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同學們經(jīng)歷了上述三種方法,你還能想出哪些測量旗桿高度的方法?你認為最優(yōu)化的方法是哪種?思路點拔:1、如果旗桿周圍有足夠地空地使旗桿在太陽光照射下影子都在平地上,并能測出影子的長度,那么,可以在平地垂直樹一根小棒,等到小棒的影子恰好等于棒高時,再量旗桿的影子,此時旗桿的影子長度就是這個旗桿的高度.2、可以采用立一個已知長度的參照物在旗桿旁照相后量出照片中旗桿與參照物的長度根據(jù)線段成比例來進行計算.3、拿一根知道長度的直棒,手臂伸直,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位置,使直棒剛好完全擋住旗桿,量出此時人到旗桿的距離、人手臂的長度和棒長,就可以利用三角形相似來進行計算.等等.第四環(huán)節(jié) 課堂小結1、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2、在運用科學知識進行實踐過程中,你是否想到最優(yōu)的方法?3、在與同伴合作交流中,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第五環(huán)節(jié) 布置作業(yè),反思提煉
教學目標:1.會畫直棱柱(僅限于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種視圖,體會這幾種幾何體與其視圖之間的相互轉化。2. 會根據(jù)三視圖描述原幾何體。教學重點:掌握直棱柱的三視圖的畫法。能根據(jù)三視圖描述原幾何體。教學難點:幾何體與視圖之間的相互轉化。培養(yǎng)空間想像觀念。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觀察實踐法一、實物觀察、空間想像觀察:請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直三棱柱、直四棱柱,根據(jù)你所擺放的位置經(jīng)過 想像,再抽象出這兩個直棱柱的主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繪制:請你將抽象出來的三種視圖畫出來,并與同伴交流。比較:小亮畫出了其中一個幾何體的主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你認為他畫的對不對?談談你的看法。拓展:當你手中的兩個直棱柱擺放的角度變化時,它們的三種視圖是否會隨之改變?試一試。
解析:熟記常見幾何體的三種視圖后首先可排除選項A,因為長方體的三視圖都是矩形;因為所給的主視圖中間是兩條虛線,故可排除選項B;選項D的幾何體中的俯視圖應為一個梯形,與所給俯視圖形狀不符.只有C選項的幾何體與已知的三視圖相符.故選C.方法總結:由幾何體的三種視圖想象其立體形狀可以從如下途徑進行分析:(1)根據(jù)主視圖想象物體的正面形狀及上下、左右位置,根據(jù)俯視圖想象物體的上面形狀及左右、前后位置,再結合左視圖驗證該物體的左側面形狀,并驗證上下和前后位置;(2)從實線和虛線想象幾何體看得見部分和看不見部分的輪廓線.在得出原立體圖形的形狀后,也可以反過來想象一下這個立體圖形的三種視圖,看與已知的三種視圖是否一致.探究點四:三視圖中的計算如圖所示是一個工件的三種視圖,圖中標有尺寸,則這個工件的體積是()A.13πcm3 B.17πcm3C.66πcm3 D.68πcm3解析:由三種視圖可以看出,該工件是上下兩個圓柱的組合,其中下面的圓柱高為4cm,底面直徑為4cm;上面的圓柱高為1cm,底面直徑為2cm,則V=4×π×22+1×π×12=17π(cm3).故選B.
教學目標:1.經(jīng)歷由實物抽象出幾何體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2.會畫圓柱、圓錐、球的三視圖,體會這幾種幾何體與其視圖之間的相互轉化。3.會根據(jù)三視圖描述原幾何體。教學重點:掌握部分幾何體的三視圖的畫法,能根據(jù)三視圖描述原幾何體。教學難點:幾何體與視圖之間的相互轉化。培養(yǎng)空間想像觀念。課型:新授課教學方法:觀察實踐法教學過程設計一、實物觀察、空間想像設置:學生利用準備好的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方塊,搭建一個立體圖形,讓同學們畫出三視圖。而后,再要求學生利用手中12塊正方形的方塊實物,搭建2個立體圖形,并畫出它們的三視圖。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觀察、作圖。議一議1.圖5-14中物體的形狀分別可以看成什么樣的幾何體?從正面、側面、上面看這些幾何體,它們的形狀各是什么樣的?2.在圖5-15中找出圖5-14中各物體的主視圖。3.圖5-14中各物體的左視圖是什么?俯視圖呢?
解:方法一:因為DE∥BC,所以∠ADE=∠B,∠AED=∠C,所以△ADE∽△ABC,所以ADAB=DEBC,即44+8=5BC,所以BC=15cm.又因為DF∥AC,所以四邊形DFCE是平行四邊形,所以FC=DE=5cm,所以BF=BC-FC=15-5=10(cm).方法二:因為DE∥BC,所以∠ADE=∠B.又因為DF∥AC,所以∠A=∠BDF,所以△ADE∽△DBF,所以ADDB=DEBF,即48=5BF,所以BF=10cm.方法總結:求線段的長,常通過找三角形相似得到成比例線段而求得,因此選擇哪兩個三角形就成了解題的關鍵,這就需要通過已知的線段和所求的線段分析得到.三、板書設計(1)相似三角形的定義:三角分別相等、三邊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兩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感受相似三角形與相似多邊形、相似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體驗事物間特殊與一般的關系.讓學生經(jīng)歷從實驗探究到歸納證明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探究、歸納總結的能力.
合探2 與同伴合作,兩個人分別畫△ABC和△A′B′ C′,使得∠A和∠A′都等于∠α,∠B和∠B′都等于∠β,此時,∠C與∠C′相等嗎?三邊的比 相等嗎?這樣的兩個三角形相似嗎?改變∠α,∠β的大小,再試一試.四、導入定理判定 定理1:兩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這個定理的 出 現(xiàn)為判定兩三角形相似增加了一條新的途徑.例:如圖,D ,E分別是△ABC的邊AB,AC上的點,DE∥BC,AB= 7,AD=5,DE=10,求B C的長。解:∵DE∥BC,∴∠ADE=∠B,∠AED=∠C.∴△ADE∽△ABC(兩角分別相等的兩 個三角形相似).∴ ADAB=DEBC.∴BC=AB×DEAD = 7×105=14.五、學生練習:1. 討論隨堂練 習第1題有一個銳角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為什么?2.自己獨立完成隨堂練習第2題六、小結本節(jié)主要學習了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一定要掌握好這個定理.七、作業(yè):
●教學目標(一)教學知識點1.相似三角形的周長比,面積比與相似比的關系.2. 相似三角形的周長比,面積比在實際中的應用.(二)能 力訓練要求1.經(jīng)歷探索相似三角形的 性質(zhì)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解決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的運用能力.(三)情 感與價值觀要求1.學 生通過交流、歸納,總結相似三角形的周長比、面積比與相似比的關系,體會知識遷移、溫故知新的好處.2.運用相似多邊形的周長比,面積比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意識.●教學重點1.相似三角形的周長比、面積比與相似比關系的推導.2.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系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相似三角形周長比、面積比與相似比的關系的推導及運用.●教學方法引導啟發(fā)式通過溫故知新,知識遷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的結論,通過比較、分析,應用獲得的知識達到理解并掌握的 目的.●教具準備投影片兩張第一張:(記作§4.7.2 A)第二張:(記作§4.7.2 B)
解:∵CF平分∠ACB,DC=AC,∴CF是△ACD的中線,即F是AD的中點.∵點E是AB的中點,∴EF∥BD,且EFBD=12.∴∠B=∠AEF,∠ADB=∠AFE,∴△AEF∽△ABD.∴S△AEFS△ABD=(12)2=14.∵S△AEF=S△ABD-S四邊形BDFE=S△ABD-6,∴S△ABD-6S△ABD=14.∴S△ABD=8,即△ABD的面積為8.易錯提醒:在運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這一性質(zhì)時,同樣要注意是對應三角形的面積比,在本題中不要犯由EF:BD=1:2得S△AEF:S△ABD=1:2,或S△AEF:S四邊形BDFE=1:2之類的錯誤.三、板書設計相似三角形的周長和面積之比:相似三角形的周長比等于相似比,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經(jīng)歷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的探索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通過交流、歸納,總結相似三角形的周長比、面積比與相似比的關系,體驗化歸思想.運用相似多邊形的周長比,面積比解決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的運用能力,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意識.
故最少由9個小立方體搭成,最多由11個小立方體搭成;(3)左視圖如右圖所示.方法點撥:這類問題一般是給出一個由相同的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兩種視圖,要求想象出這個幾何體可能的形狀.解答時可以先由三種視圖描述出對應的該物體,再由此得出組成該物體的部分個體的個數(shù).三、板書設計視圖概念:用正投影的方法繪制的物體在投影 面上的圖形三視圖的組成主視圖:從正面得到的視圖左視圖:從左面得到的視圖俯視圖:從上面得到的視圖三視圖的畫法: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由三視圖推斷原幾何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操作、猜想、討論、合作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三視圖中位置及各部分之間大小的對應關系.通過具體活動,積累學生的觀察、想象物體投影的經(jīng)驗,發(fā)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數(shù)學思考能力和空間觀念.
當Δ=l2-4mn<0時,存在以P、A、B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與以P、C、D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的一個點P;當Δ=l2-4mn=0時,存在以P、A、B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與以P、C、D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的兩個點P;當Δ=l2-4mn>0時,存在以P、A、B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與以P、C、D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的三個點P.方法總結:由于相似情況不明確,因此要分兩種情況討論,注意要找準對應邊.三、板書設計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證明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2判定定理3本課主要是證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總結常見的輔助線添加方法,使學生的推理能力和幾何思維都獲得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識.
【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加深對燃燒條件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滅火的原理。2.過程與方法: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學習利用實驗探究的方法研究化學。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利用化學知識解釋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學習重點】通過物質(zhì)燃燒條件的探究,學習利用控制變量的思想設計探究實驗,說明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和方法?!緦W習難點】利用控制變量的思想設計對照實驗進行物質(zhì)燃燒條件的探究。【課前準備】《精英新課堂》:預習學生用書的“早預習先起步”?!睹麕煖y控》:預習贈送的《提分寶典》。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1.復習:什么叫燃燒?燃燒條件有哪些?今天自己設計實驗來進行探究。2.明確實驗目標,導入新課。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學生閱讀課本P150的相關內(nèi)容并掌握以下內(nèi)容。實驗用品:鑷子、燒杯、坩堝鉗、三腳架、薄銅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濾紙、蠟燭。你還需要的實驗用品:酒精燈、水。1.實驗:用棉花分別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上述實驗中我們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如果在酒精燈上加熱時間較長,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答:蘸酒精的棉花燃燒,蘸水的棉花沒有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有可燃物。如果加熱時間較長,水蒸發(fā)后,蘸水的棉花也會燃燒。2.如圖所示,進行實驗:我們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答: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都能燃燒,說明二者都是可燃物。放在銅片兩側給它們加熱后可看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3.你能利用蠟燭和燒杯(或選擇其他用品)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明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嗎?答:點燃兩支相同的蠟燭,然后在一支蠟燭上扣住一只杯子,看到被杯子扣住的蠟燭一會兒就熄滅,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氧氣。
統(tǒng)編教材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口語交際 《勸說》說課稿 今日,我說課的題目是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口語交際《勸說》。我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進展說課,一、說教材,二、說學情,三、說教學目標,四、說教學過程,五、說板書設計,六、說教學反思。 一、說教材 “勸說”是日常人際交往中常用的溝通方式,也是現(xiàn)代公民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本課教材由三局部組成。 第一局部是一幅情境圖,一個同學坐在樓梯扶手上往下滑。通過泡泡圖里三個同學的不同勸說,引發(fā)學生思索并爭論:你覺得那個同學更有可能承受誰的勸說?為什么?在比擬中幫忙學生感知、理解勸說的要領。
教學過程我主要分為六部分:一、新課引入,二、探究新知 ,三、鞏固新知,四、感悟收獲,五、布置作業(yè),六、板書設計 (一)、新課引入教師提問:一個直角三角形中,一個銳角正弦、余弦、正切值是怎么定義的? sinA如圖在 Rt△ABC中,∠C=90°。(1)a、b、c三者之間的關系是 ,∠A+∠B= 。 (2)sinA=sinB= , cosB= ,tanB= 。 (3)若A=30°,則B(4)sinA和cosB有什么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便于后面教學的開展。 (二)、探究新知活動一、探索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并填寫課本表格[問題] 1、觀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幾個銳角?它們分別等于多少度? [問題] 2、sin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樣得到的?與同伴交流. [問題] 3、cos30°等于多少?tan30°呢? [問題] 4、我們求出了30°角的三個三角函數(shù)值,還有兩個特殊角——45°、60°,它們的三角函數(shù)值分別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表:
設計意圖:最后是當堂訓練,目標檢測,這一環(huán)節(jié)要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使訓練高效,在學生訓練時教師要巡回輔導,重點關注課堂表現(xiàn)不太突出的學生,由于本課時內(nèi)容多,訓練貫穿課堂始終,加上不能使用計算器,因此課堂節(jié)奏難于加快,所以當堂訓練的時間預估不足。四、教學思考1.教材是素材,本節(jié)課對教材進行了全新的處理和大膽的取舍,力求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銳角三角函數(shù)模型的過程,發(fā)展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建模能力及轉化的思維方法。2.充分相信學生并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上要把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獲得學習能力放在教學首位,通過運用各種啟發(fā)、激勵的語言,以及小組交流、演板等形式,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求知態(tài)度。
課件出示:爸爸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很愛家。(添加中心句:有了中心句,就能統(tǒng)領整段,保證話題的統(tǒng)一)首先,爸爸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首先”一句,領起下文對爸爸熱愛工作的描述,照應中心句的前半句)爸爸工作出色,在單位經(jīng)常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我們家墻上貼的那些獎狀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不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記工作。(調(diào)整句子順序:把“爸爸不僅……下了班都……”調(diào)到了前面,使句子順序合理)記得有一次,爸爸單位里有臺機器壞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問題。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飯時突然想起了國外有這方面的材料,就馬上查閱了資料,并且連夜趕回單位搶修機器,終于把機器修好了。(運用具體事例表明“爸爸不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記工作”)其次,爸爸還是一個非常愛家的人。(“其次”一句,領起下文對爸爸愛家的描述,照應中心句的后半句)爸爸會花很多時間陪家人。周末,他常會領著全家人去郊游。為此,他還專門買了本地郊區(qū)旅游攻略的書,研究了好多條路線。
五、加工信息,學會表述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122第三題,用自己的話告訴同學,什么是經(jīng)典。課件出示:1.經(jīng)典作品是那些你經(jīng)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讀……”的書。2.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并喜愛它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jīng)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tài)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jīng)驗。3.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fā)現(xiàn)的書。4.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5.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6.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預設 1.樹立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2.向周邊的人宣傳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性,讓人們明白文化遺產(chǎn)是民族精神的底蘊、民族文化的根基。3.向當?shù)卣块T提出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合理方案:(1)必須以法律條文的形式進行規(guī)范和監(jiān)督,維護重獎,破壞嚴懲。(2)開辦文化遺產(chǎn)學習、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讓人們耳濡目染,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的魅力和文化遺產(chǎn)存在的必要性。4.用實際行動保護它,同破壞它的人進行堅決的斗爭。結合教材P148“資料三”和P149“資料四”,以“我與文化遺產(chǎn)”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談談你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認識和思考?!驹O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反思。通過問題設計和寫作訓練,進一步梳理探索過程,擴展實踐探索的思想廣度,將活動引入到更深的層次,提升了活動的效果。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為了突破難點而設計,以名篇佳作為范例,引導學生理解什么叫作合理而大膽的想象,示范作用明顯。另外,本環(huán)節(jié)也是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自由想象自己十年后的生活做鋪墊。三、寫作實踐師:同學們,讓我們拿起筆,徜徉于聯(lián)想和想象的世界。1.學生寫作課件出示:題目:你有沒有憧憬過未來的生活?你覺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樣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著怎樣的精神面貌呢?請以《十年后的我》為題,發(fā)揮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思路點撥:發(fā)揮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可從十年后的生活變化、社會發(fā)展變化等方面著手,塑造人物的變化,如人物的相貌、心態(tài)及性格等,但性格的發(fā)展一定要符合邏輯。寫法指導:選擇一件事或幾件事,通過語言、動作等描寫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寫作中也可采用前后對比的手法,如現(xiàn)在的“我”性格暴躁,十年后的“我”性格溫順等,通過人物的變化來反映社會的變化。
三、實戰(zhàn)演練1.明確題干要求師:閱讀教材P18的寫作實踐三,讀讀題干和“提示”,然后集中討論一下,你是如何理解這個寫作實踐暗含的要求的。預設(1)這個題目可以簡單概括為成長中的事件,范圍比較寬廣,類似于經(jīng)常碰到的《難忘的一件事》一類的作文題。(2)一定要注意“成長”這個關鍵詞,在描述這個事件時,一定要寫出自己人生體悟的變化。(3)要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使“我”成長的事來寫,在文末還應升華主題,寫出自己在經(jīng)歷這件事后得到的人生啟示。2.補充寫作提示師:為了幫助大家完成好這次習作,老師在教材的基礎上,還另外補充了三條“提示”。課件出示:提示:1.選材要小。選取生活中的一兩個片段來刻畫人物、表達感情。從小事入手,于細微處見精神,以小見大,突出“難忘”“印象深刻”。2.敘事要詳略得當。敘事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把最能體現(xiàn)事件意義、最能展示人物形象的言行、心理描寫得真實而詳細。同時,要講究剪裁,選取典型的、能揭示事物本質(zhì)的、有說服力的材料表達中心思想,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中國女子跳水五位著名運動員“跳水女皇”高敏是我國首位奧運跳板跳水金牌獲得者,自1986年奪得第一個國際比賽的冠軍以來,一直到1992年退役,她包攬了其間包括世界杯、世錦賽和奧運會在內(nèi)的所有國際比賽的70多個世界冠軍。跳水界的傳奇人物伏明霞年僅14歲就成了奧運史上最年輕的冠軍,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同時,這位板臺雙冠王還是我國奧運史上首位三連冠運動員?!疤屎蟆惫Ьв?993年進入國家跳水隊,2011年正式退役。她共收獲了包括世界杯、奧運會、世錦賽和亞運會等在內(nèi)的31個世界冠軍,是世錦賽史上唯一的五連冠得主。吳敏霞在1998年入選國家跳水隊,一直被認為是郭晶晶之后的我國跳水隊的又一位領軍人物。2016年,她收獲了個人的第五枚奧運金牌,與鄒凱并列我國奧運史上奪金最多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