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精品教案

  • 《飛的更高》教案

    《飛的更高》教案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先彈奏一遍《飛得更高》的音樂,吸引同學們的興趣。師:同學們以前有沒有聽過汪峰的歌曲?感覺它的風格是什么樣的?(《怒放的生命》,搖滾型歌手)生:……師:同學們以前有沒有聽過這首歌?聽完這首歌有什么樣的感受?生:勵志、向上、振奮……師:想象一下這首歌所呈現(xiàn)的畫面。(歌曲像一條大河,緩緩流過,起初平靜,時而急流時而狹窄,逐漸開闊。如同生命。聽者會被帶入一種境界,如同站在網(wǎng)中漫步一片遼闊的曠野,雄鷹在頭頂?shù)奶炜瞻肯?,令心中有一種欲望在瘋長,無法遏止。)

  • 《你是這樣的人》教案

    《你是這樣的人》教案

    教學課題:1、欣賞并演唱《你是這樣的人》。2、欣賞并朗誦表現(xiàn)總理的詩歌。3、跟老師唱《為了誰》,從中感受英雄人物的無私奉獻精神。教學目標:1、能飽含深情地演唱《你是這樣的人》,體驗表現(xiàn)對周總理的懷念崇敬之情。2、感受詩歌如何塑造總理的光輝形象。3、通過演唱歌曲,感受英雄人物的無私奉獻精神,從而感悟人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學分析:這是大型電視藝術(shù)片《百年恩來》的主題歌。歌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旋律委婉深情,節(jié)奏平穩(wěn)規(guī)整,把一個偉人沉穩(wěn)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一主題在第二部分中也多次出現(xiàn),使兩部分緊緊相扣。第二部分:表達了對偉人的無限懷念。這首歌在創(chuàng)作風格上一改過去歌頌偉人的模式,旋律以深沉、凝重見長,歌詞也以抒情為主。以“人之情”替代了口號似的語言,仿佛周總理那微笑的神情又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總理博愛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 《你是這樣的人》教案

    《你是這樣的人》教案

    教學內(nèi)容:1、欣賞并演唱歌曲《你是這樣的人》。2、欣賞表現(xiàn)總理的詩、歌、畫和攝影作品。教學目標:1、能飽含深情地演唱歌曲《你是這樣的人》,嘗試用自己設計的力度、速度和音色變化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2、感受詩、歌、畫、攝影等藝術(shù)作品,是如何塑造總理的光輝形象、表現(xiàn)人們對總理的深厚情感。體會音樂及相關(guān)的詩歌、美術(shù)、攝影作品塑造任務形象的特點。3、能對表現(xiàn)革命領(lǐng)袖和英雄人物的音樂感興趣,從中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情懷和為革命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受人民對總理的熱愛、崇敬之情。教材分析:《你是這樣的人》是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而作的大型電視藝術(shù)片《百年恩來》的主題歌。歌曲以深刻凝練的語言。表現(xiàn)了人們對周總理的敬仰之情,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深切緬懷和無限愛戴。這首歌曲融合了西洋歌劇、音樂劇和流行歌曲的諸多元素、聽來蕩氣回腸。

  • 《你是這樣的人》教案

    《你是這樣的人》教案

    簡析歌曲 (6分鐘)這首歌曲是大型電視藝術(shù)片《百年恩來》的主題歌,為紀念周總理誕辰10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這是一首抒情歌曲,(上冊學過)全曲分兩段,第一段音樂抒緩,頌揚了偉人的品格;第二段音樂激昂,與第一段形成對比。歌曲由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演唱,他的演唱充滿了激情,喚起了對偉人的無比懷念。周恩來(1898.3.5—1976.1.8)生于江蘇淮安,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擔任政務院、國務院總理,他的一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新中國的建設奮斗了一生。他少年時代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名言。周總理逝世后聯(lián)合國為他降半旗。抒情歌曲:是聲樂作品的一種體裁。其表現(xiàn)范圍極為寬廣,現(xiàn)實中的一切情感,如歡樂、懷念、期盼、痛苦、憂傷、激憤……都可以通過歌聲得以抒發(fā)。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天上的街市教案

    第二節(jié):突出天上“美麗的街市”。①讀第一句,語調(diào)要輕緩柔美,“我想”要稍稍拖長,重讀“縹緲”和“空中”,表示強調(diào),仿佛沉浸在離奇美妙的幻想之中。②第二句是詩人美好的愿望,“定然”和“有”要讀得鏗鏘有力,然后提高語調(diào),加大音量,熱烈地吟誦“美麗——的(輕聲)——街市”。③第三句既是進一步的想象,又是具體的描述,可降低音量,放慢速度,繪聲繪色地讀。④第四句是對天河的驚嘆和贊美。讀時語氣要肯定,表示確信無疑,重讀“沒有”,而用清亮、柔和的拖音讀“珍奇”二字,以激起人們對美麗、奇妙的天街的無限向往。第三節(jié):突出天河中的牛郎織女。①第一句,“你看”后作較長的停頓,以表示詩人的遐想和提醒人們的注意。讀“那淺淺的天河”時重音放在“天河”上,“淺淺”二字則延長字音,放慢速度,以強調(diào)“天河”之水清亮可鑒。②第二句,應用一種暢想、舒緩的語氣讀,讀“定然”時,音量要稍大,以增強對幻想的確信。③第三句,在輕輕讀過“那隔著河的”之后,要把“牛郎織女”按兩個音步的節(jié)奏讀得格外清楚、響亮。

  •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4 Sharing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4 Sharing教案

    【核心素養(yǎng)提升點】學會將抽象信息進行可視化表達,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分析、推理等高階思維品質(zhì);在跨文化交際中學會以國際視野接受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5.Read Paragraph 2, draw a mind map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1:What did Jo learn about Tombe’s life? Q2:What kind of life do the natives lead? Read paragraph 2-5 and draw a mind-map. (Focus on accommodation, possession, diet and belief)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和問題鏈等形式來厘清當?shù)厝说纳罘绞?,更好地處理和歸納信息 【核心素養(yǎng)提升點】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分析和歸納能力,包容異國文化、擴展國際視野。 6.Read Paragraph 3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1:What was Jo’s feeling upon arriving her own home? Q2:Why would she feel that way? Q3:Do you think “It was such a privilege to have spent a day with Tombe’s family”?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讓學生理解Jo的苦并快樂的心情,并通過對“It was such a privilege to have spent a day with Tombe’s family”這句話的理解,體驗志愿者生活的偉大。 【核心素養(yǎng)提升點】學會對信息的綜合和歸納,從而理解作者所表達的觀點。 Activity4: Summarize the change of Jo's feelings

  •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1月相和潮汐變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1月相和潮汐變化教案

    5.對土星五號火箭和登月艙的質(zhì)疑現(xiàn)代航天飛機只能把20噸載荷送上低軌,而當 年的土星五號卻能輕而易舉地把100噸以上載荷送上地球軌道,將幾十噸物體推出地球重力圈,為什么后來卻棄而不用,據(jù)說連圖紙都沒有保存下來?6.溫度對攝影器材的影響月面白天可達到121°C,據(jù)圖片看,相機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沒有采用保溫措施的。膠卷在66°C就會受熱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這些人士認為,對以上這一切美國政府一直沒個 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擔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響,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脅迫,至今對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將來,誕生于美蘇太空競賽年代的“登月騙局”定會水落石出。反駁不過,也有許多人認為“阿波羅”登月計劃不可能造假:首先因為該計劃當時是在全球?qū)崨r轉(zhuǎn)播的,近億人親眼看到。另外,宇航員還從月球帶回了一些實物,如巖石。

  •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1 Science Fiction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1 Science Fiction教案

    本活動旨在落實課時教學目標2。 1.Think, discuss and share. Students form groups of 4, discuss about the given ending make comments. Q1: Do you like the ending? Q2: Was it a logical ending? Why so or why not?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評價,比較個人、同伴所預測的結(jié)局和聽力文本所給定的結(jié)局的異同點,深化對文本的認知,發(fā)展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Activity 4: Exploring Asimov’s three laws of robotics and the purpose of the writing 本活動旨在落實課時教學目標3。 1. Get to know Isaac Asimov’s three laws of robotics. The teacher shares Isaac Asimov’s three laws of robotics. The three laws state that: ①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②A robot must obey any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③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Q: How does Tony’s story relate to the laws? 2. Figure out Isaac Asimov’s purpose of writing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author’s writing purpose. Q: Why did Isaac Asimov write such a story? 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bots and humans.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艾薩克·阿西莫夫所制定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深入探究文本的主題意義。推理作者的寫作目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思考人類與機器人的關(guān)系。

  •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5 Language Your Career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5 Language Your Career教案

    本單元閱讀文本向中學生推薦職業(yè)能力測試(Career Aptitude Test),旨在建議學生利用職業(yè)傾向測試來發(fā)現(xiàn)自己更感興趣、更有潛力的學習或職業(yè)方向,并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職業(yè)。 本文采用了建議性文本,全篇從職業(yè)生涯的重要意義講起,針對中學生對職業(yè)規(guī)劃比較迷茫的現(xiàn)狀,提出了職業(yè)傾向測試這一建議。全文共七段,其中第一段和第二段為第一部分,其余五段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論述職業(yè)的重要性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最佳時間是在校期間,第二部分提出解決職業(yè)選擇困惑可以通過完成職業(yè)能力測試,介紹了不同種類的職業(yè)傾向測試,結(jié)合圖表詳細說明其中一種操作步驟,并提醒職業(yè)建議也基于學歷和經(jīng)驗,最后一段概括論述,建議學生通過職業(yè)能力測試這一有效的工具,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 在文本教學設計時,要幫助學生梳理有關(guān)職業(yè)的話題語言。閱讀策略層面,指導學生通過學習圖表和圖形,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獲取廣泛信息,如閱讀圖表標題,圖表上的標簽,X軸Y軸上的數(shù)據(jù)所指。

  •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1Unit 4 Body Language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1Unit 4 Body Language教案

    本閱讀材料的話題是交際中的肢體語言,作者從三個方面講述了肢體語言的特征與作用,通過主題句和舉例闡述的方式讓讀者了解不同文化中肢體語言的相同或者不同的意義,并從更抽象、概括的維度深入認識肢體語言的特點,理解肢體語言的作用?;谥w語言的特點,作者提醒讀者在與人交流中,尤其是當文化背景有差異的時候,要使用得體的肢體語言,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進行有效、有素養(yǎng)的溝通。文本共由六個段落組成,篇章結(jié)構(gòu)為“總—分”。第一段用簡練的語言引出了話題,并且從我們自身表達的需要和了解他人感受兩個角度講述了肢體語言的作用。第二段闡述了肢體語言的第一個重要特點——肢體語言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內(nèi)涵——這也是文中寫作篇幅最大的一個要點,最為重要。通過講述肢體語言的這一特點,作者向讀者傳遞了要尊重不同的文化、要使用與所在文化相宜的肢體語言。

  •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3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3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教案

    本活動旨在落實課時目標3。 The Student Union is looking for three students for a 3-week voluntary program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volunteers have got to be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a persevering personality and experiences in overcoming adversity. The volunteers need to stay, eat and teach with 20 pupils in a small school up on the hill of a village. There are no facilities but desks and a blackboard in the school. And there is no take-away food to be bought anywhere; the only way to feed yourself is to cook. You’re interested in applying. Write your application letter introducing what adversity you have ever overcome and how persevering you are as well as what you want to do when at work. Dear Student Union,【設計意圖】此任務旨在遷移一、二課時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對比自己經(jīng)歷過的挑戰(zhàn)或挫折,寫信給學生會申請前往貴州擔任短期支教教師,把個人以前是怎么戰(zhàn)勝挫折的經(jīng)過書寫出來。結(jié)合所學,遷移創(chuàng)新,分析解決自身實際問題,在真實情境中學生通過仿寫進行主題語言的精確輸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較多地使用已學語言、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和寫作手法來描述自己面對挫折的處理方式、態(tài)度和應有的品質(zhì),近一步激發(fā)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逆境出人才,堅忍不拔,從容不迫,又做到謙讓、分享和合作。課后學生修正習作,再次提交。

  •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2 Iconic Attractions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2 Iconic Attractions教案

    幫助學生通過討論與對主題的提升,反思自己的旅游方式,以便做出更優(yōu)化的安排,在今后的旅程中有更多的收益。 Activity 2: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6 elements above and supplement of more background knowledge 本活動為實現(xiàn)課時教學目標2。 1.Target Q: The writer’s clear target of traveling, meeting the people and experiencing the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major in social studies. Then what is social studies? Social studies is a part of a school or college curriculum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functioning of society and usually made up of courses in history, government, economics, civics, sociology, geography, and anthropology. (Dictionary by Merriam-Webster) Reflection: When you go out to travel, what targets do you usually have in mind? 2.Research Q: Suppose you are traveling to Hangzhou during the school holidays, how will you do research on the city? (surf the internet, read books or travel brochures, consult friends, ...) What information will you be interested to know? (location, iconic sites, local cuisines, interesting customs, shopping malls ...) 3.Abandonment To make the most of time, we have to learn to abandon so that we can accomplish our plan. What will you be interested in doing if you go to Hangzhou if you have a week’s time? What if you only have 2 days? 4~5. Venturing & Experiencing Q: What did he venture to do during the trip? What new experiences did he have? In Sydney: attend his first open-air barbecue, enjoy many different but yummy meals In Catherine: observe the life and customs of the aborigines appreciate their music & try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didgeridoo

  •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3 Reaching Out Across the Sea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4Unit 3 Reaching Out Across the Sea教案

    本活動旨在落實課時目標3。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talk about your own attitude in pairs.Q1: As for this topic,what impresses you the most in the passage?Q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uture of China’s further exploration in sea? Are you in favor of the further exploration?Why or why not? 【設計意圖】該活動是一個完全開放性的活動,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答案。運用遷移所學,自由口頭表達自己對海洋探索的態(tài)度。對于中國海洋探索的未來,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有樂觀,有擔憂,有認為值得投入,也有認為不值得付出太大代價,這里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只要學會有支撐自己觀點的事實就可以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正確的價值觀。 Assignment: 此任務旨在遷移一、二課時所學,培養(yǎng)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Write about your idea of the future of China’s sea exploration. And add your attitude towards the effort China have made in sea exploration. You’re expected to use the language and the writing technique learnt in the passage.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教案2篇

    一、認識射線和直線1.認識線段的特征。(下面的板書填在一個表里)出示線段(長4分米)。提問:誰來告訴大家,黑板上的圖形叫什么?(板書:線段)提問:線段要怎樣畫?(按學生的回答畫線段)。畫線段時,開始和結(jié)束都要注意什么?指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是有限長的,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線段的長度。誰能來量一量黑板上的線段,告訴大家,它的長是多少?,F(xiàn)在看老師再來畫一條5分米長的線段。2.認識射線。如果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老師延長第二條線段)就得到一條射線。(板書:射線)把射線與線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點?指出:射線也是直的,它只有一個端點。另一方?jīng)]有端點,可以無限地延長下去,是無限長的。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畫出射線:先點一點,再沿著尺的一邊畫射線。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射線。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11~20各數(shù)的認識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11~20各數(shù)的認識教案

    教學難點:能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教學準備:計數(shù)器、小棒、投影片等。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投影出示)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二只松鼠提著一個籃子上山采松果,松鼠媽媽采了14個,松鼠寶寶采了3個,然后就一起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學生看圖,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圖意編一個小故事,比一比,看誰編的故事最有趣)1、指名編故事。2、有誰能提出有關(guān)的數(shù)學問題。(先同桌互相說,然后再指名說)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選擇性的板書:(1)一共有多少個松果?(2)松鼠媽媽比松鼠寶寶多采多少個?(3)松鼠寶寶比松鼠媽媽少采多少個松果?(4)松鼠寶寶還要采多少個才能和松鼠媽媽采的同樣多?3、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問:(1)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松果?用什么方法計算?如何列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說一說你的理由?還有誰能說?(2)14+3=?你是怎樣算的?同桌互說算法,然后指名說。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教案

    四、全課總結(jié)[設計意圖:通過電教媒體把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的心理和生活中喜歡做游戲的特點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在樂中學,在玩中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學反思:根據(jù)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種能力。第十五課時: 生活中的數(shù)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46頁、第57頁、第87頁“生活中的數(shù)”。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教師通過課件演示,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在現(xiàn)實世界中尋找生活素材,成功地將學生的視野拓寬到他們熟悉的生活空間。然后通過說一說、擺一擺、猜一猜、算一算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感覺到數(shù)學就在他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思考等多種實踐活動,積極性非常高??梢哉f,我在圍繞“數(shù)與生活”這一中心設計教學活動時,也在積極地進行構(gòu)建“生活數(shù)學”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嘗試。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減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減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想去動物園嗎?今天我們就跟著亮亮和晶晶一起去動物園逛一逛,好不好?(打開課件,指出亮亮和晶晶,說他們手里還拿著漂亮的氣球,為下面的觀察作鋪墊)動物園里可真熱鬧,天上還有4只小鳥也在跟著湊熱鬧,注意觀察,你看到了什么?(飛走了1只小鳥)。二、探索新知1.減法的意義(1)認識減號原來有4只小鳥,飛走了1只,就是從4里面去掉1,“去掉”用什么符號表示?板書“-”,并讓學生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用減號表示的算式叫作減法算式。從4里面去掉1,就用減法計算。不僅這個用減法,只要是從一個數(shù)里去掉一部分,就要用減法計算。(2)寫算式用算式怎樣表示呢?4-1=3(只)“4”表示原來有4只小鳥,“1”表示飛走1只也就是去掉1,“3”表示還剩3只小鳥。去掉的數(shù)寫在減號后面,原來的數(shù)寫在減號前面,剩下的數(shù)寫在等號后面。這個算式就表示從4里面去掉1,還剩3.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2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2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

    教材分析:例4是讓學生判斷媽媽要買三種生活用品,帶100元錢夠不夠??梢越Y(jié)合這種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景,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需要進行精確計算,有時根據(jù)實際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結(jié)果就可以了,便于學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認識數(shù)學的功能。估算的策略是多樣化的,可以用連加,也可以用連減,還可以用加減混合,中間包含了加法的估算和減法的估算。教材上呈現(xiàn)了兩種估算策略,有一名學生用連減的方法先估算出100-28大約得70,再估算出70-43大約得30,從而判斷用剩下的錢買水杯還夠,兩步計算中都運用了估算。另一名學生先用加法估算出28+43大約得70,再口算出大約還剩30元,從而得出買水杯還夠的結(jié)論,第一步計算運用了估算,第二步是精確計算。由于每個個體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水平不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是不同的,教材上除了提供這兩種估算策略以外,還有一名學生提出問題:“還可以怎樣算呢?”提示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靈活采用適合自己的估算方法,體現(xiàn)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2篇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7頁的內(nèi)容。●教學目標:①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②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③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教具準備:老師準備掛圖或課件?!窠虒W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去超市買過東西嗎?生:互相說說,再請同學發(fā)表意見。師:(掛圖1)我們來看掛圖,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1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從圖1中我看到了小明媽媽買了一套135元的運動服和一雙48元的運動鞋。生2:從圖1中我看到小明媽媽給了售貨員200元。生3:要知道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應用加法計算。師:全班動手計算。板書:135+48=183(元)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整萬數(shù)的改寫與省略說課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整萬數(shù)的改寫與省略說課教案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通過練習,一方面是讓學生用剛學到的知識進行改寫,進一步鞏固了新知;一方面回憶過去提供的有關(guān)地理知識素材,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地理知識,擴大視野。2、課本練習二的第3題。第3題的素材介紹了我國主要的農(nóng)產(chǎn)品,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改寫之后還要求學生進行大數(shù)的比較,對兩部分知識進行混合練習。3、課文練習二的第4~5題。第4題是關(guān)于近似數(shù)的聯(lián)系,通過準確數(shù)與近似數(shù)的對比,區(qū)分聯(lián)系,題會在什么情況下使用準確數(shù),在什么情況下使用近似數(shù),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近似數(shù)的含義和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第5題是關(guān)于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中6個省份的人口數(shù)。讓學生求出這些數(shù)的近似訴,并提示學生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互連網(wǎng)等媒體了解其他地區(qū)的人口數(shù)。同時還介紹了我國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的知識。

上一頁123...565758596061626364656667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zhì)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