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體會公共設施被破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不便和危害。活動二:保護我們的“朋友” 首先,課件出示有關破壞公共設施行為處罰的相關法律條文,學生說一說,破壞公共設施會受到怎樣的法律制裁。接著,教師列 舉一些社會生活中因破壞公共設施而受到法律制裁的事例。然后,課件出示幾個公共設施受到損壞的場景,教師引導學生 說一說,該怎么辦?并板書。設計意圖:知道愛護公共設施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破壞 公共設施會受到法律制裁?;顒尤荷拼覀兊摹芭笥选睂W生閱讀教材第 56 頁的兩幅圖片,傾聽一些公共設施的“心 聲”。然后,課件出示幾幅公共設施的圖片,學生小組交流這些公共 設施被損壞的原因,討論文明使用公共設施的金點子。全班交流匯 報,教師相機引導,并板書。
一、關于教學目標的確定:第五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其在簡單實際問題中的探索與應用。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是在為本章的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作準備。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更是本章的難點。可是說不等式的基本性質這個概念既是不等式這一章的基礎概念又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我選擇此節(jié)課說課。教參指導我們:教學要注重和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和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和體會“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shù)學模型,并回到實際問題中解釋和檢驗”的過程。注重“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的教學。使學生在熟悉的實際問題中,在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的基礎上,經(jīng)歷“嘗試—猜想—驗證”的探索過程,體會“轉化”的思想方法,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要滲透函數(shù)思想。運用數(shù)學中歸納、類比的方法,理解方程與不等式的異同點。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后,引入圖形的全等。這節(jié)課探究對象是生活中的常見全等圖形,主要是探究全等圖形的概念和特征,通過系列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同時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也是下一節(jié)學習全等三角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奠基石,它對知識的聯(lián)系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2.教學目標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本階段的學生應初步會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進對數(shù)學的理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因此我確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知識技能目標: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圖形全等的概念,掌握全等圖形的特征,能在不同的圖形中識別出全等的圖形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動手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a.第127頁隨堂練習1第(1)題。b.一個多邊形的邊都相等,這是一個正多邊形嗎?c.一個多邊形的內(nèi)角都相等,這是一個正多邊形嗎?d.所以,一個相等,也都相等的多邊形才是。(此檢測主要是讓學說出多邊形和正多邊形的定義,因為是在三角形、四邊形的基礎上,定義是一致的,所以不深究。在教材的處理上,把正多邊形放在了前面,兩個較為簡單的概念放在一起,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2.各組展示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的計算方法。3.各組展示五邊形的內(nèi)角和的計算方法。(由各組派代表上臺板演,其它組補充,真正讓學生動起來)4.各組選擇前面最優(yōu)的方法,口述六邊形、七邊形的內(nèi)角和的算法。(以此上,學生可以利用對比的方法,選擇作出過三角形的一個頂點的對角線的方法,讓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5.據(jù)此,你們認為n邊形的內(nèi)角和應該怎樣計算。(注意n的條件)五、當堂訓練。
“我在這一黃昏剛剛到來的時候就祈盼著下一個黃昏的來臨。(我示范演唱歌曲一段)這是從心里說出的旋律,男子拿著曼陀鈴在心愛的姑娘的陽臺下,仰望著她。這段音樂的伴奏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音樂襯托,而是模仿曼陀鈴的節(jié)奏,精心編配的鋼琴伴奏織體,它在意境渲染和表情刻畫中都具有獨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通常我們對于伴奏音樂有忽視和淡化的現(xiàn)象,但這里的伴奏與旋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是讓學生伴隨著我的伴奏通過哼唱音樂主題,在聽覺中來親身感受完美的音樂意境。 鋼琴伴奏的呼應作用:從樸素意義上說鋼琴伴奏是整個音樂作品一個情境的鋪設或是一種情緒的鋪墊。此處樂句之間出現(xiàn)的鋼琴伴奏(鋼琴示范演奏)仿佛是心愛的女孩在內(nèi)心的應答,而更高的藝術價值恰似生活當中人們的對話,透應出心愛之人彼此用心靈呼喚對方的藝術效果。
(一)觀圖激趣、設疑導入 1、(PPT課件出示復習題)2、引導學生復習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并進行相應的計算。生1: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生2: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比例尺。(PPT課件出示問題)在一幅地圖上量得A地點到B地點的圖上距離是5 cm,已知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4000000,那么A地點到B地點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師:在這里已知的條件有哪些?生1:知道兩地的圖上距離是5 cm。生2:知道比例尺是1∶4000000。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生:計算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接著來學習比例尺的應用,學習如何利用比例尺來解決實際問題,也就是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通過把復習題中的習題變換已知和未知條件來變成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知識的靈活性。(二)探究新知探究學習例2,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1、PPT課件出示P54例3。下面是北京軌道交通路線示意圖。地鐵1號線從蘋果園站至四惠東站在圖中的長度大約是7.8 cm,從蘋果園站至四惠東站的實際長度大約是多少千米?2、引導學生分析探究:師:從例題中可以知道哪些已知條件?生:可以知道兩站的圖上距離大約是7.8cm。師:這是從題目中直接讀出來的,那么從所給的圖中還能觀察到什么條件呢?生:可以知道比例尺是1∶400000。布置學生小組討論怎么樣解決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教師進行指導。3、匯報學習成果,師生共同探究:師:你們是怎么解答的?生1:通過列方程來解答的。生2:根據(jù)題意,可以先設實際長度為x cm,再根據(jù)“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解答。師:解答時要注意什么?生1:要求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但已知的圖上距離是多少厘米,可以先設實際距離為x cm,算出實際距離的厘米數(shù)后,再化成千米數(shù)。生2:根據(jù)“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實際距離。4、完成解答:(板書解題過程)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解:設從蘋果園站到四惠東站的實際長度是x cm。=x=7.8×400000x=31200003120000 cm=31.2 km答:從蘋果園站到四惠東站的實際長度大約是31.2 km。5、拓展延伸:師:我們除了用方程解答之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生:可以用算術方法解答。師:可以怎樣來分析呢?生:在“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實際距離既可看成分數(shù)的分母,又可看成除法中的除數(shù),所以可得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師:我們來共同完成解答:(板書過程)圖上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7.8÷=3120000(cm)3120000 cm=31.2 km答:從蘋果園站到四惠東站的實際長度大約是31.2 km。6、牛刀小試。(1)師:我們一起來做兩個練習題,看我們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PPT課件出示)①教材P54做一做。先把教材P54做一做的圖中的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再用直尺量出圖中河西村與汽車站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厘米,并計算出兩地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
(一)復習導入 1. 師:同學們,你們經(jīng)常去超市吧?超市里有時候會有打折的活動,你知道什么是打折嗎?(課件第2張)生:商店有時降價銷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俗稱“打折”。2.你知道打折的含義嗎?幾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比如打七折,就是按照原價的十分之七出售,也就是按原價的70%出售。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扣的知識。(課件第3張)【設計意圖】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課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二)探究新知 1、探究折扣的含義,計算打折后的價錢。(課件第3張)(1)星期天,小雨和爸爸來到商場買東西,正好趕上打折活動。小雨問爸爸:什么叫做“八五折”?你能回答小雨的問題嗎?生1:“八五折”就是按原價的85%出售。你知道“九折”是多少嗎?生2:“九折”就是按原價的90%出售。(2)爸爸給小雨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xiàn)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你會列式嗎?(課件第4張)小組合作:你是怎樣想的?說說你的思考過程。(課件第5張)(3)匯報交流:生1:把原價看做單位“1”,打八五折就是按原價的85%出售。(課件第6張)生2:現(xiàn)價=原價×折扣,求現(xiàn)價,做乘法。生3:180×85%=153(元)答:買這輛車用了153元。2、探究計算打折后便宜了多少錢的方法。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xiàn)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元?(課件第7張)(1)小組討論: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說說你的思考過程。生1:我先求現(xiàn)價是多少,再求比原價便宜了多少元。(課件第8張)列式為:160×90%=144(元)160-144=16(元)答:比原價便宜了16元。生2:我先求現(xiàn)價比原價便宜了百分之幾,再求比原價便宜了多少元。(課件第9張)列式為:160×(1-90%)=160×10%=16(元)
(一)觀圖激趣、設疑導入 出示課件的第一張幻燈片。1、談話導入(PPT課件出示腦筋急轉彎)。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腦筋急轉彎,一起來猜一猜把!生1:因為螞蟻是在地圖上爬過去的。2、揭示課題。師:同學們可真聰明!是的,地圖上的距離是按一定的比把實際的距離縮小了畫在圖紙上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比例尺。(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運用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導入,給學生帶來的是愉快的心情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順其自然進入學習狀態(tài),達到導入的目的。(二)探究新知教學比例尺的意義及種類,理解比例尺的含義以及關系式。1、閱讀教材第53頁關于比例尺的內(nèi)容。師:閱讀教材后,匯報你知道了哪些關于比例尺的知識。生1:通過閱讀我知道: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比例尺的意義)=比例尺生2:比例尺是繪圖時用的,它是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生3:教材介紹說,地圖上的比例尺有1∶100000000,這是數(shù)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寫成這種形式,也叫數(shù)值比例尺。(板書)生4:老師,我看見這樣表示比例尺的: 師:這叫線段比例尺。 它表示的是: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50 km的實際距離。(板書)生5:我會把上面的線段比例尺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 cm∶50 km=1 cm∶5000000 cm(單位要相同)=1∶5000000(板書過程)生6:比例尺1∶5000000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5000000倍。
注意強調概念理解不到位的方面:① tanA是一個完整的符號,它表示∠A的正切,記號里習慣省去角的符號“∠”,若用三個字母表示角則“∠”不能省略,如“∠ABC的正切表示為tan∠ABC”;② tanA沒有單位,它表示一個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對邊與鄰邊的比;③ tanA不表示“tan”乘以“A”。通過給出直角三角形的任兩邊的長,讓學生求∠A,∠B的正切及時強化學生對概念的3、正切函數(shù)的應用理解通過實際問題的解答進一步了解梯子的傾斜程度、坡度與正切函數(shù)的關系;對學生進行正切的變式訓練,讓學生理解不管角的位置如何改變,只要角的大小不變則其正切值是不變的。練習的安插注意梯度,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fā)展。4、最后小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及注意點五、達標測試具體思路:把幾個問題分為四個等級,方便對學生的了解;通過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也做到心中有數(shù)。
師:巨人看見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大聲叱責。請把巨人叱責的話找出來讀一讀。(生邊讀邊畫出巨人叱責孩子們的語句,文中主要有三句)師:讀一讀這三句話,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么樣子的?生:巨人說:“你們在這兒干什么?”這時他可能瞪著眼睛,臉上通紅通紅的,雙手叉著腰,心里想:這是我的花園!你們這些小家伙隨便進來,真討厭!生:巨人說:“我自己的花園就是我自己的花園?!边@時候,比他剛回來時更煩,樣子更兇。巨人肯定在想:我孤獨地度過了漫長的寒冬,好不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這些小家伙又來了!這時,他可能攥著拳頭,唾沫飛出老遠。生:“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許任何人在里面玩?!本奕诵睦锟赡芟?,這是我的地方,我已經(jīng)說了不讓你們進來,你還敢進來!巨人說不定已經(jīng)邁開大步準備去教訓這個小男孩。
目標導學三:深入理解,體會“無言之美”1.請你結合作者的任意一則論據(jù),說說你對“無言之美”的感受。明確:正如作者探討文學作品時的數(shù)個例子,詩歌本是極其簡短的幾句話,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卻是極其寬廣的。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言語只有短短的十個字,但是讀來卻似看見大漠的寬闊宏偉之景,悲涼之意,予人以悲涼雄壯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寫出這寬闊宏偉之景,悲涼之意,恐怕書萬言都難以說盡,這不是意味著作者將它們寓于無言之中了嗎?這就是古典文學中深蘊的無言之美。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話,說說你品味到“無言之美”的例子。拿美術來表現(xiàn)思想和情感,與其盡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與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說出來,不如留一大部分讓欣賞者自己去領會。因為在欣賞者的頭腦里所產(chǎn)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較盡量流露的還要更加深刻。
深入理解,探討故事師:寶葫蘆的主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生:寶葫蘆的主人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員,名叫王葆。師:你從哪里得到這些信息的?生1:“我姓王,叫王葆?!睅煟簽槭裁床徽f“我叫王葆”?生2:這樣說,比較正式,有儀式感。生3:“可是我要聲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睅煟簽槭裁凑f王葆說“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生:因為他和寶葫蘆有故事,是傳說中的那種寶葫蘆和王葆發(fā)生過一些故事。出示:“至于寶葫蘆的故事,那我從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講給我聽的。”師:奶奶給“我”講了哪些故事?
師:是呀。早在19世紀,英國學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在研究了大量恐龍與鳥類化石之后,科學家們提出,鳥類不僅和恐龍有親緣關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但相關化石一直沒有找到。直到20世紀末期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段落齊讀。師:(投影出示再讀)你讀懂了什么?生:我知道了化石是首次發(fā)現(xiàn),是在遼西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師: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生:高興到了極點,就要發(fā)狂了。師:研究者們?yōu)槭裁磿绱说馗吲d?(設計意圖:由點帶面,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感受科學家的艱辛與執(zhí)著。)
1、通過剛才的交流探討,我們發(fā)現(xiàn)民間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先輩們用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出的“生活結晶”,代表著家鄉(xiāng)人民的聰明智慧!2、那么,大家想親自感受一下民間藝術的魅力嗎?視頻播放《土家擺手舞》,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tǒng)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tǒng)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3、小組活動,一起來學習一段土家擺手舞。4、通過大家剛才的體驗,你能夠猜一猜土家擺手舞的來源是什么嗎?擺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產(chǎn)生活。如狩獵舞表現(xiàn)狩獵活動和摹擬禽獸活動姿態(tài)。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有人說擺手舞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動。有人說是古代土家先民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種“擺手”來健身壯骨,逐漸演變成后來的擺手舞。民間藝術滿足了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多樣需求,也能夠表達人們的美好意愿,這是民間藝術產(chǎn)生的原因。
小結: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會有更多的垃圾變寶貝,看來只要用心發(fā)現(xiàn),動手創(chuàng)造,我們可以利用的環(huán)保小搭檔可真不少。展示“家庭環(huán)保小搭檔”環(huán)節(jié),從學校生活過渡到家庭生活,以填表的形式降低學生交流難度??陬^的交流不足以讓學生有清晰的認識,課前已讓學生搜集相關內(nèi)容,通過圖片、視頻等內(nèi)容展示分享,讓學生對“環(huán)保小搭檔”有更清晰的認識,在交流分享過程中,努力讓學生意識到過有創(chuàng)意的綠色生活的重要性、必要性?;顒铀模骸碍h(huán)保”知多少我們?yōu)榄h(huán)保助力的行為既是大家倡導的,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開啟環(huán)保之旅第四站——科普館1.出示與環(huán)境保護有關的節(jié)日2.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拓展補充有關中國及世界上有關環(huán)保的節(jié)日,同時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
(2)觀察記錄,找出共同點。1. 觀察: 在食品、衣服、文具、家電產(chǎn)品、藥品等商品中任選一類,收集他們的商品標簽、外包裝、說明書等。2. 比較異同: 比較一下,同類產(chǎn)品有哪些共同的信息。 3. 記錄信息: 仔細閱讀并完成下面的觀察記錄表。4. 認一認:你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標志,你知道這些標志的含義嗎?【設計理念】通過系列活動,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中,從中獲得知識。 活動二:避免購物小麻煩(一)讀一讀,析一析,學一學。1. 閱讀常見購物中的陷阱。 “如果你不需要發(fā)票,我可以給你便宜點?!?“虧本大甩賣?!?. 分析:容易出現(xiàn)什么麻煩和糾紛?為了避免出現(xiàn)麻煩和糾紛,在購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3. 學習“小貼士”。4. 出主意: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二)交流、分享經(jīng)驗。你有網(wǎng)購的經(jīng)歷嗎?你知道網(wǎng)購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在游戲中鞏固知識,并體會區(qū)間套的數(shù)學思想,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做游戲時間不能過長,我只安排在4分鐘內(nèi)完成,讓學生在學中樂和樂中學的興趣?!此摹等n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讓學生進行互說來結束本節(jié)課)五、說板書板書是體現(xiàn)課文內(nèi)容脈落的載體。通過板書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弄請本節(jié)課你所授的內(nèi)容知識的過程,讓人永久深記,印象深刻。我的板書設計如下: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求法例1、18的因數(shù)有哪幾個?18的因數(shù)有:1、2、3、6、9、18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其中最小是1,最大的因數(shù)是它本身。方法:①哪兩個自然數(shù)積等于18,則哪兩個自然數(shù)就是這個數(shù)的因數(shù)。②哪個數(shù)能整除18,則哪個數(shù)就是這個數(shù)的因數(shù)。例2、2的倍數(shù)有哪些?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shù)。方法:用2與所有的自然數(shù)相乘,積就是它的倍數(shù)。
四、說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皮亞杰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意象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1、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學生先自讀課文。自學完以后,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學生就會從整體上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2、充分自學。人的大腦接受信息,有意注意總比無意注意有效得多。本課內(nèi)容淺顯易懂,可以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經(jīng)過自學,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領,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進入探討階段就會全身心投入。一方面可以從容、有條不紊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另一方面略有所悟的急需得以印證和深化,不得要領的急需理清頭緒,困惑不解的急需弄個明白,自然都格外注意,毫不懈怠。這樣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留下了深刻印象,還強化了自主意識。
一、說教材《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是統(tǒng)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急性子顧客讓慢性子裁縫做衣服,結果到最后慢性子裁縫還沒裁剪的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講究效率,趕緊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干其他事。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專心去做,不能磨磨蹭蹭浪費時間。本單元的主題是“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僅是開心的笑聲,還有許多的思考”。本課緊扣單元主題,是一個十分幽默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和別出心裁的結局充分體現(xiàn)了故事的精彩性和幽默性。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縫、箱”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縫、夾”,會寫“性,卷”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性子、布料”等詞語。
Today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teaching ideas. My topic is Section A (1a-1c , Grammar Focus) in Unit13 . It is made up of seven parts.1. Analysis textbook(教材分析)2. The teaching methods(教學方法)3. The learning methods(說學法)4. Analysis the students(說學情)5. The procedures of the teaching(教學步驟)6. Blackboard design(板書設計)7. Self evaluation.(自評)Part 1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This lesson is abou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 By studying Section A , Th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learn more about things that affect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students should do some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too. Of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Let the students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 dealing with things around them.1. Teaching objectsThe teaching aim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Junior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provision.A.Language goals 1). Words & expressions :tense, some adjectives of feeling 2). Key sentences 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 (P103)Loud music makes me want to dance.That movie made me sad.B.Ability goal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them.Emotion & attitude goal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ings upon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