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強調對外關系的靈活性。戈爾巴喬夫指出在對外政策中要采取多種辦法選擇不同的策略路線達到既定目標。在外交談判中不要為自己制造死胡同,也不要給對方制造死胡同,要善于迎合伙伴,尋求接觸點。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蘇共采取的對外戰(zhàn)略是以軍控為中心的緩和戰(zhàn)略,具體政策是繼續(xù)與美國就裁軍、消減核武器、限制地區(qū)沖突等問題進行談判,緩解蘇美關系;對西歐爭取建立“全歐大廈”;對東歐實行糾偏、不干涉政策;對中國改善關系,實現關系正?;徽{整與第三世界國家關系,解決阿富汗、柬埔寨等問題。 3、影響:①經濟改革措施倉促上馬,缺少宏觀決策和相應的配套措施;加上戈爾巴喬夫沒有放棄蘇聯的傳統(tǒng)做法,繼續(xù)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致使改革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蘇聯經濟持續(xù)下滑②經濟體制改革受挫后,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領域,最終導致國內局勢的失控和蘇聯的解體。
4、維新思想推動下的變法運動雖然失敗了。但這是中國近代真正意義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為什么?展開:維新派提倡西學,興民權,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傳統(tǒng)觀念進行了沖擊,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為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具有思想解放的啟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也是一次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改革運動;他們提倡資產階級新學,批判封建主義舊學,引導人們重新認識世界,他們痛感民族危機的嚴重,號召人們奮起救國,謀求國家的獨立富強;給古老的中國社會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歷史長河的高度看,由傳統(tǒng)農耕社會向近代工業(yè)社會轉變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盡管它在19世紀末的中國遭到了暫時挫折,但對清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卻是一次巨大的強烈的沖擊波,它留下的痕跡是永不磨滅的,是永遠鼓舞與啟迪后人的。
局限性:新三民主義在理論上、綱領上仍然沒有超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且與中共民主革命綱領有著原則的區(qū)別。與中共革命綱領相比,新三民主義缺少的內容:八小時工作制、徹底實現人民的權利、社會主義。教學小結:(以問題代小結)(1)本課內容涉及孫中山先生一生兩次重要的轉變。你知道是哪兩次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孫中山先生一生有兩次重要的轉變,第一次是放棄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他領導的一系列資產階級革命活動失敗后,接受蘇俄和中共的幫助,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實現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轉變。(2)孫中山先生的這兩次轉變說明了什么?這一問題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但教師總結時一定要緊扣孫中山先生與時俱進,為民族革命貢獻畢生精力的高貴品質。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積極思考。教師總結: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依靠外國是不能解決溫飽問題的,更談不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行對外開放,發(fā)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并以此為自己發(fā)展的根本基點。但堅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閉關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把二者結合起來。(三)課堂總結、點評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我國對外開放方面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在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大趨勢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實行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了解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成就、格局、新形勢下的基本政策和戰(zhàn)略。這對于我們在正確地認識國際經濟關系,增強社會主義優(yōu)越感和民族自強意識,自覺投身現代化建設等將有重大指導作用。
第三、結算業(yè)務結算業(yè)務時商業(yè)銀行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貨幣收支提供手段與工具的服務。銀行從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除上述三大業(yè)務外,商業(yè)銀行還可以提供債券買賣與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務。教師活動:商業(yè)銀行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巨大作用。請同學們看教材52頁專家點評。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得出結論(三)課堂總結、點評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儲蓄存款和商業(yè)銀行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儲蓄存款活動程序、主要機構、特點和利息的計算等常識,了解了各種商業(yè)銀行主要業(yè)務及其作用。這對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辦理金融儲蓄業(yè)務將有重大指導作用?!镎n余作業(yè) 組織學生到附近銀行、企業(yè)、居民中,咨詢銀行信貸活動的程序及原則要求,并親自到商業(yè)銀行辦理一次存款和取款活動。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1、對決策者:有助于決策者充分發(fā)揚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片面性。2、對公民: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2頁課堂探究,討論如果你來組織這一聽證會,應該邀請哪些人參加?如何設置會議程序?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思考討論。教師點評:(略)(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jié)內容講述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和重要意義,通過學習,要自覺樹立決策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參與決策的能力。 ★課余作業(yè)比較民主決策的不同方式
(3)外資經濟 教師活動: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guī),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yè)以及中外合資企業(yè)、中外合作企業(yè)中的外商投資部分。他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先進管理經驗,有利于擴大就業(yè)、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提醒學生注意中外合資企業(yè)、中外合作企業(yè)中的外商投資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資企業(yè)、中外合作企業(yè)全部資產。并簡略介紹中外合資企業(yè)與中外合作企業(yè)的區(qū)別。(4)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 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點撥:請同學們注意比較,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與前面集體經濟的地位有什么不同?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教師點撥:集體經濟的地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兩個說法是不同的。(簡單了解即可)4、為什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1)1945.10.24日,《聯合國憲章》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主要機構有: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托管理事會、國際法院、秘書處等。(2)聯合國的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fā)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簡單地說,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fā)展。(3)聯合國的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guī)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4)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一)知識目標1、識記我國政府職能的主要內容;政府履行其職能的作用。2、理解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的關系;我國政府職能的主要內容及履行的原因;我國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管理和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3、運用生活中的事例,評議政府履行職責的表現;結合日常生活的事例,感受政府的作用。(二)能力目標1、從國家行使國家職能的具體事實,判斷其屬于何種職能2、說明政府履行其職能對我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我國的政府職能的學習,使同學們進一步升華對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認同。同時,公民也應向政府尋求解決自身困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幫助,這也有助于政府工作的改進?!锝虒W重點、難點政府職能的問題★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2、建立國際新秩序(1)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fā)展問題的有效途徑為了和平與發(fā)展,必須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國際新秩序。這是抑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解決和平與發(fā)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是每個國家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條件。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3頁“相關鏈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問題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教師點評:世界發(fā)展的主體是世界各國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參與。這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呼聲。(2)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內容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fā)展權利,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fā)展的權利。
對公民的要求:一方面,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權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另一方面,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只有履行義務,才能獲得相應權利。(3)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原則三者利益關系:在我國,公民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公民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必須把三種利益結合起來。如何結合:積極履行公民義務,維護國家利益。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這是公民愛國的表現。三、生活中的政治權利和義務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8頁,思考圖中反映了我國公民行使了哪些政治權利,履行了哪些政治性義務?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找出問題。
學生活動三:讓學生閱讀教材P108回答:(投影顯示,然后讓學生對這兩個概念進行比較)總的說,法治與德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設計意圖:讓學生弄清法治與德治的區(qū)別,并理解法治與德治的聯系。教師過渡:(提問)我們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兩個寶貴資源是什么?這又說明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建設應與什么相承接?(3)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應該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相承接①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傳統(tǒng)道德中的精華學生活動四:列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②今天倡導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教師活動:(投影顯示)我國《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提出了20個字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可以具體分為10個方面: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教師過渡: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所以我們必須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4)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
一、教材分析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評價一項加強對政府權力進行監(jiān)督的改革措施,說明政府的權力不能濫用,行使權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本標準要求學生認識政府的權力不能濫用,認識人民監(jiān)督政府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形成正確的權力觀,培養(yǎng)積極參與民主監(jiān)督的政治素養(yǎng),體會我國接受人民監(jiān)督的重要意義。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建立健全制約和監(jiān)督權力的機制;認識我國的行政監(jiān)督體系;了解“陽光工程”及其意義。2、能力目標:學會辨證地觀察問題、認識問題。例如,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權力,正確運用權力可以造福社會,濫用權力可能滋生腐敗。提高歸納與分析的能力。例如,歸納監(jiān)督政府權力的若干途徑。分析政府接受民主監(jiān)督的重要意義,分析建立健全權力監(jiān)督機制的內涵等。
為了進一步增強立法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職工帶薪年休假規(guī)定(草案)》通過網絡征求意見。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職工帶薪年休假規(guī)定(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的原因。三、反思總結四、當堂檢測1.2008年6月,山西省出臺了關于2008年規(guī)范教育收費、繼續(xù)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有效的規(guī)范治理對策并部署下半年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如果你想向當地政府反映有關教育亂收費問題,你認為可以采用何種方式和途徑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專家咨詢制度③社會聽證制度④電子郵件、電話、信函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2.通過上述方式參與民主決策,有助于決策者A、推動決策的實施,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B、對決策的理解,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C、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消除腐敗現象D、充分發(fā)揚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到2007年9月,山東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一費制”收費辦法三周年。據此回答3—4題。
《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二單元第一課?,F代社會,人們的社會生活離不開政府的組織和管理,政府是執(zhí)行國家權力的機關。第二單元的主題內容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分析政府與人民的關系。而本框則通過講述政府的四個方面的主要職能,讓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生活接受政府的管理,又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種服務,從而體會到我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初步明確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二、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我國政府職能的主要內容;政府履行其職能的作用。2、理解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的關系;我國政府職能的主要內容及履行的原因;我國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管理和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3、運用生活中的事例,評議政府履行職責的表現;結合日常生活的事例,感受政府的作用。(二)能力目標1、 從國家行使國家職能的具體事實,判斷其屬于何種職能2、 說明政府履行其職能對我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
4.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在這里重點把握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為什么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這一知識點。由于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而西方敵對勢力不愿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fā)展壯大,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zhàn)略。面對這種挑戰(zhàn),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笸卣寡由欤寒斀袷澜纾煌鐣贫纫庾R形態(tài)之間的斗爭在一定范圍內將長期存在,斗爭的一種重要表現就是西方敵對勢力對社會主義的中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zhàn)略。因此,必須通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來堅定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笳n堂練習: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的西化、分化,我們必須()①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②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堅定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③借鑒西方文化中的先進成分④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高抗侵蝕能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知識和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2、了解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表現3、使學生樹立普遍聯系的觀點,再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慮各地理要素的關系,避免“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分析 討論法。2、探究與活動, 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3、利用景觀 圖片分析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 ,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統(tǒng)籌考慮。教學 重點1、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原因。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3、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演化過程具有統(tǒng)一性。4、自然地理環(huán)境要素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教學 難點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同一演化過 程。教具、資料多媒體課件、景觀圖片課時安排
5、請列舉開源的措施。(包括合理開發(fā)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庫;開渠引水實行跨流域調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6、開源“五水”歌:開發(fā)地下水、蓄積洪水,跨流域調水,淡水海水,人增雨水。能馬上背出來嗎?7、請列舉節(jié)流的措施。(包括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jié)水意識;重視改進農業(yè)灌溉技術,提高工業(yè)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等。)8、水資源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存和發(fā)展,盡管我們已經學習了關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的知識,但關鍵還是要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面對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看課本70頁“活動”,請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提示:(1)西北地區(qū)的水資源供給,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解決水資源的供求矛盾應體現在:控制人口數量,減少用水規(guī)模;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退耕還林還草。(2)我國缺水問題,談談看法:通過電視、報紙雜志、互聯網收集有關水資源的資料;確定綜合思維、立體思維的方法,全面多角度地尋找解決缺水的對策。
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的不良影響是不難發(fā)現的:熱浪沖擊頻繁加重可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別是心臟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增加;對氣候變化敏感的傳染性疾病如瘧疾和登革熱的傳播范圍可能增加。極端氣候事件, 如干旱、水災、暴風雨等, 使死亡率、傷殘率及傳染病疾病率上升, 并增加社會心理壓力。某些媒介疾病的加重也可能與氣候變化有間接的關系, 如瘧疾是通過蚊子傳播的疾病,氣候變化可能使某些變暖地區(qū)的蚊子數目增加, 從而加重了瘧疾的發(fā)生。我國1994年瘧疾的發(fā)病率為5.3408/10萬, 居全國法定傳染病的第六位。血吸蟲病的發(fā)展與高溫及灌溉系統(tǒng)的擴增有關。我國1994年南方12省市血吸蟲病患者的檢出率高達3.67%,不能忽視氣候變化對此的可能影響。還有一些疾病,如睡眠病、登革熱、黑熱病等也有與氣候關系的報道。另外, CO2、一些空氣污染物如氮氧化物、臭氧等可增加過敏疾患及心臟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死亡。
淺層地下水是貯存于地表松散堆積物中的潛水。主要受降水、氣溫、蒸發(fā)等氣象因素影響,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與日變化,并與河水有相應補給關系,即河水高于潛水面時,河水補給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補給河流;深層地下水是長時間內滲入地下深入儲存起來的,它緩慢地流出補給河流,受氣象因素影響很小,通常只有年變化,季節(jié)變化已不明顯。當然,一條河流的河水補給來源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以某一種形式為主的混合補給形式,對流域自然條件復雜的大的河流來說尤其如此。我國長江上游地區(qū)除雨水、地下水外,高原高山上冰川、積雪在夏季融化也補給河流;東北地區(qū)的河流,由春季融化積雪補給,夏季則由雨水和地下水補給;西北內陸盆地除雨水外,夏季高山冰川、積雪融化成為河流的主要補給形式。我國季風地區(qū),大部分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而冬季則由地下水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