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說課件設計及板書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中輔助教師授課,幫助學生練習,已成為非常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之一。在本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中,本人也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課件在設計上遵循實用性原則、輔助性原則、創(chuàng)新性原則,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服務于課堂教學,設計科學合理,制作精美細致;課件的有效使用很好地優(yōu)化了課堂,極大地擴充了容量,有力地突出了重點,輕松地化解了難點;使學生學習興趣濃郁,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特別是在演示多邊形對應角相等的設計,使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變得更直觀、更高效、更方便,讓學生輕松地進行探究,很好地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方便了教師的策略實現(xiàn)。在授課過程中,我又不是完全依賴于多媒體課件,而成了課件反映員;我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合理地利用黑板板書有關內(nèi)容,靈活動配合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呈現(xiàn)有關知識點,以彌補課件的不足。
接下來請同學們改造這五個句子,變成“如果??,那么??”句式,其實就是一個語文環(huán)節(jié)中的造句,同學們很活躍,紛紛舉手發(fā)言。課堂檢測練習我用到的是課本221頁習題6.2第1、2題,有個別同學會做錯,做錯點在于對判斷還把握不夠到位,還有少數(shù)同學對定義與命題的理解產(chǎn)生混亂。據(jù)此,我提出:定義與命題兩個概念該如何區(qū)別?同學們舉手發(fā)言:定義是一個描述性的概念,而命題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還有同學說道:定義就是一個“??叫??”的句式,命題就是“如果??那么??”的句式。在教學中,學生對定義與命題的把握還是比較清楚的。大部分學生可以口頭完成導學案設計的題目。能夠迅速的把一個命題轉化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利用疑問句和祈使句的特點,判定不是命題的語句.迅速的掌握情況還是比較可以的。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螞蟻爬行的最短路線,充分討論后,匯總各小組的方案,在全班范圍內(nèi)討論每種方案的路線計算方法,通過具體計算,總結出最短路線。讓學生發(fā)現(xiàn):沿圓柱體母線剪開后展開得到矩形,研究“螞蟻怎么走最近”就是研究兩點連線最短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利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建立數(shù)學模型,構圖,計算.意圖: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找到解決“螞蟻怎么走最近”的方法,將曲面最短距離問題轉化為平面最短距離問題并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在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建摸,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強學生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3.突破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鼓勵引導學生經(jīng)歷探索過程,得出結論,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達標測試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共設計了5道題,題型有選擇、填空、解答。這些題都來自于課后習題,是課后習題的重組和整合,能夠很好地考查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以多變的題型呈現(xiàn),總體還是以基礎題為主,以課后習題為主要內(nèi)容設計,可把課后習題改編成填空、選擇、計算、解答、證明等。這些題的設計要有典性、代表性,要緊跟時代步伐。80%-90%的學生能做全對,題量不能超過6道題。學生答題時間不能超過8分鐘。四、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以綜合運用推論的一道計算題呈現(xiàn)的。旨在讓學生在課后鞏固對推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為后面學習相似三角形做鋪墊。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并充分體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diào)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tài)。
3.故事還沒完了,沒早睡,明明還會怎么樣?(引導往安全方面想)上體育課時……我們應該……(早睡早起,每天睡足十小時)在回家的路上……我們應該……(早睡早起,每天睡足十小時)是的麻煩會不斷上門。我們應該……(早睡早起,每天睡足十小時)小時:看來充足睡眠能保安全哦?。ò鍟罕0踩┤绻L期睡眠不足后果更嚴重。4.演一演師:同學們,明明現(xiàn)在很后悔了,他說一定會早睡早起。真的這樣,明明的一天又會變得怎樣?讓我們時間倒流吧!同學互相討論,嘗試演一演。指名與老師一起演一演。小結:有早睡,多美妙!現(xiàn)實生活可沒有時光機。為了健康與安全,我們還要堅持早睡早起,每天睡足十小時。【設計意圖:觀察書本上的插圖,想象人物間的對話故事,換位思考,反思自己沒早睡會帶來哪些不良的后果。續(xù)說故事,明白充足睡眠也是保障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演一演,創(chuàng)設正面教育情境,把“早睡早起”的種子深深種在心里,生根,發(fā)芽。】
一、說教材:《別傷著自己》是《家中的安全與健康》單元里的第3 課。本課側重 讓學生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見的安全問題,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識,是單 元目標的重要內(nèi)容。 同時,側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防范意外傷害的方 法,發(fā)展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危險無處不在,兒 童意外傷害事故屢見不鮮, 皆因兒童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 力。所以,讓學生初步了解日常家居生活中常見的安全問題,提高自 我保護意識,是學生形成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墩n程標準》 對于新入學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有明確要求《課程標準》 的課程目標中提出了需引導和幫助學生學會掌握自身 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課程內(nèi)容中也明確了相應的學習 指導內(nèi)容:“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8 條“使用玩具、設備進行活 動時,遵守規(guī)則,注意安全”,第9 條“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和安全 標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
教學過程:一、導入1、聽《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導入新課。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校園歌曲《校園的早晨》。二、歌曲簡析、樂理、節(jié)奏1、三段式A8 + B12 + A142、反復跳躍記號3、弱位起音、切分音4、︱0ⅹ ⅹⅹ ⅹ ⅹⅹ∣ ︴ 0 ⅹ ⅹ ⅹ ⅹ ∣ 三、學唱歌曲1、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校園的早晨》,聽一聽并思考: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場景,表達怎樣的情緒?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師:哪位學生用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情感來讀第一段歌詞。 3、重點學唱第一段簡單的練聲出示歌譜示范歌唱第一段,邊彈邊唱。逐句教唱,講授重點、難點樂句,并加強練習。師:因為我們這首歌是以校園生活為素材的,所以出現(xiàn)很多強位上的休止,使音樂顯得活潑可愛。學生齊唱第一段,老師伴奏。 打節(jié)奏要清晰,打的聲音不要太大。4、學唱第二段(1)分句指導歌唱(同上)。(2)重點練唱:有強位休止符的樂句;有切分音的樂句。(3)學生齊唱第二段,老師伴奏。5、學唱第三段(1)重點學唱最后一句,齊唱第三段。
精讀課文,理解積累 1、同學們的字記的很好,課文也一定能讀出感情來?,F(xiàn)在就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并自己喜歡的一段精讀?! ?、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調(diào)整方案: 方案一: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這一問題較開放,如果學生已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nèi)容,即可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如果學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詞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學。)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黃鶯它們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們?yōu)槭裁催@么認為?(板貼寫有字的小寫圖片和對應的顏色) 3、小組內(nèi)討論:a.如果分角色朗讀的話,該怎樣讀爭論的語法,朗讀好“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b.怎樣表現(xiàn)春雨小鳥和大自然?! ?、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組內(nèi)分角色讀、表演讀?! ?、請一組同學配樂表演讀,學生評價 6、同學們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說一說,畫一畫(自選粉筆板畫春雨) 7、指導積累。同學們讀得真有感情,現(xiàn)在請把你喜歡的詞句畫下來。
4月19日,湖北紅安00后為爭女朋友斗毆,操板磚砸人手段兇殘。 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學生及社會青年追打,捅傷。 5月12日,福建晉江學生校外打架一死兩傷。 5月19日,遼寧沈陽寧官實驗學校籃球暴力事件。 6月16日,山東濟南一中學多名學生暴力毆打同校學生。 6月21日,湖南懷化一女生在校園遭8名學姐群毆致耳膜穿孔。 6月26日,河南信陽數(shù)百中學生赤膊群毆。(二)抵制校園暴力此環(huán)節(jié)設置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分別是:1、同學間發(fā)生矛盾時,作為當事人,我們應該如何解決?2、矛盾一時難以解開,如何有效扼制校園暴力的發(fā)生?3、一旦發(fā)生校園暴力事件,如何應對?這三個問題,分別是從學生間出現(xiàn)矛盾時、校園暴力發(fā)生前、校園暴力發(fā)生中三個不同階段提出的,能夠讓學生思考在不同情況下如何處理矛盾,并盡可能的避免校園暴力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校園暴力,也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傷害。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避免校園暴力的做法: 從受害者的角度想:不理睬;找老師;懂自救。 從施暴者的角度想:想后果;勿沖動;換位思考。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1.導語:大家還記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隨意消失變化的人嗎?還記得在神話世界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現(xiàn)在所有這一切都不是在瘋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話里,而是在離我們也許只有幾年之遙的納米時代!那么什么是納米?什么是納米技術?大家想不想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2.展示圖片:【課件出示2】圖1.納米機器人(描述的是一個納米機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積物。由于納米機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中自由地游動,對于像腦血栓、動脈硬化等病灶,它們可以非常容易地予以清理,而不再用進行危險的開顱、開胸手術。)圖2.納米技術制作的中國地圖(這是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的科技人員,利用納米加工技術在石墨表面,通過搬遷碳原子而繪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國地圖。這幅地圖到底有多小呢?打個比方吧,如果把這幅圖放大到一張一米見方的中國地圖大小的尺寸,就相當于把該幅地圖放大到中國遼闊的領土的面積。)
2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雖然經(jīng)過了一學期學習但好習慣還沒養(yǎng)成,課上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我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加以引導、啟發(fā),說易懂的語言,練學生易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寬松融洽的氣氛快樂的學習。a教學重點教學重點: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圖案的基本構成特點。學時難點把握個人創(chuàng)作與集體合作的關系。
3、一般地,對于關于 方程 為已知常數(shù), ,試用求根公式求出它的兩個解x1、x2,算一算x1+x2、x1?x2的值,你能得出什么結果?與上面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否一致?!局R應用】 1、(1)不解方程,求方程兩根的和兩根的積:① ② (2)已知方程 的一個根是2,求它的另一個根及 的值。(3)不解方程,求一 元二次方程 兩個根的①平方和;②倒數(shù)和。(4)求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是 。【歸納小結】【作業(yè)】1、已知方程 的一個根是1,求它的另一個根及 的值。2、設 是方程 的兩個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① ;② 3、求一個一元次方程,使它的兩 個根分別為:① ;② 4、下列方程兩根的和與兩根的積各是多少 ?① ; ② ; ③ ; ④ ;
2、猜想 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根 的和與積和原來的方程有什么聯(lián)系?小組交流。3、一般地,對于關于 方程 為已知常數(shù), ,試用求根公式求出它的兩個解x1、x2,算一算x1+x2、x1?x2的值,你能得出什么結果?與上面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否一致?!局R應用】 1、(1)不解方程,求方程兩根的和兩根的積:① ② (2)已知方程 的一個根是2,求它的另一個根及 的值。(3)不解方程,求一 元二次方程 兩個根的①平方和;②倒數(shù)和。(4)求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是 ?!練w納小結】【作業(yè)】1、已知方程 的一個根是1,求它的另一個根及 的值。2、設 是方程 的兩個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① ;② 3、求一個一元次方程,使它的兩 個根分別為:① ;② 4、下列方程兩根的和與兩根的積各是多少 ?① ; ② ; ③ ; ④ ;
新建成的紅星中學,首次招收七年級新生12個班共500人,學校準備修建一個自行車車棚.請問需要修建多大面積的自行車車棚?請你設計一個調(diào)查方案解決這個問題.解析:決定自行車車棚面積的因素有兩個,即自行車的數(shù)量與每輛自行車的占地面積.因此收集數(shù)據(jù)的重點應圍繞這兩個因素進行.解:調(diào)查方案如下:(1)對全體新生的到校方式進行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問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騎自行車嗎?A.經(jīng)常是 B.不經(jīng)常是C.很少是 D.從不是(2)根據(jù)調(diào)查問卷結果分類統(tǒng)計騎自行車的人數(shù);(3)實際測量或估計存放1輛自行車的大約占地面積;(4)根據(jù)學校的建設規(guī)劃、財力等因素確定自行車車棚的面積.方法總結:確定調(diào)查方案時必須明確兩個問題:(1)需要收集哪些數(shù)據(jù)?(2)采用什么方式進行調(diào)查可以獲得這些數(shù)據(jù)?探究點三:從圖表中獲取信息小冰就公眾對在餐廳吸煙的態(tài)度進行了調(diào)查,并將調(diào)查結果制作成如圖所示的統(tǒng)計圖,請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會用度量法和疊合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2.理解角的平分線的定義,并能借助角的平分線的定義解決問題.3.理解兩個角的和、差、倍、分的意義,會進行角的運算.一、情境導入同學們,如圖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剪刀模型,現(xiàn)在考考大家,剪刀張開的兩個角哪個大呢?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角的比較在某工廠生產(chǎn)流水線上生產(chǎn)如圖所示的工件,其中∠α稱為工件的中心角,生產(chǎn)要求∠α的標準角度為30°±1°,一名質(zhì)檢員在檢驗時,手拿一量角器逐一測量∠α的度數(shù).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一下,該名質(zhì)檢員采用的是哪種比較方法?你還能給該質(zhì)檢員設計更好的質(zhì)檢方法嗎?請說說你的方法.解析:角的比較方法有測量法和疊合法,其中測量法更具體,疊合更直觀.在質(zhì)檢中,采用疊合法比較快捷.
若a,b,c都是不等于零的數(shù),且a+bc=b+ca=c+ab=k,求k的值.解:當a+b+c≠0時,由a+bc=b+ca=c+ab=k,得a+b+b+c+c+aa+b+c=k,則k=2(a+b+c)a+b+c=2;當a+b+c=0時,則有a+b=-c.此時k=a+bc=-cc=-1.綜上所述,k的值是2或-1.易錯提醒:運用等比性質(zhì)的條件是分母之和不等于0,往往忽視這一隱含條件而出錯.本題題目中并沒有交代a+b+c≠0,所以應分兩種情況討論,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是忽略討論a+b+c=0這種情況.三、板書設計比例的性質(zhì)基本性質(zhì):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ab=cd等比性質(zhì):如果ab=cd=…=mn(b+d+…+n≠0), 那么a+c+…+mb+d+…+n=ab經(jīng)歷比例的性質(zhì)的探索過程,體會類比的思想,提高學生探究、歸納的能力.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解決過程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在△AEF和△DEC中,∠AFE=∠DCE,∠AEF=∠DEC,AE=DE,∴△AEF≌△DEC(AAS),∴AF=DC.∵AF=BD,∴BD=DC;(2)當△ABC滿足AB=AC時,四邊形AFBD是矩形.理由如下:∵AF∥BD,AF=BD,∴四邊形AFBD是平行四邊形.∴AB=AC,BD=DC,∴∠ADB=90°.∴四邊形AFBD是矩形.方法總結:本題綜合考查了矩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明確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是解本題的關鍵.三、板書設計矩形的判定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定義)通過探索與交流,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學生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并會運用定理解決相關問題.通過開放式命題,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動手實踐、合作探索、小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1)求證:四邊形BCFE是菱形;(2)若CE=4,∠BCF=120°,求菱形BCFE的面積.(1)證明:∵D、E分別是AB、AC的中點,∴DE∥BC且2DE=BC.又∵BE=2DE,EF=BE,∴EF=BC,EF∥BC,∴四邊形BCFE是平行四邊形.又∵EF=BE,∴四邊形BCFE是菱形;(2)解:∵∠BCF=120°,∴∠EBC=60°,∴△EBC是等邊三角形,∴菱形的邊長為4,高為23,∴菱形的面積為4×23=83.方法總結:判定一個四邊形是菱形時,要結合條件靈活選擇方法.如果可以證明四條邊相等,可直接證出菱形;如果只能證出一組鄰邊相等或對角線互相垂直,可以嘗試證出這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然后用定義法或判定定理1來證明菱形.三、板書設計菱形的判 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定義)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菱形 經(jīng)歷菱形的證明、猜想的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體會證明過程中所運用的歸納概括以及轉化等數(shù)學方法.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與綜合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解:∵四邊形ABCD是矩形,∴AD∥BC,∠A=90°,∴∠2=∠3.又由折疊知△BC′D≌△BCD,∴∠1=∠2.∴∠1=∠3.∴BE=DE.設BE=DE=x,則AE=8-x.∵在Rt△ABE中,AB2+AE2=BE2,∴42+(8-x)2=x2.解得x=5,即DE=5.∴S△BED=12DE·AB=12×5×4=10.方法總結:矩形的折疊問題是常見的問題,本題的易錯點是對△BED是等腰三角形認識不足,解題的關鍵是對折疊后的幾何形狀要有一個正確的分析.三、板書設計矩形矩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叫做矩形矩形的性質(zhì)四個角都是直角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經(jīng)歷矩形的概念和性質(zhì)的探索過程,把握平行四邊形的演變過程,遷移到矩形的概念與性質(zhì)上來,明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精神,掌握幾何思維方法,體會邏輯推理的思維價值.
《我家是動物園》這個故事,讓孩子們充滿了驚喜和快樂,它能讓孩子產(chǎn)生幽默與共鳴,并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 “家”怎么會是動物園呢?這讓孩子產(chǎn)生了好奇。而讀完作品后,從作品中,他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并認識到各種不同生命和諧相處是一個美好并值得努力的理想。 二.結合生活,合理聯(lián)想 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他們會為一件小事而吵架,會為朋友的一句話而委屈,會一起玩得很高興,會和朋友說悄悄話……。 遷移作品經(jīng)驗,讓孩子把朋友和動物形象展開聯(lián)想,創(chuàng)設情境,把班級比作動物園,把熟悉的小朋友比作可愛的小動物,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需要的滿足。 本次活動,需要引導孩子從朋友的外表,習慣,喜好等方面對朋友有一個綜合形象的聯(lián)想。與此同時,挖掘不同狀態(tài)下朋友的不同特點,如:吵架的時候,一起玩的時候,哭的時候,笑的時候,分別象什么。這些經(jīng)驗都應該是孩子在這一年來,與朋友的相處中累積的感性經(jīng)驗和理性思考。 能體會朋友間的“幽默”形象的比喻,亮出自己觀點,去欣賞、接納別人的優(yōu)點,理解、寬容別人的缺點,同時去幫助、支持他人有合作的意識。 三.班級的背景特點及價值追求 孩子們很快就要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孩子們非常珍視友誼:贈送禮物、保存著朋友的小名片……能讓孩子在畢業(yè)的時候,感受到我們這個動物班級的歡樂,感受到每個小動物的可愛,從小在他們內(nèi)心播灑友誼的種子,珍藏最初的友誼。將來無論走到哪里,在心中總會有“小動物”朋友陪伴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