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確定起跑線說課稿2篇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 說課稿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 說課稿

    一、文本解讀《伯牙鼓琴》是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一篇文言文。故事蕩氣回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鐘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沒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辈澜^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借助注釋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yōu)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七律 · 長征》說課稿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七律 · 長征》說課稿

    一、說教材《七律·長征》是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是毛澤東主席在1935年10月,長征即將勝利之時,回想起紅軍所走過的千山萬水,所經歷的艱難坎坷,心情激動地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生動地概述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所表現(xiàn)出的 革命英雄主義氣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課標對高年級詩歌閱讀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睘榇耍覍⒈菊n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學習生字,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目標:借助多媒體課件等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自主探究,互動交流,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說課稿(二)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開國大典》是國家統(tǒng)編教材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的第三課精讀課文,本組教材以“重溫革命歲月”為專題?!堕_國大典》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的開國大典的盛況,按照盛典進行的順序,通過對盛典一個個場面的描寫,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展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特別是毛澤東的領袖風采。二、析學情,說目標六年級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三學段,學生經過前五年的學習,已經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朗讀能力,并且掌握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在讀中能夠初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資料搜集能力,這些為本課的學習方法指導和感情的升華奠定了基礎。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說課稿(一)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說課稿(一)

    四、說教法 開國大典距今年代已遠,當時的時代背景遠離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運用教學手段實現(xiàn)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這篇課文的關鍵。為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我引領學生按照從整體——部分——回歸整體的教學方法學習課文,先初讀整體感知大典進行情況;然后抓住部分重點詞句領會人民的情感;最后再總結全文回歸整體。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走入情景,深化體驗。這樣既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再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說學法 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自學生字、新詞;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讓學生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場景,朗讀,想象,談體會,即通過談——讀——想——體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學習課文,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有效地展開了與文本的對話。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說課稿(一)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zhàn)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本組課文以“革命傳統(tǒng)教育”為主題,老師通過激昂感人的語言和逼真的課文演示,將學生帶入了戰(zhàn)火硝煙的戰(zhàn)爭年代,體會革命先烈英勇奮戰(zhàn),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深化了主題.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作業(yè)布置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二、說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戰(zhàn)斗,堅貞不屈,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2.能力目標:理解能力、朗讀體會能力的培養(yǎng)。3.德育目標;學習他們愛護群眾,英勇殺敵,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青山不老》說課稿(一)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青山不老》說課稿(一)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9課《青山不老》。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等幾個部分進行談一談我對本課的構思。一、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是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現(xiàn)實和過去互相比照,敘述與描寫互相輝映,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于后代。讓我們看到了我國人民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堅定決心。本課是略讀課文,要求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三黑和土地》說課稿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三黑和土地》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三黑和土地》是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歌,描述了翻身農民三黑重獲土地的喜悅心情,對土地的無比熱愛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總體寫出三黑得到土地后,視若珍寶、愛不釋手的情感。認真地侍弄土地:仔細地翻地,來回地耙地,把土地弄得非常松散,簡直像一張柔軟的床。非常適合種子在上面生長。第二部分介紹三黑把蕎麥種子播種到地里,看到麥苗的良好長勢,聽到地里的蟈蟈叫,想起心酸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展望未來,向往美好的生活。 二、說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辭手法。 3.了解三黑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一)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一)教案

    (6)交流。6的乘法口訣一共有幾句?口訣中的第一個數與算式中的第二個因數相同,表示什么?口訣中的第二個數與算式的第一個因數相同,表示什么?相鄰兩句口訣的積相差幾?哪幾句難記一些?你用什么方法記呢?怎樣記住"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兩句口訣?教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說、想出不同記口訣的方法。(7)應用"做一做"第1題(學生半獨立完成):①用6根小棒擺1個六邊形;②擺2個六邊形要用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樣想的?(想口訣"二六十二"。)③運用所學的口訣口答擺4個、6個、3個、5個六邊形所需要向小棒數。"做一做"第2題(獨立完成):①將第2題改為填空題,在圓圈內填寫正確的積;②口答得數,并說一說所用口訣。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二)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二)教案

    三、利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1.復習口訣的含義。任意挑出一句乘法口訣(兩個因數不同的),讓學生說說它表示什么意思。如"七八五十六",使學生知道它既表示8個7相加是56,又表示?個8相加是56。2.以游戲的方式開展用口訣進行計算的活動。(1)已知兩個因數求積的游戲。方法是:請一位學生隨意說出一個兩位數,另一位學生則將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與個位數字相乘,并算出結果,如果結果又是一個兩位數,再將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相乘,直至結果是一位數或零。如,一位學生說:"79",另一位學生則口算:7X9=636X3=181X8=8;一位學生說:"58":另一位學生口算:5X8=404X0=0(告訴學生0和一個數相乘得零)一位學生報了3個數以后,互換角色進行。(2)已知積求兩個因數的游戲。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說課稿2篇

    1.揭示課題那么,這個運算定律是否對分數加法也適用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2.研究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的適用性出示式題:提問:上面每組算式的左右兩邊有什么關系?得數是否相等?先指名學生練習,算出得數后,再引導學生觀察。提問:這兩組試題有何共同之處?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共同概括總結出他們的共同點,得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通過討論明確: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中的數,既包括了整數,又包括了小數和分數。【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直觀感知了加法運算定律同樣也適用于分數加法。這種通過自己實踐得來的東西,學生理解得更透,掌握得更牢。

  • 人音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上冊趕圩歸來啊哩哩說課稿

    人音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上冊趕圩歸來啊哩哩說課稿

    我使用的是聆聽法和提問法。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欣賞《苗嶺的早晨》。問題是“聽這首樂曲時你眼前浮現(xiàn)的是什么樣的畫面?這首樂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聽完后作答。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實現(xiàn)我的第二點教學目標。這個環(huán)節(jié)完后我接著對苗族的重要節(jié)日、服飾、音樂、樂器和一些風俗習慣等進行闡述。運用講授法和討論法。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實現(xiàn)我的第一點教學目標。3、 教唱部分:(18分鐘)不同的少數民族,他會具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音樂風格。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很有魅力的彝族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首先我們完整地聽一遍,感受一下這首曲子的情緒和獨特的地方。接著就是教唱和演唱、分組演唱的部分。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實現(xiàn)我的第三點教學目標。4、 小結:“今天我們叩開了西南風情的大門,發(fā)現(xiàn)里面絢麗多彩如詩如畫。希望同學們通過網絡和書籍等手段繼續(xù)參觀和探索里面的奧妙。”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同學們繼續(xù)學習。最后結束本課。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數一數》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數一數》說課稿

    億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對大數的認識是萬以內數的認識的拓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數學基礎之一。本冊教材先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再教學億以上數的讀法和寫法,并對數的理論進行整理,在兩部分認識數教學中間安排十進制計數法,知道數位,數級,對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也對億以上數的認識起承上啟下作用。加強了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對學生進行綜合知識的滲透,從萬以內數的認識到億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數概念的又一次擴充。教材提供了較豐富的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不僅為學生認識大數提供豐富的內容,也為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突出數概念教學,從數學的高度把握十進制原理,培養(yǎng)數感。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給了學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間,也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了思路,如:讀、寫數的法則教材上不給出現(xiàn)成的結論,而是讓學生通探究自主過討論得到。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下課啦》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下課啦》說課稿

    一、說教材《下課啦》是北師大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學習比大小、比多少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比高矮、長短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這節(jié)課的內容難在學生初步掌握比高矮、長短的方法。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預設為:1、在比一比的活動中,通過直觀地比較物體的高矮、長短、初步感知幾個物體之間的高矮、長短。2、知道在比較高矮、長短時需要在同一起點進行。3、通過與他人合作交流,掌握比較的方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獲得高矮、長短等比較活動的方法。教學難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比較的方法。二、說學情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主要是比較物體的高矮、長短,學生對這一方面的知識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層次參差不齊,需要教師知識性的梳理。因此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背景等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猜數游戲》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猜數游戲》說課稿

    二、說教法與學法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jié)課的教學本人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xiàn)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jié)課以游戲、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設計了新穎的情景教學和動畫故事,盡可能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學過程緊扣教材,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的引導,使整節(jié)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課教學中,本人就注意實踐操作與游戲活動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三、說教學過程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主要設計了六個環(huán)節(jié):提問導入、猜數游戲、實際應用、回顧總結、課堂作業(yè)。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找因數》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找因數》說課稿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操作、探索的基礎上,組內交流想法,再在班內交流匯報,讓學生的語言得到相互交流、碰撞,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火花?!繋煟耗隳馨堰@些擺法用算式寫出來嗎?(學生獨立寫出算式并匯報)依學生匯報板書:1×12=122×6=1212×1=126×2=123×4=124×3=12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哪兩道算式的因數一樣?學生觀察算式,找出因數一樣的算式。師:那么,這6個算式最少能用幾種算式表示出來?引導學生說出能用3種方法表示,這三種方法是:1×12=122×6=123×4=12,并指明算式一樣時選擇其中一種說出來。板書:12=1×12=2×6=3×4師:同學們觀察一下,12的因數有哪幾個?(學生說出12的因數有:1、12、2、6、3、4。)師:拼長方形與找因數有什么關系呢?(指名學生說一說)師:根據剛才的操作交流,請同學們說一說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呢?(學生思考片刻后匯報,可以組內交流。)引導學生說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兩個數相乘得12,然后一對一對找出來。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找質數》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找質數》說課稿

    第一:說教材?!百|數和合數”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五年級(上)第三單元的內容,在教材第39~40頁;是學生學習了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了解了2、5、3倍數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識,它是學生學習分解質因數、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基礎,在本章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第二:說教法: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定為:1)找因數填表格經歷探索質數與合數的過程,理解質數與合數的意義;2)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或合數;3)在研究質數的過程中豐富對數學發(fā)展的認識,感受數學發(fā)展的文化魅力;4)、在猜想——驗證——概括——理解的過程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數學學習的方法。第三:說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質數與合數的意義。難點: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體會數學學習的方法。教學準備:課件教學安排:兩課時。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正負數》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正負數》說課稿

    二、說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中心任務,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為此服務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進步和發(fā)展。根據這一要求和本節(jié)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課我確定如下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知道正負可以相互抵消。2、過程與方法本節(jié)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讓學生利用導學案自學,再對學、群學,最后在班里進行展示。整節(jié)課都是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的一個過程。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經歷獨學、交流、合作、展示等一系列活動,通過生生、師生互動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依據這樣的教學目標,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運用了淺顯易懂的兒童語言制定了導學案上的學習目標。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上下》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上下》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課選自北師大小學數學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上下》,它屬于“空間與圖形”中的內容,為以后學習“方向與位置”及“方向與路線”做好鋪墊。在這一課時里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一知識的學習融入到找家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上下的位置關系。依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實際,結合教材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出來。(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情感目標:在有趣的課堂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及數學學習的快樂,并養(yǎng)成熱情好客尊敬長輩的行為習慣。4、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學生會用自己的的語言描述上下位置關系,難點是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依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是這樣實施教學的。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秋游》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秋游》說課稿

    1.認知目標:(1)結合學生的生活背景,在親身體驗中充分認識估算在生活中的意義。(2)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合作探究,進而發(fā)現(xiàn),總結和應用除法估算的方法。2.能力目標:(1)運用除法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滲透聯(lián)想類推的數學思考方法。(3)在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3.情感目標:培養(yǎng)他們勇于探索嘗試,能主動地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以及自主、自信、團結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教學難點: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及運算的方便程度,靈活地進行除法估算。二、教法和學法: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鼓勵探索引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就能:敢于嘗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發(fā)展一改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這種應答式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簡單記憶、機械重復的學習方式,而是充分讓學生自己在生活情景體驗中主動質疑、探索,互相交流,共同發(fā)展。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秋游》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秋游》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68-70頁的《秋游》,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節(jié)課進行說課:一.說教材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四舍五入法試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此前,學生學習的除法都是一次試商成功不需要調商的。本課由秋游搭車的事件引出計算:每個年級各需幾輛車?先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計算,發(fā)現(xiàn)不是所有的除法計算一次試商就能成功,需要對所估得的商進行調試,從而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四舍五入法試商后進行調商的探索過程,理解試商后調商的原因。并能正確地進行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筆算。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上一頁123...262728293031323334353637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