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學具準備:各種形狀的紙、樹葉、繩子、直尺、卷尺等。教學過程:一、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锲泛推矫鎴D形,你們認識嗎?(逐一出示)誰知道周長是什么意思?請你具體指一指,你所喜歡的圖形的周長是指什么樣的長度。(一生指)二、探究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怎么求呢?正方形的周長只要量一條邊長,乘4就可以了。(板書:邊長×4)如果量出正方形的邊長是5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5×4=20(厘米)。長方形的周長呢?量出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好了。長+寬+長+寬(板書)。如果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它的周長就是:6+4+6+4=20(厘米)。只要量兩次就可以了,量一個長再乘2,量一個寬再乘2就行。長×2+寬×2。即:6×2+4×2=20(厘米)。如果讓你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要知道什么條件?正方形呢?想清楚了,我們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操作。(“做一做”第2題) 全班同學動手操作,1名同學到投影儀上操作。 (1)第1行擺5個△,在△下面擺○,△要比○多1個。第2行擺幾個○? (2)第1行擺4朵紅花,擺的黃花比紅花少1朵,第2行擺幾朵黃花? 二、運用新知 教科書練習一第1~4題。 1.第1題:左圖是猴子多,右圖是骨頭多。(避免學生產生思維定勢) 2.第2題:學生觀察,看到公雞和鴨子雖然擺的一樣長,但疏密不同,進而判斷擺的密的鴨子的只數多些,而公雞只數少些。 3.第3題:學生在觀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樣多的基礎上,只需比較兩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題:此題是在同一排中比較多少,當第5次循環(huán)出現珠子時,只出現了一個黃色珠子,所以黃珠子多而紅珠子少。 三、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較時,一定要一個對著一個比,就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教學內容:課本P104、108頁。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2、鞏固學生對條形統(tǒng)計圖的認知,明確用1格表示2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問題。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教學重點、難點:1、在復習中進一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加深對條形統(tǒng)計圖的認識。2、能根據條形統(tǒng)計圖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教學過程:一、復習統(tǒng)計1、觀察討論(1)、教師出示條形統(tǒng)計圖:這張圖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仔細觀察統(tǒng)計圖你有哪些發(fā)現?(2)、學生觀察討論,思考,依據自己的體驗回答。仔細觀察統(tǒng)計圖,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fā)現。(3)、組織全班匯報交流,梳理統(tǒng)計圖信息。2、回答問題根據條形統(tǒng)計圖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問題嗎?1)、最受二年級同學歡迎的飲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2)、喜歡哪兩種飲料的人數同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4)學校買10套課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單價是凳子的4倍,每張桌子多少元?三、作業(yè)。第四課時課題:可能性和編碼復習目標:1、認識簡單的可能性事件。2、會求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數表示。3、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4、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一、基本練習。1、盒子中有紅、白、黃、綠四種顏色的球各一個,只取一次,拿出紅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2、商場促銷,將獎品放置于1到10號的罐子里,幸運顧客有一次猜獎機會,一位顧客猜中得獎的可能性是多少?3、盒子中有紅色球8個,藍色球10個,取一次,取出紅色球的可能性大還是藍色球?4、說出下面各組數據的中位數。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1頁的內容——《億以上數的認識》。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目標、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程序、課堂回眸五個方面進行闡述。一、說教材《億以上數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基礎上學習的。也是為進一步學習億以上數的寫法打基礎。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億以上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的認識的鞏固和拓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數學基礎之一。通過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負的擬人素材,生動地引入世界人口總數,讓學生感受大數、學習億以上數的讀法的同時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將要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滲透有關人口知識和環(huán)境保護教育。二、說目標(基于對教材以上的認識及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一、說教材: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億以內數的認識》里的例題4。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數數、讀、寫數以及10000以內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一開始就聯系生活,通過比較我國面積最大的六個省份的大小,引導學生討論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然后,教材設計了一系列不同層次的練習,意在鞏固和發(fā)展學生比較數的大小的能力。這堂課我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歸納總結出億以內數位數相同和位數不同的數的比較大小的方法,為學生以后學習更大的數比較大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學情分析:本課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其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我把“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這一知識,溶合在學生所進行的“抽數比大小”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二、數數活動,認識“十萬”。1、用多媒體出示課本第2頁第一幅圖,讓學生看圖數一數共有多少個?再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并寫出這個數。(說明:第一個數一數活動是使學生回顧萬以內數的認識,引出“個”“十”“百”“千”的數學模型小方塊和計數器。)2、用多媒體出示第二幅圖,(學生:哇,好多?。。煟耗隳軘狄粩狄还灿卸嗌賯€嗎?(大部分學生會感到困難)3、運用第一個數數活動中:一個大正方體是“一千”的數學模型,指導學生用100張“一千”的卡片來代替擺一擺、數一數。4、全班交流,逐步引導出先數出一萬,然后一萬一萬來數的方法。(說明:在課堂教學中不可能直接讓學生數這么多的小方塊,所以我讓學生制作了100張“一千”的卡片代替來完成這第二個數一數活動,從而讓學生有了“10個一萬是十萬”的直觀體驗!)
2、十進制計數法(1)、師提問:“同學們,我們在前幾節(jié)課已經學習了到萬級為止的數,但是,還有比億更大的數存在著,(出示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類推,將已學過的億以內數位順序表擴展到“千億”。教師在計數器上現場貼上億級的數位。(教師向學生說明:還有比千億更大的數,由于不常用,暫時不學,因此在數為順序表后面用“…”,表示后面還有其他數位。)(2)、教師提問:“那么,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計數單位呢?”(3)、小組討論:“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請同學們自己得出結論: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最后,教師給出“十進制計數法”的名稱,在黑板上板書。(三)、課堂總結1、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教師請同學們接下去說完整:“自然數和十進制計數法?!?/p>
1.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四邊形。師:要想研究它們,先來觀察一下,這兩種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說明,教師板書:四邊形(于板貼平行四邊形后),四邊形(于板貼梯形后)。2.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有對邊平行。師:還有什么共同點?學生指黑板圖形說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中平行的對邊。師:這是我們通過觀察出來的,真的是這樣嗎?師:紙上(見上圖)就有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驗證一下它們的對邊平行嗎?拿出你的工具開始吧!(學生操作,指生實物投影就圖說明。)師:通過驗證,說明了什么呢?有同樣的發(fā)現嗎?3.形成概念。(1)平行四邊形。師:剛才我們驗證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那么其它的平行四邊形或梯形是不是也這樣呢?這有3個平行四邊形。課件呈現:3個平行四邊形師:第一個我們剛才驗證過了,用電腦再來驗證其他兩個。
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明確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間的距離,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的長度最短,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認識。二、認識角1、認識角的特征。談話:通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那么通過一點,可以畫多少條射線呢?(無數條)操作:請你從一點起,在練習紙上畫出兩條射線?提問: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什么?(板書:角)談話:想一想,剛才我們是怎樣畫出角的?什么樣的圖形是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是角)請一個學生上黑板畫角,其余學生再畫一個與前面不同的角,并和同學說說自己畫的步驟。歸納: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就是角。2.認識角的符號和各部分的名稱。談話:我們在二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角,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將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7頁,自學例2,并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又了解了哪些有關角的知識。
一、 說教材《百分數》是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多數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新聞媒體、購物等對折扣多少有所接觸、了解。因此根據學生現狀,需要教師規(guī)范、指導形成系統(tǒng)的概念,聯系生活實踐來展開教學。使學生理解折扣意義,懂得打折時原價、現價和折扣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因此結合本課知識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窘虒W目標】⒈ 識與技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理解打“折”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并能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正確地列式計算。⒉ 過程與方法:通過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用“折扣”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樂于思考、敢于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⒊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驗到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fā)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窘虒W重點】溝通“折扣”與百分數之間的聯系,會合理、靈活地運用 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會合理、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⑴、理解小數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的意義,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計算簡便。⑵、經歷發(fā)現歸納小數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的全過程。學習“猜測—驗證”的科學思維方式,提高類比、分析、概括的能力。⑶、在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提高人際交往能力。4、教學重點、難點從猜測—驗證中歸納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二、教法和學法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理解規(guī)律,通過猜測—驗證,引導啟發(fā)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去。2、自始至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教給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方法。在教學中不僅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比較,還充分運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手段,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在觀察到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形成結論。
《較復雜的小數乘法》是第九冊第一單元《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第三節(jié)。本 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教科書第3頁的例3、例4。這一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乘法的意義(小數乘以整數、一個數乘以小數)、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以及小數點位置 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小數乘法計算法則的引伸和補充,同時也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本節(jié)課 的教學目的是: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懂得在點積的小數點時,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2、使學生初步掌握“當乘 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划敵藬当?大時,積比被乘數大”;3、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自學能力和概括能力。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在定積的小數 時,位數不夠的會用0補足。
8、小結:不管因數中間是否有0,都要用這個一位數去乘多位數里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知識,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板題: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獲得對“0和一個數相乘得0”的理性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估算、口算以及學過的筆算方法上算法上進行探索,中間有0的三位數都是接近整百的數,這為學生運用估算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通過估算,能使學生對筆算結果有一個大致的把握,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筆算中錯誤的發(fā)生,通過教學,努力使學生感受到:把估算和筆算結合起來,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筆算時自覺進行估算的意識。]三.鞏固練習談話:現在正是小朋友們長身體的時候,所以我們一定要參加體育鍛煉呦!今天,我們一起去參加一個智力長跑,好嗎?
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86—87的內容。2、教材分析這節(jié)課是教學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主要是解決筆算過程中從哪一位乘起,怎么進位和豎式的書寫格式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筆算乘法的開始,是在學生會做表內乘法、整十、整百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混合運算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理解、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難點:正確地計算連續(xù)進位的乘法和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4、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二、說教法和學法重視創(chuàng)設聯系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組織好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啟發(fā)學生探索多樣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切實經歷學習計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多層次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形成技能技巧,促使知識內化,構建完善的認識結構。
第一:導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首先對學生提出《課堂常規(guī)》要求,以對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常規(guī)》、遵守《常規(guī)》;再復習8、9的組成,為熟練口算掃清障礙。第二:新課。1、結合情境,引導學生充分感受“一圖四式”。由于學生已經有了看一幅圖列出兩個算式的基礎,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對容易一些,而列出減法算式則是這部分的難點。因此我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以看圖說話的方式搜集相關數據,初步感知根據一幅圖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2、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通過擺蘋果圖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理解“一圖四式”。在計算過程體現加減法之間的聯系。3、幫助學生積累計算方法,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的空間。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計算,提問:你是怎樣算出得數的?鼓勵學生說出多種計算方法,使計算方法多樣化(如:數數、想數的組成與分解、調換加數的位置、算減法想加法等)。
三、說教學理念:通過觀察、猜測及動手操作實驗等方法,向學生滲透有序的數學思想。四、說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小朋友們喜歡什么樣的球類運動呢?讓學生各抒已見。當有人說到足球時。老師馬上引到學校冬季運動會,我們三年級3個班的比賽情況,結果我們班得了第一。那我們班比賽了幾場?學生回答兩場。三個班比賽,每兩個班比賽一場,那一共要比賽多少場呢?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然后匯報,并說理由。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1.2002年世界杯足球C組比賽有幾國家?是哪幾個國家?讓學生發(fā)表意見。他們說不出,老師再告訴他們。2.如果這四個隊每兩個隊踢一場球,一共要踢多少場?(課件演示主題圖)3.讓學生大膽說一說、猜一猜。4.四人小組用學具卡片擺一擺、討論討論。
我說課的內容是焦老師執(zhí)教的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分數乘法(二)》一課,我將要從七個方面展開說課: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說教學效果。一、說教材《分數乘法(二)》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新課標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分數乘法第二課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理解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并學會“求幾個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分數乘法(一)》的拓展和延伸,為進一步學習分數乘分數,分數除法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奠定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學習分數多步計算的關鍵,教材中創(chuàng)設兩個問題情境,通過直觀圖形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方法思考,將舊知與新知有機聯系在一起,應用分數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四、說教法學法:本課主要采用知識遷移法、直觀教學法、引導發(fā)現法來教學。課上先復習整數乘分數,通過已掌握的整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表示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利用知識遷移規(guī)律自然引出1的是1×,1111的就是×,從而得出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同整數乘分數一樣,都表示22221212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結合多媒體直觀演示,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在探討計算結果時,讓學生動手折一折,涂一涂,再借助圖形語言動態(tài)直觀演示,幫助學生梳理思維,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方法的總結上,通過學生對幾個算式的觀察,引導學生發(fā)現分數乘分數就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本節(jié)課學生則主要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練習的方法理解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五、說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折紙。學生在操作手中有時會產生分歧或者折不出,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會有力促進學生的模型建立。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利用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在兒童的學習活動中,興趣起著定向和動力功能的雙重作用。)以這一理論為指導,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漸深的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顒右唬豪斫夥謹党苏麛档囊饬x。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的活動自主計算,并歸納整理出學生的三計算方法:①根據分數的意義數一數是3/5;②加法計算1/5+1/5+1/5=3/5;③乘法計算3*1/5=3/5,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發(fā)現,其實3*1/5就是3個1/5相加,由此感知到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變成了分數。
PPT全稱是PowerPoint,LFPPT為你提供免費PPT模板下載資源。讓你10秒輕松搞定幻燈片制作,打造?顏值的豐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