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聯系實際,在文本體驗中獲得啟發(fā)。問題設計:在上面的討論中,我們對菲利普夫婦的認識更全面了。他們都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那么,現實生活中有菲利普夫婦這樣的人嗎?你家有于勒這樣生活困頓的親戚嗎?你的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嗎?你是怎么對待他們的?(多媒體出示問題)這一組問題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設計的目的在于教學生學會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被現實的金錢關系所異化,不要失去對人的真誠的愛心和同情。這樣學校教育的德育目的就達到了。(七)拓展延伸,培養(yǎng)想像力。以“五年后,門鈴響了,我去開門,發(fā)現正是于勒叔叔……”為開頭,試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對于這樣的一個意外,家人是如何表現,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至此,教師可以明確:對劉備形象的塑造采用的手法以語言、動作描寫為主,表現了劉備寬宏的氣度和禮賢下士的品質,以及他興復漢室的誠摯之心。那還有哪些是“為輔”的呢?還要引導學生關注小說情節(jié)中關、張二人的作用。我提出這樣的討論問題:“同去邀請諸葛亮,面對這些波折,關張二人有怎樣的言行呢?這樣刻畫關張二人有什么作用?”我們看文中的關、張二人的言行。第一次請諸葛亮不遇,劉備與崔州平,聊了很長時間,張飛抱怨劉備“閑談許久”,并無他言;第二次去隆中張飛抱怨天冷;第三次連關羽都覺得過分,認為那諸葛亮不過徒有虛名,不敢見而已。認為劉備禮遇太過了。張飛更直接,干脆我拿個麻繩把他捆來算了。這些言行,從側面更顯出劉備非凡的識人智慧。教師可以總結,通過與關羽、張飛二人對諸葛亮態(tài)度的對比,側面烘托了劉備善識人才,渴求賢才的特點。
本課特點:《我愛這土地》作于1938年10月,當時國難當頭,飽經滄桑的祖國,又一次遭受日寇鐵蹄的踐踏,作為詩人的艾青,歌唱祖國,歌唱土地,抒發(fā)了那個時代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編者把它安排到第一單元,其導引作用和顯著地位可見一斑。2.在學情方面:授課對象是九年級學生,他們在初一時已學過多首中外現代詩歌,對詩歌有一定的閱讀經驗,但詩歌跳躍性、凝練性均很強,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谝陨纤膫€方面的考慮,我把本課目標設定為:(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讀出重音和韻律,并能熟讀成誦;(2)能找到詩歌的主要意象,說出土地的象征意義及作品表達的情感;(3)能學會知人論世的解讀詩歌的方法,認同詩人熾烈的愛國情感。3.教學重點:根據新課標中要求以及本課文體的特點,我將本課的重點確定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達到當堂成誦。
1.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分析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文言文和古詩詞單元,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大致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驗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了解古人寫景、敘事、議論的特色、同時積累文言詞語,增強語感。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之中,有一定的古詩詞學習基礎,將為本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在初中詩詞整體的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更為今后學習蘇軾的文章打下基礎。2.學情分析學生在前兩的學習中已持續(xù)的詩詞訓練,因此學生對本文的解讀并不是很難。教育教學目標:根據上述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關于蘇軾的文學常識,本文的寫作背景,積累實詞(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朗讀詩歌的能力和利用寫作背景分析詩歌主旨和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曠達的胸襟和健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
《鄉(xiāng)愁》是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首現代詩歌,對于詩歌的學習,九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我想通過這節(jié)課,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詩歌朗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賞析詩歌意境的能力;掌握用具體意象表達情感的手法。下面我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設計理念三個方面進行說課。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會找出現代詩歌中的意象,并通過品讀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yǎng)學生體會詩歌意境美的能力。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作者由故鄉(xiāng)之思上升到家國之思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4.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賞析詩歌的意境。5.教學難點:學習詩歌借助具體意象來表達情感的表現手法。
二、說學生和教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會教會學生發(fā)現真理”。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感受力,并且已經學過了幾個小說單元,已經能夠了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小說的主要特點。同時,學生通過欣賞影視作品、閱讀文本對本文節(jié)選故事的情節(jié)、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也有個大體的把握。因此,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停留對課文情節(jié)、語言、動作、心理等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所以,我設想抓住一點,深入挖掘,可能更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欲望,開啟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三、說教學目標1、《智取生辰綱》一文作為教學內容,我認為可以生成一下教學價值:培養(yǎng)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主題等等。通過對學生和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打算用一個課時來完成教學,教學目標為
二、教學 1a,1b.1.First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what kind of fruit food and drink you like the best and writes down on the blackboard.教師問學生最喜歡什么水果和飲料并把它們寫在黑板上。比如:potato chips,ice cream,tea,lemon,chocolate,oranges,salad,popcorn,pickle and so on.2.接著叫學生表達以上食物的味道,引出新單詞——sweet,crispy,salty,sour,delicious,hot,awful,nice…并且完成lb教學內容通過此活動,以舊帶新引入新單詞。其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 三、教學 2a,2b1.首先,聽力前的brainstormFirst,Let students describe how potato chips taste and describe how helpful the potato chips.Then,ask:When and where were potato chips invented?Who were potato chips invented by?How were potato chips invented?(Let students gues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key words.)Key words:by accident,customer,restaurant,by mistake.(說明:通過問題讓學生對對話內容有整體了解,為聽力練習做好準備;又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想像力,觀察力。)
教學目標:1.學習現在完成時。2.學already和yet用法。3.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談論或詢問最近已經發(fā)生的事情語言功能: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談論或詢問最近已經發(fā)生的語言結構:現在完成時態(tài)、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語言目標:Have you watered the plants yet?No, I haven’t.Have you fed the cat?No, I haven’t fed her yet.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I started about an hour ago, but I haven’t finished. I will visit Hong Kong next year.重點詞匯及短語:water, wood, farm, ocean, hit, appear, turn, government, thousands of, southern, villager, strongly, step, clean out, some day, be off, so far, go for walks, thanks to, look forward to學習策略與思維技巧:引導、合作跨學科學習:歷史知識、文化學習教學重點:現在完成時態(tài)的構成及應用教學難點:現在完成時與一般過去時的區(qū)別 學習方式:自主、合作學習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做事情要有條理,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反省的好習慣。增強學生做事的條理性及計劃性。課前任務:記錄和查找自己和別人已做過或仍沒做的事情。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6)引導學生觀察: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B、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處,應如何運動?(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二)教學例4: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教學內容:書上第84頁公頃、平方千米教學目標:1、讓學生知道公頃、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積單位,了解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2、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難點:建立1公頃及1平方千米的實際概念,能區(qū)分兩個單位。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鞏固舊知,作好鋪墊。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2、用打手勢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3、填寫正確的面積單位:指甲的面數學書本的封面黑板的面二、引入: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體育場的圖片,你們有什么感想?出示:(體育場太大了)那還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出示課題:公頃、平方千米)三、新授1、通常我們在測量土地面積時,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它們到底有多大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分別算出2008年比2007年各季度增產的百分數和合計數,再制成統(tǒng)計表.分析:根據題目要求,要算出各季度增產的百分數,我們只要根據2008年與2007年各個季度的原始數據,運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方法就可以算出.算出了各個季度增產的百分數,根據題意制統(tǒng)計表時,既要按照季度分類,又要反映出年份的類別,所以在確定表頭時可分為3部分:年份、臺數、季度,年份又分為2007年產量、2008年產量、2008年比2007年增產的百分數.2、田力化肥廠今年第一季度生產情況如下:元月份計劃生產1500噸,實際生產1620噸;二月計劃生產1600噸,實際生產1680噸;三月份計劃生產1640噸,實際生產1720噸,根據上面的數據,算出各月完成計劃的百分數,并制成統(tǒng)計表.(1)制作含有百分數的統(tǒng)計表時,百分數這一欄一定要寫清楚是誰占誰的百分之幾,并按“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解題方法正確算出對應百分數”
一、心態(tài)調整?! ∈紫龋熘c。即了解初高中語文課標的要求差異及變化,做到心中有數,明確銜接過渡的著力點。初、高中語文,考查的重點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詩歌鑒賞、語言運用和作文這五個方面。與初中語文相比,高中語文學習的難度明顯在增加了。其具體變化情況簡要歸類如下: ①語法修辭進考查要求。初中對語法、修辭、文言文詞法、句法等知識,側重于了解,教學中淡化且不作為考查內容;而在高中則重在運用,對語言知識的要求較高,教學中強化且作為重要的考查內容?! 、谠姼栝喿x增加了難度。從初中的了解到高中的學習,從初中的重在考查積累,到高中強化理解分析,體現了初高中詩歌學習的變化。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意象,讀出詩歌意境。2.在誦讀中理解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3.能夠在朗誦時通過重音、停連、節(jié)奏等,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讀出感情,讀出韻律。【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自由吟誦,導入新課師:“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文化內涵,還可以提升氣質。大家從小就開始接觸詩歌,詩歌應該怎樣去吟誦呢?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示范一下?(生朗誦詩歌)師:這位同學剛才朗誦得很好,但是還沒有將詩歌的情感完全讀出來。那么,我們該如何通過誦讀,讀出詩歌的意境、詩人的情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詩歌的吟誦方法?!驹O計意圖】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度,對于訓練詩歌朗誦是很有必要的。以學生吟誦詩歌的方式導入新課,可以較大程度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下列單詞:market, supermarket,biscuit, lemon, strawberry, Mother’s Day, size, take, may, try, try on,certainly, wait a minute, sale, price, sale, look. fresh2.過程與方法:1. 能夠通過書面表達購物。2. 能夠根據情景進行購物對話。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于參加運用英語的實踐活動,了解別國文化。
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下列單詞:market, supermarket,biscuit, lemon, strawberry, Mother’s Day, size, take, may, try, try on,certainly, wait a minute, sale, price, sale, look. fresh2.過程與方法:1. 能夠通過書面表達購物。2. 能夠根據情景進行購物對話。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于參加運用英語的實踐活動,了解別國文化。三、學習者特征分析這一模塊內容的學習者,是七年級的學生。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形式的特殊疑問句,像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這些購物句式 ,學生在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學過,學生通過閱讀,情景購物對話的練習,學生準確的進行購物的對話。
(1)課件顯示搭正方形的畫面以及問題“4根小棒搭一個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個正方形,還剩幾根?”。(2)組織小組討論:有13根小棒,能搭幾個正方形?請每個同學利用學具擺一擺,再依據上節(jié)課學習的除法算式,小組內討論用豎式怎樣表示?!驹O計意圖:通過擺小棒搭正方形和自主探究等開發(fā)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多層次思考,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思維方式,推動學生積極思考,逐步開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橫向思維能力?!浚?)進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引導學生探究豎式各數表示的意思及單位名稱的寫法,并進一步認識余數。課件顯示搭小棒的過程及橫式和豎式:13÷4=3(個)……1(根)答:可以搭3個正方形,還剩1根。引導學生認識豎式中:“13”表示把13根小棒拿去分,“4”表示擺一個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3”表示可以擺3個正方形(強調單位“個”),“12”表示3個正方形共12根(4×3=12)?!?”表示擺了3個后還剩下1根(強調單位:“根”),說明“1”是這個豎式的余數,這1根不能再繼續(xù)往下分了。
二、說教學目標:1、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2、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三、說教學重難點:1、讓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四、說教學方法:探究、自主合作交流。五、說教具:課件、六、說教學過程:由于二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爭強好勝,想象豐富,求知欲旺盛;學習責任感不斷增強,但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fā);他們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因此,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信、自尊、自律等積極心態(tài),是他們通過思考,提高自我認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也是教師需努力和強化之處。下面我將詳細說說我的教學過程:
3、教學目標:(1)能靈活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3)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4、教學重點:解決有關“有余數除法問題”的簡單實際問題。5、教學難點:靈活處理有余數除法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的對余數的“取”與“舍”的問題,即對于商的“進1法”和“去尾法”?!窘谭▽W法】教法: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知識的引路人,在教學設計中,正確理解新教材,抓住新教材特點,進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師生互動教學,引導學生運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提高參與探索的欲望。學法:1、指導“探索實踐”。讓學生在探索、研究活動中感悟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的對于商的“進1法”和“去尾法”。2、引導“思”鼓勵“問”。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勇于思考,大膽質疑,不斷創(chuàng)新。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通過計算、比較、觀察、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并能正確熟練的求出倒數。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質疑的習慣。教學重點:知道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教學難點:1、0的倒數的求法。二、說教法基于教材內容比較單調,那么只有在教法上體現新、奇、特,才能讓學生想學、要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始終扮演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根據小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fā)展的思維特點,聯系小學生熟悉的身邊實際,使抽象的內容直觀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問題、討論問題,放手讓他們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并掌握本節(jié)課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
一、說教學內容及目標。《買電器》是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加與減(一)”的一課時。本科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買電器的生活情境,請學生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學習整百、整十數相加減的口算。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了100以內加減法及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本節(jié)課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整數加減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學生來說,對各種電器非常熟悉,并且有逛家電商場的經歷,能根據情境提出相應的加減法問題。孩子們能正確迅速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部分學生能口算整百、整十數的加減法,但對于算理的理解比較欠缺。為此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整十數、整百的加減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2、結合具體情境,提出用整十數、整百數解決的問題,發(fā)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