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D=4,DE=1,∴AE=42+12=17.∵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且F是E的對應點,∴AF=AE=17.(4)∵∠EAF=90°(旋轉角相等)且AF=AE,∴△E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類型二】 旋轉的性質的運用如圖,點E是正方形ABCD內一點,連接AE、BE、CE,將△ABE繞點B順時針旋轉90°到△CBE′的位置.若AE=1,BE=2,CE=3則∠BE′C=________度.解析:連接EE′,由旋轉性質知BE=BE′,∠EBE′=90°,∴△BE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EE′B=45°,EE′=22.在△EE′C中,EE′=22,E′C=1,EC=3,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知∠EE′C=90°,∴∠BE′C=∠BE′E+∠EE′C=135°.三、板書設計1.旋轉的概念將一個圖形繞一個頂點按照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2.旋轉的性質一個圖形和它經(jīng)過旋轉所得的圖形中,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任意一組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轉角,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
安裝及運輸費用為600x+800(12-x),根據(jù)題意得4000x+3000(12-x)≤40000,600x+800(12-x)≤9200.解得2≤x≤4,由于x取整數(shù),所以x=2,3,4.答:有三種方案:①購買甲種設備2臺,乙種設備10臺;②購買甲種設備3臺,乙種設備9臺;③購買甲種設備4臺,乙種設備8臺.方法總結:列不等式組解應用題時,一般只設一個未知數(shù),找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等關系,相應地列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等式組成不等式組求解.在實際問題中,大部分情況下應求整數(shù)解.三、板書設計1.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2.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實際應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應用題關鍵是找出所有可能表達題意的不等關系,再根據(jù)各個不等關系列成相應的不等式,組成不等式組.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檢驗的習慣,感受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方法總結:解題的關鍵是由題意列出不等式求出這個少算的內角的取值范圍.探究點二:多邊形的外角和定理【類型一】 已知各相等外角的度數(shù),求多邊形的邊數(shù)正多邊形的一個外角等于36°,則該多邊形是正()A.八邊形 B.九邊形C.十邊形 D.十一邊形解析: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為360°÷36°=10,則這個多邊形是正十邊形.故選C.方法總結:如果已知正多邊形的一個外角,求邊數(shù)可直接利用外角和除以這個角即可.【類型二】 多邊形內角和與外角和的綜合運用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的和為540°,則它是()A.五邊形 B.四邊形C.三角形 D.不能確定解析:設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為n,則依題意可得(n-2)×180°+360°=540°,解得n=3,∴這個多邊形是三角形.故選C.方法總結:熟練掌握多邊形的內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解題的關鍵是由已知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從而解決問題.
解析:由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得3x-1≠0,解得x≠13.則分式無意義的條件是x=13,故選C.方法總結:分式無意義的條件是分母等于0.【類型三】 分式值為0的條件若使分式x2-1x+1的值為零,則x的值為()A.-1 B.1或-1C.1 D.1和-1解析:由題意得x2-1=0且x+1≠0,解得x=1,故選C.方法總結: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1)分子為0;(2)分母不為0.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三、板書設計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2.分式AB有無意義的條件:當B≠0時,分式有意義;當B=0時,分式無意義.3.分式AB值為0的條件:當A=0,B≠0時,分式的值為0.本節(jié)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完成對分式概念及意義的自主探索.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既復習了舊知識又在類比過程中獲得了解決新知識的途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提問應注意循序性,先易后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臺階式的提問使問題解決水到渠成.
解析:(1)首先提取公因式13,進而求出即可;(2)首先提取公因式20.15,進而求出即可.解:(1)39×37-13×91=3×13×37-13×91=13×(3×37-91)=13×20=260;(2)29×20.15+72×20.15+13×20.15-20.15×14=20.15×(29+72+13-14)=2015.方法總結:在計算求值時,若式子各項都含有公因式,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可使運算簡便.三、板書設計1.公因式多項式各項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這個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2.提公因式法如果一個多項式的各項有公因式,可以把這個公因式提到括號外面,這種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本節(jié)中要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空間,然后引入稍有層次的例題,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因式分解與整式的乘法是逆過程,從而可用整式的乘法檢查錯誤.本節(jié)課在對例題的探究上,提倡引導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發(fā)揮群體的力量,以此提高教學效果.
解析:(1)先把第二個分式的分母y-x化為-(x-y),再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2)先把第二個分式的分母a-b化為-(b-a),再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解:(1)原式=2x2-3y2x-y-x2-2y2x-y=2x2-3y2-(x2-2y2)x-y=x2-y2x-y=(x+y)(x-y)x-y=x+y;(2)原式=2a+3bb-a-2bb-a-3bb-a=2a+3b-2b-3bb-a=2a-2bb-a=-2(b-a)b-a=-2.方法總結:分式的分母互為相反數(shù)時,可以把其中一個分母放到帶有負號的括號內,把分母化為完全相同.再根據(jù)同分母分式相加減的法則進行運算.三、板書設計1.同分母分式加減法法則:fg±hg=f±hg.2.分式的符號法則:fg=-f-g,-fg=f-g=-fg.本節(jié)課通過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類比得出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易錯點一是符號,二是結果的化簡.在教學中,讓學生參與課堂探究,進行自主歸納,并對易錯點加強練習.從而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方法總結:已知解集求字母系數(shù)的值,通常是先解含有字母的不等式,再利用解集唯一性列方程求字母的值.解題過程體現(xiàn)了方程思想.三、板書設計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驟:(1)去分母;(2)去括號;(3)移項;(4)合并同類項;(5)兩邊都除以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本節(jié)課通過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讓學生感受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只是在兩邊都除以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這一步時有所不同.如果這個系數(shù)是正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如果這個系數(shù)是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改變.這也是這節(jié)課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學時要大膽放手,不要怕學生出錯,通過學生犯的錯誤引起學生注意,理解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以便在以后的學習中避免出錯.
4、維新思想推動下的變法運動雖然失敗了。但這是中國近代真正意義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為什么?展開:維新派提倡西學,興民權,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傳統(tǒng)觀念進行了沖擊,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為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具有思想解放的啟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也是一次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改革運動;他們提倡資產(chǎn)階級新學,批判封建主義舊學,引導人們重新認識世界,他們痛感民族危機的嚴重,號召人們奮起救國,謀求國家的獨立富強;給古老的中國社會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歷史長河的高度看,由傳統(tǒng)農(nóng)耕社會向近代工業(yè)社會轉變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盡管它在19世紀末的中國遭到了暫時挫折,但對清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卻是一次巨大的強烈的沖擊波,它留下的痕跡是永不磨滅的,是永遠鼓舞與啟迪后人的。
5、弊端:(1)經(jīng)濟發(fā)展不均衡,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使輕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2)對農(nóng)民的剝奪太重,挫傷了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3)長期執(zhí)行指令性計劃嚴重削弱了企業(yè)的生產(chǎn)自主權,不利于發(fā)揮企業(yè)的生產(chǎn)積極性,制約了蘇聯(lián)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4)計劃經(jīng)濟體制確立后,沒有隨著社會的變化進行調整,二戰(zhàn)后逐漸僵化,喪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為蘇聯(lián)解體的重要因素。【合作探究】斯大林模式的評價及經(jīng)驗教訓:積極:①使蘇聯(lián)迅速實現(xiàn)了 工業(yè)化②蘇聯(lián)經(jīng)濟實力的迅速增長,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 物質基礎 。消極:①政治:高度集權,破壞了 民主與法制 ; ②經(jīng)濟: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使 農(nóng)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農(nóng)民生產(chǎn)積極性不高;計劃指令,壓制了地方和企業(yè)的積極性,阻礙蘇聯(lián)經(jīng)濟的發(fā)展高度集中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成為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的重要原因。
二、課前準備:1、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同學們按自己的興趣,分成六個小組,參考教材提示的相關內容的學習方法搜集資料。分組情況:陸上交通小組(一至四組):分別查找有關路、橋、陸上交通工具(自行車組、機動車組)發(fā)展變化的資料。水上交通小組:查找有關船的發(fā)展變化的資料??罩薪煌ㄐ〗M:查找有關熱氣球、飛艇、飛機等飛行器發(fā)展變化的資料。 2、教師準備相應課件與資料。
1、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2、學會在室內、外玩耍時保護自己的方法。3、認識“室內” “室外”“安全”4、復習學過的兒歌《滑滑梯》?! 。刍顒訙蕚洌荨 ∮變涸谑覂?、外自由活動的錄象;字卡“室內、室外、安全”;小滑梯 ?。刍顒舆^程]1、課前幾分鐘幼兒不受約束,在室內自由活動。(活動課的引子部分)2、彈琴,幼兒有規(guī)律的坐好。
探究點二:用配方法解二次項系數(shù)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1=0.解析:方程左邊不是一個完全平方式,需將左邊配方.解:移項,得x2+2x=1.配方,得x2+2x+(22)2=1+(22)2,即(x+1)2=2.開平方,得x+1=±2.解得x1=2-1,x2=-2-1.方法總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應按照步驟嚴格進行,以免出錯.配方添加時,記住方程左右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系數(shù)一半的平方.三、板書設計用配方法解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1.直接開平方法:形如(x+m)2=n(n≥0)用直接開平方法解.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將方程轉化為(x+m)2=n(n≥0)的形式,再用直接開平方法,便可求出它的根.3.用配方法解二次項系數(shù)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1)移項,把方程的常數(shù)項移到方程的右邊,使方程的左邊只含二次項和一次項;(2)配方,方程兩邊都加上一次項系數(shù)一半的平方,把原方程化為(x+m)2=n(n≥0)的形式;(3)用直接開平方法求出它的解.
四.知識梳理談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例1實際問題的方法。五、目標檢測設計1.如圖,寬為50cm的矩形圖案由10個全等的小長方形拼成,則每個小長方形的面積為( ).【設計意圖】發(fā)現(xiàn)幾何圖形中隱蔽的相等關系.2.鎮(zhèn)江)學校為了美化校園環(huán)境,在一塊長40米、寬20米的長方形空地上計劃新建一塊長9米、寬7米的長方形花圃.(1)若請你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一個長方形花圃,使它的面積比學校計劃新建的長方形花圃的面積多1平方米,請你給出你認為合適的三種不同的方案.(2)在學校計劃新建的長方形花圃周長不變的情況下,長方形花圃的面積能否增加2平方米?如果能,請求出長方形花圃的長和寬;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設計意圖】考查學生的審題能力及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決簡單的圖形面積問題.
三、課后自測:1、如圖,A、B、C、D為矩形的四個頂點,AB=16cm,BC= 6cm,動點P、 Q分別從點A、C出發(fā),點P以3cm/s的速度向點B移動,一直到達B為止;點Q以2cm/s的速度向點D移動。經(jīng)過多長時間P、Q兩點之間的距離是10cm?2、如圖,在Rt △ABC中,AB=BC=12cm,點D從點A開始沿邊AB以2cm/s的速度向點B移動,移 動過程中始終保持DE∥BC,DF∥AC,問點D出發(fā)幾秒后四邊形DFCE的面積為20cm2?3、如圖所示,人民海關緝私巡邏艇在東海海域執(zhí)行巡邏任務時,發(fā)現(xiàn)在其所處的位置 O點的正北方向10海里外的A點有一涉嫌走私船只正以24海里/時的速度向正東方向航行,為迅速實施檢查,巡邏艇調整好航向,以26海里/時的速度追趕。在涉嫌船只不改變航向和航速的前提下,問需要幾小時才 能追上( 點B為追上時的位置)?
【學習目標】1 、學習過程與方法:因式分解法是把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化為兩個一元一次方程來解,體現(xiàn)了一種“降次”思想、“轉化”思想,并了解這種轉化思想在解方程中的應用。2、學習重點 :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方程。 【溫故】1、(1)將一個多項式(特別是二次三項式)因式分解,有哪幾種分解方法?(2)將下列多項式因式分解① 3x2-4x ② 4x2-9y2 ③x2- 6xy+9y2④ (2x+1)2+4(2x+1)+4 【知新】1.自學課本 P46----P48[討論]以上解方程的方法是如何使二次方程降為一次的?2、用分解因式法 解方程例1、解下 列方程(1)3 x2-5x=0 (2)x(x-2) +x-2=0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5x2-2x-1/4=x2-2x+3/4 (2)x(x-3)-4( 3-x)=0 (3)(5-x)2-16=0 (4)16(2x-1)2=25(x-2)2
解:設個位數(shù)字為x,則十位數(shù)字為14-x,兩數(shù)字之積為x(14-x),兩個數(shù)字交換位置后的新兩位數(shù)為10x+(14-x).根據(jù)題意,得10x+(14-x)-x(14-x)=38.整理,得x2-5x-24=0,解得x1=8,x2=-3.因為個位數(shù)上的數(shù)字不可能是負數(shù),所以x=-3應舍去.當x=8時,14-x=6.所以這個兩位數(shù)是68.方法總結:(1)數(shù)字排列問題常采用間接設未知數(shù)的方法求解.(2)注意數(shù)字只有0,1,2,3,4,5,6,7,8,9這10個,且最高位上的數(shù)字不能為0,而其他如分數(shù)、負數(shù)根不符合實際意義,必須舍去.三、板書設計幾何問題及數(shù)字問題幾何問題面積問題動點問題數(shù)字問題經(jīng)歷分析具體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建立方程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認識方程模型的重要性.通過列方程解應用題,進一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jīng)歷探索過程,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感知方程的應用價值.
5.一件上衣原價每件500元,第一次降價后,銷售甚慢,第二次大幅度降價的百分率是第一次的2 倍,結果以每件240元的價格迅速出售,求每次降價的百分率是多少?6.水果店花1500元進了一批水果,按50%的利潤定價,無人購買.決定打折出售,但仍無人購買,結果又一次打折后才售完.經(jīng)結算,這批水果共盈利500元.若兩次打折相同,每次打了幾折?(精確到0.1折)7.某服裝廠為學校藝術團生產(chǎn)一批演出服,總成本3000元,售價每套30元.有24名家庭貧困學生免費供應.經(jīng)核算,這24套演出服的成本正好是原定生產(chǎn)這批演出服的利潤.這批演出服共生產(chǎn)了多少套?8、某商店經(jīng)營T恤衫,已知成批購進時單價是2.5元。根據(jù)市場調查,銷售量與銷售單價滿足如下關系:在一段時間內,單價是13.5元時,銷售量是500件,而單價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售200件。請你幫助分析,銷售單價是多少時 ,可以獲利9100元?
探究點二:選用適當?shù)姆椒ń庖辉畏匠逃眠m當?shù)姆椒ń夥匠蹋?1)3x(x+5)=5(x+5);(2)3x2=4x+1;(3)5x2=4x-1.解:(1)原方程可變形為3x(x+5)-5(x+5)=0,即(x+5)(3x-5)=0,∴x+5=0或3x-5=0,∴x1=-5,x2=53;(2)將方程化為一般形式,得3x2-4x-1=0.這里a=3,b=-4,c=-1,∴b2-4ac=(-4)2-4×3×(-1)=28>0,∴x=4±282×3=4±276=2±73,∴x1=2+73,x2=2-73;(3)將方程化為一般形式,得5x2-4x+1=0.這里a=5,b=-4,c=1,∴b2-4ac=(-4)2-4×5×1=-4<0,∴原方程沒有實數(shù)根.方法總結:解一元二次方程時,若沒有具體的要求,應盡量選擇最簡便的方法去解,能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開平方法的選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開平方法;若不能用上述方法,可用公式法求解.在用公式法時,要先計算b2-4ac的值,若b2-4ac<0,則判斷原方程沒有實數(shù)根.沒有特殊要求時,一般不用配方法.
5.一件上衣原價每件500元,第一次降價后,銷售甚慢,第二次大幅度降價的百分率是第一次的2 倍,結果以每件240元的價格迅速出售,求每次降價的百分率是多少?6.水果店花1500元進了一批水果,按50%的利潤定價,無人購買.決定打折出售,但仍無人購買,結果又一次打折后才售完.經(jīng)結算,這批水果共盈利500元.若兩次打折相同,每次打了幾折?(精確到0.1折)7.某服裝廠為學校藝術團生產(chǎn)一批演出服,總成本3000元,售價每套30元.有24名家庭貧困學生免費供應.經(jīng)核算,這24套演出服的成本正好是原定生產(chǎn)這批演出服的利潤.這批演出服共生產(chǎn)了多少套?8、某商店經(jīng)營T恤衫,已知成批購進時單價是2.5元。根據(jù)市場調查,銷售量與銷售單價滿足如下關系:在一段時間內,單價是13.5元時,銷售量是500件,而單價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售200件。請你幫助分析,銷售單價是多少時 ,可以獲利9100元?
∴此方程無解.∴兩個正方形的面積之和不可能等于12cm2.方法總結:對于生活中的應用題,首先要全面理解題意,然后根據(jù)實際問題的要求,確定用哪些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如本題用方程思想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定方法來解決.三、板書設計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可以歸結為“審,設,列,解,檢,答”六個步驟:(1)審:審題要弄清已知量和未知量,問題中的等量關系;(2)設:設未知數(shù),有直接和間接兩種設法,因題而異;(3)列:列方程,一般先找出能夠表達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系,列代數(shù)式表示相等關系中的各個量,即可得到方程;(4)解: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檢: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是否保證實際問題有意義;(6)答:根據(jù)題意,選擇合理的答案.經(jīng)歷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中數(shù)量關系的一個有效數(shù)學模型.通過學生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方案,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