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中學生禁毒教育教案

  • 北師大初中八年級數學下冊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北師大初中八年級數學下冊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通常購買同一品種的西瓜時,西瓜的質量越大,花費的錢越多,因此人們希望西瓜瓤占整個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們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勻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已知球的體積公式為V=43πR3(其中R為球的半徑),求:(1)西瓜瓤與整個西瓜的體積各是多少?(2)西瓜瓤與整個西瓜的體積比是多少?(3)買大西瓜合算還是買小西瓜合算?解析:(1)根據體積公式求出即可;(2)根據(1)中的結果得出即可;(3)求出兩體積的比即可.解:(1)西瓜瓤的體積是43π(R-d)3,整個西瓜的體積是43πR3;(2)西瓜瓤與整個西瓜的體積比是43π(R-d)343πR3=(R-d)3R3;(3)由(2)知,西瓜瓤與整個西瓜的體積比是(R-d)3R3<1,故買大西瓜比買小西瓜合算.方法總結:本題能夠根據球的體積,得到兩個物體的體積比即為它們的半徑的立方比是解此題的關鍵.

  • 北師大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比例的性質2教案

    北師大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比例的性質2教案

    請寫出 推理過程:∵ ,在兩邊同時加上1得, + = + .兩邊分別通分得: 思考:請仿照上面的方法,證明“如果 ,那么 ”.(3) 等比性質:猜想 ( ),與 相等嗎?能 否證明你的猜想?(引導學生從上述實例中找出證明方法)等比性質:如果 ( ),那么 = .思考:等比性質中,為什么要 這個條件?三、 鞏固練習:1.在相同時刻的物高與影長成比例,如果一建筑在地面上影長為50米,高為1.5米的測竿的影長為2.5米 ,那么,該建筑的高是多少米?2.若 則 3.若 ,則 四、 本課小結:1.比例的基本性質:a:b=c:d ;2. 合比性質:如果 ,那么 ;3. 等比性質:如果 ( ),五、 布置作業(yè):課本習題4.2

  • 北師大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反比例函數1教案

    北師大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反比例函數1教案

    解:(1)根據題意,可得y=100025x,化簡得y=40x;(2)根據題設可知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為0<x<85.方法總結:反比例函數的自變量取值范圍是全體非零實數,但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解題過程中應該注意對題意的正確理解.三、板書設計反比例函數概念:一般地,如果兩個變量x,y之間 的對應關系可以表示成y=kx(k 為常數,k≠0)的形式,那么稱y 是x的反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 的自變量x不能為0確定表達式:待定系數法建立反比例函數的模型結合實例引導學生了解所討論的函數的表達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數概念的具體形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大量生活情境,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并為生活實際服務,讓學生感受數學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學下冊正切與坡度1教案

    北師大初中九年級數學下冊正切與坡度1教案

    已知一水壩的橫斷面是梯形ABCD,下底BC長14m,斜坡AB的坡度為3∶3,另一腰CD與下底的夾角為45°,且長為46m,求它的上底的長(精確到0.1m,參考數據:2≈1.414,3≈1.732).解析:過點A作AE⊥BC于E,過點D作DF⊥BC于F,根據已知條件求出AE=DF的值,再根據坡度求出BE,最后根據EF=BC-BE-FC求出AD.解:過點A作AE⊥BC,過點D作DF⊥BC,垂足分別為E、F.∵CD與BC的夾角為45°,∴∠DCF=45°,∴∠CDF=45°.∵CD=46m,∴DF=CF=462=43(m),∴AE=DF=43m.∵斜坡AB的坡度為3∶3,∴tan∠ABE=AEBE=33=3,∴BE=4m.∵BC=14m,∴EF=BC-BE-CF=14-4-43=10-43(m).∵AD=EF,∴AD=10-43≈3.1(m).所以,它的上底的長約為3.1m.方法總結:考查對坡度的理解及梯形的性質的掌握情況.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添加輔助線構造直角三角形.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絕對值教案2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絕對值教案2

    4、 填表:相反數 絕對值21 0 -0.75 5、 畫一條數軸,在數軸上分別標出絕對值是6 , 1.2 , 0 的數6、 計算:(1) (2) 五、探究學習1、某人因工作需要租出租車從A站出發(fā),先向南行駛6 Km至B處,后向北行駛10 Km至 C處,接著又向南行駛7 Km至D處,最后又向北行駛2 Km至E處。請通過列式計算回答下列兩個問題:(1) 這個人乘車一共行駛了多少千米?(2) 這個人最后的目的地在離出發(fā)地的什么方向上,相隔多少千米 ?2、寫出絕對值小于3的整數,并把它們記在數軸上。六、小結一頭牛耕耘在一塊田 地上,忙碌了一整天,表面上它在原地踏步,沒有踏出這塊土地,但我們說,它付出了艱辛和汗水,因為它所走過 的距離之和,有時候我們是無法 想象的。這就是今天所學的絕對值的意義所在。所以絕對值是不考慮方向意義時的一種數值表示。七、布置作業(yè)做作業(yè)本中相應的部分。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代數式教案2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代數式教案2

    1.進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能結合具體情景給字母賦于實際意義;理解代數式和代數式的值的意義,能解釋一些簡單代數式的實際背景或幾何意義,在具體情景中能求出代數式的值. (重難點)2.通過創(chuàng)設實際背景和引用符號,經歷觀察、體驗、驗算、猜想、歸納等數學過程,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lián)系,增強符號感,發(fā)展運用符號解決問題和數學探究意識. 教法學法:教學方法:引導—探究—發(fā)現法.學習方法: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相結合.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儀、電腦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欣賞視頻,導入新課師:國慶六十周年大閱兵,同學們看了嗎?首先請同學們來欣賞一段視頻.(26秒.定格在胡錦濤主席乘坐紅旗轎車閱兵的一個瞬間.)師: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guī)模最大、裝備最新、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閱兵.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六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六章復習教案

    一、 背景與意義分析統(tǒng)計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數據,它通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來幫助人們對事物的發(fā)展作出合理的判斷,能夠利用數據信息和對數據進行處理已成為信息時代每一位公民必備的素質。通過對本章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的學習,學生可基本掌握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二、 學習與導學目標1 知識積累與疏導:通過復習小結,進一步領悟到現實生活中通過數據處理,對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斷的事實。2 技能掌握與指導:通過復習,進一步明確數據處理的一般過程。3 智能提高與訓導:在與他人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學會設計調查問卷。4 情感修煉與提高: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參與調查、整理數據,體會社會調查的艱辛與樂趣。5 觀念確認與引導:體會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辨證思想。三、 障礙與生成關注調查問卷的設計及根據調查總結的報告給出合理的預測。四、 學程與導程活動活動一 回顧本章內容,繪制知識結構圖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復習教案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1.對本章內容的認識更全面、更系統(tǒng)化。2.進一步加深對本章基礎知識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并能靈活運用。二.學習重點和難點:重點:本章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基礎知識的運用;整式的加減運算的靈活運用。難點:本章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基礎知識的運用;整式的加減運算的靈活運用與提高。三.學習方法:歸納,總結 交流、練習 探究 相結合 四.教學目標和教學目標解析:教學目標1 同類項 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分別相等的項,另外所有的常數項都是同類項。例如: 與 是同類項; 與 是同類項。注意:同類項與系數大小無關,與字母的排列順序無關。教學目標2 合并同類項法則 合并同類項法則: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保持不變,如: 。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復習教案

    1、如圖,OA、OB是兩條射線,C是OA上一點,D、E是OB上兩點,則圖中共有 條錢段、它們分別是 ;圖中共有 射線,它們分別是 。2、如果線段AB=5cm,BC=3cm,那么A、C兩點間的距離是 3、(1)用度、分、秒表示48.26° (2)用度表示37°28′24″ 4、從3點到5點30分,時鐘的時針轉過了 度。5、一輪船航行到B處測得小島A的方向為北偏西30°,則從A處觀測此B處的方向為( ) A. 南偏東30° B. 東偏北30° C. 南偏東60° D. 東偏北60°6、已知,OA⊥OC,∠AOB∶∠AOC=2∶3,則∠BOC的度數為( )A. 30° B. 150° C. 30°或150° D. 不同于上述答案7、如圖,AO⊥OB,直線CD過點O,且∠BOD=130°,求∠AOD的大小。8、已知:如圖,B、C兩點把線段AD分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點,CD=6,求:線段MC的長。9、平面上有n個點(n≥2)且任意三個點不在同一直線上,經過每兩個點畫一條直線,一共可以畫多少條直線?遷移:某足球比賽中有20個球隊進行單循環(huán)比賽(每兩隊之間必須比賽一場),那么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五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五章復習教案

    16.已知甲組有28人,乙組有20人,則下列調配方法中,能使一組人數為另一組人數的一半的是( ).A.從甲組調12人去乙組 B.從乙組調4人去甲組C.從乙組調12人去甲組 D.從甲組調12人去乙組,或從乙組調4人去甲組17.足球比賽的規(guī)則為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是0分,一個隊打了14場比賽,負了5場,共得19分,那么這個隊勝了( )場.A.3 B.4 C.5 D.618.如圖所示,在甲圖中的左盤上將2個物品取下一個,則在乙圖中右盤上取下幾個砝碼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A.3個 B.4個 C.5個 D.6個三、解答題.(19,20題每題6分,21,22題每題7分,23,24題每題10分,共46分)19.解方程:2(x-3)+3(2x-1)=5(x+3)20.解方程: 21.如圖所示,在一塊展示牌上整齊地貼著許多資料卡片,這些卡片的大小相同,卡片之間露出了三塊正方形的空白,在圖中用斜線標明.已知卡片的短邊長度為10厘米,想要配三張圖片來填補空白,需要配多大尺寸的圖片.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復習教案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復習教案

    一、教學目標:1、會辨認基本幾何體(直棱柱、圓柱、圓錐、球等)2、了解直棱柱、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判斷和制作立體模型;3、能想象基本幾何體的截面形狀;4、會畫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會判斷簡單物體的三視圖,能根據三視圖描述幾何體或實物原型;5、能從豐富的現實背景中抽象出空間幾何體和基本平面圖形,進一步認識點、線、面。6、獲得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經驗,發(fā)展思維能力,加深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7、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初步形成對數學整體性的認識。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一些基本的幾何體,并能描述這些幾何體的特征。教學難點:是描述幾何體的特征,對幾何體進行分類。二、設疑自探1、梳理本章知識(一)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圖形?舉例說明.(二)你喜歡哪些幾何體?舉出一個生活中的物體,使它盡可能地包含不同的幾何體.(三)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棱柱的特征?(直棱柱)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合并同類項教案2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合并同類項教案2

    本節(jié)課采取了開門見山的切入方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上,讓學生經歷了“觀察、思考、探究、實踐”的過程。在總結出同類項定義后,沒有按通常的做法,即直接分析定義中的兩個條件,強調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而是通過一組練習,讓學生在具體問題中體會定義中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使他們先有較強烈的感性認識,而后,分析定義中的兩個條件,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更牢固的印象.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也符合“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數學不應只強調抽象、嚴謹,這樣不但會更顯數學教學的枯燥,而且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畏難情緒,甚至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還存在一些不足,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培養(yǎng)。如:學習同類項的概念時,當把字母順序進行改變后,部分學生就認為不是同類項。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角的比較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角的比較教案1

    1.會用度量法和疊合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2.理解角的平分線的定義,并能借助角的平分線的定義解決問題.3.理解兩個角的和、差、倍、分的意義,會進行角的運算.一、情境導入同學們,如圖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剪刀模型,現在考考大家,剪刀張開的兩個角哪個大呢?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角的比較在某工廠生產流水線上生產如圖所示的工件,其中∠α稱為工件的中心角,生產要求∠α的標準角度為30°±1°,一名質檢員在檢驗時,手拿一量角器逐一測量∠α的度數.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一下,該名質檢員采用的是哪種比較方法?你還能給該質檢員設計更好的質檢方法嗎?請說說你的方法.解析:角的比較方法有測量法和疊合法,其中測量法更具體,疊合更直觀.在質檢中,采用疊合法比較快捷.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頻數直方圖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頻數直方圖教案1

    一、情境導入游泳是一項深受青少年喜愛的體育活動,學校為了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組織學生觀看了紀實片《孩子,請不要私自下水》,并于觀看后在本校的2000名學生中作了抽樣調查.你能根據下面兩個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回答以下問題嗎?(1)這次抽樣調查中,共調查了多少名學生?(2)補全兩個統(tǒng)計圖;(3)根據抽樣調查的結果,估算該校2000名學生中大約有多少人“一定會下河游泳”?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頻數直方圖的制作小紅家開了一個報亭,為了使每天進的某種報紙適量,小紅對這種報紙40天的銷售情況作了調查,這40天賣出這種報紙的份數如下:136 175 153 135 161 140 155 180 179 166188 142 144 154 155 157 160 162 135 156148 173 154 145 158 150 154 168 168 155169 157 157 149 134 167 151 144 155 131將上述數據分組,并繪制相應的頻數直方圖.解析:先找出這組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以10為組距把數據分組,然后制作頻數直方圖.解:通過觀察這組數據的最大值為188,最小值為131,它們的差是57,所以取組距為10,分6組,整理可得下面的頻數分布表: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去括號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去括號教案1

    方法總結:本題考查了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關系,對于含有絕對值的式子的化簡,要根據絕對值內的式子的正負,去掉絕對值符號.探究點四:含括號的整式的化簡應用某商店有一種商品每件成本a元,原來按成本增加b元定出售價,售出40件后,由于庫存積壓,調整為按售價的80%出售,又銷售了60件.(1)銷售100件這種商品的總售價為多少元?(2)銷售100件這種商品共盈利多少元?解析:(1)求出前40件的售價與后60件的售價即可確定出總售價;(2)由“利潤=售價-成本”列出關系式即可得到結果.解:(1)根據題意得:40(a+b)+60(a+b)×80%=88a+88b(元),則銷售100件這種商品的總售價為(88a+88b)元;(2)根據題意得:88a+88b-100a=-12a+88b(元),則銷售100件這種商品共盈利(-12a+88b)元.方法總結: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去括號法則和熟練運用合并同類項的法則.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tǒng)計圖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tǒng)計圖教案1

    根據題意,得34%x-18%x=160,解得x=1000.所以48%x=48%×1000=480(公頃),18%x=18%×1000=180(公頃),34%x=34%×1000=340(公頃).答:玉米種了340公頃,高粱種了180公頃,水稻種了480公頃.方法總結: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獲取正確的信息是解題的關鍵.語文老師對班上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做了調查,并請數學老師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統(tǒng)計圖.(1)哪種書籍最受歡迎?(2)哪兩種書籍受歡迎程度差不多?(3)圖中扇形分別表示什么?(4)圖中的各個百分比如何得到?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解:(1)科幻書籍最受歡迎,可從扇形的大小或圖中百分比的大小得出.(2)科普書籍和武俠書籍受歡迎程度差不多,可從圖中扇形大小或圖中所標百分比的大小得出.(3)圖中扇形分別代表了最喜歡某種書籍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4)用最喜歡某種書籍的人數比全班的總人數即可得各個百分比,所有的百分比之和為1.方法總結:由扇形統(tǒng)計圖獲取信息時,一定要明確各個項目和它們所占圓面的百分比.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數據的收集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數據的收集教案1

    新建成的紅星中學,首次招收七年級新生12個班共500人,學校準備修建一個自行車車棚.請問需要修建多大面積的自行車車棚?請你設計一個調查方案解決這個問題.解析:決定自行車車棚面積的因素有兩個,即自行車的數量與每輛自行車的占地面積.因此收集數據的重點應圍繞這兩個因素進行.解:調查方案如下:(1)對全體新生的到校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騎自行車嗎?A.經常是 B.不經常是C.很少是 D.從不是(2)根據調查問卷結果分類統(tǒng)計騎自行車的人數;(3)實際測量或估計存放1輛自行車的大約占地面積;(4)根據學校的建設規(guī)劃、財力等因素確定自行車車棚的面積.方法總結:確定調查方案時必須明確兩個問題:(1)需要收集哪些數據?(2)采用什么方式進行調查可以獲得這些數據?探究點三:從圖表中獲取信息小冰就公眾對在餐廳吸煙的態(tài)度進行了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制作成如圖所示的統(tǒng)計圖,請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數據的收集教案2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數據的收集教案2

    1. 小明的腳長23.6厘米,鞋號應是 號。2.小亮的腳長25.1厘米,鞋號應是 號。3.小王選了25號鞋,那么他的腳長約是大于等于 厘米且小于 厘米。小結:剛才同學們都體會到了分組編碼使原來繁多,無敘的數據簡化、有序。因此分組、編碼是整理數據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在工商業(yè)、科研等活動中有廣泛的應用(四)反饋練習課內練習以下是某校七年級南,女生各10名右眼裸視的檢測結果:0.2,0.5,0.7(女),1.0,0.3(女),1.2(女),1.5,1.2,1.5(女),0.4(女),1.5,1.1,1.2(女),0.8(女),1.5(女),0.6(女),1.0(女),0.8,1.5,1.2(1)這組數據是用什么方法獲得的?(2)學生右眼視力跟性別有關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你將怎樣處理這組數據?你的結論是什么?(五). 歸納小結,體味數學快樂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課堂小結交給學生)數據收集的方法:直接觀察、測量、調查、實驗、查閱文獻資料、使用互連網等。整理數據的方法:分類、排序、分組編碼等。(學生可能還會指出鞋碼和腳長之間的關系等)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數軸教案2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數軸教案2

    議一議數軸上的兩個點,右邊點表示的數與左邊點表示的數有怎樣的大小關系?數軸上表示的數,▁▁▁邊的總比▁▁▁邊的大;正數▁▁▁0,負數▁▁▁0,正數▁▁▁負數。練習:比較大?。?3▁5; 0 ▁-4 ;-3 ▁-2.5。3、合作交流(1) 什么是數軸?怎樣畫數軸。(2) 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3) 什么是相反數?怎樣求一個數的相反數?(4) 如何利用數軸比較有理數的大小?5、隨堂練習:(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數軸上的點只能表示有理數B、 一個數只能用數軸上的一個點表示C、 在1和3之間只有2D、 在數軸上離原點2個單位長度的點表示的數是2 (2)語句:①-5是相反數?②-5與+3互為相反數③-5是5的相反數④-5和5互為相反數⑤0的相反數是0⑥-0=0。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數軸教案1

    北師大初中七年級數學上冊數軸教案1

    將有理數-2,+1,0,-212,314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用“<”號連接各數.解析:利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相應的數,再利用它們對應點的位置來判斷各數的大?。猓喝鐖D:由數軸可知-212<-2<0<+1<314.方法總結:一般地,數軸上多個數的大小比較,可利用“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這一性質進行比較.探究點四:點在數軸上的移動問題點A為數軸上表示-2的動點,當點A沿數軸移動4個單位長度到點B時,點B所表示的有理數為()A.2 B.-6C.2或-6 D.以上答案都不對解析:∵點A為數軸上表示-2的動點,①當點A沿數軸向左移動4個單位長度時,點B所表示的有理數為-6;②當點A沿數軸向右移動4個單位長度時,點B所表示的有理數為2.故選C.方法總結:點A在數軸上移動要注意分兩種情況:一個向左,一個向右,不要漏掉其中的一種情況.

上一頁123...495051525354555657585960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