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準備】1、圖片十張,1—10的數字卡一套,筆一支。2、箱子一個,小布袋若干。(里面各種物品,數量1—10 不等)【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教學,用說夢引起課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展示十張圖片,集體點數每張圖片上的圖畫,并貼上相應的數字卡片。2、請幾名幼兒上來給圖畫圈,要求兩個兩個圈在一起,重點讓幼兒會兩個兩個圈在一起,邊圈邊讓幼兒數數。3、引導幼兒觀察已畫過的圖片,是不是每張圖片上的畫都被圈起來了?那幾張圖片是全圈完的?讓幼兒說一說是哪幾個數字?沒有圈完的是那幾張圖片?是哪幾個數字?4、請幾名幼兒回答后,那幾個是全圈完的,那幾個是沒圈完的,全圈完的2、4、6、8、10、是雙數,沒圈完的1、3、5、7、9、是單數。 教師小結:兩個兩個全部數完的是雙數,2、4、6、8、10是雙數;1、3、5、7、9是單數。請幼兒說一說1—10數字中的雙數有哪些,單數有哪些?
局限性:新三民主義在理論上、綱領上仍然沒有超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且與中共民主革命綱領有著原則的區(qū)別。與中共革命綱領相比,新三民主義缺少的內容:八小時工作制、徹底實現人民的權利、社會主義。教學小結:(以問題代小結)(1)本課內容涉及孫中山先生一生兩次重要的轉變。你知道是哪兩次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孫中山先生一生有兩次重要的轉變,第一次是放棄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他領導的一系列資產階級革命活動失敗后,接受蘇俄和中共的幫助,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實現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轉變。(2)孫中山先生的這兩次轉變說明了什么?這一問題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但教師總結時一定要緊扣孫中山先生與時俱進,為民族革命貢獻畢生精力的高貴品質。
3、同學們,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出示一個學生喜歡的玩具)這是昨天老師去商店時買的,猜猜看,這個需要多少錢?(學生猜,教師可提示,最后得出正確標價)今天我們也來開個小小商店玩一玩買賣商品的游戲,想玩嗎?4、選營業(yè)員及經理。我覺得當營業(yè)員最重要的是精通業(yè)務,計算能力強。誰想來當?(等學生舉手后,教師選出4人。)考慮到我們呆會兒買的人會比較多,每個柜臺一個營業(yè)員忙不過來,我還準備再選4名商店經理,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做好接待服務工作,顧客有困難能主動幫助。2)做好買賣過程中的組織工作,讓大家有秩序地買商品。3)當營業(yè)員計算碰到困難時,兩人能商量著解決。覺得自己能做到以上三點的同學可舉手參加競選。(學生舉手后,選出4名經理)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不會自然涌現,它取決于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課的一開始,我設計了“今天我們再去街心公園看一看”這一情境:出示情境圖: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板書)學生提出很多問題。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從而使教材與學生之間建立相互包容、相互激發(fā)的關系。讓學生既認識了自身,又大膽而自然地提出猜想。(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保護環(huán)境”花壇一共用了多少盆花?怎樣列式?
一、說內容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課本49頁的內容。二、說教材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為后面學習乘數數位是更多位的筆算乘法墊定基礎。三、說教學目標根據這一數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數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2、能力目標:學生在自主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間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的方法,培養(yǎng)類比分析概括能力,發(fā)展應用意識。
說教材內容:本節(jié)課是小學數學第五冊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中的內容,筆算乘法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主要解決的問題如下:筆算過程中從哪一位乘起、怎么進位和豎式的書寫格式。例2主要是解決兩位數乘一位數、個位積滿十需向十位進位的問題。由于學生是初次學習進位,例2的數字較小,主要是方便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拷虒W內容: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進位)(書76頁例2)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因數是一位數的進位乘法的算法。2、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說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是學會了筆算豎式以及算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目標主要有:理解進位的道理,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的計算?!拷虒W重點:正確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進位)
3、做練習十六第4題我用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接著讓學生用豎式計算,并提問2是哪來的。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他們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活躍課堂氣氛,輕輕輕松做數學。4、判斷題。讓學生判斷是對還是錯,并說錯在哪并改正。通過判斷,加深學生對用豎式乘法的認識。5、做拼圖題。全班合作把題完成。這道題我設計題的下面有天安門前美麗的景色。和前面文昌重建家圓相呼應。構成一個完整現實情境。通過全班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四、課堂小結第四環(huán)節(jié):總結歸納讓學生說說今天學到了什么?在學生總結的同時,教師用規(guī)范的語言復述筆算乘法的計算的方法1、相同數位要對齊,2、從個位乘起,3、乘到哪一位上積就寫在那一位上。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結構。課堂是富有生命的,說課設計畢竟不是現場上課,所以面對課堂上的生成我們還需要作出靈活的應對,我想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挑戰(zhàn)。
三、說教法、學法從素質教育著眼點來看,要貫徹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的原則,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更要使學生會學、樂學、主動去學。為了更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談話激趣、回憶交流、討論歸納、強化練習等教學方法,循循誘導,讓學生在比賽、游戲、練習、合作中自主學習,鞏固和拓展所學知識。四、說教學過程“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出發(fā),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計算能力得到真正發(fā)展,我對本節(jié)課設計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同學們,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什么知識?
當學生說出估算思路時,老師可以及時適當進行賞識性的表揚。與此同時,教師對各種估算方法都不急于評價,而是積極引導學生采用多種算法。在劉兼教授的訪談錄中,曾經有這么一句話:在提倡算法多樣性的同時,老師要不要提出一種最好的解法呢?所謂最好的方法,要和學生的個性結合起來,沒有適合全體學生的方法。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不能以一個或一批學生的思維準則來規(guī)定全體學生必須采用的所謂最好的方法。因此,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個性的思維方法,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探究新知后,我安排有層次性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估算方法,培養(yǎng)估算意識,增強估算信心。(三)、鞏固提高1、基本練習“學以致用”,學習新知識后的練習是學生內化知識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鞏固估算方法的環(huán)節(jié)。
得出這樣便于口算的道理,也為幫助學生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埋下了伏筆。與此同時也允許學生把12用他們認為更便于計算的方法進行計算。另一種是直接用豎式計算。豎式的擺法學生肯定沒問題,對于第一步如何計算也難不倒學生,關鍵是第二步、第三步,通過學生自己探索算法,讓學生弄清第二步、第三步為什么這樣寫?根據學生的匯報,強調書寫格式并板書,用個位上的2去乘24,乘得的積是表示48個一,積的末尾要和個位對齊;用十位上的1去乘24,乘得的積表示24個十,乘得積的末尾要和十位對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這樣利用遷移原理,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算理和算法的認識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突破了教學難點。)3、教師點撥:筆算乘法時:(1)從個位乘起,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上的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的每一位上的數,得數末位和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對齊;
[活動目標]1、通過剪、折、粘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思維敏捷力。 2、讓幼兒自主探索使紙站立的方法,激發(fā)其對紙?zhí)剿鞯挠? 3、培養(yǎng)同伴間的合作能力。[活動準備] 幻燈片、剪刀每人一把、雙面膠每組兩卷、紙簍五個、展臺一個、城堡模型一個、手工紙若干張[活動過程]一、故事導入(幻燈片出示) 1、師:來,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 小紙片生來扁扁的,非常孤獨它好想像小雞一樣站起來,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問:小朋友小紙片想干什么呀?。ㄕ酒饋恚? ?。ㄔu析:利用幻燈片中的形象畫面,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
二、活動目標通過雕刻“小企鵝”雪雕作品活動,使幼兒感知經過積壓的雪很硬,懂得運用各種工具進行雕琢。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三、適用對象大班幼兒。四、活動所需資源錄像帶、小冰鏟、小角鏟(自制),笤帚、小鋸等。五、活動過程探究的問題:怎樣雕“小企鵝”。幼兒討論。(1)用彩筆畫企鵝。(2)用彩泥捏企鵝。(3)用雪坯雕企鵝。
(2)能分析比較使用不同材料進行固定的特點。 活動準備: 雙面膠、磁性板、動植物、人物的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1、出示小圖片及各種材料,引起幼兒動腦嘗試的欲望。 教師:秋天真美麗,這里有許多小朋友自己涂.剪的秋天的花果樹.人和動物的圖片,我們來把這些小圖片放在板上,看畫講故事,好嗎?可是我們用什么辦法讓這些小圖片固定在這幾張直立的板上呢?
2、掌握2/4節(jié)奏的特點;3、引導幼兒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音樂,感受音樂。教學對象:中班幼兒重點難點分析:這是一個輕松活潑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過模擬了青蛙“呱呱”的叫聲,使全曲更加生動活潑。這首曲子的重點在于讓幼兒感受這首曲子的氣氛,從整體上理解曲子;難點則是不同節(jié)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有以下幾個方法:1、蹦跳感受節(jié)奏2、通過讓小朋友多次聽音樂,模擬歌曲的節(jié)奏來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3、通過有趣的節(jié)奏游戲來掌握和辨認×0 、××××的節(jié)奏型。
2、 能將自己在活動中的發(fā)現大膽地表述出來。3、 愿意參與實驗活動,對科學實驗有興趣。準備:1、 一杯白糖水,標記指示圖,磁鐵板一塊。2、 裝有溫開水的水壺每組兩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盤,小勺、水杯人手一個,蓋布四塊。過程:一、觀察活動,引入課題?!處煶鍪疽槐滋撬?,讓幼兒猜猜是什么水?——請個別幼兒品嘗,說說是什么味道的。——猜測活動:水怎么會是甜的?
【幼兒分析】 小班的小朋友年齡普遍偏小,再加上家長對方面的教育相對薄弱點,剛入園時只有幾個幼兒能認識幾種主色調,大部分的幼兒一種顏色也不認識。因此如何教會幼兒認識顏色是我們老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讓幼兒迅速掌握顏色,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次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相關課題情景的內容,讓孩子們在興高采烈地活動、游戲中不知不覺的掌握抽象的顏色。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對顏色的興趣,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 3、初步在探索中懂得將兩種顏色混在一起可以變成另外的一種顏色,產生探索周圍事物顏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料、棉簽若干、顏料盒若干。 2、透明玻璃板若干。 3、顏色小精靈的圖片一張。 4、繪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準備:材料準備——故事錄音、PPT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有一定的認知基礎。重點難點:活動重、難點——了解水的三態(tài)及變化需要的條件。 一、說說生活中的水1、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擴張毛孔;制造氣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幫助減肥;舞臺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處真正大。3、說說“水魔法師”能變成哪些樣子。4、介紹故事名稱,引導幼兒仔細聆聽。
二、準備:1、毛巾、海綿、布、毛線、目條、石頭、鐵板等。2、塑料盆、水;紅、綠色水;玻璃管(內塞紙巾)。 三、過程:1、游戲《幫水搬家》(1)小朋友看這里有什么?(臉盆和水) 今天李老師請你們玩一個游戲,叫做《幫水搬家》,請你們兩個一組合作著把紅臉盆里的水搬到籃臉盆里去,但是不能直接拿起臉盆把水倒過去,請你們去選擇籮筐里的一樣東西幫幫忙,把水搬搬家。注意別把水灑在地上了(2)幼兒選擇材料幫水搬家,教師觀察并指導,提醒幼兒衛(wèi)生。(3)提問:剛才你是怎么幫水搬家的呢?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幫水搬家呢?現在我們再來幫水搬家,這次請你選擇剛才沒有用到的東西去幫水從藍臉盆搬到紅臉盆去,請你想想第一次搬和第二次搬哪次快?為什么?(4)幼兒再次游戲(5)提問:這次幫水搬家和上次幫水搬家你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海綿吸的水多,布吸的少。)小結:原來,海綿毛巾,布這些東西放到另外一個臉盆上擰一下就幫水搬了家。
活動目標: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感知絲綢和玻璃摩擦之后,能產生靜電的現象。2、引導幼兒遷移運用所獲得的感性經驗,自制小玩具,激發(fā)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顒訙蕚洌?、玻璃板、薄紙、大頭針、絲綢布料2、在干燥的天氣進行活動,因為干燥的天氣容易產生靜電活動過程:一、組織幼兒認識“小指人”,激發(fā)探索的興趣。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一張薄紙)師:“現在老師用剪刀剪一下,變成了什么?”(老師剪成幾個1.5——2厘米高的小紙人,要使小紙人站立不倒,可以在小紙人中間插上一根大頭針)2、師:“可愛的小紙人,請你們給小朋友跳個舞吧!”幼兒發(fā)現“小紙人”沒有跳舞。師問:“你們能不能想辦法讓它跳起舞呢?”3、請幼兒用各種辦法讓“小紙人”跳動,誰想出來的辦法好。
⒉教幼兒學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yǎng)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習慣。教學重點: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刷牙的方法。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教學準備:⒈聽過故事《小熊拔牙》;⒉小熊頭飾一個,并請一位老師扮演小熊;⒊牙齒模型一副;幼兒人手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只杯子;⒋錄音機,磁帶《刷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