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用音樂問好。二、談話導入。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再來欣賞小提琴給我們帶來的《小夜曲》。在聆聽樂曲之前,我們先通過一些美麗的圖片欣賞中世紀歐洲宮廷,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三、導入。師:孩子們,你們喜歡這些美麗的圖片嗎?生:喜歡。師:你們都到過歐洲嗎?生:回答。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歐洲去旅游。四、聆聽作品《小夜曲》。聆聽第一遍:請說說這首音樂給你一種怎么樣的感受?(音樂給我一種悠揚悅耳的感受。)聆聽第二遍:請說說這首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這首樂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渾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五、作品介紹。這一首《小夜曲》是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樂曲。其實就是由這些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始自1750—1760年海頓供戶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紀歐洲行吟詩人在戀人的窗前所唱的愛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演唱時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撥弦樂器伴奏,歌聲纏綿婉轉(zhuǎn),悠揚悅耳。后來樂器獨奏的小夜曲,也和聲樂小夜曲同樣流行。
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你們在夏天的夜晚,一抬頭便會看到什么?(星星)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星星是什么樣的?滿天星星的夜空又是什么樣的?2 、(課件出示夏夜荷塘圖)師:夏天的夜晚,美麗的荷塘邊,漫天的星星映著清清的池水,寧靜、美麗。(聽《夏夜》)二、拓展1師:看歌譜,聽著范唱,和老師一起律動(出示單聲部歌譜。)2、二聲部教學A 師:對,剛才我們使用簡單的二聲部合唱形式來表現(xiàn)的,(出示歌譜合唱譜)接下來讓我們聽一聽歌曲的原唱,特別注意聆聽二聲部演唱。(師隨音樂用指譜提示)B師:現(xiàn)在老師唱第一聲部,請你們唱第二聲部。(師一邊彈琴一邊唱一聲部,生在琴的引導下唱二聲部)C 師:我們再來一遍,注意二聲部是伴唱聲部,所以音量要輕輕地,知道嗎?(師生再次合作)D 師:讓我們同學們分兩個聲部來合作演唱好嗎?唱二聲部的同學注意控制音量第二遍時交換角色(學生分聲部跟琴演唱歌曲)。E讓我們跟伴奏來合作一次好嗎?注意看好老師的指揮手勢。(跟伴奏演唱一次)三、小結(jié)師:同學們,夏夜美不美???這么美麗的夏夜是誰為我們帶來的呢?同學們課后思考一下。好,現(xiàn)在下課。
一、創(chuàng)設情境,謎語導入師:夏天的夜晚,星星在天空中調(diào)皮的眨著眼睛,稻田里不時的傳來清脆蛙鳴聲、蛐蛐聲……師:有一種小昆蟲在夏夜里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請你們來猜個謎語!夏夜里,誰提來一盞一盞小燈籠。小燈籠,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 那不是燈也不是星,那它是什么?生:螢火蟲。二、情感體驗,歌曲教學1、聆聽歌曲,進入歌曲師:有一位叔叔把這首謎語改編成了一首歌曲,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聽完后說一說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播放《夏夜》)生:活潑、歡快的。2、評價師:同學們美妙的歌聲把老師帶到了涼風輕拂、星空滿天的夏夜,你們就像一只只可愛的螢火蟲一閃一閃,滿天飛舞。三、聽賞樂曲,結(jié)束本課師:聽!遠處傳來了一陣歌聲……(播放《悠悠扎》,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欣賞樂曲)師:剛才我們一起欣賞的樂曲給你的感覺怎樣?生:優(yōu)美……師:剛才我們聽的歌曲曲名為《悠悠扎》,它是一首合唱曲,它的旋律舒緩而平靜,情緒優(yōu)美,而我們今天所學的《夏夜》情緒比較歡快活潑,它們是兩首不同風格的合唱曲。師:讓我們在《夏夜》中結(jié)束今天的音樂課。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問候歌》。二、師講故事,激趣導入《小夜曲》。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一個多美的夜晚??!彎彎的月亮已經(jīng)掛在漆黑的夜空當中,星星眨著小眼睛,美麗的小天鵝在湖邊梳妝打扮,小草和小花在微風中起舞。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美麗的夜晚。(播放主題音樂a,師表演。)師:你們覺得這段音樂帶給你們什么樣的感受?生:安靜、優(yōu)美。師:說得非常好,下面請你們豎起小耳朵,聽聽在這段旋律里,有什么樂器參與了演奏?(播放主題音樂a。)生:小提琴!三、講解“弦樂四重奏”。1、看弦樂四重奏視頻。師:很好,聽到有小提琴的音色,除了小提琴,還有沒有別的樂器???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視頻。(欣賞弦樂四重奏視頻,主題旋律a。)師:你們來看這里面有哪些樂器參與了演奏?生: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2、講解“弦樂四重奏”。師:細心的同學有沒有觀察到,小提琴有幾把?很好,是有兩把,那這種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這四種弦樂器一起合奏的一種演奏形式叫做弦樂四重奏。師:老師想請同學來說說他們演奏時的位置是怎樣的?生:扇形的,位置依次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教學過程:一、 欣賞與感受1、 師彈奏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學生合唱。師: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當你們聽到或唱起這首歌時,你們的心情怎樣?有什么樣的感受?請幾個學生談談自己演唱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師:是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只有媽媽的愛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所以,許多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都以不用的藝術形式來歌頌偉大的母愛。剛才我們唱的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就是以優(yōu)美的旋律來歌頌母愛的。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和畫家是如何表現(xiàn)母愛的。2、 學生欣賞古詩《游子吟》及圖片:師:在我們中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在他50歲的時候?qū)懥艘皇赘桧災笎鄣脑?,這首詩膾炙人口,流傳至今,不知你們學過沒有?有哪位能朗誦一下這首詩?師生合作進行配樂朗誦,老師彈奏《搖籃曲》的旋律,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游子吟》。師生共同討論這首詩的含義和所要表達的情感。師:兒行千里母擔憂,這首詩抒發(fā)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以及孩子對母親濃濃的感激之情,你們從小長這么大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你們帶大,同學們想一想,你們還在襁褓之中時,躺在搖籃里,母親一邊哼搖籃曲,一邊哄你們睡覺,那種情景多么溫馨、甜美,今天我們就要學一首關于母愛主題的歌曲《搖籃曲》。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聆聽一段音樂導入電聲音樂。(學生寫出樂器名稱)二、電聲樂隊及電聲音樂的介紹 1提問:什么是電聲樂隊和電聲音樂? 2定義:由電子樂器為主組成的樂隊稱為 電聲樂隊,電吉他,電貝司,架子鼓和電鍵盤樂器被稱為電聲樂隊的四大樂器;由運用電子元件產(chǎn)生和修飾音響的樂器稱為電子樂器;運用電子方法產(chǎn)生和修飾的音樂稱為電聲音樂。 三、欣賞《夜鶯》<一> 1聆聽并思考音樂《夜鶯》中哪一件樂器是中國的傳統(tǒng)樂器?2《夜鶯》這首樂曲中有一件樂器的演奏是代表夜鶯在歌唱你能找出來嗎?<二>作者簡介: 雅尼(1954--)希臘血統(tǒng)的美國音樂家,被稱為“世界一流鍵盤奇才”。是一個用音樂講述生活的人。<三>作品簡介:《夜鶯》是一首充滿中國古典 音樂情調(diào)的現(xiàn)代電聲音樂作品,是雅尼為華人而作的,全曲洋溢著中華民族的風格?!兑国L》的特點是樂曲中加入了中國的竹笛,笛子的悠揚,清越;小提琴的婉轉(zhuǎn),飛揚;大提琴的低沉,肅穆,還有鋼琴和電聲樂隊的雄渾,壯麗,最后還有人聲的加入,充分顯示了樂曲的獨特魅力。<四>欣賞樂曲《夜鶯》 1分工模擬樂器演奏(展示樂器音色,并分工)。2思考你對雅尼的這種演奏形式和演奏效 果有什么看法?(提示:作品將高雅的古典交響樂與瑰麗的現(xiàn)代電聲音樂巧妙的結(jié)合起來,使得現(xiàn)場演奏效果很好)
教學過程:一、 組織課堂,師生問好!二、 導入環(huán)節(jié)師:很高興今天能跟大家一塊在這上這節(jié)課,現(xiàn)在讓我們先來觀看一段影片片段。請大家注意觀察畫面!1、播放電影<<浪漫櫻花>>片段,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并說說自己所看到的情景。師:看完了這個影片片段,那你們知道,影片中的這兩個男女主角他們的目的是去做什么?生:看櫻花。師:他們看到櫻花了嗎?生:看到了。師:你們覺得櫻花怎么樣?生:很美、很漂亮!師:是啊,櫻花很美、很漂亮,特別是櫻花花瓣隨風飄落的感覺讓我們覺得更美、更漂亮!這里老師還搜集了一些很美的、很漂亮的櫻花圖片,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觀看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觀察,你所看到的櫻花一樣嗎?如果不一樣的話,那它們有什么不同?2、引入櫻花圖片的欣賞和介紹。師:看完了這些圖片,你們覺得這些櫻花一樣嗎?有什么不同呢?據(jù)資料顯示,全世界有櫻花品種800多種,日本就有300多種,因此日本被譽為“櫻花之國”,櫻花也就理所當然的被定為日本的國花。你們知道,櫻花是在哪個季節(jié)開放的呢?(春季)那你們知道日本的櫻花會在春季的哪個時間段開得最美?(點擊出示櫻花節(jié)的介紹)在櫻花節(jié)里,日本仿佛就是一個櫻花的海洋,特別美。這種美對于日本人民來說已經(jīng)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了,正所謂:“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因此,日本人民寫出了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歌曲來表達他們對櫻花的贊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教學過程:一、聆聽《優(yōu)雅》1、導入師:讓我們來聽聽一首來自歐洲的民間樂曲,看看這首音樂給我們什么感受?2、初聽樂曲師:歌曲給你什么感覺?有什么特點?3、簡介樂曲師:《優(yōu)雅》是蘇格蘭最著名的風笛曲之一,樂曲旋律用五聲音階,氣勢宏偉又不失優(yōu)雅。樂曲蘊含著含蓄、高雅的古典美和奔放熱情的現(xiàn)代精神。樂曲為E大調(diào),6/8拍,是由三個基本上相同的樂段構(gòu)成,實際上是同一個曲調(diào)反復演奏三遍。但是每遍的和聲構(gòu)成各不相同。4、復聽樂曲師:再來聽聽歌曲,說說風笛的音色是怎樣的?5、演唱主題音樂6、再聽樂曲師:讓我們再來聽聽音樂,說說音樂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二、組織下課小結(jié):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歐洲的音樂?
教學過程一、導入1. 亞洲(圖片)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亞洲共有1000個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區(qū)的民族,分別創(chuàng)造了各自的文化。2. 今天我們就先來聽一首歌曲,請同學們判斷它是亞洲哪個地區(qū)、哪個國家的民歌?至于歌名,大家認真聽,可以從歌詞中找到答案。二、《櫻花》歌曲學習(一)學唱《櫻花》1.初聽歌曲《櫻花》。聽后學生回答:東亞——日本——《櫻花》。教師:日本是櫻花的國度,位于亞洲東部,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日本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而櫻花、和服、武士、浮士繪畫、能樂等等都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性符號。2. 學唱樂譜、感受結(jié)構(gòu)。(1)教師出示四個樂譜片段(如下):教師分句演唱A.B.C.D.唱名譜(可作分句的演奏或演唱錄音),學生跟唱。特別要多指導學生把握D.的音準(注意3-4與4—3之間的小二度,4—7之間的增四度、7—6—4,此下行學生最難把握的大二度、大三度)。(3)教師再完整演唱(可做演唱旋律及唱名的示范錄音)《櫻花》旋律,請學生聽記歌曲的完整結(jié)構(gòu)。3. 了解都節(jié)調(diào)式。(1)請學生從《櫻花》歌譜中尋找,1、2、3、4、5、6、7七個音中,缺少哪兩個音?(2)對比都節(jié)調(diào)式和五聲調(diào)式。教師彈奏或演唱幾個音,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建立日本“都節(jié)調(diào)式”的調(diào)式感覺。此時可帶領學生復習、比對中國的五聲調(diào)式。
教學過程一、導入。播放圖片,介紹歐洲的風土人情。(意圖:使同學們了解歐洲的風土人情,帶著這種認識去欣賞他們的音樂,有利于對音樂的理解。)二、新課教學。1、簡介歐洲民間樂器風笛,播放蘇格蘭民間樂曲《優(yōu)雅》。師:這首樂曲的風格特點是怎樣?它的演奏樂器的音色有什么特點呢?生:略。師:旋律采用五聲音階,氣勢宏偉、典雅奔放,既蘊含著含蓄、高雅的古典美又有奔放熱情的現(xiàn)代精神。在音色上音色嘹亮,粗獷有力,適于表現(xiàn)英雄氣概。2、簡介愛爾蘭風笛,對比愛爾蘭風笛和蘇格蘭風笛有什么區(qū)別。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愛爾蘭風笛和蘇格蘭風笛有什么區(qū)別呢?生:略。師:蘇格蘭風笛和愛爾蘭風笛雖然都是善于敘述情感的樂器,但如果你仔細傾聽,它們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蘇格蘭風笛的音色是發(fā)散的細碎的,愛爾蘭風笛則是集中的圓潤的;蘇格蘭風笛是質(zhì)樸的,愛爾蘭風笛則是精致的;蘇格蘭風笛有點像中國的嗩吶,愛爾蘭風笛則接近中國的笛子。蘇格蘭風笛跟愛爾蘭風笛在演奏跟音色上有區(qū)別,蘇格蘭風笛是用嘴吹氣的,而愛爾蘭風笛靠氣囊演奏。蘇格蘭風笛的聲音感覺很像電子音樂。師:風笛的特點是什么?生:略。師:可以持續(xù)、不間斷地發(fā)音。(意圖:通過對比的方式,使同學們了解蘇格蘭、愛爾蘭的風笛的特點。)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播放音樂《森林狂想曲》,創(chuàng)設課前的氛圍!二、導入新課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放了一段音樂,你從里面聽到了什么?他們的形象在大家的腦海里是活靈活現(xiàn)的,你知道嗎?美術作品可以把動物形象很直觀的表現(xiàn)出來,文學作品可以把動物形象的講述出來,那么音樂是用什么樣的方法把動物形象生動的描繪出來的呢?老師給大家推薦一部作品,迪因愛沃森的《雨林》,我們看一下他是怎樣用音樂刻畫動物形象的。(1)欣賞第一部分播放音樂,思考問題:1、這段音樂給你怎樣的感受?2、作曲家運用了哪些樂器來表現(xiàn)它的形象?板書樂譜(分析)(2)、欣賞第二部分播放音樂,回答問題:這是運用了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輕歌劇《奧菲士在地獄》中的一支輕快舞曲曲調(diào),在這里改用很慢的速度演奏而加以丑化。三、課堂小結(jié)最美的聲音來自大自然。除了今天我們在課上聽到的各種動物的音樂,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于動物的樂曲嗎?
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清唱劇《長恨歌》故事內(nèi)容:公元755年,唐玄宗沉迷酒色,終日與楊貴妃尋歡作樂,不理朝政,以致使楊國忠專權誤國。在內(nèi)地兵力空虛的時候,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借“討伐楊國忠”為名發(fā)動叛亂。安祿山起兵漁陽,很快就占領洛陽、長安。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向四川成都逃去,途經(jīng)馬嵬坡,士兵憤慨,埋怨君王寵幸楊貴妃及其兄楊國忠,致使百姓家散人亡,遂奮起殺死楊國忠。同時唐玄宗迫于壓力不得不賜死楊貴妃。故事的結(jié)局是悲劇性的。二、新授課聆聽《漁陽鼙鼓動地來》和《山在虛無縹緲間》三、相關音樂知識:1、清唱?。呵宄獎∫步猩駝?。是巴洛克時期的一種混合歌樂的形式,由許多樂章組成,包括詠嘆調(diào),宜敘調(diào)、重唱、合唱等形體。其題材內(nèi)容包括:抒情的、戲劇的、歷史的或宗教的。無布景動作與服裝,多在教堂或音樂廳演出。2、外國著名的清唱?。汉nD《四季》、亨德爾《彌散亞》(欣賞片段)。四、課后延展:課下搜索:在音樂史上還有那些作曲家寫過“清唱劇“?
教學過程:一、新授課1、作者簡介及創(chuàng)作背景:黃自(略)。創(chuàng)作背景:《長恨歌》的歌曲是韋翰章根據(jù)元曲《長生殿》和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改編的。1932年的中國局勢可說頗混亂,“九.一八”事變后,大家的愛國情緒可說達至沸點,當時選取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指出政治不清明,就會引起民族災難,正如唐玄宗沉迷酒色而引致安史之亂一樣。作品本身雖然描述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但它的實質(zhì)的借古諷今,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愛國熱忱。2、深層感悟:復聽作品;模擬角色:把自己當做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或士兵,投入到角色之中,設身處地地體會在邊關告急,權臣造反,皇帝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形勢下,士兵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深層次體會作品的內(nèi)涵。)3、拓展與探究:(1)對比《漁陽鼙鼓動地來》與《山在虛無縹緲間》。(2)楊貴妃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雍容、華貴,擅長歌舞,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展示圖片。)(3)深入拓展:欣賞其他姊妹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京劇《貴妃醉酒》。4、在黃自的《踏雪尋梅》中結(jié)束本課。
一、走進西部1.歌聲引進西部。2.影片簡介西部。課件展示黃河、黃土高坡以及黃土高原上人們的生活。介紹西部的地理環(huán)境和風土人情,了解它們與當?shù)氐囊魳分g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二、西部放歌1.聽《黃河船夫曲》(l)聆聽(2)跟唱(3)表演師:拉船的人就叫纖夫,你們帶的毛巾可以派上用場了嗎?怎么做才像是在一根繩上拉船呢?2.唱《走絳州》(1)過渡語船靠岸了,船夫們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隨處都能聽到悠揚的歌聲。你聽,那邊船夫的歌聲剛落,這邊又傳來孩子們學唱的挑夫的歌!(2)聽聽《走絳州》師:同樣是來自黃土高原上的民歌,它們的風格有什么不同呢?生:……師:你從歌曲中聽到了些什么?生:一根扁擔軟溜溜,擔上扁擔到絳州……(3)說說“走絳州”師:對,歌中唱到“擔上扁擔走絳州”,“絳州”在哪里?為什么要“走絳州”而不是“坐車到絳州”?生:……師:“絳州”是古稱,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絳縣,明、清時期,這里是商業(yè)發(fā)達的繁華之地。我們現(xiàn)在要買東西都是拿錢到超市去買。可那時候高原上溝壑縱橫,交通不便,人們要買東西、賣東西都只能挑著擔子走到絳州去。于是就有了“擔上扁擔走絳州”的說法。
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甲殼蟲”嗎?The Beatles(披頭士,又譯甲殼蟲樂隊)毫無疑問是流行音樂界歷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最為成功的樂隊。The Beatles對于流行音樂的革命性的發(fā)展與影響力無人可出其右,對于世界范圍內(nèi)搖滾的發(fā)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影響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數(shù)代搖滾樂隊的音樂和思想,直接影響了搖滾樂的變革和發(fā)展,在英國,披頭士樂隊更是影響了60年代至今幾乎每一支樂隊的形成和發(fā)展。而樂隊中四名偉大的音樂家,特別是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對于世界各個角落的后輩搖滾歌手及音樂創(chuàng)作者們的影響持續(xù)至今。二、新課教學1、播放《昨日》初次聆聽,談談你的感受。2、簡介歌曲來源及故事背景歌曲《Yesterday》創(chuàng)作過程據(jù)麥卡特尼憶述,歌曲旋律的靈感來自夢中,一覺醒來后他立即走到鋼琴前彈奏出來,并以錄音機記錄下來。歌曲一經(jīng)發(fā)行,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優(yōu)美的旋律,雋永的歌詞,刻畫出每個人心靈深處那失落在時間中的影子。不論文化背景、社會地位、審美取向,甚至是否愛好音樂,幾乎人人都會被這首歌打動,它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教材分析:1、作品分析:《鱒魚》是舒伯特1817年根據(jù)詩人舒巴爾特的浪漫詩創(chuàng)作的一首藝術歌曲。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虛詐和邪惡所害,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惡,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2、作者介紹: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歐洲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貧困又不愿依附于權貴,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悶和壓抑的情緒,年僅31歲就離開了人世。舒伯特的創(chuàng)作體裁非常廣泛,包括歌劇、交響樂、重奏樂、奏鳴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創(chuàng)作領域,被譽為“歌曲之王”。3、作品結(jié)構(gòu)圖(略)4、重奏樂:又稱之為室內(nèi)樂,17世紀起源于意大利。近代室內(nèi)樂指每一聲部都由一件樂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按聲部人數(shù)的多少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等,也可按演奏的樂器分為“銅管重奏”、“木管重奏”等,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是弦樂四重奏,分別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組成。5、變奏曲式:由代表基本樂思的音樂主題及若干變奏所構(gòu)成的曲式,稱為變奏曲式,變奏中最初的呈現(xiàn)并作為以后變奏所依據(jù)的原型部分,稱為變奏的主題,其后的各次變奏依次稱為變奏一、變奏二、變奏三……結(jié)構(gòu)圖式為A+A¹+A²+A³……6、常見變奏手法:改變演奏、演唱方式:加入各種裝飾音;改變音色、速度、力度、節(jié)奏、調(diào)號等。
一、揭題: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做練習。二、練習:1、第8題:這是一道計算題。(1)明確要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2)學生獨立完成。(3)訂正答案。(4)有錯的學生,說一說計算順序是怎樣的,每一步的計算結(jié)果是多少?2、第9題:這是一道用數(shù)學的題。(1)看圖,同位兩個互相說說圖意,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2)根據(jù)問題列算式解答。(3)訂正答案。3、第10題:比一比。(1)明確要求,看誰先奪得紅旗。(2)各小組派代表參加比賽。(3)對算得又對又快的學生提出表揚,并獎勵給一個小標志。(4)再加入幾組比賽題,盡量讓學生多參與。4、第11題:這是一道用數(shù)學的題。(1)看圖,說圖意,提出數(shù)學問題。(2)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訂正。(3)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5、思考題:小組討論完成。一共12人,每兩人之間插入一個女生,一共能插入11人。
(3)請同學們在計數(shù)器的十位上撥8,百位上撥5。并在自己的課堂本上寫出這個數(shù)。全班同學讀一讀這個數(shù)。寫作:580讀作:五百八十教師:個位上沒有數(shù),就要用零展位,讀的時候不必讀出來。提問:這個數(shù)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2.練習:完成課本第69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講評。3.練習:完成課本第69頁的做一做的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講評。小結(jié):今天學習三位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讀、寫數(shù)都要從高位開始。讀數(shù)時,一個數(shù)百位上是幾就讀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個位上是幾就讀幾,數(shù)位中間的0就讀零,末位的零不讀。寫數(shù)時,一個數(shù)有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有幾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那哪一個上寫0。三、鞏固練習1.完成課本第71頁練習十五的第1題。2.完成課本第71頁練習十五的第2題。3.完成課本第71頁練習十五的第3題。
教后反思本節(jié)課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活動空間,把學生實際生活中聽說過的見到的平均分現(xiàn)象展示給學生看,把生活和數(shù)學聯(lián)系起來,在學生感受“同樣多”的基礎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這一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之后突出了學生三次實際操作。第一次,小組同學互相分水果,重視學生分的結(jié)果。體會感受“平均分”的含義。第二次,重視分法: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體現(xiàn)了學生對物品的不同分法,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第三次,分礦泉水,通過份數(shù)變化,觀察分的就結(jié)果,深刻體會“平均分”,為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知識。為學生營造探索的空間。第二課時:平均分的認識(二)教學內(nèi)容鞏固“平均分”。課本第15頁的例題3。教學目標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jié)果同樣多。
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經(jīng)歷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2)使學生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和轉(zhuǎn)化的學習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重、難點與關鍵1.重點: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經(jīng)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2.難點:應用分析推理將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數(shù)量關系轉(zhuǎn)化為一個數(shù)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的除法含義。3.關鍵:以解決問題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