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說課稿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說課稿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說課稿

    加減混合是在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在計算方法上沒有什么大的問題,那么我就重要引導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本課是從學生熟悉的乘坐公共汽車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學時,我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情境圖中的“動作過程”,提出問題,并聯系過程列式計算。學生都有乘公交車的經歷,所以理解起來非常容易。這類加減混合式題是在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運算順序與連加、連減的順序相同,所以教學時讓學生進行類推,先填好分步計算的第一個豎式,并計算出得數,再填寫第二步計算的豎式,并計算出結果,然后讓學生自己想簡便寫法的豎式。把學生的主動探索和老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使學生再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學習能力。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

    教材分析:例4是讓學生判斷媽媽要買三種生活用品,帶100元錢夠不夠??梢越Y合這種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情景,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需要進行精確計算,有時根據實際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便于學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認識數學的功能。估算的策略是多樣化的,可以用連加,也可以用連減,還可以用加減混合,中間包含了加法的估算和減法的估算。教材上呈現了兩種估算策略,有一名學生用連減的方法先估算出100-28大約得70,再估算出70-43大約得30,從而判斷用剩下的錢買水杯還夠,兩步計算中都運用了估算。另一名學生先用加法估算出28+43大約得70,再口算出大約還剩30元,從而得出買水杯還夠的結論,第一步計算運用了估算,第二步是精確計算。由于每個個體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水平不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是不同的,教材上除了提供這兩種估算策略以外,還有一名學生提出問題:“還可以怎樣算呢?”提示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靈活采用適合自己的估算方法,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7頁的內容?!窠虒W目標:①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②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③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窠叹邷蕚洌豪蠋煖蕚鋻靾D或課件?!窠虒W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去超市買過東西嗎?生:互相說說,再請同學發(fā)表意見。師:(掛圖1)我們來看掛圖,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1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從圖1中我看到了小明媽媽買了一套135元的運動服和一雙48元的運動鞋。生2:從圖1中我看到小明媽媽給了售貨員200元。生3:要知道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應用加法計算。師:全班動手計算。板書:135+48=183(元)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2篇

    3.小結。引導學生歸納兩位數加減法的口算步驟:要把加上或減去的兩位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先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再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三、鞏固練習課本第93頁的做一做。分別指名口算,并說說怎么想的。四、全課總結1.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小結并出示課題: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2.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應注意什么?五、布置作業(yè)教后反思《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本單元仍然注意體現這一理念,如本課時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時,既呈現了口算方法,還出現了在腦中想豎式的方法;在教學筆算時,還出現口算的方法。其目的就是鼓勵學生展開思路,在交流、比較的基礎上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習計算方法。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整理和復習說課稿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整理和復習說課稿

    三、估算度的把握。《標準》在計算教學方面強調的內容之一是重視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我們認為重視估算,就是對學生數感的培養(yǎng),具體體現在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本節(jié)課的設計就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兩種估算方法,結合具體情況作出合理解釋。四、教會學生單元整理與復習的方法,使學生終身受益。我們知道授人以漁而非魚的道理。在本節(jié)課中,老師設計了引導學生學會整理與復習的方法,如:帶著問題看書,將算式分類、歸納、總結出本單元所學內容,計算方法,注意地方,最后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如果我們的老師從小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學生將終身受益。我想我們教學研討活動就是為了實現教育的最高境界: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師: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來慶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園,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攢的零花錢去買玩具呢,我們也和他們一起去看看吧?。娔X出示玩具店的貨架和玩具的標價。)二、自主探索,提出問題。1、仔細看圖,提出問題師:看貨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歡什么玩具?你從圖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觀察后指名回答。)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的對話師:貨架下的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指明生說出題意)師:怎樣才知道左邊的小朋友買大象玩具后還剩多少元?右邊的小朋友還差多少元呢?(用減法算)師:你知道這么列式嗎?(師根據生回答板書算式)師:大家會算上面的算式嗎?先在小組里擺一擺,算一算。2、分組操作,形成思維。學生擺小棒,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操作。3、信息反饋,抽象算法。師:大家擺出了上面兩道題的得數嗎?誰來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的減法 說課稿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的減法 說課稿

    一年級的小學生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關鍵就是要調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整節(jié)課我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中受到感染,產生興趣,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體驗到參與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用肢體語言演示讓學生扎扎實實的掌握3個方面的知識點:第一點要會說,能從圖中找到與數學有關的信息,并能恰當地提出一個問題;第二點會數,能準確地數出原來有多少、去掉幾個就是減幾,去掉的這個數是從總數里去掉的;第三點會列算式,并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的根據算式來編一個故事,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舉一反三,從而做到一通百通。 本節(jié)課我始終遵循這樣一個教學原則,即知識的起點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步一步逐漸引導學生做到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三、說學法 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適于學生展開觀察、操作、交流等教學活動。為了更好地指導學法,我采用合作形式組織教學。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體驗創(chuàng)造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在互動中迸出智慧的火花。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2、培養(yǎng)學生看圖表的能力,初步滲透統(tǒng)計思想。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的計算,能夠有效的提高計算速度及正確率教學過程:一、基本練習1、口算10-38+49-1 9-88+215+38+77+55+6 3+911-19+68+86+78+6 9+82+93+102、()里應填什么數?(1)比9大2的數是(),比7多4的數是()。(2)寫出得數是13的四道算式?( )、()、( )、()(3)練習9+()=13 8+()=1512-()=2()+7=14()+()=12 ()+()=19二、指導練習練習二十一第4題(1)學生看書,弄清題目的意思。問:這題是什么意思?(2)分組討論,并派代表說一說。(3)教師板書,引導學生看統(tǒng)計表。指導學生看表:表的第一豎行畫有皮球、毽子、跳繩;第二豎行上面寫著“一班有”,下面的數就是一班有這三種體育用品的數量,即一班有7個皮球、5個毽子、4條跳繩;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二、 教學目標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出結果。2.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仍然適用,并會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簡算能力。 3.體會分數加減運算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三、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數學的神秘感有了更強的好奇心。因此,結合分數加減的學習內容適當補充一些數學史料,可使學生的好奇轉化為探究欲,促其學習數學興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因此,教學時,應重視教材提供的兩個涉及數學文化的閱讀材料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再補充一些相關的學習材料。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難點:引導學生體會理解不同算法的思路。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2篇

    一、揭題: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做練習。二、練習:1、第8題:這是一道計算題。(1)明確要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2)學生獨立完成。(3)訂正答案。(4)有錯的學生,說一說計算順序是怎樣的,每一步的計算結果是多少?2、第9題:這是一道用數學的題。(1)看圖,同位兩個互相說說圖意,并提出數學問題。(2)根據問題列算式解答。(3)訂正答案。3、第10題:比一比。(1)明確要求,看誰先奪得紅旗。(2)各小組派代表參加比賽。(3)對算得又對又快的學生提出表揚,并獎勵給一個小標志。(4)再加入幾組比賽題,盡量讓學生多參與。4、第11題:這是一道用數學的題。(1)看圖,說圖意,提出數學問題。(2)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訂正。(3)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5、思考題:小組討論完成。一共12人,每兩人之間插入一個女生,一共能插入11人。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加、減法估算 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加、減法估算 說課稿3篇

    2、自主探究,學習例題(1)猜價格,感受新知課件演示樂樂一家來到商場的情景,讓學生分別猜一猜熱水瓶、燒水壺和杯子的價錢,在出示杯子的時候,我讓學生算一算6個杯子,每個5元,一共需要多少錢?然后老師用一個普通討論者的口氣說:“買一整套會比單買一個要便宜一些,只要24元就可以買到了?!保?)同桌互相交流,培養(yǎng)合作精神先讓學生任選兩種物品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大約需要多少錢?再請個別學生拿著教鞭到黑板前指著自己想買的東西說一說我選了什么,大約多少錢,是怎樣估計的。(3)小組討論,學習例題1)、課件出示例題:媽媽打算買這三種生活用品,100元夠嗎?2)、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交流;3)、小組總結,匯報結果:請小組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學習過程,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估算方法和結果,對不同的方法進行鼓勵;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案2篇

    教學目標: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運算及混合運算。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計算能力的自覺性。教學重難點:(一)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其計算法則是教學重點.(二)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計算,是學習的難點.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讓學生生自主探索小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2、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工具性作用。3、激發(fā)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涌動長大后也要為國爭光的豪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萬以內加減法的驗算說課稿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萬以內加減法的驗算說課稿

    6、改錯題出現在練習七中,與以往的要求不同。學生從一年級就已形成先找錯,再改錯習慣。學習了加減法驗算方法后,教材要求用驗算的方法先檢驗是否正確,再改錯。(就是重做一遍)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個別學生檢驗完后,不是改錯,而是在驗算。教師在巡視時,發(fā)現后,一再強調檢驗是錯題后,改錯就是重做一遍,可是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留有遺憾。7、當學生達到熟練驗算后,就要實際應用。在備課時,我個人認為教材以表格形式出現,目的是與高段應用題驗算有一定區(qū)別(高段應用題驗算要求把未知變已知,把已知變未知.)這里以表格形式出現,已知、未知一目了然。通過這一習題的訓練,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在設計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設計了讓學生在掌握驗算的實際應用后,挑選自己喜歡的水果和同組合作訓練??山滩木毩暺叩牡?題已剩不多時間,只好指名說驗算方法。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說課稿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說課稿

    第二層:教學例6。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該怎樣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擺一擺,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2、在計數器上演示11+2=13的過程。強調2要加到個位上去,強調十位上的一表示一個十,個位上的一表示一個一。3、演示從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還剩多少根小棒?該怎樣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擺一擺,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4、請學生上臺演示13-2=11的過程。使學生理解算理。5、學習加法和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并簡單介紹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開展練習,實踐應用1、完成課本第88頁中“做一做”的第一題。第一小題:看左圖,指名讓學生說出圖意,再試著把左邊的算式填寫完整。(對有困難的學生適當地進行引導)第二小題:看右圖,指名讓學生說出圖意,再仿照第一題寫出四道算式。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讀寫法說課稿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讀寫法說課稿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已經掌握了“個”、“十”、“百”、“千”這幾個計數單位,并且會正確地讀寫萬以內數的基礎上,把計數單位擴展到“億”,再分別學習萬級數的讀法和含有兩級的數的讀法,萬級數的寫法和含有兩級數的寫法,最后學習比較數的大小,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億以內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近似數.通過本單元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按照四位一級的計數特點正確讀、寫億以內的數.幫助學生建立較完整的計數知識體系.為進一步學習億以內加法和減法,乘數和除數是三位數的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礎.本單元教學重點是萬級數的讀法和寫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獲取新知,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讀法說課稿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讀法說課稿

    (三)通過觀察,找出規(guī)律教師可以這樣設計,用計數器演示,個級的各個數位,然后讓學生觀察找出萬級的計數單位,學生很快從中找出萬級的計數單位,知道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這時為了加深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可以通學習例1和例2的內容。學習例1,教師出示例題內容:470000、3080000、40500000。為了讓學生直觀地看出以上數所占的數位,可以用計數來幫助,把相應數位相互對齊。學生經過觀察可能發(fā)現其中的道理,以470000為例,4對應十萬位、7對應萬位、后面全部是0,學生很快讀出這個數,讀作47萬。用相似的方法來學習其它內容,學生會總結出這些數的讀法。接著學習例2,情況和教學內容雖然稍有不同,但經過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肯定能夠掌握,由于方法相似,在這里就不展開討論。通過以上兩個例題的學習,學生應該明白了億以內數的讀法了,不過由于0在各種情況下出現,其也有不同的讀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在何種情況下如何讀中間有0或未尾有0的數,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必須讓學生掌握。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說課稿2篇

    (四)、課堂小結:1.提出問題:請談一談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2.你覺得這節(jié)課自己表現怎么樣?誰表現得最好?請你評一評。(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讓學生對自己和同伴做出評價,以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總之,本節(jié)課的設計力圖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相信學生的能力,挖掘學生的各項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七、說教學反思在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單元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只需在此基礎上完成知識的順遷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并不急著把“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教給學生,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學生對大小比較的真正理解上,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說課稿2篇

    【說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材把比較數的大小分為兩種情況: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是在學生掌握了百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認讀千以內數,理解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開展教學的。而且在實際生活中,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經驗,學生已經能初步感知、判斷出數的大小。本節(jié)課的重點首先應達成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自主探究出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快速比較出千以內數的大小,在大量的、多種形式的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教材沒有將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歸納概括出來,是放手讓學生自主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合作商量,在學生充分表達、交流自己的想法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fā)現、總結出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其次,在實際應用中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對數的應用的廣泛性、實用性,從而強化所學知識,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3篇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建立在學生學習過百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之上的,是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伸和擴展,同時,它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為學習10000以內數的認識做好鋪墊,因為,1000或10000都是比較大的數,在學生的認識還很有限的基礎上,如何讓學生能盡快的建立起大數的概念和意識,在這里格外重要,對于這一部分內容,《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是這樣闡述的: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的數字的意義;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進行結算。根據這一闡述,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義以下幾點:1、學習1000以內的數,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2、會數1000以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體會十進關系。3、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操作等數學活動過程,結合現實材料感受大數的意義,逐漸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2篇

    【說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要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知識與技能:由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感受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2、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景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估計意識;經歷觀察、操作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過程,使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和解決問題。3、情感與態(tài)度:進一步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并能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其中認識數的計數單位“萬”,會讀寫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時這節(jié)課的重點,而熟練地讀寫萬以內的數是難點。

12345678910111213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