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保護聽力的資料,了解我們的聽力經常受到哪些傷害,知道保護聽力的做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用耳習慣和在公共場所保持肅靜的習慣。教學重點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教學難點知道各種控制噪音的方法教學準備發(fā)音罐、報紙、毛巾、棉花等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引導性的作用。根據《新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提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yǎng)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和行為。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教學目標。1、目標一:欣賞圖片閱讀教材,理解圖片內容知道花草樹木對人類的作用。2、目標二:欣賞圖片并根據生活經驗,說出幾種花草樹木的名稱和作用及其保護方法。3、目標三:了解花草樹木與人類的依存關系,萌發(fā)幼兒保護花草樹木及環(huán)境的意識,產生愛樹愛花的情感?! 。繕硕ㄎ唬和ㄟ^欣賞圖片閱讀教材來了解花草樹木對人類的作用,了解花草樹木是怎樣為人類服務的,萌發(fā)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三、說教法與學法 《新綱要》中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該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和幼兒的角色都是教學活動的主人翁,主要是以幼兒為主。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享受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快樂。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了“圖片觀察法”運用直觀、形象的圖片進行欣賞,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及其意思。“游戲法”通過游戲讓幼兒親身體驗怎樣愛護花草樹木讓幼兒更深一層的了解愛護花草樹木需要做的事情,在游戲中讓幼兒學會愛護花草樹木的深刻內涵。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中準備:掛圖四幅、幼兒用書第37-38頁、五幅環(huán)保畫(例如:樹木被破壞、花朵被摘……)、制作花朵大樹頭飾幼兒人數各一半
2、鼓勵個別體弱幼兒和大家一起參加游戲。?!净顒訙蕚洹?、跳跳袋每人一個、紙板餅干若干。2、錄音機,節(jié)奏輕快、活潑的樂曲帶。3、蟲子頭飾?!净顒舆^程】 一、開始部分:1、聽音樂做熱身運動。2、自己選擇頭飾戴上,并互相探討動物的各種姿態(tài)和動作,看誰模仿的逼真。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教師簡單介紹八孔豎笛的種類;并富有表情的范奏豎笛曲目《可愛的家》,激發(fā)學生學習豎笛的興趣。二、 新課教學:1、教師介紹豎笛的起源,播放國外豎笛演奏視頻。2、教師簡介八孔豎笛的兩種演奏體系;并教給學生區(qū)分德式和英式豎笛的方法。(德式豎笛是從上往下數第五孔為小孔;而英式的豎笛則是從上往下數第四孔為小孔。)3、師簡介八孔豎笛的構造、發(fā)音原理。師:我們要學習吹奏的高音八孔豎笛,是一種從頂端吹奏的小型哨嘴笛,分為笛頭、笛身、笛尾三個部分。它音色柔和、甜美,可任意轉調富有歌唱性。4、學習吹奏八孔豎笛的姿勢:(1)持笛方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按住笛身背面上方孔為背孔,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1、2、3孔。右手大拇指持笛身,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按4、5、6、7孔。(教師邊講解邊示范,邊指導學生練習)
我選擇的說課的科目是語言,課題內容是詩歌《大自然的話》,教材選自江蘇幼兒園綜合活動教師指導用書。這首詩歌科學知識趣味性很強,可以借機培養(yǎng)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進而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景象有所了解,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我在課前利用了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大自然有規(guī)律的變化,讓幼兒了解四季的變化特征,動植物的變化,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從情感教育、能力培養(yǎng)、知識三個方面認真制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具體是:1、欣賞詩歌,初步感知詩歌的語言和結構等藝術特點。2、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仿編。3、有欣賞、了解大自然的濃厚興趣,體驗人和大自然的親情。
陽澄湖大閘蟹是我鎮(zhèn)的特產,孩子們對螃蟹很感興趣,時值金秋、螃蟹上市,孩子們的話題也離不開談論螃蟹的有關事情。于是我們科研組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了有關螃蟹的一系列活動。也結合我園開展的市級課題“開發(fā)本土教育資源,構建園本課程的實踐研究”實施,主動積極地進行一系列、多樣化的活動,從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體驗寬松學習的樂趣。經過收集實物、圖片、照片等資料,孩子們對螃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與外形特征,同時還萌發(fā)了各種表現(xiàn)螃蟹形態(tài)的欲望。在系列活動中,也制作過螃蟹,但是幼兒余興未了;于是設計了利用多種材料制作“陽澄湖大閘蟹”這一手工活動。1、看錄象(幫助幼兒回憶秋季陽澄湖大閘蟹豐收的景象和人們歡慶的場面,為活動的開展作情感鋪墊)2、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螃蟹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說說:由于大閘蟹是我鎮(zhèn)的特產和驕傲,所以幼兒能說出螃蟹的特征,圓圓的身體、身體兩旁各有四條腿、前面有二只大鉗子、還有兩只眼睛。)
整個活動過程清晰,安排合理。教師從觀察封面導入,借助提問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讓他們從狼大叔的眼神、動作、神情中去捕捉它隨著故事的發(fā)展而不時變化的心情、心理。并采用多種手段引領幼兒閱讀,猜測除了吃再沒有別的愛好的狼大叔在發(fā)現(xiàn)一只母雞時的激動和竊喜以及心理變化;體會當狼大叔改變主意想把母雞養(yǎng)肥了再吃的時的沾沾自喜;體會大灰狼天天偷偷給母雞送美味佳肴時的滿懷希望;感受大灰狼以為時機成熟,準備捉母雞下鍋時的急切以及在門外偷窺卻被母雞稱為“親愛的狼大叔”當作恩人被熱情迎進門時的尷尬,哭笑不得;感悟大灰狼被母雞的孩子親了100口時無奈和甜蜜以及在吃了母雞招待它的豐盛晚餐之后,打算著再給小雞們送100個小餅干時的嬌憨可愛。這一部分金老師不僅注重創(chuàng)造寬松的教學氛圍,積極與幼兒互動,邊講邊提問,引導幼兒邊聽邊思考,促進幼兒和教師之間的雙向互動效果,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金老師的引導既能關注到全體,又能兼顧到個別,由淺入深,有效激發(fā)幼兒思考,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顯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體會到講述的快樂,從而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廢舊的自行車輪胎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對于孩子的來說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它的可玩、可創(chuàng)造、可變形、將在活動中帶給孩子極大的樂趣。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是孩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次活動設計中,我將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各種有趣的情境,利用手中的廢舊自行車輪胎,讓孩子創(chuàng)想出各種不同的玩胎方式,啟發(fā)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起到“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的效果。在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故事情節(jié)中,幼兒也同樣感受著這樣一種熏陶:那就是不管敵人有多可怕,只要我們積極鍛煉身體,團結合作,勇敢對“敵”,我們必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因此,根據器材本身和當今“二期課改”的精神要求,我為此活動制定了以下目標:1.通過嘗試自行車輪胎的各種玩法,發(fā)展幼兒走、跑、跳、鉆爬等基本動作,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2.讓幼兒自定比賽規(guī)則和玩法,發(fā)揮幼兒主動學習的精神。3.通過激烈的比賽,發(fā)揮幼兒的競爭意識及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對敵的精神。三.教學活動設計和組織新穎的體育活動設計,對幼兒具有極大的挑戰(zhàn)性和吸引力,它能大大地提高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幼兒對活動新形勢的喜愛。整個故事情節(jié)敘述了小兔如何被大灰狼欺負,如何努力學本領、鍛煉身體,最終齊心協(xié)力、打敗大灰狼的故事。游戲開始部分,小兔自由自在地草地上蹦跳,聽到媽媽(有老師扮演)在叫“狼來了”,小兔迅速地跑到房子(輪胎)內抱成一團,盡量不要掉到房子外,以免被大灰狼(由另一幼兒扮演)抓走。當大灰狼走時,小兔又重新回到草地,但狡猾的大灰狼卻會每次來悄悄地偷走了他們的一座房子。到下一次狼來襲擊時,因為房子數量的逐漸減少,就給小兔增添了躲藏的難度,這就要求小兔要迅速地調整所站的位置,以站下更多的小兔。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熱身游戲,但卻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他們關愛他人,團結協(xié)作和謙讓寬容的精神。
一、說設計思路《鵝大哥出門》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并喜歡的大白鵝為主要角色,講述了一只大白鵝驕傲不懂禮貌的故事,特別是鵝大哥之前“紅紅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后的“一只大黑鵝”對比這個情節(jié)既讓人覺得有趣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別是現(xiàn)在獨生子女較多,比較以我為中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xiàn)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綱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yǎng)成文明交往的習慣.二、說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是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huán)境。在新《綱要》中,活動教育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chuàng)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币虼耍谡麄€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1. 認知上: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復述故事,豐富詞匯“神氣、樂滋滋”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jié)的討論,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3. 情感上: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體驗驕傲自大帶來的煩惱根據目標,在活動中,我把在游戲情節(jié)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能驕傲不欺負弱小的道理設為教學重點,根據大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情況,用完整的語言復述故事設為難點。三、說活動準備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xié)調統(tǒng)
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手段之一。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美術興趣,使幼兒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于它激發(fā)情趣、激發(fā)興趣;賦予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蝴蝶是幼兒常見的、喜愛的一種昆蟲,許多幼兒都有過抓蝴蝶的經歷。美麗的蝴蝶能讓幼兒感受到美,體驗到美,能激發(fā)幼兒產生表現(xiàn)美的欲望。此內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教學內容來教學。通過欣賞范畫中美麗的蝴蝶,激發(fā)幼兒畫蝴蝶的欲望?;顒拥哪繕耸墙逃顒拥钠瘘c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3個目標:1、引導幼兒學畫正面蝴蝶的基本外形特征,并用對稱圖案裝飾蝴蝶的翅膀。2、嘗試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涂色裝飾。3、通過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向日葵》是法國偉大的畫家凡高的作品。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其中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發(fā)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人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傊?,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zhèn)鬟_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然而對于城市的大班幼兒來說,孩子缺乏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真實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這種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征以及它的象征。而這些恰恰正是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的經驗基礎。新《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為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p>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老師身穿范例背心隨音樂節(jié)奏進入教室。師:小朋友,老師的背心漂亮嗎?它跟你們平常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你們想不想也有一件像老師這樣的背心呢?2一次性的袋子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huán)境的污染。今天我們就用這些紙袋變成一件件美麗的背心。3.引導觀察,討論制作方法。師: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背心是怎么做出來的?上面的圖案和裝飾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做的?(出示幾種不同圖案的背心讓幼兒欣賞并自由討論制作方法)總結:先把塑料袋下面的縫合處用剪子剪開,再從圖書上把自己喜歡的圖案剪下來,拼貼在背心上,也可以用皺紋紙做成蝴蝶結、剪成花邊,或選一些好看的紐扣、絨球進行裝飾,這樣一件漂亮的背心就做好了。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師:把你最喜歡的動物和圖案剪下來貼在背心上,可以貼對稱的,也可以貼不對稱的?;ㄟ呉话惚容^有規(guī)律,顏色可以用同色,可用多種色,也可以用單色或變換色,只要協(xié)調大方就行了。
線描畫是一種繪畫的練習,又是一種思維的訓練。它是指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對象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我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具有裝飾、美化、組合之意。線描畫的裝飾性極強,在充分表達了兒童的童趣、靈性和豐富的想象力之外,還體現(xiàn)了線描畫的黑白分布的巧妙配置及線條變化所形成粗細曲直的節(jié)奏與韻律之美。線描畫是一種利用最少的作畫工具就能隨時隨地進行的繪畫活動,在這堂課里兩支粗細不同的勾線筆和一張四開的白紙就是幼兒繪畫的全部工具。我設計的線描畫《小蜘蛛織網》,是在孩子對線描畫中的點、線、面、形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活動,整個活動以小蜘蛛織網為主線,讓孩子在認識線條的基礎上,感受線條有長短、粗細、曲直之分,然后欣賞、學習線條組合、變化,最后為了培養(yǎng)孩子之間的合作能力,我請他們四人一組進行合作創(chuàng)作。
幼兒在欣賞、發(fā)現(xiàn)、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chuàng)作,不僅能將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在大班開展線描畫,能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想象-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fā)展。所以,我把線描畫作為這學期我班美術特長訓練的主要內容。由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發(fā)展幼兒的初步的創(chuàng)新能力。3、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huán)保教育?;顒又攸c: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顒与y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作。
本次活動《月亮像什么》是“我想飛”這一主題中的,這一活動借用了一個小故事,故事以幼兒喜歡的小動物的形象講述了一群動物對月亮的不同幻想。故事雖簡單.卻充滿了兒童情趣,充滿了幻想,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而在幼兒繪畫創(chuàng)作中,通過這個故事,營造一個優(yōu)美動人的意境來感染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xiàn)美,創(chuàng)作美,激發(fā)幼兒參與創(chuàng)作的興趣,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向往月球的愿望。在《綱要》藝術領域的教育內容中指出: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因此,我選擇藝術活動《月亮像什么》是讓幼兒通過聽一聽,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來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激發(fā)幼兒參與創(chuàng)作的興趣。
注重幼兒的興趣和終身教育是我活動的兩大特色。幼兒園是現(xiàn)代幼兒生活學習最為熟悉的環(huán)境之一,活動開始我就從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情感態(tài)度著手,注重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有了這種興趣才能讓幼兒對下面乃至今后的藝術活動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對幼兒以后的工作學習都是會有影響的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活動中要求幼兒手腦眼并用的活動起來,《綱要》對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是: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以往我們的美術活動基本是以幼兒單獨進行創(chuàng)作的形式來進行,忽略了美術活動中幼兒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畫的關鍵是要作畫的人之間默契的配合。這中配合說簡單也不簡單,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說難也不難只要幼兒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難完成。在教師適時的引導和集體作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中就讓幼兒手腦眼結合協(xié)調并用的,它的巧妙之處就在于其潛移默化性,是比較適合幼兒。這樣既能面向全體又能保護好他們對藝術表現(xiàn)的積極性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顒又薪處熞砸龑д叩纳矸莩霈F(xiàn),對幼兒表達出現(xiàn)困難的地方加以點撥。使每個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參與到活動中。
總會聽到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為自己準備好每天的學習用品,甚至放學回家還丟了橡皮、尺子、紅領巾……這樣丟三落四的壞毛病,使孩子們無法真正適應小學生的生活。大班的孩子還有一個學期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勢在必行。我園從“九五”開始就專注于幼兒園的德育教育研究,重點從幼兒園養(yǎng)成教育入手,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視。為了幫助幼兒更快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做個合格的小學生。我結合了德育課題設計了這次活動,重在通過傳統(tǒng)民間故事《粗心的王阿姨》的講述,讓孩子了解粗心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少的麻煩,并鼓勵孩子找到粗心的原因,改正粗心的壞毛病,讓自己養(yǎng)成做事不匆忙,細心仔細的好習慣。
日趨嚴重的白色污染正不斷的威脅著人類及其它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尤其是占據半壁江山的難降物塑料袋,已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2008年伊始,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指出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作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huán)保工作,但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用各種方式讓幼兒獲得正確的體驗,讓他們深入了解塑料袋,了解此政策的重要意義,畢竟幼兒是未來的主力軍,讓他們成為環(huán)保的宣傳者、執(zhí)行者,并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并從中找到快樂。
了解火災的發(fā)生的幾種原因,知道火警電話“119”及學習正確拔打。學習幾種火場逃生的方法和技能。通過掛圖、多媒體課件、VCD碟引路、消防演習的游戲形式讓孩子培養(yǎng)防火意識,自我保護能力,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難點是:學習幾種火場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及學習拔打火警電話的正確方法。通過集體討論,看多媒體課件演示。再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正確的方法、演練學習。使活動教育于學習、游戲之中。新《綱要》指:“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觀教學法,先設置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掛圖尋找答案。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審美熏陶法、游戲法層層深入、加以整合。例如:教師大膽地鼓勵孩子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們現(xiàn)在要倡導的。在這種活動當中,我們多次的讓孩子自己在火災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帶著問題去思考。
在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的今天,科技在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環(huán)境污染問題卻日趨嚴重。在有些地方,污染已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甚至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因此,在環(huán)保問題上,應在于環(huán)保思想的宣傳和環(huán)保理念的樹立。作為承擔幼兒教育重任的我們則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教育下一代成為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抽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現(xiàn)象,這種選自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作為大班的環(huán)保課題具有比較大的意義,幼兒容易接受。環(huán)境保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我們要通過經常持久的環(huán)保教育,使幼兒確立環(huán)保意識,形成環(huán)保觀念,提高環(huán)保覺悟,增強環(huán)保責任感,成為真正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丁凹t塔山”的遭遇》這一教育活動是在我班幼兒已經初步了解了抽煙有害健康的感性基礎上對幼兒進行環(huán)境保護的啟蒙教育。《“紅塔山”的遭遇》的主要內容是紅塔山很神氣的到各種場所出入,后來人們通過各種方法宣傳香煙的危害,沒人理睬,只好去流浪了。幼兒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獲得有關這方面的知識經驗,正確認識抽煙對人體健康、環(huán)境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