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3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說課稿2篇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說課稿

    (1)問題串設計:①選材:選擇什么細胞做材料?②為什么選擇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做實驗材料?(在教師的指導下討論分析)③怎樣才能獲得細胞膜?(教師講授)(2)指導學生觀看多媒體播放教參CD中的這個實驗,同時教師加以講解(3)學生分組實驗(4)總結實驗并加以評價設計意圖:體會實驗材料的正確選擇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科學研究素養(yǎng)。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思考,嘗試找出實驗的原理,實現(xiàn)親身體驗、自主思考的的過程,這樣加深學生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拓展遷移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先進的生物學研究儀器。環(huán)節(jié)3.細胞膜的功能(1)學生自主學習并歸納總結:P42(2)展示圖片加強理解:圖片(3)討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有什么東西與細胞膜的功能相近?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利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環(huán)節(jié)4. 植物細胞的細胞壁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說課稿

    二、問題導學,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給學生機會,參與學習過程,有利于對知識的感知和對科學研究方法的領悟。有利于突破難點。)通過上面的討論及對初中相關知識的回憶可知,核酸是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提問:1 、你知道生物體內的核酸有幾種?它們在細胞中是如何分布的? 2 、如何觀察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 針對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及相關實驗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讓學生閱讀課文及“觀察DNA 和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回答問題。實驗后要傾聽、總結學生的實驗結論,繼續(xù)引發(fā)學生思考:原核細胞的DNA位于細胞內的什么部位?三、加工、整合信息, 構建知識體系。(充分利用教材中圖示和課件的直觀性特點,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感知知識的形成,突出重點)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并討論: 1、核酸同蛋白質一樣,也是生物大分子物質,那么,核酸由哪些元素組成?組成它的基本單位是什么? 2、DNA 和RNA的化學組成有何異同? 3、組成核酸的堿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幾種?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說課稿

    5、課堂小結利用多媒體和板書展現(xiàn)本節(jié)課的綱要,并指出重點和難點。設計意圖:不僅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相互連接形成知識網絡,而且進一步強化對重點知識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6、課堂練習利用多媒體展示由易到難的練習。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把它轉化為讀題解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各類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培養(yǎng)學習本學科的興趣。7、課后探究聯(lián)系國家鼓勵青年人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時政熱點,讓學生課后查閱青年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金的實施項目,鼓勵學生將來進行自主創(chuàng)業(yè)。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樹立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意識。五、小結本課教學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1、重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確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說課稿(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說課稿(二)

    【設計意圖】通過認識自我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能夠準確的理解矛盾的主次方面,做到能夠正確的評價事物,尤其是能夠正確的認識評價自己和他人,做到揚長避短,從而達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為了更好的區(qū)分主次矛盾與矛盾的主次方面,在此我以小組賽的形式設計了【我用我學正確識別】這一學生合作探究活動來強化對知識的掌握。(用時大約6分鐘)。通過對難點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深入學習,師生共同找出其共同之處:均是兩點與重點,從而講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共同的方法論要求: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tǒng)一。3、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約8分鐘)由于第二目知識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內容上比較簡單,因此在過渡后主要以學生自學為主,我圍繞“成功”制作兩個幻燈片作簡單講解與歸納。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學的基本問題說課稿(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學的基本問題說課稿(一)

    五.說教學過程:(重點)1.課題引入:課堂探究導入新課。采用教材現(xiàn)成的探究活動導入新課,既“溫故”又“知新”,還節(jié)約了課堂有效時間。2.講授新課:(20-25分鐘)本課的重難點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解釋,我引用一個很著名的學生也略知一二的唯心主義觀點的例子(課堂探究1)順利進入本課重要知識點的學習,采用案例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及探究問題的欲望,學習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并用問題和練習形式鞏固知識,強化學生易錯已混知識點;課堂探究2,同樣引用哲學上的著名案例讓學生分析探究思考以及合作交流,學生趣味濃厚,主動深入學習本課知識,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此時,本課的重點知識教學完成。關于本課的第二個知識點“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采用學生自主閱讀、合作交流的方法,歸納總結,完成本知識目標。3.課堂反饋、知識遷移(10-15分鐘)采用學生總結、隨堂練習等形式鞏固本課知識,同時檢驗教學效果。可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學重點。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說課稿

    2、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系統(tǒng)觀念為人們把握復雜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學方法和原則。第一,整體性原則。第二,有序性原則。第三,優(yōu)化原則。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可以再調起高潮,讓學生聽一首歌曲,三個和尚挑水,讓學生從愉快的歌聲中,明白一個道理:“三個和尚沒水喝”,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數雖然多了,但沒有形成合理的結構,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進,而是相互制肘、相互消磨,結果各要素的力量或作用被內耗了,出現(xiàn)了1+1<2的效應。所以,就要求我們一定要做到:3、掌握系統(tǒng)優(yōu)化的方法的要求(1)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tǒng)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tǒng)內部結構的優(yōu)化趨向。(2)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鞏固練習:以鞏固知識為基礎,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學的基本問題說課稿(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學的基本問題說課稿(二)

    ②關于哲學的第二個問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解釋同一性——就是說意識(思維)能否正確認識物質(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表達他們自己的意見)總結得出三種看法——認為意識(思維)可以正確認識物質(存在)的,屬于可知論者;凡是認為意識(思維)不能正確認識物質(存在),屬于不可知論者。當然也有些同學是兩者觀點都有,這種同學我們把他稱為不徹底的不可知論者。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它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首先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舉例說明問題,吃飯的時候吃什么菜,學習計劃與學習的實際等等)結合教材P10探究進行講解舉例:11月31日請全班同學吃雪糕,吃完后再去肯德基大吃一頓,之后再到卡拉OK唱通宵——不切實際,因為11月并沒有31日。(2)它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不同的回答,直接決定著哲學的不同發(fā)展方向。)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說課稿(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說課稿(一)

    1、課題引入:11月16日9時40分許,甘肅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zhèn)發(fā)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校車安全”又一次甚囂塵上,我設計提問“校車安全事故然表面是偶然,但又是一種必然,你認為事件的原因何在?”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設計典型事例,通過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形式,并得出主次矛盾辯證關系的原理分析。2、具體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從原因中發(fā)現(xiàn),這眾多的原因矛盾中,都有主次方面之分,由于得出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3、從原因中,尋找對策,既堅持重點論與兩點論的結合。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4、無獨有偶,在2011年在湖南,海南,廣西等地均有類似的事件發(fā)生。對比各地事故背后的原因,得出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而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意義及地位。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細胞器—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細胞器—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說課稿

    ②與學牛的?;罱涷炏嚓P,有利激發(fā)學列的興趣。⑧利用多媒體讓學牛通過觀看、比較、討論,加深理解f-J利掌握細胞內的牛要細胞器的結構及其功能。④學牛白豐學習,豐動建構新知識。⑤為完成后面的達標圖表做充分的準備。4、概括反饋:①設訃達標表格,引導學牛完成。②應用該表格進行小結。③推薦相關網站,以解決課后遇到的附加題。這樣設置的理由是①通過完成表格,歸納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使學牛更好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②培養(yǎng)學牛的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③培養(yǎng)學牛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④拓展了教育資源,為學牛提供了一個白豐學習的空間。[課堂小結]請4-5位學牛來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刊內容和白己掌握的情況。請教師重新出示“八種細胞器的比較表”和“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比較表”對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進行總結。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說課稿

    (4)提出問題:三種運輸方式有哪些異同 組織學生分析填表,反饋和糾正.提出問題:影響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速度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畫出細胞對某物的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速度隨細胞外濃度的改變而變化的曲線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作圖,展示各組的成果.教學說明:本環(huán)節(jié)鞏固理論知識是對課本知識擴展和對重點,難點內容的深入理解和總結,只有理解了三種運輸方式的異同,才能完成本環(huán)節(jié)教學任務,既突顯書本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提高學生制做圖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維能力的形成.2.大分子的運輸引導學生回憶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得出胞吐現(xiàn)象,提出問題:那大家知道白細胞是如何吃掉病菌的嗎 顯示有關圖片.強調: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能量提出問題:胞吞和胞吐體現(xiàn)了細胞膜結構的特點是什么 與書本前面知識相聯(lián)系.(四)技能訓練指導學生就《技能訓練》部分進行討論五,反饋練習1.教師小結幾種運輸方式,特別是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特點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說課稿

    二、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1、膜的成分2、膜的基本支架3、膜的結構特點4、膜的功能特性設計意圖:我根據板書的“規(guī)范、工整和美觀”的要求,結合所教的內容,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板書,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有一個整體的思路。八、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我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利用了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成功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新課程理念。啟發(fā)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以及由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把學生從死記知識的苦海中解救出來。初次的嘗試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把知識和習題聯(lián)系,只是把他所知道的知識簡單羅列,不能夠體現(xiàn)出能力的訓練。在上課中發(fā)現(xiàn)學生比較靦腆或拘束,聲音比較小,表達不能到位。盡管本節(jié)課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但是也讓我看到了閃光點:學生比較歡迎這樣一堂自己是主角的課堂。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細胞的能量“通貨”─ATP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細胞的能量“通貨”─ATP說課稿

    (3)ATP的利用關于ATP的利用,一是要講清楚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與ATP的分解和合成的關系,二是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解,讓學生在看懂圖解的基礎上,討論ATP還有哪些用途,從而對該圖解進行補充和完善。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ATP作為能量的“通貨”,在生物體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僅要知道ATP的分子結構,還要掌握ATP是如何行使他的貨幣能力。4、板書設計結束:本節(jié)課設置了一系列問題情境,層層設問,在學生答問、質疑、討論過程中讓學生建構新概念和新的知識體系,并通過教師及時掌握反饋信息,適時點撥、調節(jié),讓學生在推理判斷中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而且通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提問,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說課稿

    (二)剖析案例,探究“法幣”貶值的原因及危害──探究紙幣發(fā)行量1935年,國民政府推行“法幣改革”,宣布以中央、中國、交通銀行發(fā)行的紙幣為“法幣”。從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21日法幣崩潰為止,法幣發(fā)行量上升到四十七萬倍。最初的100元法幣可以買兩頭牛,到了1949年五月僅可以買到一粒大米的2.45%。“大街過三道,物價跳三跳”。由于物價瘋狂上漲造成的恐慌心理驅使,人們瘋狂地搶購各種物資。思考討論:1、100元法幣最初能買兩頭牛,最后只能買到三粒大米,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經濟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有哪些危害?2、如果紙幣發(fā)行過少行不行,為什么?3、紙幣發(fā)行量怎樣就比較適當?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在師生交流討論中,最終由學生得出結論:紙幣發(fā)行的如果過多,就會導致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如果過少,就會導致商品銷售困難,商品流通受阻。因此,國家不能任意發(fā)行紙幣,必須與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相等。(三)辨識社會現(xiàn)象──規(guī)范人民幣的使用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說課稿

    (三)師生互動、鞏固知識、課堂小結為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堂小結讓學生來總結,教師要向學生提示本課題主要講了幾個問題。并推薦一位擅長書法的同學書寫。一方面可以展現(xiàn)該同學的書法技能,發(fā)揮其特長;另一方面對于其他同學也起到了模范帶頭的作用。(四)板書設計:板書設計準備采用條目式板書,條目式板書的作用是條理清楚、簡練,一目了然,并且能夠為學生做筆記乃至以后的復習提供方便。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1、為什么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1)理論依據: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2)現(xiàn)實分析:關系到社會的整體利益;(五)課后作業(yè)注意觀察自己的家庭消費情況,記錄某時期的家庭各項消費支出,根據所學理論,判斷自己家庭的消費結構是否合理。這有利于形成學生觀察生活和觀察身邊的經濟現(xiàn)象的習慣,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理財能力。又可以增強政治課的興趣。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說課稿(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說課稿(一)

    (六)鞏固練習:習題見教學設計(七)布置作業(yè):適量的同步練習題設計意圖:反饋矯正,以便于進行教后反思。四、說教學反思新課程理念呼喚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旨在調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結合實際大膽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究,在活動中體驗和領悟,從而構建新的知識。通過探究、思辨、實踐等方式,引導學生生成核心哲學觀點,展示學生生活智慧,培養(yǎng)科學思維習慣,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形成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本課例在設計時圍繞本框的三個知識點:“在勞動和奉獻中創(chuàng)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價值”和“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按照“情境導入——激發(fā)情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模式展開教學。在這樣的教學中,我們收獲了新課改教學經驗,但是也存在著不足,日后還需繼續(xù)加以改進。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說課稿

    新課程要求學生知識的獲得由靜態(tài)預設到動態(tài)生成。作為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是學生遇到的第一個辯證法思想。本教學設計由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熟知的情境入手引申到聯(lián)系的概念、使學生領悟到成語中蘊藏著豐富的哲理。而后通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一一講解聯(lián)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體現(xiàn)出生活處處有哲學的理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本教學設計安排了必要的學生活動、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一過程中,知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也得到了實現(xiàn)。具體分析如下:第一、這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把書本與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擴大了學生的眼界和見聞,打破了課堂學習時空的局限,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心扉,使學生不斷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究社會真諦的熱情,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說課稿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jié)教材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課程標準:第一是地球的內部圈層,要求能夠說出地球內部圈層主要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第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還有介于內部和外部圈層之間的一個圈層,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軟流層之上的固體巖石部分。本條標準有顯性和隱性兩方面的要求,顯性要求是從宏觀上了解地球結構的特點,隱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環(huán)境的組成。在宏觀了解地球圈層結構的基礎上認識自然環(huán)境的組成,即在空間范圍上把自然環(huán)境放在地球圈層結構中認識。但是對于各圈層不要求展開深入了解,而應抓其主要特點及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的內容。(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地球圈層結構及特點,知道地球內部圈層的組成及其劃分依據;2.嘗試根據地震波劃分地球內部圈層,并能概括出各圈層的主要特點;3.運用圖表了解地球表層的含義。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說課稿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jié)主要闡述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是從太陽為地球提供能量這個方面來闡述,通過圖片的形式從四個方面來分析。不應讓學生記憶這四個方面,需要歸納為:(1)直接或間接(化石燃料)為地球提供大部分能量。(2)維持四大圈層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交換,決定地理環(huán)境的基本特征。(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包括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2.太陽輻射的概念、來源、波長等只作一般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影像是通過作用氣候、地球電離層和磁場而發(fā)生的,主要包括磁暴、無線電短波通訊被干擾、極光和氣候異常等。3.教材涉及太陽活動的概念、標志和周期需要明確,而太陽大氣分層及對應太陽活動現(xiàn)象只作一般了解。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節(jié)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節(jié)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說課稿

    學生已學習水循環(huán)和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對地理環(huán)境要素有初步的認識,對物質遷移和能量的交換有一定的了解,已具備基本的地理閱讀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但學生還缺乏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來幫助學生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認識,還需要補充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等知識,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三、說教法案例教學、啟發(fā)式講授四、說學法學生原有的地理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地理方法簡單;但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充分利用這一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案導學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團隊精神,增強學習效果;體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復雜性,將學習目標內化到行動上。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節(jié)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節(jié)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說課稿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jié)課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節(jié)內容,從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對自然地理知識的總結、歸納和融合。所以在教學中應充分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舊知識,做好縱向、橫向聯(lián)系,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本節(jié)教材從總體上看,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異性,二是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通過自然帶的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來體現(xiàn)的。本節(jié)課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規(guī)律為中心內容,在教學時,要突出讀圖分析、推斷的環(huán)節(jié),而且所提供的圖表、資料必須有利于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認識和理解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特點2.了解地理環(huán)境差異性的分異規(guī)律

上一頁123...181920212223242526272829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