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學育人抓質量不是只抓課本知識,而是要從抓習慣、抓細節(jié)、抓學困生、抓讀書等方面入手。抓質量要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只靠班主任一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需要每一位教師齊心協(xié)力,齊抓共管。抓質量要注重細節(jié),如語文要從生字、背誦開始夯實基礎,數(shù)學要從基本計算、每一個小知識點、讀題審題點滴落實。抓好每個細節(jié),進而形成習慣,學生的成績自然就會提高。抓質量要把目光投向學困生,如課堂上設計一些學困生能夠回答上來的問題并及時表揚他們,不斷增強自信,課后適當開“小灶”,加強指導,還要跟蹤輔導,持續(xù)關注,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績也會有提高。抓質量還要抓讀書,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讓讀書成為學生的生活方式,不僅課上讀,還要在課外讀,不僅讓學生讀,教師自己更要讀。
2.重視精細化管理,突出管理效益。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學校嚴格執(zhí)行教學“六認真”,教師做到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認真布置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學生、教導處認真檢查、認真考核評價,強化每個過程的實效性。我們扎實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把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從思想源頭上激勵教師,從細節(jié)處警醒教師。我校十分重視教研組的建設,推選德才兼?zhèn)?、教學業(yè)務突出的同志擔任教研組長,組織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三、“五育”并舉顯朝氣我校一貫堅持德育為首,“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1.強化行為養(yǎng)成教育。根據(jù)學校實際,我們系統(tǒng)地開展了疊好被、上好課、寫好字、讀好書、做好操、考好試、說好話、掃好地、睡好覺、做好人“十好”教育,讓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
九年級一周三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一節(jié)生命安全課、雙周一節(jié)心理健康課“雷打不動”,早操、課間操真正跑夠55分鐘。該放松時放松身心是保持活力的法門。有目標、行規(guī)范、抓重點、重分析、求活力,可以說,我們始終在探索著,在努力著。三、而今邁步從頭越四年光陰過,一部奮斗史。初中部從最初134人發(fā)展到705人,成績和進步,得益于各級領導給予英才的關心和支持,得益于縣教研室對英才教學教研即時精準地把脈問診,得益于初中部勠力同心拼勁兒十足的教師團隊。不畏艱難,堅定信心,各年級成績持續(xù)向上。六月期末,七年級取得全縣第一的可喜成績。我們有理由相信,英才的教師隊伍是能打勝仗的堅強團隊,英才的學風、教風、校風以及社會評價會越來越好!面臨中考新變革,面對優(yōu)秀生源嚴重不足的窘境,英才有決心在科學管理和特色辦學上下硬功夫,克服辦學中的重重困難,守正創(chuàng)新,勇毅前行!請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一如既往地關心英才、支持英才、看好英才!
有目標、行規(guī)范、抓重點、重分析、求活力,可以說,我們始終在探索著,在努力著。三、而今邁步從頭越四年光陰過,一部奮斗史。初中部從最初134人發(fā)展到705人,成績和進步,得益于各級領導給予英才的關心和支持,得益于縣教研室對英才教學教研即時精準地把脈問診,得益于初中部勠力同心拼勁兒十足的教師團隊。不畏艱難,堅定信心,各年級成績持續(xù)向上。六月期末,七年級取得全縣第一的可喜成績。我們有理由相信,英才的教師隊伍是能打勝仗的堅強團隊,英才的學風、教風、校風以及社會評價會越來越好!面臨中考新變革,面對優(yōu)秀生源嚴重不足的窘境,*有決心在科學管理和特色辦學上下硬功夫,克服辦學中的重重困難,守正創(chuàng)新,勇毅前行!請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看好*!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海陸分布》主要介紹世界的海洋與陸地的概況,是學生在學習了《認識地球》等章節(jié)的基礎上,初步認識世界海陸的分布,是對前面所學習內容的拓展和延伸;同時學好本節(jié)有助于學生學習八年級上冊的氣候、居民及下冊的世界分區(qū)地理。所以這一節(jié)的內容顯得十分重要。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檢查生字讀音?! 、賲⒉睿?cēncī)芭蕉(b?。┮陆螅?jīn)嫵媚(wǔ) ②“薄”是一個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個讀音,一個讀bo,當“迫近、靠近”講,組詞是日薄西山;還有的當“輕微、少”、“不強壯”、“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組詞是“廣種薄收”、“單薄”、“輕薄”、“厚古薄今”等;一個讀bo,組詞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還有一個讀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濃、不肥沃等意思。課文中 (2)指導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圍結構,外面是“山”,里面是兩個“幺”。 “案”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氨 币c“簿”相互比較,可以通過組詞的形式來辨析,“薄”組詞是“薄餅”,“簿”組詞是練習簿。 “糊”:左右結構,與“米”有關,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狀態(tài)。
(1)聽一遍范唱錄音?! ?2)討論歌曲的歌詞表現(xiàn)的是什么內容?(師生共同討論)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不小。
一、 背景與意義分析統(tǒng)計主要研究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據(jù),它通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shù)據(jù)來幫助人們對事物的發(fā)展作出合理的判斷,能夠利用數(shù)據(jù)信息和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已成為信息時代每一位公民必備的素質。通過對本章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的學習,學生可基本掌握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二、 學習與導學目標1 知識積累與疏導:通過復習小結,進一步領悟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通過數(shù)據(jù)處理,對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斷的事實。2 技能掌握與指導:通過復習,進一步明確數(shù)據(jù)處理的一般過程。3 智能提高與訓導:在與他人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學會設計調查問卷。4 情感修煉與提高: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參與調查、整理數(shù)據(jù),體會社會調查的艱辛與樂趣。5 觀念確認與引導:體會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辨證思想。三、 障礙與生成關注調查問卷的設計及根據(jù)調查總結的報告給出合理的預測。四、 學程與導程活動活動一 回顧本章內容,繪制知識結構圖
. 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等于它本身的數(shù)是()A.1 B. C.±1 D.04. 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任何數(shù)的絕對值一定是非負數(shù); B.一個負數(shù)的絕對值一定是正數(shù);C.一個正數(shù)的絕對值一定是正數(shù); D.一個數(shù)不是正數(shù)就是負數(shù);5. 有理數(shù)a、b、c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a>b>0>c B.b>0>a>cC.b<a<0< D.a<b<c<06.兩個有理數(shù)的和是正數(shù),積是負數(shù),則這兩個有理數(shù)( )A.都是正數(shù); B.都是負數(shù); C.一正一負,且正數(shù)的絕對值較大; D.一正一負,且負數(shù)的絕對值較大。7.若│a│=8,│b│=5,且a + b>0,那么a-b的值是( )A.3或13 B.13或-13 C.3或-3 D.-3或-138. 大于-1999而小于2000的所有整數(shù)的和是()A.-1999 B.-1998 C.1999 D.20009. 當n為正整數(shù)時, 的值是()
1、如圖,OA、OB是兩條射線,C是OA上一點,D、E是OB上兩點,則圖中共有 條錢段、它們分別是 ;圖中共有 射線,它們分別是 。2、如果線段AB=5cm,BC=3cm,那么A、C兩點間的距離是 3、(1)用度、分、秒表示48.26° (2)用度表示37°28′24″ 4、從3點到5點30分,時鐘的時針轉過了 度。5、一輪船航行到B處測得小島A的方向為北偏西30°,則從A處觀測此B處的方向為( ) A. 南偏東30° B. 東偏北30° C. 南偏東60° D. 東偏北60°6、已知,OA⊥OC,∠AOB∶∠AOC=2∶3,則∠BOC的度數(shù)為( )A. 30° B. 150° C. 30°或150° D. 不同于上述答案7、如圖,AO⊥OB,直線CD過點O,且∠BOD=130°,求∠AOD的大小。8、已知:如圖,B、C兩點把線段AD分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點,CD=6,求:線段MC的長。9、平面上有n個點(n≥2)且任意三個點不在同一直線上,經過每兩個點畫一條直線,一共可以畫多少條直線?遷移:某足球比賽中有20個球隊進行單循環(huán)比賽(每兩隊之間必須比賽一場),那么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
16.已知甲組有28人,乙組有20人,則下列調配方法中,能使一組人數(shù)為另一組人數(shù)的一半的是( ).A.從甲組調12人去乙組 B.從乙組調4人去甲組C.從乙組調12人去甲組 D.從甲組調12人去乙組,或從乙組調4人去甲組17.足球比賽的規(guī)則為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是0分,一個隊打了14場比賽,負了5場,共得19分,那么這個隊勝了( )場.A.3 B.4 C.5 D.618.如圖所示,在甲圖中的左盤上將2個物品取下一個,則在乙圖中右盤上取下幾個砝碼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A.3個 B.4個 C.5個 D.6個三、解答題.(19,20題每題6分,21,22題每題7分,23,24題每題10分,共46分)19.解方程:2(x-3)+3(2x-1)=5(x+3)20.解方程: 21.如圖所示,在一塊展示牌上整齊地貼著許多資料卡片,這些卡片的大小相同,卡片之間露出了三塊正方形的空白,在圖中用斜線標明.已知卡片的短邊長度為10厘米,想要配三張圖片來填補空白,需要配多大尺寸的圖片.
一、教學目標:1、會辨認基本幾何體(直棱柱、圓柱、圓錐、球等)2、了解直棱柱、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能根據(jù)展開圖判斷和制作立體模型;3、能想象基本幾何體的截面形狀;4、會畫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會判斷簡單物體的三視圖,能根據(jù)三視圖描述幾何體或實物原型;5、能從豐富的現(xiàn)實背景中抽象出空間幾何體和基本平面圖形,進一步認識點、線、面。6、獲得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經驗,發(fā)展思維能力,加深理解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7、體驗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初步形成對數(shù)學整體性的認識。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一些基本的幾何體,并能描述這些幾何體的特征。教學難點:是描述幾何體的特征,對幾何體進行分類。二、設疑自探1、梳理本章知識(一)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圖形?舉例說明.(二)你喜歡哪些幾何體?舉出一個生活中的物體,使它盡可能地包含不同的幾何體.(三)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棱柱的特征?(直棱柱)
(2)l的傾斜角為90°,即l平行于y軸,所以m+1=2m,得m=1.延伸探究1 本例條件不變,試求直線l的傾斜角為銳角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解:由題意知(m"-" 1"-" 1)/(m+1"-" 2m)>0,解得1<m<2.延伸探究2 若將本例中的“N(2m,1)”改為“N(3m,2m)”,其他條件不變,結果如何?解:(1)由題意知(m"-" 1"-" 2m)/(m+1"-" 3m)=1,解得m=2.(2)由題意知m+1=3m,解得m=1/2.直線斜率的計算方法(1)判斷兩點的橫坐標是否相等,若相等,則直線的斜率不存在.(2)若兩點的橫坐標不相等,則可以用斜率公式k=(y_2 "-" y_1)/(x_2 "-" x_1 )(其中x1≠x2)進行計算.金題典例 光線從點A(2,1)射到y(tǒng)軸上的點Q,經y軸反射后過點B(4,3),試求點Q的坐標及入射光線的斜率.解:(方法1)設Q(0,y),則由題意得kQA=-kQB.∵kQA=(1"-" y)/2,kQB=(3"-" y)/4,∴(1"-" y)/2=-(3"-" y)/4.解得y=5/3,即點Q的坐標為 0,5/3 ,∴k入=kQA=(1"-" y)/2=-1/3.(方法2)設Q(0,y),如圖,點B(4,3)關于y軸的對稱點為B'(-4,3), kAB'=(1"-" 3)/(2+4)=-1/3,由題意得,A、Q、B'三點共線.從而入射光線的斜率為kAQ=kAB'=-1/3.所以,有(1"-" y)/2=(1"-" 3)/(2+4),解得y=5/3,點Q的坐標為(0,5/3).
反思感悟用基底表示空間向量的解題策略1.空間中,任一向量都可以用一個基底表示,且只要基底確定,則表示形式是唯一的.2.用基底表示空間向量時,一般要結合圖形,運用向量加法、減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三角形法則,以及數(shù)乘向量的運算法則,逐步向基向量過渡,直至全部用基向量表示.3.在空間幾何體中選擇基底時,通常選取公共起點最集中的向量或關系最明確的向量作為基底,例如,在正方體、長方體、平行六面體、四面體中,一般選用從同一頂點出發(fā)的三條棱所對應的向量作為基底.例2.在棱長為2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分別是DD1,BD的中點,點G在棱CD上,且CG=1/3 CD(1)證明:EF⊥B1C;(2)求EF與C1G所成角的余弦值.思路分析選擇一個空間基底,將(EF) ?,(B_1 C) ?,(C_1 G) ?用基向量表示.(1)證明(EF) ?·(B_1 C) ?=0即可;(2)求(EF) ?與(C_1 G) ?夾角的余弦值即可.(1)證明:設(DA) ?=i,(DC) ?=j,(DD_1 ) ?=k,則{i,j,k}構成空間的一個正交基底.
一、 說教材《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課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單元的第2篇課文。本冊書說明文閱讀共兩個單元,可以說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說明文的閱讀、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求真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提高默讀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說明文,兩篇短文《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都有關于恐龍,但是說明的對象又有所不同,又結合班級情況和單元重點。在重難點上不必面面俱到,只是重在培養(yǎng)他們閱讀說明文的能量從而積累知識。二、說教法說明文是相當枯燥了,因此必須抓住某一方面來提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上必須讓學生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問題加以提煉。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讀,讓學生自己讀懂文章,在相對有難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 究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其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是人教版部編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思想光芒”中的一篇經典演講詞。它是同學們接觸過《 最后一次講演》《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初步了解、掌握關于演講的一些技巧之后,再次讓學生傾聽那些穿越時空的聲音,感受演講精品的魅力,并總結、借鑒典范演講的經驗,在歷練中提高演說才能。因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公民的重要素養(yǎng)之一,它不但顯示著一個人的語言水平,更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自信、智慧、教養(yǎng)與風度。2.教材分析 《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是顧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慶祝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5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是關于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文獻。顧拜旦用詩歌般的語言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與價值;以飽含喜悅的神情引領聽眾去聯(lián)想奧林匹克精神無限美好的前景。這篇演說詞和他的詩歌《體育頌》一起成為世界文化史和體育史上不朽的篇章。
指導思想:《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編排的課文全是議論文,除了讓學生掌握議論文的一些常識,培養(yǎng)閱讀議論文的興趣外,更要明白教材目標。“格物致知”是一篇漫談式議論文,除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熱愛科學、勤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有服務人類,回報于社會的高尚品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本文是丁肇中在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情系中華”大會上演講的一篇演說詞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作者針對中國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狀況,分析了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自己的學習經驗,提出論點:我們應該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養(yǎng)實驗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要靠實踐來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相。本文主要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說理透徹,語言準確。
說教材本文是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同時也是一篇游記。作者生動的寫出了格拉丹東雪山的壯美,表現(xiàn)了長江源頭的神異不凡。說學情學生雖然聽說過雪山,但親眼見過雪山的同學比較少。本課從紀錄片《再說長江》入手,再現(xiàn)長江的源頭,揭開格拉丹東雪山的神秘面紗,激發(fā)了學生求知和探索的學習欲望。教學目標1.準確認讀并理解重點字詞。2.了解游記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游蹤、寫景的角度、寫景的方法,體會格拉丹冬冰塔林的特點3.揣摩品味語言,欣賞、積累精彩語句。教學建議【教學方法】1.朗讀法。2.品味點撥法。3.合作探究法?!菊n時安排】2課時一、教學導入長江,她以自己的源遠流長、磅礴大氣和她的風光萬千,為我們構筑了永恒的大江之美,啟發(fā)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激情與靈感,贏得了世人發(fā)自肺腑的贊美和感嘆。今天我們來學習《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這篇文章,欣賞長江的源頭各拉丹冬這片雪域高原的壯美景色。
(一)落實新課程調整意見,扎實推進課程改革 1、科學安排學校課程計劃。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設置校本課程,合理安排課程;調整作息時間,努力使學生的學習、活動、鍛煉、休息有機結合?! ?、認真學習各學科課程調整意見,積極參加鎮(zhèn)、市級各類培訓,進行與之相關的教材、課程標準的對比分析,明確增設內容、調整內容、教學進度,了解教學要求的升降點、升降程度。
1、班主任要分析班級學生的行為和習慣,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安全工作規(guī)章制度?! ?、針對當前甲型h1n1現(xiàn)狀,積極在班級宣傳防控措施,張貼相關知識明白紙,出防控黑板報,監(jiān)督好值日人員的開窗通風及消毒工作。 3、重視安全教育,要經常在班內回顧總結安全上存在的隱患,提出引起注意和需改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