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頻道《大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范文:無愧于胸前的?;铡?,希望大家喜歡。同學們:我們每個人胸前都有一枚閃光的校徽,無論在什么地方,我們都有一種自豪感:我是一個東中人!校徽,雖然比不上漂亮的胸花,也比不上珍貴的獎章,但是,它代表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它代表著父母的期待,代表著老師的厚望,更代表著東中人的一份責任。校徽,見證著東中悠久的歷史。從1925年起,東中穿越了80多年歷史的風云,一步步發(fā)展壯大,從這里走出了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專家學者,更有一大批國家政治、外交、軍事、經濟、科技、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的杰出人才,他們有的已為祖國的解放事業(yè)光榮獻身,有的正在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努力奮斗。在東中這片熱土上,有老一輩革命家奮斗的足跡,有革命烈士流過的鮮血,也有幾代東中人灑下的汗水。戴陶、呂土奇烈士為祖國的解放事業(yè)血灑疆場;粟裕將軍、黃逸峰先生曾在這里點燃革命的火種??梢哉f東中校徽上印染著烈士的鮮血,東中校園是革命斗爭的搖籃。
滄海桑田,歲月無聲。歷史老人就像是一位頑強奮斗而永遠年輕的玩世大俠,它催逝了往者,又孕育了新軍。那凡夫俗子如過往云煙飄然而逝,唯有奮斗者,才是浩瀚星河中永不隕落的燦爛星辰!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矗簡⒊?,改良的斗士;孫中山,民主的先驅;毛澤東,新中國的締造者;鄧小平,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巨星耀銀河,美名傳千古,不因為他們是偉人,而在于他們在成就大業(yè)的過程中能面對逆境,舍生取義,百折不撓,倔強挺立。梁啟超,科舉落地而偏不重演孔乙己的悲劇;孫中山,大革命失敗而高呼“同志還需努力”;毛澤東,在被圍追堵截的逃亡中依然從容地四渡赤水;鄧小平,九十高齡的老人卻能在談笑中換來春風春雨。偉人的奮斗固然可以傳為佳話,平凡人的奮斗也許更能觸發(fā)我們感慨動容。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的父母長年累月風雨兼程給我們送佳肴和棉衣——那翹首祈盼的焦急神情看得出好疼愛你們??;
“當前,少數D員、干部自我革命精神淡化,安于現狀、得過且過;有的檢視問題能力退化,患得患失、諱疾忌醫(yī);有的批評能力弱化,明哲保身、裝聾作?。挥械尿溕莞?,目中無紀甚至頂風違紀,違反D的紀律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屢禁不止?!贬槍栴},強調指出,要蕩滌一切附著在D肌體上的骯臟東西,非常必要,非常及時,非常有針對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我們要依照所強調的,全D同志必須始終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銳利武器,馳而不息抓好正風肅紀反腐,不斷增強D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堅決同一切可能動搖D的根基、阻礙D的事業(yè)的現象作斗爭,蕩滌一切附著在D肌體上的骯臟東西,把我們D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不斷深化D的自我革命,持續(xù)推動全D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我們的D成為永遠打不倒、壓不垮的馬克思主義政D。
(四)、反饋練習1.口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學生在書上做第43頁的第5題,限時2分鐘。學生做題,教師計時,做后集體訂正,并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做75-5,90+8這兩道題的。[通過計時計算,可提高學生的自信度,通過說兩題的計算過程,加強對新知的鞏固程度。]2.做第43頁的第6題。在這里將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表現出課本上兩人對話的場景(有老師3名,學生40名,45瓶礦泉水夠嗎?),使學生看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如果自己在此時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么辦,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會用算式表達的同學,可以列出算式來。[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為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盡可能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以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有不同的發(fā)展,可讓程度較好的學生把自己的思維過程抽象成數學算式。]
一、說教材表內除法二單元主要內容有: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用除法計算的簡單的實際問題,綜合應用乘,除法計算的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的目標是著重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口訣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決一些簡單和稍復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今天所教學的內容是解決問題中的第一個內容,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課時的主要目標是:1、聯系實際問題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2、根據"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義,分析、推理、探究"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經歷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轉化成"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通過列表對比法、歸納法、、多媒體輔助法等教學方法,突破理論性強、不宜理解的“3S”原理與區(qū)別的知識難點。學生更是學會運用圖表方法、高效記憶法、合作學習法等方法學習地理知識,增加學習能力。[幻燈片] “3S技術”的應用: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從實際身旁的社會生產生活,到地理學的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研究。學生的年齡和認知范圍決定,此部分的案例教學的運用,前者容易接觸到、簡單直觀、易區(qū)分掌握“3S”技術特點和具體應用。而后者涉及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區(qū)域性的特點,難度較大。針對學情特點,我多以前者案例入手學習,以后者案例加以補充。案例:遙感:(1)視頻 專家解說衛(wèi)星遙感受災影象(2)教材 圖1.6 1998年8月28日洞庭湖及荊江地區(qū)衛(wèi)星遙感圖像(3)視頻 2008年5月13日“北京一號”衛(wèi)星提供汶川的災區(qū)遙感圖像(4)教材 閱讀 遙感在農業(yè)方面的應用
(二)說學法指導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創(chuàng)造學生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充分利用學生已獲得的生活體驗,通過相關現象的再現,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分析現象背后的哲學理論依據,幫助學生樹立批判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增強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自己思維的活躍中領會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三)說教學手段:我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富有感染力的各種現象和場景,營造一個形象生動的課堂氣氛。三、說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堅持"情境探究法",分為"導入新課——推進新課——走進生活"三個層次,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推進,幫助學生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下面我重點簡述一下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一)說本框題的地位與作用《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活與哲學》第三單元第十課的第一框題,該部分的內容實質上是在闡述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是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點和核心之一。學好這部分的知識對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辯證法的思維方法,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起著重要的作用。(二)說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和課改精神,在教學中確定如下三維目標:1、知識目標:辯證否定觀的內涵,辯證法的本質。辯證否定是自我否定,辯證否定觀與書本知識和權威思想的關系,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關系,分析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深刻理解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為什么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創(chuàng)新意識息息相關。
【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氧氣的制取及檢驗方法,復習鞏固氧氣的相關性質。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低體積分數”的探究性學習,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實驗設計的能力和合作意識,復習鞏固相關的基本操作,培養(yǎng)學習化學的興趣?!緦W習重點】氧氣的實驗室制取操作步驟和性質檢驗?!緦W習難點】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菊n前準備】《精英新課堂》:預習學生用書的“早預習先起步”?!睹麕煖y控》:預習贈送的《提分寶典》。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1.復習引入: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什么?操作步驟有哪些?2.明確學習目標,由學生對學習目標進行解讀。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閱讀課本P45~P46的內容。提出問題: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使用了哪些儀器?哪部分是氣體發(fā)生裝置?哪部分是氣體收集裝置?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氣體?討論交流:結合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和氧氣的性質討論歸納。
知識和技能 1.了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影響的幾個方面的實例。 2.掌握環(huán)境污染的產生及危害。 3.舉例說明人類對生物圈中資源的合理利用。 過程與方法 1.能初步學會收集資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分析和解決一些身邊的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具有近一步獲取課本以外的生物學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能夠以科學的態(tài)度去認識生命世界,認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形成環(huán)境保護意識,并使這種意識轉變成真正的行動,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思想1.認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形成環(huán)境保護意識 2.做到從實際行動出發(fā)保護環(huán)境1.采取讓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解疑
教 學 過 程教師 行為學生 行為教學 意圖時間 *揭示課題 1.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公式與余弦公式. *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導入 問題 兩角和的余弦公式內容是什么? 兩角和的余弦公式內容是什么? 介紹 播放 課件 質疑 了解 觀看 課件 思考 引導 啟發(fā)學生得出結果 0 5*動腦思考 探索新知 由同角三角函數關系,知 , 當時,得到 (1.5) 利用誘導公式可以得到 (1.6) 注意 在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中,的取值應使式子的左右兩端都有意義. 總結 歸納 仔細 分析 講解 關鍵 詞語 思考 理解 記憶 啟發(fā)引導學生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15*鞏固知識 典型例題 例7求的值, 分析 可以將75°角看作30°角與45°角的和. 解 . 例8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分析 (1)題可以逆用公式(1.3);(2)題可以利用進行轉換. 解(1) ; (2) . 【小提示】 例4(2)中,將1寫成,從而使得三角式可以應用公式.要注意應用這種變形方法來解決問題. 引領 講解 說明 引領 分析 說明 啟發(fā) 引導 啟發(fā) 分析 觀察 思考 主動 求解 觀察 思考 理解 口答 注意 觀察 學生 是否 理解 知識 點 學生 自我 發(fā)現 歸納 25
教 學 過 程教師 行為學生 行為教學 意圖 *揭示課題 8.3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一) *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導入 【知識回顧】 我們知道,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三種:平行、相交、重合.并且知道,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時,“同位角相等”是“這兩條直線平行”的充要條件. 【問題】 兩條直線平行,它們的斜率之間存在什么聯系呢? 介紹 質疑 引導 分析 了解 思考 啟發(fā) 學生思考*動腦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識】 當兩條直線、的斜率都存在且都不為0時(如圖8-11(1)),如果直線平行于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與x軸相交的同位角相等,即直線的傾角相等,故兩條直線的斜率相等;反過來,如果直線的斜率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的傾角相等,即兩條直線與x軸相交的同位角相等,故兩直線平行. 當直線、的斜率都是0時(如圖8-11(2)),兩條直線都與x軸平行,所以//. 當兩條直線、的斜率都不存在時(如圖8-11(3)),直線與直線都與x軸垂直,所以直線// 直線. 顯然,當直線、的斜率都存在但不相等或一條直線的斜率存在而另一條直線的斜率不存在時,兩條直線相交. 由上面的討論知,當直線、的斜率都存在時,設,,則 兩個方程的系數關系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相交平行重合 當兩條直線的斜率都存在時,就可以利用兩條直線的斜率及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來判斷兩直線的位置關系. 判斷兩條直線平行的一般步驟是: (1) 判斷兩條直線的斜率是否存在,若都不存在,則平行;若只有一個不存在,則相交. (2) 若兩條直線的斜率都存在,將它們都化成斜截式方程,若斜率不相等,則相交; (3) 若斜率相等,比較兩條直線的縱截距,相等則重合,不相等則平行. 講解 說明 引領 分析 仔細 分析 講解 關鍵 詞語 思考 理解 思考 理解 帶領 學生 分析 引導 式啟 發(fā)學 生得 出結 果
解析:先利用正比例函數解析式確定A點坐標,然后觀察函數圖象得到,當1<x<2時,直線y=2x都在直線y=kx+b的上方,于是可得到不等式0<kx+b<2x的解集.把A(x,2)代入y=2x得2x=2,解得x=1,則A點坐標為(1,2),∴當x>1時,2x>kx+b.∵函數y=kx+b(k≠0)的圖象經過點B(2,0),即不等式0<kx+b<2x的解集為1<x<2.故選C.方法總結:本題考查了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關系:從函數的角度看,就是尋求使一次函數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從函數圖象的角度看,就是確定直線y=kx+b在y軸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點的橫坐標所構成的集合.三、板書設計1.通過函數圖象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2.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的關系本課時主要是掌握運用一次函數的圖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主動、自主的學習.
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贈詩的形式寫在他的鄰居奧希泊娃的女兒葉甫勃拉克西亞·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紀念冊上的。那里俄國革命正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卻沒有喪失希望與斗志,他熱愛生活,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三)、問題探究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指的是什么?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艱難困苦甚至不幸而身處逆境。作者寫這首詩時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實生活的寫照。2、詩人在詩中闡明了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你感受最深的詩句說說你曾有過的體驗。詩中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的時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我們一定要永葆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2.送信。實物投影儀演示反饋。(1)方法說明。你是怎么想的?(2)錯誤糾正。分層校對:做完的先互相批改,然后集體先校對丁當組題,再校對一休組題。重點講評一休組題目。六、總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1)退位減法要注意什么?不要忘記退位。(2)退位減法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讓學生通過活動聯系生活實際學習新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采用分層教學,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學生在小組中合作研究、探索中完成的;然后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以鞏固;注重學習過程的開放;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會傾聽同學的意見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活動內容分析西歐從5世紀末至9世紀歷經四個世紀完成了由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轉變,西歐中世紀即西歐的封建社會,形成了與中國封建社會不同的特點。理解這些特點,將有助于學生理解西歐在世界上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因。盡管神學世界觀籠罩了西方中世紀,是黑暗的,但是應看到,自古代流傳下來的政治思想傳統如平等、自由、民主、法制等思想史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來。歐洲的中世紀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陰森森的一千年(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但實際上確實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時期。從探究活動的內容上看與第二單元的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及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明確相關,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二、活動重點設計理解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治特點及對后世的影響;正確認識基督教文明
1、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民族區(qū)域自治以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是國家集中統一領導與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有機結合。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別是少數民族人民把熱愛民族與熱愛祖國的感情結合起來,自覺擔負起捍衛(wèi)祖國統一、保衛(wèi)邊疆的光榮職責。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權利。自主管理本地內部事務,滿足了少數民族人民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愿望。3、有利于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民族自治地方以一個或幾個少數民族為主體,同時包括當地居住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間聯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隔閡。4、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自治機關能夠結合本民族、本地區(qū)特點,把少數民族的特殊利益與國家的整體利益協調起來,充分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和優(yōu)勢,調動各族人民參加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從國際法角度看,國際社會的每一個主權國家應該是一律平等的,但是,在現實的國際關系中,每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歷來都是由國家力量決定的。國家力量發(fā)生變化,也會引起國際關系的變化。經濟、科技落后,軍力不強,國內政局不安,它的國際影響力、參與力就不強。正因為如此,某些發(fā)達國家往往以其強大的國家力量為后盾,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二、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教師活動:閱讀教材第100頁內容,思考討論為什么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我國的國家利益包括哪些內容?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并積極討論,踴躍發(fā)言1、原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當性和正義性。2、內容我國國家利益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利益,如國家的統一、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的鞏固;經濟利益,如我國資源利用的效益、經濟活動的利益和國家物質基礎的增強等。
一、教材分析第四單元“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旨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建設者,高中生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是將來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角色,承擔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任,本課的邏輯分為兩目:第一目,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這一部分的邏輯結構如下:首先謳歌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達到總體小康這一偉大成就,然后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介紹總體小康的成就。同時指出,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發(fā)展不平衡的小康。第二目“經濟建設的新要求”。這一目專門介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也是學生要重點把握的內容。二、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總體小康的建設成就在宏觀和微觀上的表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目標。(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發(fā)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會建設進程是不平衡的發(fā)展過程。(3)運用所學知識,初步分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