、看幻燈片介紹樂曲作者巴赫的成就和成長故事。四、欣賞分析。1、教師分段欣賞講解該曲,啟發(fā)學生畫出每段的旋律線。2、通過分析力度變化,音色特點,得出樂曲所表達情緒特點。五、總結下課。

  • 《乘著歌聲的翅膀》教案

    《乘著歌聲的翅膀》教案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播放童話故事《白雪公主》(1)《白雪公主》出自哪部童話集?作者是誰?哪個國家的?(2)同學們都知道德國有哪些著名的藝術家和詩人?(黑格爾、馬克思、歌德、貝多芬、海涅、門德爾松……)2、詞曲作者簡介:海涅:德國著名的詩人,他一生寫有三千多首詩句,有一千多首被作曲家譜寫成了曲子。門德爾松:德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834年他在杜塞爾多夫擔任指揮時,他閱讀了海涅的抒情詩,靈感突現,迅速寫下了這首被世人廣泛傳唱的名曲《乘著歌聲的翅膀》。二、學唱歌曲1、節(jié)奏訓練:a、X | X X XXX | X.X X | XX XXX | X. 0 0 ||b、XXX XXX | X.X X |XXXX X X | X.0 X ||c、X | X X XXX X| X.X 0 X |X XXXX X| X. X. ||要求:手劃拍讀節(jié)奏

  • 《我的未來不是夢》教案

    《我的未來不是夢》教案

    教學過程:一、教師談話導入:1、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夢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你的美好夢想吧。2、教師小結,導入新課,出示課題——《我的未來不是夢》。二、歌曲學唱:1、聆聽范唱,教師課件出示思考題: A、這首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B、這首歌曲運用了什么樣的演唱方法?2、教師播放范唱,指導學生思考。3、學生回答思考題,教師總結通俗歌曲的演唱特點:通俗唱法也稱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娛性等藝術特色。擅長抒了以個人為主體的內心情感。通俗作品通俗易懂,風格輕松愉快,活潑新穎。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寬,吐字清晰,親切隨意。4、出示樂譜,指導學生看譜,強調歌曲結尾部分的演唱方法。5、復習弱起節(jié)奏和弱起小節(jié)知識,找出曲譜中弱起小節(jié),劃拍指導學生準確起唱。6、播放現場演唱視頻,觀看中要求學生注意弱起小節(jié)和二分休止符以及多處有休止符地方的演唱方法。7、教師小結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8、隨伴奏演唱,出現問題教師進行個別糾正。

  • 《我的未來不是夢》教案

    《我的未來不是夢》教案

    一、【引入新課】師:同學們,請大家欣賞一段視頻,說一說這個樂隊的演奏形式有何特點,都有哪些樂器?(播放縱貫線《童年》現場視頻)生:這是縱貫線樂隊,主要是電聲伴奏,主要樂器有主要由架子鼓、電吉他、電貝司和電子合成器組成。師: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由電聲樂隊伴奏的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 二【新課學習】1、師:我們來看一下這首歌曲,你知道他的原唱是誰嗎?讓我們來看一下張雨生的簡介:張雨生:臺灣歌手,有臺灣“音樂魔術師”之稱,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學士。成名曲為《我的未來不是夢》對他而言,唱歌是一種情感的釋放,創(chuàng)作則是理現。1995年開始張雨生為其他歌手擔任創(chuàng)作人,此后分別為伊能靜、陶晶瑩、張惠妹等人制作專輯。其中他為張惠妹制作的《姐妹》讓名不見經傳的山地女孩因此一炮而紅,成為臺灣的天后。1997年5月制作《Bad boy》專輯,標志其駕馭音樂的能力達到了頂峰。10月20日不幸發(fā)生車禍于11月12日逝世,年僅31歲。

  • 《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教案

    《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教案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同學們今天的狀態(tài)真精神,希望你們表現的也會同樣精彩。)二、導入師:同學們,你們都聽說過瑞士,那有誰知道瑞士有哪些美麗的地方呢?(學生討論回答。)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發(fā)源于瑞士的歌曲。首先讓我們來聆聽一首歌曲《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三、新課教學 (一)聆聽歌曲 師:同學們,我們一同來聽,這首歌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 生:歡快、活潑。師:在這首歌曲的演奏形式上大家有什么發(fā)現呢?生:他們在的聲音在不斷變化。 師:小結,進行評價。 師:讓我們再次聆聽,同學們可以仔細聆聽這首歌曲的表演特色?(二)簡介歌曲約德爾唱法是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區(qū)的一種特殊唱法、歌曲。在山里牧人們常常用號角和叫喊聲來呼喚他們的羊群,牛群,也用歌聲向對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來傳達各種信息。久而久之,他們竟發(fā)展出一種十分有趣而又令人驚嘆的約德爾唱法。這種唱法的特點是在演唱開始時在中、低音區(qū)用真聲唱,然后突然用假聲進入高音區(qū),并且用這兩種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師:讓我們再來聽聽歌曲,看誰最能說出歌曲的音樂特點?

  • 《我愛你塞北的雪》教案

    《我愛你塞北的雪》教案

    教學過程1、組織教學,調節(jié)氣氛。2、激情引趣、導入新課。導言:親愛的同學們,請告訴老師,這個季節(jié)在我們這里最常見的一景是什么?學生答:白雪。一提到雪,同學們并不陌生,你們喜歡雪白雪白的雪嗎?為什么?學生答:喜歡,飄渺、飄逸、純凈、純潔。好,同學們,關于雪的音樂作品你們又知道哪些呢?學生答:《踏雪尋梅》、《我愛你,塞北的雪》。好,下面就請欣賞由著名歌唱家彭麗媛演唱的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3、播放歌曲VCD(學生被優(yōu)美的旋律,神奇的雪景所吸引)4、這首歌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談感受,歌曲的鋼琴伴奏對塑造音樂形象起了重要作用,歌曲開始1、2小節(jié)在高音區(qū)出現的音響好似飄灑的雪花,把你帶進一個“北國風光,萬里雪飄”的意境。5、雪是那么樂觀、堅強、不怕寒冷,來到人間裝扮著銀光閃閃的世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六、新歌教學1、聆聽音樂作品2、簡短討論:(1) 歌曲的速度怎樣?(2) 應該用怎樣的情緒演唱?

  • 《我的未來不是夢》教案

    《我的未來不是夢》教案

    教學目標:1、學生能在欣賞多首歌曲的過程中說出具有民族、通俗和美聲演唱者特有的不同風格和不同的演唱特點,并能簡單地模仿三種具有不同歌唱特點的歌唱。2、欣賞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時,學生能用簡潔的語言歸納通俗唱法的演唱特點,并能用齊唱的方式表現這首歌曲。教學過程:1、完整地跟著音樂學唱第一遍。提問:音樂共有兩部分組成,分別有什么特點?在演唱的過程中應該唱出怎樣的特點?2、分段唱一唱:第一部分要注意弱起小節(jié)的節(jié)奏和每句末的延長音時值要唱足;第二部分要注意每句末的休止節(jié)奏,同時演唱方法與第一部分形成對比,有平穩(wěn)、舒緩的歌唱轉換成有激情的歌唱,并且隨著音樂的進行推向高潮!思考:在齊唱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 3、再次完整地跟著音樂齊唱全曲。在學生歌唱過程中建議老師用鋼琴伴奏,找一個合適學生歌唱的調式彈伴奏,杜絕用低八度歌唱。

  •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鄉(xiāng)》教案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鄉(xiāng)》教案

    課題:1、欣賞教學---《北方水草茂盛的家鄉(xiāng)》。2、集體表演《北京的金山上》。重點與難點:本單元的重點是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和認識所選的歌曲和樂曲,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加深對音樂地域文化的印象。難點是音樂材料比較多,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了解藏族民歌的基本常識,認識樂器的音色。2、通過排練、表演《北京的金山上》,培養(yǎng)下野生集體合作意識,以及表現音樂的熱情和能力。教學過程:(一)欣賞1.欣賞《我們的新氈房》(1) 讓學生結合樂譜,分析這首歌曲的結構。(2) 根據學生分析,總結:這首歌曲旋律節(jié)奏自由,音樂情緒活潑、奔放,具有較強的動感。結構為帶再現的二段體。2.《北方水草茂盛的家鄉(xiāng)》(1) 讓學生邊聽錄音,邊看雪域高原的圖片。(2) 讓學生討論:這首歌曲在演唱風格上有什么特點(高亢、嘹亮、裝飾音多)?這首歌曲的后三局旋律上有什么異同?(3) 讓學生說說以前還聽過哪些藏族歌曲?(《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等)這些歌曲于雪域高原的地理環(huán)境有什么關聯(lián)? (四)小結

  • 《在那遙遠的地方》教案

    《在那遙遠的地方》教案

    教學目標:用熱情的情緒演唱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感受青海民歌的風格。教學準備:歌曲譜例、電子琴等。教學方法:聽唱法、聽賞法等。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介紹青海,了解青海民俗。二、教學新課1、簡介青海的別樣風情。2、學唱《在那遙遠的地方》。 1)聽歌曲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緒。2)熟悉歌曲旋律。3)分段學唱歌詞。①集體朗讀歌詞。②聽琴分段學唱歌詞。4)完整演唱歌曲。教學后記:結合民族音樂文化,讓學生走進青海的神奇土地,使學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時培養(yǎng)了審美情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 《在那遙遠的地方》教案

    《在那遙遠的地方》教案

    教學過程:一、師生間相互問好師:同學們下午好!生:老師好!二、進行新課 1、播放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2、放映幻燈片,欣賞有關于青海的圖片。3、出示歌譜,演唱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 師:接下來,同學們聽老師演唱這首歌一遍,然后我們大家一起把這首歌的歌譜唱一遍,再把歌詞填進去來唱一遍。在演唱歌曲的時候,同學們要用抒情、歡快的聲音,準確的音高、節(jié)奏,自信地演唱歌(演唱歌曲) 師:同學們唱的很不錯,接下來老師要請2個女同學來分別演唱這首歌曲的一、二段,在第三、四段的時候,兩個人再合起來唱,有沒有同學主動起來唱???(學生回答) 師:XX同學,XX同學,請認真聽著老師的伴奏,把握住歌曲的節(jié)奏和速度,注意3/4拍的強弱規(guī)律。(學生表演。)三、欣賞流行音樂《在那遙遠的地方》。

  • 《在那遙遠的地方》教案

    《在那遙遠的地方》教案

    教學過程:一、介紹一般青海民歌節(jié)奏,旋律特點要求學生熟悉。二、教師播放課前準備好的音樂讓學生聽,形成初步的印象。三、視唱歌曲:  (1)板書歌曲中難點節(jié)奏,教師與學生同打?! 。?)打開書,試打全曲節(jié)奏,采用分組輪打、接龍的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 。?)視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組接龍方式使學生熟悉歌曲旋律?! 。?)如有時間,把歌詞打帶入其中。四、填詞教學。五、練習。六、檢查練習效果,查缺補漏,對學生難掌握的做重點教唱。七、全班起聲演唱《在那遙遠的地方》。八、小結組織下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青海民歌的基本節(jié)奏及《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了解了青海民歌基本特征,作曲家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作曲背景,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簡單的學習能讓大家對新青海民歌有所了解。九、作業(yè)布置:  下去把這首歌熟練,下節(jié)課檢查。

  • 社會活動教案:香香的路

    社會活動教案:香香的路

    活動目標: 1、體驗盲人的感受,知道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關心、幫助盲人。 2、能用清楚的語言講述大頭兒子幫助盲人清楚的過程。 3、討論時能安靜傾聽同伴說話。 活動準備:掛圖一幅 手絹 活動過程: 一、捉迷藏的游戲,體驗忙人的感覺。 1、請個別幼兒把眼睛蒙起來,去找指定的小朋友。 2、提問:眼睛看不見了有什么感覺?你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別人呢? 3、請全體幼兒把眼睛蒙起來,親身體驗盲人的感受。 二、教師講述故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提問:如果你遇到了這群盲童,你會想什么辦法去幫助更多的人呢?

上一頁123...606162636465666768697071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