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少數民族人民的民居、服飾、工藝品、民族活動、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培養(yǎng)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2.知道我們的祖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勤勞、智慧、能歌善舞。 3、增進家園合作,密切家園聯(lián)系。 活動準備: 1. 選好參觀景點、訂好門票。 2. 請家長于10月28日上午9:00來幼兒園。 3. 食品和水(一人一份)。 4. 講清楚活動要求、規(guī)則以及需要家長協(xié)助的工作。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學習運用身體不同部位移動身體,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身體動作的表現(xiàn)力。 2、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新的動作,從不同角度思考,獨立或合作設計完成動作要求,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新技能。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培養(yǎng)合作互助的精神。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各類數字卡裝扮的數字園,固定1.4米高的繩索,以山坡(上、下)、小河、雷區(qū),電網的標志圖分放在繩索下的場地上?;顒又攸c:想辦法運用不同部位移動身體活動難點:設計并完成腳不沾地移動身體活動過程:一、準備活動 1、在音樂伴奏下指導幼兒進行走、跑、跳、蹲、扭動身體、鉆、爬等基本動作訓練。 2、情景導入:“我們的小腳累了,讓它們休息一下吧?!庇變鹤杂傻卦诮處熒磉呑隆?3、提出問題:“剛才我們都用了身體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動作?”(腳走跑、腿彎、屈膝、手動、腰彎、臀扭等)師生共同小結:身體真靈巧,腳能走,腰能彎,手能撐……
2.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數、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二等份的多種分法。3.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活動材料;教具:天線寶寶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顒舆^程: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1、 談話引入新課六一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們遇到了一些數學上的問題,你能幫他們一快解決嗎?2、教學例1。(1)、投影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板書:56÷8(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想乘算除)(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跟大家說一說。2、 小結: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幫小朋友們解決了數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學會了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1、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請同學們先來回憶一下,我們學了萬以內數的哪些知識? 回憶學了萬以內數的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以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2、下面先請大家獨立做教材第3題,然后集體訂正。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做的?3、寫一寫,再讀一讀。① 千位上是2個千、百位上是5個百、個位上是6個一。② 二千五百零六。4、 下面復習用計數單位表示數,獨立完成書上第4題,想一想是怎樣做出來的。5、 復習近似數。請同學們看教材第5題,找出這段文字中哪些數是近似數?并畫出來。再請同學回答。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老師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在動物學校的旁邊開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去那兒購物。今天,小熊哥倆正在商店里購物呢!你想看看嗎? 2、教師出示情境圖,教師板書課題:小熊購物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決第(1)個問題“小熊該付多少錢?” 1)“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學信息?”,教師總結重要數學信息?! ?2)“ 大家看小熊說的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引出“小熊該付多少錢?”這個問題。 3),教師巡視搜集學生出現(xiàn)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學生作業(yè),并引導其他學生質疑“第二個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學生中不出現(xiàn)第二個算式,教師引導學生將兩個算式合在一起?! ?5)脫式計算:根據學生列出的算式,教師結合算式指導學生進行脫式計算,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格式。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教學內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 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除法的初步認識分兩個層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實例合活動情境,讓學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礎上引出除法運算,說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用口訣求商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解決問題是結合除法計算出現(xiàn)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中 孕伏解決問題的內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之后編入了解決有關平均分的實際問題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內容。
1,猜一猜 師:這里有一個盒子,盒子里有一朵花,誰能猜出這朵花是什么顏色的?盒子里的花兒的顏色是確定的,為什么你們會有那么多不同的答案? ……師:好,老師給一個提示:紅色和黃色。會是什么顏色呢?師:要想準確猜出球的顏色,有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怎么辦? 師:滿足你的愿望,第二個提示:不是紅色的。2、猜球游戲: 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一個白色和一個黃色的乒乓球,現(xiàn)在把它們放到盒子里,我們一起來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好嗎? 師:我摸出其中一個,你猜猜是什么顏色的球呢?師:猜得準嗎?老師給你們一些提示吧:我摸出的不是黃球,那我摸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球?你是怎么猜的?師:那盒子里面的是什么顏色的球呢?你是怎么猜的?小朋友們很聰明,根據老師的提示能準確地判斷出球的顏色,這種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簡單的推理。
問題情景,導入新課1、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測量過體重嗎?測量了幾次?讀一年級剛入學時,你測量的體重是多少?(學生自由匯報各自的體重情況)怎樣才能讓大家一看就明白我們班所有人的體重情況呢?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1、電腦出示統(tǒng)計表(1):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 21~25 26~30 31以上人數 師:現(xiàn)在我們就用“正”字記錄法來統(tǒng)計一下剛入學時的體重(集體活動)2、活動結束后,師生共同將收集的數據整理后填入表格中。3、二年級時,我們的體重有什么變化呢? 電腦出示統(tǒng)計表(2)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 21~25 26~30 31以上人數 集體進行統(tǒng)計活動,并將結果填入表中。4、討論:如果想把兩年的體重數據填入一個統(tǒng)計表中,該如何表示呢? 學生討論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單位:千克)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提出讀書要求: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檢查生字讀音。 小丘( qiū)渲染(xuàn )迂回( yū)蒙古包( měng ) 襟飄帶舞( jīn )鄂溫克(è) ?。?)指導易混淆的字?! 敖蟆笔亲笥医Y構,左邊是“衤”,與衣服有關,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澀”是左右結構,右邊下面是“止”,不能寫成“上”?! 吧选毕旅媸恰耙隆?,與衣服有關。 “微”:中間部分不能少一橫?! 。?)理解較難的詞語。 ?、俾?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菰闲熊囀譃⒚?,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灑脫”的意思是:瀟灑自然,不拘束。這個詞語反映了草原的廣闊無邊?! 、诶斫狻敖箫h帶舞”一詞的意思,可以出示蒙古族鮮艷的服裝來分析,意思是:衣襟和裙帶隨風舞動。 ?、邸按渖鳌币辉~可以從難字入手理解,比如“欲”在這里表示“將要”的意思,“翠色欲流”就是綠得太濃了,將要流下來,寫出了草原的綠,是充滿生命力的?! 、芏鯗乜耍何覈贁得褡逯?,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東北部。
教材簡析 《灰雀》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yǎng)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 ∪墓?3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講列寧在郊外養(yǎng)病期間,每天都到公園散步,他非常喜歡公園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講有一天,列寧發(fā)現(xiàn)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以為它凍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只是堅定地說,灰雀會飛回來的。第11~13自然段講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見了那只灰雀,但他沒有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n文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既寫出了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又寫了小男孩心理認識過程。人物的內心活動外化為語言,二者相互交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并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綱要》明確指出:教育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的視野”,幼兒園數學教育不是為純粹的教育而教育,是一種以幼兒生活為特征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要立足幼兒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來開展教育。像我班小朋友午睡起床,常有孩子把鞋子、襪子拿錯、穿反。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鞋子、襪子、鞋墊為活動材料的《找朋友》數學活動,引導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經驗上關注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在游戲中自然滲透數學的概念,達到“玩中學,玩中教”的目的?;顒拥哪繕藢顒悠鹬鴮蛐宰饔茫鶕景嘤變旱哪挲g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體目標是:1、認識目標:(1)、初步形成“雙”的概念,知道一雙有兩只。(2)、能按鞋子、襪子、鞋墊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2、能力目標: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3、情感目標:體驗與教師、同伴游戲的快樂;初步感受改編兒歌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
二、活動目標: 基于這樣一種教育思想,接下來我來說說為本次活動制訂的目標。幼兒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應該為幼兒的終生發(fā)展作準備,社會教育也不例外。根據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目標,分別對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了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huán)保意識。2、遷移生活經驗,激發(fā)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3、通過看看、說說、聽聽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我把活動目標一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蘇等地。他的起源大約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但形成一個完整的劇種,是十八世紀后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的黃梅縣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qū),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主要劇目有:《天仙配》、《夫妻觀燈》、《打豬草》等。黃梅戲《打豬草》由“二小”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個打豬草一個看竹筍。陶金花在打豬草時.拔草用勁過大,不小心碰斷了金小毛家兩根竹筍,慌忙用草將筍蓋上,這時,在樹上看筍的金小毛看見了,認為她有意偷筍,踩破了她的籃子。小姑娘哭著拉他去見媽媽,要他賠籃子。金小毛無奈,將舅母讓他買鹽的二百文錢賠她,她知道底細后不要金小毛賠了,說:“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斷了的竹筍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動,又幫著她送到家里。一路上邊走邊唱盤歌《對花》,什么花都問遍了,終于回到家中,金花媽媽不在家,金花打了三個雞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戲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在封建禮教統(tǒng)治森嚴的情況下,男女青年這種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義,劇中所表現(xiàn)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語言和優(yōu)美的曲調,使人如沐春風,具有親切感人的魅力。《打豬草》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毫無造作,從唱詞到表演都再現(xiàn)了生活的真情,猶如田野吹來的風,清涼爽快,沁人心脾。
活動準備 1.和同齡班的教師交流活動的目的和內容。 2.邀請一部分同齡班幼兒參與活動?;顒舆^程 一、教師引入話題。 1、教師:你有朋友嗎,你是怎么認識他(她)的? 2、教師:在幼兒園里我們只認識自己班的小朋友,今天我們去和大×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們會用什么方法去交朋友? 3、教師和幼兒相互交流。
2、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這些殘疾兒童和我們健康的兒童相比在生活中會遇到什么困難或是痛苦的事情?幼兒:眼睛不好的小朋友看不到美麗的世界。聾啞兒童聽不到美妙的聲音。手腳不好的兒童不能自己穿衣服,褲子不能和我們一樣跳舞,游戲?!?、如果你在生活中看到了殘疾兒童,你會怎么樣幫助他?幼兒:他們坐輪椅我會推他們去玩、我會扶他們上樓梯、我長大有錢一定會給他們些讓他們過上幸??鞓返娜兆印處煟何覀冃∨笥颜f的太好了,社會上的人也在關注這些殘疾兒童。
讓孩子自然而然接受刷牙大部分的小孩剛開始都會排斥把牙刷放入口內(尤其是不滿一歲的小嬰兒),較敏感的孩子還可能有嘔吐感。父母開始教導孩子刷牙時,可以先選一支大小適中、軟毛的兒童牙刷,市面上的牙刷顏色非常鮮艷,有些還有卡通圖案,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有分齡(0~2歲,3~5歲,6~9歲),因為剛長出乳牙的小嬰兒正處于口腔期,先讓小孩當作玩具放入口內,讓孩子不會排斥牙刷在口腔中感覺,也不必太嚴肅要寶寶馬上學會自己刷牙。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準備一份小包裝的食品。 2、相同包裝的食品,一份有防偽的標記,一份沒有。 3、請一位小朋友排練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顒舆^程 1、幼兒觀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幼兒觀看教師表演。教師在前面表演,內容大致如下:小朋友手里拿著一包膨化食品,說:“今天,我在商店里買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后,打開食品袋吃這包食品,接著,假裝肚子痛?! ?2、引導幼兒討論:這位小朋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配班老師身穿白大褂,扮成醫(yī)生對小朋友進行檢查,說:“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醫(yī)生拿過小朋友手中的食品,觀察上面的文字說:“這袋食品已經過了保質期,你吃了過期的食品,就會生病不舒服?!?/p>
一、目標1、知道新鮮空氣對人們的重要性,了解抽煙對人體健康,社會環(huán)境的危害。2、增強幼兒關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激發(fā)幼兒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二、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了解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2、材料準備:教師:棉花、香煙、瓶子;幼兒:大型積木,剪刀,紙,食品包裝,記號筆,禁煙標志等。三、過程: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朋友運動----不想吃飯。小朋友吃飯----小朋友追逐跑----手捂著肚子?! ?2、紙和筆?! 』顒舆^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了解吃飯前后劇烈運動帶來的危害。 1、教師:圖上有誰?小朋友在干什么?為什么他們不想吃飯? 2、教師:圖上的小朋友吃飯后,在場地上干什么?為什么他捂著肚子? 二、教師進行簡單小結?! ?1、劇烈運動需要大量的體力,在吃飯前后進行劇烈運動,人會出很多的汗,容易使人疲勞,感覺不舒服,所以人就不想吃飯。 2、在吃飯后劇烈運動,容易使腸胃中的飯粒掉到闌尾中,出現(xiàn)肚子疼、闌尾炎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