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內容內在邏輯本單元是人教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學科第三單元的內容,在邏輯結構上起 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單元包括兩課四框內容。第六課“責任與角色同在”,兩框分別是“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做 負責任的人”:第一框“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旨在引導學生學習社會責任,培養(yǎng)學生 責任意識,使學生認識到責任與角色同在,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 任意識;能夠隨著角色的變換調整決策行為,能夠對自己、對社會承擔責任的人 心懷感激之情。第二框“做負責任的人”旨在讓學生認識到承擔責任意味著回報也意味著代價,要學會承擔責任,更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崇敬那些不言代價與回報且無私 奉獻的人,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第七課“積極奉獻社會”,兩框分別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
本單元內容選至是八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在全書內容結構上起著承上啟 下的作用。在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規(guī)則的基礎上,本單元將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 社會責任,積極主動服務奉獻社會。本單元是對第一單元、第二單元內容的深化。 本單元以“社會責任”為主題,基于學生可感知的社會生活,重點強調責任意識 和奉獻精神的培養(yǎng),使學生懂得因社會角色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責任,明確自身 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理解責任的承擔和履行對個人、對社會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 責任意識。因此整個單元的核心任務是幫助學生認識到個人是社會的成員,社會 是由每個個體組成的。只有每個人承擔責任,社會才能和諧發(fā)展;只有社會發(fā)展 了,才能為個人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幫助學生理解承擔責任的結果可 能會獲得回報,也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使學生理性 對待承擔責任過程中的得與失。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在的關愛,理解 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同時也要講究一定的藝術。引導學生思考服務和奉獻的意 義,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
(四)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這是一項基于素質教育導向的活動式課時作業(yè)設計,以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為 目標。作業(yè)以志愿者活動為作業(yè)形式,讓學生以負責任為主題積極參與到對社會 負責的志愿者活動中去,并且通過參與志愿者活動,真正感受社會,提升社會責 任感,也讓他們真正理解責任的意義,健全人格,提升道德修養(yǎng),在以后的生活 中,可以更積極地幫助他人,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六、單元質量檢測( 一) 單元質量內容1.“熊孩子”在電梯里小便,媽媽讓孩子寫了一份檢討,發(fā)到業(yè)主群里給大伙 道歉,每天由孩子的父親監(jiān)督孩子打掃電梯一個月。媽媽意在教育“熊孩子”要( )①明是非,懂規(guī)矩 ②有教養(yǎng),尊他人 ③敢擔當,勇負責 ④享權利,盡義 務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教師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快遞員以顧客滿意為追求,消防員以救人滅火為 目標,警察以維護秩序、護人安危為使命……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這表明 ( )A.社會和諧穩(wěn)定需要每個人承的擔相應的責任
本單元是八年級上冊教材的第三單元,在邏輯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 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和當前學生思想現狀出發(fā),基于學生對責任、奉獻等的理解和認知 狀況,對其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主動地適應社會,實現個 人的全面發(fā)展。第六課“責任與角色同在”由引言和兩框內容組成。引言概述了責任與角色的 關系以及承擔責任對社會、民族和國家的意義,具有統(tǒng)領全課的作用。第一框“我 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 ,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是責任、責任的來源有哪些; 懂得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知道每 個人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他人負責,同時其他人也在對自己負責。正是由于我們 每個人各負其責,個人才能獲得充分發(fā)展,社會才能獲得全面進步。第二框“做負 責任的人” ,主要是幫助學生認識到承擔責任意味著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會獲得 回報,要學會作出合理的選擇,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對不是自愿選擇但又必須做 的事要自覺承擔、盡力做好,努力向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言代價與回報的人學習。
2.內容內在邏輯本單元是人教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學科第三單元的內容,在邏輯結構上起 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單元包括兩課四框內容。第六課“責任與角色同在”,兩框分別是“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做 負責任的人”:第一框“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旨在引導學生學習社會責任,培養(yǎng)學生 責任意識,使學生認識到責任與角色同在,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 任意識;能夠隨著角色的變換調整決策行為,能夠對自己、對社會承擔責任的人 心懷感激之情。第二框“做負責任的人”旨在讓學生認識到承擔責任意味著回報也意味著代價,要學會承擔責任,更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崇敬那些不言代價與回報且無私 奉獻的人,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第七課“積極奉獻社會”,兩框分別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
1、了解和認識彩車巡游是節(jié)慶游藝形式之一。學習并掌握主題型、活動型彩車模型的設計制作方法。 2、在欣賞評述中,感受節(jié)慶中的彩車藝術,在探究實踐中拓展設計思維,在參與“彩車巡游”的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快樂。 3、體驗彩車制作的科學原理,樂意和同學分工合作,體驗節(jié)慶彩車巡游和學習成功的樂趣。 圍繞個主題,綜合利用各種環(huán)保材料設計制作美觀的活動彩車模型。 彩車整體造型的構思與應用的活動原理。 教師播放視頻,再講述導語,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氛圍,引起他們的興趣。(出示ppt) 師:我們先一起來看一段視頻吧!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彩車有不同的裝飾和特點。 師:在盛大的慶典或節(jié)日的游行隊伍里,常可以看到色彩繽紛、造型獨特的大型彩車,為節(jié)日增添了歡樂的氣氛,同時很好地體現了一定的主題和思想內容。
教學目標: 一、了解車的類型、結構、功能等,并學會運用多種媒材制作造型美觀的車。 二、掌握制作車的基本方法。 三、在實踐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材料制作車的樂趣和成就感。 四、訓練學生積極地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實踐與創(chuàng)造,養(yǎng)成善于思考、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培養(yǎng)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利用生活中顯而易見的材料,制作汽車。 教學難點:車型設計新穎美觀,結構合理。 教師用具:電教媒體,教學課件,汽車范作,剪刀,雙面膠等。學生用具:自備的制作汽車的各種材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種蔬菜、瓜果,橡膠泥,剪刀,小刀,鉆子,牙簽,舊鞋,襪子,玩具賽車車輪等。)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明確目標 1、欣賞蘿卜汽車和拖鞋汽車,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書課題。 二、交流討論,呈現問題 1、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你會選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車的哪個部分呢? 2、師生互動探討:恰當、巧妙地選材。(了解學生的創(chuàng)作想法與思路,教師及時予以引導。)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叫xxx,是xxxxx小學的一名中隊輔導員。今天我說的少先隊活動課的主題是:《從小牢記價值觀 做誠實守信少年》。下面我將從活動背景、設計理念、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作具體的闡述?! ∫弧⒄f活動背景: 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價值觀則是人們關于生活中基本價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觀念的總和。在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時期,幫助、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 二、說設計理念: 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在價值追求上抱有怎樣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構成了價值觀特有的思想內容。價值觀對學生的行為有著深層的導向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盡可能地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生活、處世。這就迫切需要使學生們對價值觀的正確性有更深更正確的了解! 三、說活動目標: 1、通過此次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化在學生心里,銘刻在腦海中,明白價值觀的重要性,從而種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 ?、從實際生活入手,懂得要從自己做起、身邊做起,爭做誠實守信的好少年,并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摹⒄f活動準備: 輔導員準備:(1).課件準備(2).選定主持人 、演員進行訓練 (3).準備隊旗等教具。 (4)收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外延的材料等 學生準備:(1)搜集身邊關于誠實守信的故事或行為 (2)初步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教師引導:(1)教師提問:”你知道種子是這么樣的?請你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幼兒交流)(2)教師提問:“你知道小樹是怎樣生長的?你怎樣用動作來表現小樹生長?”(幼兒交流)(3)幼兒用身體動作的變化來表現小樹生長的過程。2、傾聽、欣賞音樂,了解音樂結構:(1)教師播放音樂、提問,幼兒傾聽表達:“你知道這支樂曲有幾段?”“哪一段是說小樹生長?哪一段是說小樹破土而出?為什么?”(2)幼兒第二次完整欣賞,感受音樂。3、分段欣賞,理解音樂形象并創(chuàng)編動作:(1)請幼兒做小種子,來表現種子的生長過程。(2)請幼兒想像各種不同的種子,并提醒幼兒調整自己的動作幅度。(3)再次引導幼兒用小樹生長、搖動的動作表現。(4)教師與幼兒一起來討論不同的種子所生長的過程。
1、教學主題圖。(1)讓學生獨立觀察教材情境圖。思考問題:[1]這幅畫面是什么地方?[2]你發(fā)現了畫面中有什么活動內容?(按順序)(2)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內容。你想到了什么?(3)各組代表匯報。(4)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數據。[1]這是某個校園里的活動情景圖。從圖中發(fā)現了教學大樓前面的兩樹之間都插著4面不同顏色的旗子,升旗臺上也飄著一面國旗。[2]運動場上每4人一組小朋友在跳繩。[3]籃球場上每5人一組準備打籃球比賽。[4]板報下面擺的花是每3盆擺一組,旁邊還有很多盆花。(5)根據上面的信息(條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大家在小組議一議。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教學內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 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除法的初步認識分兩個層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實例合活動情境,讓學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礎上引出除法運算,說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用口訣求商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解決問題是結合除法計算出現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中 孕伏解決問題的內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之后編入了解決有關平均分的實際問題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內容。
1,猜一猜 師:這里有一個盒子,盒子里有一朵花,誰能猜出這朵花是什么顏色的?盒子里的花兒的顏色是確定的,為什么你們會有那么多不同的答案? ……師:好,老師給一個提示:紅色和黃色。會是什么顏色呢?師:要想準確猜出球的顏色,有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怎么辦? 師:滿足你的愿望,第二個提示:不是紅色的。2、猜球游戲: 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一個白色和一個黃色的乒乓球,現在把它們放到盒子里,我們一起來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好嗎? 師:我摸出其中一個,你猜猜是什么顏色的球呢?師:猜得準嗎?老師給你們一些提示吧:我摸出的不是黃球,那我摸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球?你是怎么猜的?師:那盒子里面的是什么顏色的球呢?你是怎么猜的?小朋友們很聰明,根據老師的提示能準確地判斷出球的顏色,這種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簡單的推理。
通常購買同一品種的西瓜時,西瓜的質量越大,花費的錢越多,因此人們希望西瓜瓤占整個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們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勻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已知球的體積公式為V=43πR3(其中R為球的半徑),求:(1)西瓜瓤與整個西瓜的體積各是多少?(2)西瓜瓤與整個西瓜的體積比是多少?(3)買大西瓜合算還是買小西瓜合算?解析:(1)根據體積公式求出即可;(2)根據(1)中的結果得出即可;(3)求出兩體積的比即可.解:(1)西瓜瓤的體積是43π(R-d)3,整個西瓜的體積是43πR3;(2)西瓜瓤與整個西瓜的體積比是43π(R-d)343πR3=(R-d)3R3;(3)由(2)知,西瓜瓤與整個西瓜的體積比是(R-d)3R3<1,故買大西瓜比買小西瓜合算.方法總結:本題能夠根據球的體積,得到兩個物體的體積比即為它們的半徑的立方比是解此題的關鍵.
1.知識目標:在回顧與思考中建立本章的知識框架圖,復習有關定理的探索與證明,證明的思路和方法,尺規(guī)作圖等.2.能力目標:進一步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fā)展學生的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進一步掌握綜合法的證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反證法的含義;提高學生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表達論證過程的能力.3.情感價值觀要求通過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的證明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重點:通過例題的講解和課堂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難點:本章知識的綜合性應用?!練w納總結】(1) 定義: 三條邊都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2)性質:①三個內角都等于60度,三條邊都相等②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質。
答:所有陰影部分的面積和是5050cm2.方法總結:首先應找出圖形中哪些部分發(fā)生了變化,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變化的,通過分析找到各部分的變化規(guī)律后直接利用規(guī)律求解.探尋規(guī)律要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善用聯想來解決這類問題.三、板書設計1.平方差公式:a2-b2=(a+b)(a-b);2.平方差公式的特點:能夠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項式必須是二項式,兩項都能寫成平方的形式,且符號相反.運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應注意每個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項式的次數和項數,然后再確定公式.如果多項式是二項式,通??紤]應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項式中有公因式可提,應先提取公因式,而且還要“提”得徹底,最后應注意兩點:一是每個因式要化簡,二是分解因式時,每個因式都要分解徹底.
4. 2021 年 10 月 7 日,公安機關接群眾舉報,網民“羅某平”在新浪微博發(fā)布侮辱抗 美援朝志愿軍英烈的違法言論,造成惡劣影響。對此認識不正確的是( )A.英雄烈士不容褻瀆,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B.網民羅某平的行為是行使言論自由的表現C.網民羅某平的行為是以侮辱、誹謗的方式侵害了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行為 D.廣大網民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正確行使權利5.2022 年安徽省發(fā)布了《安徽省 12345 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管理暫行辦法》,12345 熱線 辦理工作實行首接負責制。承辦單位接到轉辦工單后 1 個工作日內與訴求人取得聯系, 告知訴求人受理情況和承辦單位聯系方式。對于訴求人 3 次以上重復反映或 5 人次以上 集中反映的事項,熱線工作機構要跟蹤督辦。 此舉能夠( )A.保障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B.擴大公民的政治權利C.增強公民的自我保護D.解決公民的所有訴求6.向總理說句話,留言直達國務院。即日起至 2022 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政府網聯合 多家網絡媒體平臺, 以及各省區(qū)市、相關部委政府網站開展“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 言征集活動。這一做法( )A.能保障人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B.能及時解決網友提出的所有問題 C.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議權、監(jiān)督權 D.能廣開言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一、自覺依法納稅(二)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稅收的含義與基本特征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后回答。 【教師活動】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其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教師活動】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1]強制性: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都必須交稅。[2]無償性:交了稅,沒有補償,更不會返還。[3]固定性:征稅是有標準的,不是無止境的,按標準收到一定數量即算完成納稅。 2、稅收的性質 【教師活動】展示多媒體圖片,觀察稅收性質是什么? 【學生活動】分析圖片,稅收的性質。 【教師活動】每個人都與稅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我們天天享受到的公共物品,無不有賴于稅收。接受教育要有學校,看病要有醫(yī)院,出行要有道路,保障國家安全要有國防,防洪、發(fā)電要有水利工程,這些都要依靠國家的稅收來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 【教師活動】播放國家免費為新冠肺炎患者治療的視頻。 【教師活動】勞動人民是稅收的最終受益者,我國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
1、 談話引入新課六一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們遇到了一些數學上的問題,你能幫他們一快解決嗎?2、教學例1。(1)、投影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板書:56÷8(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想乘算除)(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跟大家說一說。2、 小結: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幫小朋友們解決了數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學會了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1、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請同學們先來回憶一下,我們學了萬以內數的哪些知識? 回憶學了萬以內數的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以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2、下面先請大家獨立做教材第3題,然后集體訂正。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做的?3、寫一寫,再讀一讀。① 千位上是2個千、百位上是5個百、個位上是6個一。② 二千五百零六。4、 下面復習用計數單位表示數,獨立完成書上第4題,想一想是怎樣做出來的。5、 復習近似數。請同學們看教材第5題,找出這段文字中哪些數是近似數?并畫出來。再請同學回答。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老師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在動物學校的旁邊開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去那兒購物。今天,小熊哥倆正在商店里購物呢!你想看看嗎? 2、教師出示情境圖,教師板書課題:小熊購物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決第(1)個問題“小熊該付多少錢?” 1)“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發(fā)現哪些數學信息?”,教師總結重要數學信息?! ?2)“ 大家看小熊說的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引出“小熊該付多少錢?”這個問題?! ?3),教師巡視搜集學生出現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學生作業(yè),并引導其他學生質疑“第二個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學生中不出現第二個算式,教師引導學生將兩個算式合在一起。 5)脫式計算:根據學生列出的算式,教師結合算式指導學生進行脫式計算,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